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四首之王昌龄《出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 羌笛、琵琶、胡笳、 芦管、角、鼓。
• 人物意象: 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 征 夫、闺中思征夫的少妇
边塞诗鉴赏二: 主旨(思想感情)
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 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知识点: 边塞诗主题之一: 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故乡亲人的凄苦。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中人。 陈陶 “借问梅花何处落 ,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甲诗: 陇西行 唐·陈陶

•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①丧胡尘。
• 可怜无定河②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边 塞 诗 鉴 赏 一: 边塞诗中的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 秋月、雪山、大漠、孤 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 金鼓、旌旗、烽火、 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 箭飞马走 ;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 (胡 羌 羯 夷指少数 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 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 情 调激越悲凉, 绝不只
是儿女情愁。
通过曲笔来表达思亲之情:
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 感情,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 的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是 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 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 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 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 人的力量。
秦时明月汉时关
边塞战争诗四首
边塞诗派
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 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 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
等。
鉴赏边塞诗,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抓住主要意象特征: 边塞风貌(景和 人),
②整体感受, 把握主旨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④掌握不同的表现手法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燕(然范但未仲主勒淹旋归)律无是计: ,爱羌国管主悠义悠。霜满地。
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7), 字少伯, 世称王江宁、 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 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 晓所杀。
王昌龄的边塞诗, 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 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 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
其一
曲笔抒情, 虚写征人 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 抒 情 思念之情
其四
直接抒情, 抒发戍边将士 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 情壮志
都有悲凉意味
环境 和 心理 描写
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 独, 通过写羌笛之音, 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 之情
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 方式, 以想象写情
侧重写边塞环 境条件的艰苦
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 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 慷慨悲壮的激情。

乙诗: 闺怨 唐·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注释: ①貂锦: 这里指战士。 ②无定河: 黄河支流,在
相思 陕西北部。
• 1.从内容看,两首诗都写到了_____之情 。
• 2.简析甲诗三四句的艺术效果。
一边叙现实, 一边写梦境, 反差强烈, 虚实相生, 凝聚了诗人对牺牲的战士及其家中的思妇的无限同情, 读来令人伤感叹息。
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 内容 丰富, 主题多样, 表达的情感不止一种。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火 环境 昏


西

百 尺
风物
海 风



在一片广漠的边塞 时序 之上, 一座边城的西
边, 一座百尺高的烽 士卒 火楼上, 一个戍卒孤
独地走上嘹望台, 从 青海湖上吹来的秋 景物 风在黄昏时分显得
边塞诗鉴赏二: 主旨(思想感情)
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
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4.有反映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
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杜甫·兵车行】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与(其四)在抒情上各 有什么特色? 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 从军行(其一)
• 从军行(其四)
• 烽火城西百尺楼, • 黄昏独坐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 • 无那金闺万里愁。
•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更加凛冽寒冷。这
是一幅悲凉而又伤
悲凉伤感的画面
感的画面。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黄昏独 上之情, 极缠绵 悱恻
缕缕笛声, 无限 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 似征人的叹息, 引起万
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 以闺 中之思已 衬出已愁, 更为情深
注意点: 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 思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 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最能体现 国 运兴衰,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
解。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