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的精神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大意。
•本文的论题是什么,是怎样引出的? •默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的论点是什么? 课文举了古今中外哪些事例来论证?列举 的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
•课文第三部分提出怎样的反面论点?从几 个方面论证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 证的内容是什么?
•本文是作者当年写给谁的?从哪些语句可 以看出?
飞虹凌波话大桥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梦想变成现实,黄浦江
总 第一部分 (1-3) 上不仅架起了南浦大桥
,而且还架起了杨浦大 桥。
分 第二部分 (4-7)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杨浦
大桥的特点。
总 第三部分 (8 ) 作者热情地赞美了两座
大桥美丽的夜景。
文章是如何从不同角度介绍杨 浦大桥的特点的?
类别 结构
发问的精神
作者:启凡
课件制作:南京市瑞金路中学钟天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引出论题后 ,从正面提出论点和从 反面提出论点进行论证 的特色。 2、学习层次清晰,顺序 前后照应,语言表达周 密的方法。
作者简介:启凡 ,是覃必陶的笔名 。 覃 必 陶 ( 1913—1986 ) , 湖 南省宁乡人,长期担任开明书店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工作。曾 同叶圣陶、郭绍虞等合编《开明 新编国文读本》,30年代前后, 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 物发表,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等语句,了解本文是作者 在当年专 门为中学生写的 。希望学了这篇课文以后, 让“发问”在我们每位同
小结
这篇课文的层次分明,作者 提出论题后,列举事例从正面论 述,用讲道理的方法从反面论述, 这样正反结合,既强调了发问的 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又提高 了人们对“发问精神”的认识。
作业:完成下列句子。
反面论证(第10---14段)
返回
反面论证(第10---14段)
引出反面论点 (第10段)
论点,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 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 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 何必多问?
分析说明反面论点错 误(第11---13段)
从三方面论证。 (道理论证。)
归纳小结(第14段)
返回
从课文内“课本的文字,教师的 讲解”,“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 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 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 “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 的”
引出论题(第1--3段)
——发问的精神 (讲道理、 设比喻)
正面论证(第4---9段)
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
提出正面论点: 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
(第4段)
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
发问开端。
列举事例证明论 点:(第5-8段)
——牛顿、瓦特、释现出大桥凌空而起 的高度和气势。
表达了作者由衷 的赞美之情。
突破口延伸:
本文介绍、说明的是杨浦大桥, 课文开头却从青浦县的金泽镇写起, 这是否是多此一举的闲笔?
强调在黄浦江上造桥的必要性。
最主要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
具体表现
作用
金泽镇多桥同黄浦 江上无桥
浦江上造桥的 必要性
迭合梁结构同混凝土
主桥跨径同安纳塞斯 大桥
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焕<<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 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说明: •第4张幻灯片中每个问题均有链接。 •第5张幻灯片“列举事例证明论点”的文本框有链接。 •第14张幻灯片中脚印图案为“返回”链接。 •第5、6张幻灯片右下角有链接。
END
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 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 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壶水滚沸,谁不常常 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 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 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 利。
生、老、病、死, 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 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 底,求个解答。他因此 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 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 了佛教。
孔子到太庙去,看 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 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 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 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 难道真是天生的?
造桥技术的优越 性
桥梁史上的跨跃
主塔高度同国际饭店 杨浦大桥的高
世界豪华邮轮“狮子星”顺利通 过
桥面宽
跨径大
美丽的竖琴
主塔高
作业:
认真地做一番观察,然后以“我们 的教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学非探其花, 要自拨其根 ------唐.杜牧<<留 诲曹师等诗>>
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送安惊落第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 熹<<观书有感>>
欲穷千里目, 登鹳雀楼>>
规模
特点
与混凝土相比,具有自重轻、施 工期短、造型轻巧美观等特点。
全长8354米 主桥跨径602米,主塔塔高208米,通航 净高48米,主桥桥面宽30.35米,每座桥 塔两侧各以32对钢索连接主梁。
外形 如同空中大街 像美丽的竖琴 工艺 成功地运用了缜密的防裂缝措施
提出突破口
将杨浦大桥比作“飞 虹”,写出了大桥的什么 特点?蕴含着作者怎样的 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