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高电子电工专业《电工基础》统测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年综高专业电工基础试卷2014-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综合高中期末调研试卷
电子电工专业 · 电工基础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13.12
1.已知两个正弦量)6sin(101ω+
=t u V ,)3
sin(202π
ω-=t u V ,则 A .1u 比2u 超前30° B .1u 比2u 滞后30° C .1u 比2u 超前90° D .不能判断相位 2.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当电流)2314sin(2π+=t I i A 时,则电容上电压
A .)2
314sin(2π
ω+=t C I u C V B .)314sin(2t C I u C ω=V
C .)2
314sin(12πω+=t C I u C V D .)314sin(12t C I u C ω=V
3.实验室的功率表,实验时测量的是电路的( )
A .有功功率
B .无功功率
C .视在功率
D .瞬时功率
4.感性负载适当并联电容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它是在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的情况下, 使线路的______增大;总电流减小。

A. 功率因数
B. 电流
C. 电压
D. 有功功率 5.单相交流电路中,如电压相量为V °30∠100=•
U ,阻抗为Z =6+j8Ω,则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为
A .0.5
B .0.6
C .0.8
D .0.866
6.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 。

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 /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A .7.07V B .5V C .14V D .10V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序号对应填入答题栏。


7.在RLC 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R =X L =X C =20Ω,总电压有效值为220V ,则电感上电压为 A .0 B .73.3V C .220V D .2203V
8.题8图所示电路中,各灯泡规格相同,且正常发光。

若A 灯泡灯丝烧断且中线也断开(断路点位于图中“×”处),则灯泡B 、C 将会
A .熄灭
B .发光不足
C .仍能正常发光
D .烧毁
U V W N
C 2
U V W
题8图 题9图 题10图 9.正弦交流电路如题9图所示,当开关S 打开,电路发生谐振,当S 闭合,电路呈现 A .阻性 B .感性 C .容性 D .无法确定 10.如题10图所示三相对称电路中,负载为∆连接,三个灯泡的额定值相同,均为220V 、100W ,当U 线发生断路时,三个灯泡的亮度为( )。

A .一样亮
B .D1与D3一样亮,但比D2暗
C .不确定
D .D1与D3一样亮,但比D2亮
11.交流电的初相大小与起始位置的选择有关。

12. 在交流电路中,若V 30-220︒∠=•
U ,则︒-•
=30220j e U V 。

13.已知电路中电流A )30314sin(2101︒-=t i ,A )30628sin(252︒-=t i 。

可以判定i 1与i 2同相。

14.复阻抗可以用相量表示,其幅角就是它的初相位角。

15.在RLC 并联电路中,X L <X C ,电路呈容性,即电流的相位滞后电压。

16.在串联谐振电路中,品质因数越高,其谐振曲线越陡。

17.电感线圈与电容器的并联电路与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相同,都是X L =X C 。

18.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可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19.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若不对称,则每相电流就不一定等于其对应的相电流。

20.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倍。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表述正确的在答题栏中对应填A ,错误的填B 。


21.频率为50H Z 的正弦交流电,当U =220V ,ϕu =60°, I =10A ,ϕi =-30°时,它们的表达式为
u = V ,i = A ,u 与i 的相位差为 。

22.电路如题22图所示。

整个电路的等效复阻抗Z = Ω,总电压u 与总电流i 的相位差为 。

23.如题23图所示,当电路呈容性时,A2的读数为 ,当电路呈感性时,A2的读数为 ,若A1的读数为5A ,其余数据不变,则A2的读数为 。

2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流过电感元件的电流A 10=I ,电压V )6
1000sin(220π-=t u ,则电
流=i A ,感抗X L =
Ω,电感L = H 。

题22图 题23图 题25图
25.如题25图电路中,已知ω=100rad/s ,则电压U = ;阻抗|Z |= 。

26.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后接入三相电源,已知线电压UV •
U =380 V ,线电流U •
I =10 A ,则该三相负载的每相复阻抗为 Ω,总无功功率Q = Var 。

27. 适用于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适用于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

28.在题28图所示的三相电路中,已知S 闭合时各电流表的读数均为3.8A ,则当S 断开时,A 1 、A 2 、A 3各电流表读数分别是 A 、 A 和
A 。

题28图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 20个空,每空2分,共计40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9.(本题10分)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器以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实验电路如题29图所示。

日光灯电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因数为0.45,灯管功率为40 W ,线圈的直流电阻忽略不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2分)说出部件1、3的名称; (2)(2分)简要说明灯管点亮的过程; (3)(2分)电路正常工作时,表A 1读数为多大? (4)(4分)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87,则C 应选多大?此时表A 1、A 2读数各为多大?
A A 2
W
S 1
S 2
~220V
**
C 1
2
3
1
+
-
题29图
30.(本题共7分)如题30图所示电路,
︒∠=9.3650U
V ,求: (2分)(1)求复阻抗ab Z ;
(2分)(2)I
; (3分)(3)P 、Q 、S 。

题30图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0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j1Ω
-j2Ω
31.(本题10分)如题31图所示交流电路中,已知A 010S ︒∠=•
I ,R 1=R 2=10Ω,X L =X C =103Ω,试求:
(1)(4分)各支路电流1•I 、2•
I ; (2)(2分)电源S •
I 两端电压•
U ; (3)(2分)电路消耗的功率P ;
(4)(2分)并画出相量图。

(S •
I 、1•
I 、2•
I 、•
U )
题31图
32.(本题9分)如题32图是一移相电路,如果C =0.01μF ,输入电压V 6280sin 21t u =
,今
欲使输出电压u 2在相位上前移60°,问应配多大的电阻R ?此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 2等于多少?要求画出相量图进行分析计算。

