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苗族民居建造技术分析及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 苗族同胞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变迁 ,具有浓厚的地方 民族特色及文化 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对结构布局的改进和功能 性的提升提出了现实 内涵 , 是苗族文化的体现。 然而 , 在当今全球陕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黔 的迫切需求。2 4建造技术不稳定。勤劳的苗族 ^ . 、 民在房屋修建过程中 东南州苗族民居的文化亮点及独具的 民族特 色逐渐逝去了原有 的生 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建筑工艺流程 :经历选址—择 日—平 基一砌坎一砍 机, 其民族元素逐渐被淡化 , 在建筑布局和结构形态上失去 了原有的活 树一运木一起工发墨一施工掌墨一排扇立房一 上梁一拼板装房等程 力, 布局单一, 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消失 , 传统木结构建造技法也在一 序。整个建筑过程不用一张图纸 , 整个结构仅凭简单的竹签为标尺 , 依 步步的失传 , 因此 , 研究黔东南州苗族民居传统的建造技法 , 传承和保 靠建筑师傅多年经验而逐步形成的,这样的建造方式存在一定的不稳 护黔东南木结构 民居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定因素 ,建造技术 比较粗放。需要借鉴现代建筑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完 1现阶段黔东南州苗族民居的形态 善。 1 . 1 建造材料。黔东南州苗族民居一般都是木结构的建筑 , 在建造 3黔东南州苗族民居发展的建议 过程 中主体结构的梁、 板、 柱使用的材料大多以当地盛产 的杉木为主。 3 . I 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对黔东南州苗族 ^ 、 民而言他们的建 筑台一般使用的是石砌的 , 常选用当地轻质板岩 , 变质砂岩 , 页岩等。 房 筑风格及建筑形态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具有 民族艺术的结晶。在快速 屋顶部的建筑材料在过去使用较多的是杉树皮或茅草 ,现在广泛使用 发展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潮流中,对于传统苗族村落的发展又该采取什 的是小青瓦。1 . 2建造工具。黔东南州苗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常使用的 么样的方式共存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当然在黔东南州苗族民居建筑文 工具有斧头 、 墨线 、 墨斗 、 角尺 、 凿子、 锯子 、 木锤等工具 。由于使用原始 化发展的过程 中不能生搬硬套一些所谓的民族元素 ,更应该注重 民族 的建造工具 , 工作效率较低 , 故近年来工匠在建造过程中也使用电钻 、 本身的民间民俗文化、 生活习惯及劳作习惯 , 保留区别于其他 民族 的建 电锯 、 电刨等工具 , 进而大大节省建筑时间 , 提高施工效率。1 . 3 建筑布 筑形态 , 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想结合进行相应的优化 , 传承和弘扬黔东南 局。一般在楼层的布局上 , 黔东南州苗族 民居在垂直空间上 , 常采用的 州苗族民居优 良的民族民间工艺 ,同时保 留住苗族 民居 固有 的人文特 三层的方式来划分 , 首层通常是牲畜及生活厨房 , - -N是起居室, 三层 色。3 2延续独具民族特色建筑风格 。黔东南州苗族民居的建筑风格与 般是阁楼多用于储物或晾晒谷物。 在平面上常采用三开间的布置 , 通 构造格局都饱含着苗族文化的元素,它以独特的建筑形态传递着苗族 常分为堂屋 、 退堂 、 卧室 、 火塘间 、 厨房等主要部分 , 以及贮藏杂物 、 挑廊 人 民智慧的结晶。发展固然是前进的方向, 保护却更为重要 , 在今后的 等辅助部分。苗族民居的平面布置主要是以堂屋为中心, 其他空间的布 苗族村寨发展中, 应该基于苗族独具的建筑风格及建筑格局 , 保留建筑 置紧紧周绕堂屋延展开来 , 突出堂屋的中心位置 。 l 4建造技术。 1 . 4 . 1 房 特有的文化符号 , 装饰构配件及建筑色彩 , 遵循 当地的生产生活习惯 。 屋的选址。为了躲避外族的干扰 , 苗族 ^ 、 民房屋的选址大多都是依山而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在民族建筑保护取得实效的实际案例作 建, 一 一 般位于山顶或者山脚 , 且背靠山多使用的干栏式 的结构形式 。因 为指导。3 _ 3 在立足功能基础上发展 。