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花女》歌剧中音乐总体风格特征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
意大利爆发文艺复兴运动后,随之便是各种艺术的高速发展时代。

威尔第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威尔第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大师,同时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歌剧创作家。

威尔第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底层小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主要表现出底层人物收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他们悲惨的遭遇,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使当时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活灵活现。

在威尔第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史诗级作品,《茶花女》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歌剧表演是通过人物的演绎,同时结合背景音乐进行表演,整个演出极具感染力。

所以,《茶花女》这部歌剧成为永恒的经典,歌剧中的背景音乐功不可没。

这些动人的歌曲音乐,也广为流传,至今仍能在音乐会或者歌剧曲目演出中听到。

威尔第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品,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同时为意大利的歌剧发展做出极大贡献,其众多歌剧作品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通过对威尔第歌剧表演的欣赏,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有关音乐和曲目方面的东西。

时至今日,威尔第歌剧中的许多女高音的咏叹歌唱,被当代音乐爱好者热烈追捧,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必须认真学习演唱的曲目。

而且对歌剧《茶花女》的表演,则需要演员拥有高超的音乐表演技巧。

因此,有很多人看完歌剧后,对《茶花女》歌剧中的歌曲音乐印象十分深刻,对歌剧音乐也非常喜欢,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茶花女》成为永恒的经典不是偶然,即使在歌剧众多的今天,也很难找到可以与其相媲美的歌剧。

然而就是这种堪称完美的史诗级经典歌剧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上映,却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反响。

但经典就是经典,即使一时没有被发现而被埋没,却无法阻挡这部歌剧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所以,之后不久,《茶花女》便因为极具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和动人心弦的曲目音乐而引发了极大反响,得到当时社会的一致认可。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特点鲜明,可以通过极其细腻的语言和动人的音乐,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致描写等方法使歌剧极具感染力,《茶花
女》便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威尔第也因为这部歌剧闻名世界,创立了这座歌剧界的历史丰碑。

威尔第通过对茶花女这一社会底层人物的细致描写刻画,面对社会上整体的纸醉金迷的生活,逐渐感到空虚,于是开始渴求得到真挚的爱情,但最后却因为社会制度而造成了悲惨的结局。

用小人物的悲剧见证整个社会的悲剧,以及在歌剧中茶花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茶花女的善良等方面体现了这个社会人们的冷酷无情。

一、走近威尔第和《茶花女》
1.伟大的歌剧家威尔第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威尔第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歌剧事业,为人们留下了众多的经典歌剧。

威尔第在一个商人家庭之中长大,所以,家境相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比较好,可以有机会去接触音乐、文艺等,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在音乐等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后来到米兰求学,在米兰的这段时光里,其跟随布赛托学习音乐,后来又跟随拉维尼亚学习如何编写曲子和对音乐的乐器进行搭配选择。

历经专业性的音乐学习,并善于吸取各种优点长处,再加上意大利的社会上所流行的便是歌剧这种主流文化,所以,这些因素都促使威尔第走向歌剧创作。

然而当时已经有众多前辈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歌剧作品,所以,对于威尔第来说,歌剧的创作充满了挑战与压力[1]。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威尔第勇敢地对时下流行的歌剧进行创新改进,在无数次创新之后发表了其第一部歌剧作品《邦尼非丘的伯爵奥伯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接着第二年创作的《那布科》更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威尔第更是被誉为意大利的音乐大家,跻身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色的歌剧作家。

纵观威尔第的歌剧作品可以看出,威尔第的歌剧作品大多数都是以浓烈的悲情结尾的,作为歌剧创作家,威尔第历经人间种种温暖与冷酷,再加上其本身也是一个情感丰富,而且比
收稿日期:2020-06-22
作者简介:郭昊(1996—),男,陕西旬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薛晓旭(1971—),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
要从事声乐、中学音乐教学法研究。

浅谈《茶花女》歌剧中音乐总体风格特征的体现
郭 昊 薛晓旭
(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威尔第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歌剧家,后人称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歌剧音乐大家。

通过对主人公作,不仅仅因为其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形式,还因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很有特点。

关键词:歌剧;《茶花女》;音乐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20)08-0163-02
会百态一一刻画出来。

其作品大多数都是取材于社会的底层小人物,通过对其社会生活环境的描绘,将社会环境与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完美结合,创作出一部部经典的不朽之作。

作为歌剧家,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歌剧创作,而且威尔第一直认为人生才是歌剧作品最有表现力的手段,基于此威尔第从未放弃过传统美声唱法对歌剧的表现。