题32图
2
L
u 2
33.(本题14分)电路如题33图所示,已知电源线电压︒=•
30∠380UV U V ,三相对称负载的复阻抗︒-===03∠100321Z Z Z Ω ,单相负载的复阻抗︒=0∠384Z Ω。

试求:
(1)(5分)负载相电流1•
I 、2•
I 、3•
I 、4•
I 以及中线电流N •
I ; (2)(4分)线电流U •
I 和电路的有功功率P ;
(3)(5分)当电路出现断路故障(故障点如图中“×”号所示)时,电路电流1•
I 、2•
I 、3•
I 分别变为多少?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为多
大?
题33图
.
U V N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2012级综高电子电工专业
《电工基础》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
序号对应填入答题栏。


) 21.V )60100sin(2220︒+=t u π ,A )30100sin(210︒-=t i π,90° 22. ︒∠4540Ω,45o 23. 4A ,12A ,8A 24. A )3
21000sin(210π
-
=t i ,2Ω,2×10-3 25.100V ,2.5k Ω
26.︒∠03-22Ω,3300Var 27.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28.2.2,3.8,2.2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0分。


29.(共10分)
答:(1)1为镇流器 3为启辉器 ----------------------------------------------(2分) (2)S1闭合时,启辉器得电,氖气放电发出辉光,U 型触片膨胀,接通电路,在镇流器、日光灯灯丝和启辉器形成电流。

氖气停止放电,U 型触片冷却自动断开,断开瞬间,镇流器两端产生瞬时高压,使灯管中的水银蒸汽击穿导电,日光灯发光,启辉器停止工作。

--------------(2分)
(3)ϕcos UI P = ,A 4.045.022040
cos ≈⨯==∴ϕU P I ----------------------------------------------(2分)
(4)2tan 45.0cos ≈∴=ϕϕ ,58.0'tan 87.0'cos ≈∴=ϕϕ
F 74.3)58.02(22031440
)'tan (tan 2
2μϕϕω≈-⨯=-=
U P C ------------------------------(2分) A 21.087
.022040
'cos '1≈⨯==ϕU P I ----------------------------------------------(1分)
A 22.01074.331422062≈⨯⨯⨯=•=-C U I ω------------------------------------------(1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40分。

) 30.(共7分) 解:
(1)Ω︒∠=+=-++++=9.361068)21//()1(67ab j j j j j Z -------------------------(2分)
(2) A 59.36109.3650ab =︒
∠︒∠==


Z U I ---------------------------(2分) (3)W 2009.36cos 550cos =︒⨯⨯==ϕUI P ---------------------------(1分) var 1509.36sin 550sin =︒⨯⨯==ϕUI Q ---------------------------(1分) VA 250550=⨯==UI S ---------------------------(1分) 31.(共10分)
解:(1)Ω︒-∠=-=6020310101j Z
Ω︒∠=+=6020310102j Z
A 6010010310103101031010S 2121︒∠=︒∠⨯++-+=⋅+=••
j j j I Z Z Z I ---------------------(2分)
A 60-100103101031010310-10S 2112︒∠=︒∠⨯++-=⋅+=••
j j j I Z Z Z I ---------------(2分)
(2)V 2006020601011=︒-∠⨯︒∠==⋅•
•Z I U ---------------------------(2分)
(3) P =I 12R 1+I 22R 2=2000W ---------------------------(2分)
---------------------------(2分)
32.(共9分) 解:
Ω≈⨯⨯==
-k 9.1510
01.06280116C C X ω-----------------------(1分) 根据题意作相量图如图所示:
C
---------------------(3分)
在RT ∆中,
︒=⋅⋅=30tan C
C 2X I R I U U -----------------------(1分) 9.2k Ω3
15.9
1.73233C ≈⨯==
X R -----------------------(2分) V 5.02
1
160cos 12≈⨯
=︒=U U -----------------------(2分)
33.(共14分)
解:由题意:V 30380UV ︒∠=•
U ,则V 0220U ︒∠=•U 、V 120220V ︒-∠=•
U 、V 120220W ︒∠=•
U (1)A 302.230100022011︒∠=︒
-∠︒∠==•

Z U I U -----------------------(1分)
A 902.2301001202202V 2︒-∠=︒
-∠︒-∠==•

Z U I -----------------------(1分)
A 1502.2301001202203W 3︒∠=︒
-∠︒
∠==


Z U I -----------------------(1分) A 3010038303804UV 4︒∠=︒
∠︒
∠==


Z U I -----------------------(1分) A 01502.2902.2302.2321N =︒∠+︒-∠+︒∠=++=•



I I I I -----------------------(1分)
(2)A 302.123010302.241U ︒∠=︒∠+︒∠=+=•


I I I -----------------------(2分) W 50540cos 10380)30cos(2.22203cos I cos 344UV 1P P =︒⨯⨯+︒-⨯⨯⨯=+=ϕϕU I U P --------------(2分) (3)断开后:
1•I 和4•
I 不变 ------------(1分)
而A 609.130********'32VW 2︒-∠=︒
-∠︒
-∠=+=


Z Z U I --------------(1分)
A 1201.9609.1-''23︒∠=︒-∠=-=•
•I I ---------------(1分) 44UV 22VW 11U cos cos 'cos ϕϕϕI U I U I U P ++=
W 48450cos 10380)30cos(9.138030cos 2.2220=︒⨯+︒-⨯+︒⨯⨯=----------------(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