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估测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概念,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米尺、学生尺、皮尺、IC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一支铅笔,它和你们文具盒里的铅笔一样吗?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铅笔)
2、引出课题:铅笔有多长。
3、我们大家估计,看谁猜的最接近。
(让生估测铅笔的长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实际测量铅笔的长度并验证。
(3)你知道10厘米还可以怎么说吗?(同桌合作)
板书:1分米=10厘米
1 dm =10cm
2、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1)你能用手势表示1分米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
)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分米。
(例举生活中的1分米长的物品)
(3)你能在米尺中找出一分米吗?
(4)1米里有多少个1分米呢?
板书:1米=10分米
1m =10 dm
3、同桌的小朋友从铅笔盒拿出一支铅笔,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量一量
它的实际长度,看谁估计的最接近。
(学生估测并验证,指名汇报)
(验证学生的测量,引出毫米)
(1)你知道一小格的长度可以用什么表示吗?
(2)观察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汇报自己的发现)
(3)课件出示放大的1厘米长度,并数一数其中的小格。
(你能说一说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板书:1厘米=10毫米
1cm =10 mm
(4)拿出1分钱硬币,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动手操作)
(5)你能找出生活中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的物体吗?
(6)估测数学书的厚和宽,并测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小朋友,我们今天又认识哪些新朋友?我们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游戏:我说你做。
2、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
一支钢笔长17()一扇门高2()
一根粉笔长75()课桌高8()
(让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指名汇报)
3、小宝学了这部分知识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你们看(课件出示)
3月18日星期四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厘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
学校离我家很近,只有90毫米。
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一棵3米高的小树倒了,我拿出5厘米长的绳子把小树绑好。
到了学校,我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读7厘米厚的语文书。
(1)自由读。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
(3)小宝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四、评价体验
师:你今天有哪些收获?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估测意识。
通过设计阅读小明日记的环节,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出
出错的地方应是用哪个长度单位,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区分四个长度单位的方法。
估算和测量活动
回家,先对一些日常用品的长度进行估算,然后用手中的直尺、卷尺等工具测量它的实际长度。
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1米=10分米 1m=10d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课后反思:
从估计我的身高开始,学生就很有兴趣,从而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为学生的长度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性学习、猜测及验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口表达能力,观察发现等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比较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关系与联系。
课题: 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
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一千米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一千米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米尺、课件。
教学过程:走一走测量活动
1、布置学生走1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
通过让学生进行走一走活动,一方面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测量活动,另一方面也为建立学生的空间发展观念打下基础。
一、游戏活动,导入新知
1、抢答游戏(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床长2()一条毛巾长6()
一支铅笔长20()一支粉笔长60()
2、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指名学生说,并进行板书)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3、你能用手势表示出这些长度单位的大小吗?
4、问:如果老师想量一量从勒流到大良的路程,该用什么长度单位来表示呢?(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1、谁能说一说你要什么地方看见过“千米”?
2、你知道什么地方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3、汇报课前参与中走10米、100米的步数
4、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A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B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C(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
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4、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A通过课件演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区域(从学校到信合大厦),大约的距离是大约1千米。
B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自己熟悉的地方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1千米=1000米
5、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A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B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
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
6、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A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B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i.公路边的里程碑
ii.摩拖车的速度表
iii.限速标志
iv.指路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A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B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
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43页的第1题。
2、完成43页的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游戏活动,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通过创设测量活动的情景,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板书设计
一千米有多长
千米也叫做公里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最可惜的是没有带学生去操场去体验一下,一千米有多长,只是和跑道比较,一圈跑道200米,要5圈跑道才有一千米。
我们每人张开手臂,手拉手要1000个人才有1千米。
同时,在单位的换算上,1千米=1000米,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厚,需要多点练习巩固。
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发言比以前积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