其歌剧《茶花女》将意大利的歌剧推向新巅峰,也为世界的歌剧发展做出了贡献。

威尔第将主人公维奥莱塔对爱情的渴望,内心的疾苦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充分展现出来,其中《茶花女》第三幕女主凄美绝望的咏叹《再见往昔,美丽的梦》,更是将主人公维奥莱塔塑造成一个自始至终都被爱情折磨的女性形象。

2.《茶花女》的创作背景
纵观威尔第的一生,不难看出,威尔第前期创作擅长通过观察当时意大利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并以小人物为题材进行歌剧创作。

在威尔第的歌剧中,这些社会底层人物个性鲜明,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却处于社会底层。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遭受欺负,最后都以受到迫害而得到悲情的结局[2]。

而《茶花女》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茶花女角色的原形便是取自威尔第家附近的一位茶花夫人,歌剧中的茶花女虽然从事妓女行业,虽然她的肉体不是那么的纯洁,但她仍然有一颗善良的心。

然而故事总是跌宕起伏的,在美好的爱情发生的同时,茶花女同时也遭受整个社会带给她的种种压力,只能忍痛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人,最后却在心爱的人的羞辱之下去世了。

这一悲情的结局,将社会的丑恶和人性残酷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茶花女》歌剧赏析
1.《茶花女》的歌剧特色
歌剧最早的产生地是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17世纪开始时,意大利的百姓在传统歌唱的基础之上有效地将戏剧文学、雕塑、舞蹈等融为一体。

自此以后便成为歌剧艺术。

歌剧的影响力是小说无法达到的,因为歌剧是从视觉和听觉上影响、吸引着人们,而单一的文学作品很难展现出作者所创造的另一种世界,但小说是歌剧的基础,许多知名歌曲都是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上进行改编的,比如,著名的歌剧《茶花女》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歌剧艺术的组成来看,歌剧主要分为话剧和音乐两部分。

但对于不同的歌剧来说,不同的歌剧中话剧与音乐的比重也不尽相同。

对于威尔第的代表作《茶花女》来说,这部经典巨作是以音乐占有更多的比重,然后辅以话剧的形式来构成整部歌剧的。

从歌剧《茶花女》中可以看出,威尔第特别注重使用咏叹调和宣述调这两种音乐表达方法,并将这两种方法贯穿整部歌剧,同时还加入了“编号体”这种机构之中的“分曲”部分,所以,其歌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歌剧音乐,而就是这一点创新,使得其歌剧作品有了极大的魅力,深受大众喜爱。

2.茶花女的悲情故事
《茶花女》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维奥莉塔的年轻女孩的爱情故事,维奥莉塔从事妓女工作,所以,本身社会地位低下,容易受社会各界的歧视。

由于每次参加活动都喜欢在头参加上流社会活动时,茶花女与阿尔弗莱德一见钟情,她拒绝了追求者,坚持与阿尔弗莱德在一起。

然而不久茶花女生就去世了。

阿尔弗莱德从她的日记里明白了所有的一切,可惜一切都为时已晚,只剩下默默地叹息流泪。

歌剧便是以这样的一个悲剧而结尾。

3.歌剧中的音乐特色
威尔第的《茶花女》在音乐上富有表现力,但单纯的歌曲演唱却没有这么强烈的表现力,然而通过歌剧演员高技巧的歌唱,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毫无疑问音乐拥有很强的感染力。

纵观整部歌剧,音乐感觉不到空旷的感觉,威尔第通过音乐的律动来表现歌剧中人物的细致心理波动。

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那首深受喜爱的歌曲《饮酒歌》,与其他的压抑不同,让观众听了之后有一种欢快的愉悦感,通过这样细腻的刻画,充分体现了主人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渴求爱情。

让人听了之后心中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同时为歌剧之后的剧情发展戏剧性地做了铺垫。

当茶花女离开自己心爱的人时,歌剧用了二重唱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茶花女心中的不舍和悲痛之情。

最后,茶花女即将去世时的最后唱曲,则充分表达了茶花女对爱情的忠贞、对爱情的不舍,更是透露出了现实的残酷,将悲情演绎到极致,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

4.《茶花女》的总体音乐风格
《茶花女》的音乐部分主要由前奏曲和饮酒歌组成,并在歌剧发展的高潮部分进行二重唱,在结尾的悲情之中进行合唱[3]。

威尔第通过这几种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很好地将歌剧的每一部分场景表现得极具渲染力。