黔东南州苗族民居大多采用因地 地制宜, 不强行的改变 自然环境 , 顺着山势蜿蜒排布开来和山体形态融 制宜依山而建的建筑形态, 在建筑功能的划分上充分考虑了生活起居、 为一 一 体。1 . 4 . 2营造准备工作。首先是建筑材料的准备工作 , 建造采用的 日常劳作、 牲畜养殖等。 在房屋的选址和构造过程都十分注重与 自然条 材料一般选用当地常见的杉木为主 ,在选材的过程挑选垂直度及木质 件的融合, 给人一种色彩和谐的视觉享受。因为选用的建筑材料和传统 均匀的杉木作为梁、 板、 柱以及隔墙 。 砍伐杉木选择在农 闲期间 , 由于农 的施工工艺 , 使得黔东南苗族民族建筑在使用功能上存在这个 防火 、 防 闲时节的杉木含水量较高易于剥皮 , 加之该时节的阳光充沛 , 易于晾晒 潮性能差的缺点。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不影响传统苗族民居建 杉木。待杉木晾晒干刨好后 , 木匠开始用墨斗进行弹线 , 墨线通常使用 筑风格的前提下 , 可以添加实用性较强的基础功能 , 用 以改善苗族人民 的是棉线 , 弹线时用力要均匀 , 保持两端点与提线点在一直条线 , 这样 的生活质量 , 例如新型防火、 防潮的建筑材料。 的墨线才笔直无偏差。1 . 4 . 3 营造过程。将弹好墨线的杉木 , 用锯子、 凿 参 考文 献 子、 斧头等施工工具 , 加工建造所需的梁 、 柱、 板、 椽等木质构配件 , 构配 【 1 】 施鹤 芳. 黔 东南 苗族 民居 建筑 形 态与建 筑 文化研 究 . 哈 尔滨 : 哈 尔滨 件制作完成后, 选—个黄道吉 日 进立房架 、 上梁和盖瓦。然后拼装楼板 、 师范大学, 2 0 1 4 . 墙板。最后为延长房屋木楼板 、 墙板等木质构件的使用寿命 , 使用桐油 【 2 阡 新桅 向琴。 王丽, 任海青, 赵荣军. 黔 东南苗族传统木结构民居现状与 进行上漆工程 , 先将楼板和墙板用清水清洗 , 接着用布擦干后 , 再 用生 展 望 林产 mJ k 2 0 1 5 , 4 : 5 1 - 5 3 . 桐油进行涂刷, 一般需要涂刷 3 道。 f 3 ] 岑晓倩, 甄映红, 彭开起 李利丹, 韦翔. 黔东南州苗族 民居功能布局研究 2制约黔东南苗族民居建筑发展的因素 凯里学院学报0 O 1 5 ' 6 : l 2 2 - l 2 4 . 2 . 1 材料性能缺失。 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制约, 苗族 ^ 、 民常就地 [ 4 ] 赵 轩, 艾威 颖 . 浅谈 黔 东南 苗族 民居 建 筑 的 保 护 与发 展 [ J J . 艺 术科 技 , 选材, 利用 当地树木和石材建造 自己房屋, 多数使用原木柱和实木板材, 2 01 6 , 4 : 3 1 3 . 民间师傅按经验选取材料这 些梁柱等建筑用材均没有物理力学性能指 【 5 】 周真刚. 近二十年来贵 州少数 民族村寨聚 落研究综述明. 贵州民族研 标, 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对材料造成较多浪费。2 . 2 防火处理匮乏。 究, 2 01 2 , h 3 1 - - 41 . 苗族 民居的建造周期较长 , 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 , 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对 网李智伟. 贵州凯里地区苗族民居考察们. 民族论坛, 2 0 O 8 ’ 2 : 2 4 - 2 5 . 术材进行特殊的防潮或者防火处理 , 建筑材料的防火. 陛能差 , 村寨中也 陈波, 黄 勇, 余压芳. 贵州黔东南苗族 吊脚楼营造技术与习俗【 J 1 . 贵州科 没有�

2 l 4 ・
工 程科技
黔 东南州 苗族 民居建造 技术分析及探讨
植凤娟 岑晓倩
( 凯里学院 , 贵 州 凯里 5 5 6 0 1 1 ) 摘 要: 在快速发展 现代化进程 的时代潮流 中, 对于传统 民族村 落的发展 又该采取什 么样的方式共存?特别是黔 东南州聚居的苗族 同胞 , 其独有的苗族 民居的建筑特 色正伴随 着时代 的进程逐 步的被 淡化 , 原本 浓郁 的民族元 素及 地域特 色逐渐被现代 文明所 同化 , 传统 的建造工艺技 术也面临着革新和挑战 。以黔 东南州苗族 民居 为调研对 象, 通过分析现阶段黔 东南州苗族 民居的状况 , 存在的 问题 , 提 出了
黔 东 南 州苗 族 民居 的传 承和 发 展 方 向 。
关键词 : 黔 东南苗族 民居 ; 民居特 色; 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处贵州省东南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 , 其苗族同胞的木结 均采用木板, 致使房屋的隔音效果 、 保温隔热效果较差。 在冬季靠生火烧 木结构的防火性差。存在人畜混住的情况 , 这样的结构 构民居以原生态的风貌 ,浓郁 的民族特色吸引的全 国各地的游客及专 炭等方式取暖 , 家学者。 黔东南州苗族民居是数千年来苗子同胞集体智慧的结晶, 记录 布局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民居 的生活方式要求 ,特别是随着 民族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