鼻内镜下射频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临床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下射频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临床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射频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5)以及对照组(n=55)。

对照组采取传统
填塞法治疗,研究组采取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6.36%)较对照组(83.64%)更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
患者VAS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临床效果更优,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能够缓
解患者疼痛症状。

【关键词】鼻内镜;射频;鼻出血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113-02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为鼻腔、鼻窦或邻近组织产生局部性
病变所致。

部分患者鼻出血病情较为严重,出血量较大,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
能会造成休克,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以往治疗鼻出血以填塞治疗为主,该
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会造成患者鼻腔黏膜损伤,且在控制患者疼痛症
状方面效果有限[1]。

为探究鼻出血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对2017年5月至2018年
5月间收治的55例鼻出血患者采取了鼻内镜下射频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110例鼻出血患者,根
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5)以及对照组(n=55),排除其他器官如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

研究组中
男34例,女21例,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3.17±6.75)岁,其中包括
单侧出血32例,双侧出血23例,出血量为40~126ml,平均出血量为
(69.22±8.92)ml;对照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1.11±6.25)岁,其中包括单侧出血30例,双侧出血25例,出血量为38~
121ml,平均出血量为(68.72±8.57)ml。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鼻出血类型以
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填塞治疗,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高,足部低,用含有1%利
多卡因以及0.1%肾上腺素的棉片对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

麻醉完成后,通过负
压吸引将鼻腔与鼻咽部积血吸除。

再采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堵塞,进行压迫止血,
直至无活动性出血,48h后取出,并给予适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研究组在鼻
内镜下借助射频进行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

术前进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
麻醉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麻醉完成后清除鼻咽部以及鼻腔积血。

将内鼻内镜置入
患者鼻腔当中,对鼻中隔、鼻道、鼻甲、蝶窦前壁、鼻咽等部位进行观察,明确
出血点。

用射频发射头轻贴出血点,点射1~2次,当出血黏膜出现灰白色,周
围出现白环(直径为4~6mm)即说明已经止血。

若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可先
用棉片压迫止血。

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创伤较为严重,存在鼻中隔严重偏曲或软组
织掩盖视野时,可更换广角镜确认出血点,再利用射频发射头进行止血。

术后给
予适当抗生素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治愈率,治愈:经过治疗后2个月内未再出现出血症状,
鼻黏膜愈合;无效:创面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出血量及出血频率并未下降,甚至
加重[2]。

另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3]。

VAS为0~10分,分数愈高说明患者疼痛症状愈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统计学分析采取SPPS15.0软件完成。

所涉及数据中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
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
研究组治愈率(96.36%)较对照组(83.64%)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治疗鼻出血先要确认出血点,然后再根据出血点情况采取止血措施。

以往治疗鼻出
血通常采取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该方法可获得一定止血效果,但会对鼻腔黏膜产生一定程
度挤压,并影响鼻腔通气引流,可能会造成鼻部胀痛、头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

另外,在凡士林纱条取出过程中也可能引起再次出血,反复填塞会增加患者疼痛。

本研究中研究组借助鼻内镜采取了射频治疗,从结果来看,研究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似[4]。

说明在鼻内镜下采取射频治疗鼻出血可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也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利用鼻内镜可获得良好的手术
视野,观察到鼻腔内隐匿部位出血点,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借助鼻
内镜可在直视下操作,对患者创伤较小。

与传统填塞治疗相比,射频治疗主要是通过低频电
磁波对组织产生热效应来实现止血,该方法不会对鼻腔黏膜产生损伤,不会给患者带来太大
痛苦。

借助低频电磁波的热效应能够凝固组织内部蛋白,并形成血栓,让病变组织萎缩、死
亡而止血[5]。

治疗期间射频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弯曲,可准确定位,并快速止血。

综合来看,鼻内镜下射频较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具有一定优势,可获得更好的止血效果,也可避免对鼻黏膜的挤压,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让患者获得更为舒适的治疗体验。

【参考文献】
[1]何援春.鼻内镜下射频烧灼止血联合康复和传统鼻腔填塞治疗急性鼻出血的效果对比[J].医
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4):537-539.
[2]姚珊珊.鼻内镜下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
创新,2018,15(01):129-132.
[3]刘权.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
生,2015,31(18):2800-2802.
[4]谢福权,傅明.鼻内镜下射频及明胶海绵填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
医学,2015,36(14):2960-2961.
[5]罗伟国,韩丽,李琴,等.鼻内镜下射频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工程,2014,21(08):987-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