在茶花女病危,即将去世时,音乐显得分外凄凉悲惨,这也更容易感染观众,也给茶花女的去世做了很好的渲染。

在茶花女出席各种社会活动时,嘈杂的音乐更是反映了茶花女内心的烦躁,当茶花女与阿尔弗莱德见面时,那轻快的音乐曲调,显露出茶花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感染了观众,触动了观众心中柔软的地方。

而且威尔第将自身的真情实感加之以茶花女这一形象实现了歌剧的第二次升华。

同时,将音乐的语言与戏剧的表演有效融为一体。

5.歌剧《茶花女》音乐魅力
茶花女中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位纸醉金迷的妓女,但其心灵纯净又美丽,她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厌恶,渴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且当爱情来临之际,不惜忍受一切,也要维护自己的爱情,而这种高尚的心理并不是每位女性都有。

歌剧《茶花女》的成功离不开表演者优秀的表演能力,需要表演者在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上有真情实感的投入,这样才能使人们在观看歌剧的同时更容易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
(下转第169页)
164
169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in Violin Performance
Xuan Yifei
(School of Music,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 The violin i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for musical expressions. After being introduced into China, violin musicians in our country have formed the performing techniques with our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iolin performance and the artistic expression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process are mainly manifested through pentatonic tone, four scales, horizontal line linear beauty.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make people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violin performance, so that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methods of western music can be directed to transform toward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violin performanc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rtistic expression
[责任编辑:李慧慧]
善。

近年来,我国产出了很多优秀作品,在小提琴演奏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前提之下,小提琴演奏家必须保证小提琴演奏演奏过程中应囊括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小提琴作品,因为这些乐曲大多都是经过历史的选择留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应吸收和借鉴中华民族的优秀乐曲,小提琴演奏艺术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的重要象征,现有的一些经典的作品能够充分表达出一些典型的特定时期的人物情感,是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情感的真正表现,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性。

这些作品能够充分体现民间传统音乐魅力。

小提琴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但随着小提琴传入中国后开始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已经凭借其高超的技能享誉全世界,为世界小提琴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不同地区音乐体系存在差异,我国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时也要考虑我国传统音乐的演奏特点,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颖.中国小提琴民族化道路的重要意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2]张慧敏.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6).
[3]武慧.改革开放30年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13).
[4]王新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小提琴作品中的传承、创新及先进性[J].大众文艺,2014(16).
[5]涂佳.浅析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中对民族器乐元素的把握[J].黄河之声,2014(8).[6]胡斌.小提琴在广东音乐及粤剧演奏中的使用——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个案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2).
On the Embodiment of Overall Musical Styl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Opera La Traviata
Guo Hao Xue Xiaoxu
(Academy of Lu Xun Art, Yan’an University, Yan’an 716000, China)
Abstract: Verdi, a famous opera creator, is known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opera artist in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n La Traviata , he makes beautiful description of the protagonist’s love, the persecution from the social hierarchy, and the final tragic ending of the story. All these form a sharp contrast. The reason why La Traviata becomes a classic is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infectious performance form,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background music in the performance.
Key words: opera; La Traviata ; musical style characteristic
[责任编辑:李慧慧]
将人物的感情在歌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4]。

另外,对于艺术家而言,敏锐的观察和切实的生活体验是文学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艺术家通过分析和探讨文学作品中茶花女的形象可知,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为人所鄙视的女子形象,但歌剧中的茶花女音乐、舞蹈等艺术行为加工之后,使茶花女这一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经典。

总的来说,歌剧茶花女将意大利歌剧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峰,为其他国家歌剧的发展也提供了典范,使得意大利的文化发展空前繁荣,为意大利歌剧立足于其他国家之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威尔第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名的歌剧创作家,一生创作了众多让人难忘的歌剧作品。

威尔第无私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歌剧创作,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歌剧的发展
历程,为歌剧发展做出了贡献[5]。

一部《茶花女》通过对意大利底层社会小人物的刻画,完美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底层受到的各种压迫欺负等,用茶花女的悲情结局,无情批判了整个社会的冷漠,对后世的歌剧家有学习借鉴价值,茶花女中对音乐的创新,取得了成功,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动听的歌曲。

参考文献:
[1]刘喜.瓦格纳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
[2][英]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M].茅于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88、129-130.
[3]汪启璋,等.外国音乐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34-44.
[4]周榕.无法逃脱悲剧命运的玛格丽特——《茶花女》的悲剧色彩浅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5]宋珍欢.歌剧《茶花女》女主角——维奥莱塔的性格分析[J].大众文艺,2011(23).
(上接第16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