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肿瘤总论大纲-PPT精选文档2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10.2019
病理学
23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6.10.2019
病理学
11
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肿瘤细胞的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尤以恶性 肿瘤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瘤细胞分化不 成熟和生长旺盛的特征。
核酸代谢:合成↑> 分解↓ 蛋白质代谢:合成↑>分解↑,肿瘤蛋白 酶系统:酶谱的一致性 糖代谢:糖无氧酵解过程↑
26.10.2019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 遗传、免疫、内分泌、性别年龄、种族因素
26.10.2019
病理学
22
肿瘤的发病学
细胞突变学说(基因学说)
基因表达失调学说(基因外学说)
癌基因学说
• 癌基因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诱导细胞恶性转化 的潜在活性基团,可分为病毒癌基因(v-onc,转 化基因)和细胞癌基因(c-onc,原癌基因)。
局部压迫和阻塞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26.10.2019
病理学
18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恶病质
肿瘤
(tumor,neoplasm)
26.10.2019
病理学
1
一、 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 因调控失常,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在不同 程度上失去发育成熟的能力,甚至接近于幼稚的 胚胎细胞。
生长旺盛,常呈持续性生长并有相对自主性,与 整个机体不协调。
26.10.2019
病理学
19
八 良、恶性肿瘤之区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组织结构及 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发源组织 分化差、异型性大,与发源组织
分化程度 的形态相似,细胞无间变
的形态差别大,细胞有间变
生长速度 缓慢,有时可呈间断性与停滞 迅速,常呈失控性及不协调性
继发性变化 一般较少见
常发生坏死、出血及继发感染
生长方式
呈膨胀性生长,常有包膜,边界 呈浸润性生长,无完整包膜,边
清楚,可推动
界不清,较固定
转移 不转移
转移(淋巴道、血道或种植性转移)
复发 手术后很少复发
易复发
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严重,压迫、阻塞、破坏组织,
对机体影响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功能亢 出血、感染,转移,恶病质,最

后可引起死亡
外向性生长:体表、体腔和管 道器官的肿瘤,良性者蒂长少 坏死;恶性者基底部浸润生长, 易坏死脱落形成底部不平边缘 隆起的恶性溃疡;
浸润性生长:多为恶性肿瘤,无 包膜,浸润破坏周围组织,无明 显界限,触摸移动性差,手术难 切除干净。
26.10.2019
病理学
14
五、恶性肿瘤的扩散
直接蔓延:恶性肿瘤可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 管甚至神经束衣连续地生长,侵入并破坏周围组 织器官的生长状态,也称之“侵袭”。
26.10.2019
病理学
20
肿瘤的命名
一般原则:①表明肿瘤的良性或恶性 ②表明肿瘤的组织来源
良性肿瘤:组织来源+“瘤” 上皮组织:组织来源+“癌”
恶性肿瘤 间叶组织:组织来源+“肉瘤” 幼稚组织、神经组织:组织来源+“母细胞瘤” 习惯用名:白血病、精原细胞瘤、霍奇金病
26.10.2019
“恶性”+组织来源+“瘤”
26.10.2019
病理学
2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肿瘤的一般形态 肿瘤的组织结构
26.10.2019
病理学
3
肿瘤的一般形态
形状:其差异与其所在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和良恶性有关。
良性
组织深部:结节状、分叶状、囊状 皮肤粘膜表面:息肉状、蕈状、乳头状
恶性
26.10.2019
病理学
组织深部:树根状 皮肤粘膜表面:菜花状
胞浆常呈嗜碱性
26.10.2019
病理学
10
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 但主要为量的差异。表现为:
• 核增大,形状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加; • 核膜可有内陷或外凸;核仁增大,数目增多; • 细胞器数目减少或发育不良,游离的核蛋白
体及溶酶体增多; • 肿瘤细胞间连接结构减少而致相互粘着松散。
比例及其有无变性坏死有关。
26.10.2019
病理学
5
肿瘤的组织结构
肿瘤组织由实质及间质构成。
实质由瘤细胞构成,多具有特 异性,可根据其形态来判别其 组织来源以进行肿瘤的命名和 分类。
间质的成分不具特异性,一般 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淋巴管组 成,起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学
6
肿瘤的异型性
指肿瘤的实质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 皆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它反映了肿瘤的分化程度(即成熟程度)。
判明异型性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组 织学根据。
26.10.2019
病理学
7
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异型性 细胞形态的异型性
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型性
26.10.2019
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
管或体腔,被带至不相联续的部位继续生长,形
成与原发肿瘤同类型的继发性肿瘤的状态。包括
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种植性转
移是指瘤细胞脱落,种植在体腔内其他器官的表
面。
26.10.2019
病理学
15
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毛细淋巴管多无完整基 膜,内皮细胞间间隙较 宽,癌细胞易侵入淋巴 管而转移到淋巴结。其 形式有:
病理学
12
四、肿瘤的生长
—生长速度
取决于细胞分化成熟程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生长速度突然加快多为恶变;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血管形成及营养供应相对不足, 易发生坏死、出血等。
生长分数:处于增殖阶段的肿瘤细胞的比例,比例高(如恶性淋巴瘤)
生长迅速,对化疗药物敏感;比例低(如结肠癌)对化疗耐药
影 响
瘤细胞生成与丢失:生成显著大于丢失则生长迅速;
直接到达局部淋巴结 转移到淋巴管相连的淋巴结 由胸导管经颈静脉进入血液 通过逆流的淋巴液转移
26.10.2019
病理学
16
恶性肿瘤的血道转移
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流 到达远处器官继续生长, 形成转移瘤
转移途径:同血栓栓塞过程 形态特点:多个散在分布,
呈球形,边界清楚
26.10.2019
病理学
17
六、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学
21
肿瘤的病因学
外界致癌因素 • 化学致癌因素:多环芳烃类、氨基偶氮染料、芳香胺类、亚硝胺类、 氯乙烯、微量元素等 • 物理致癌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纤维状异物、慢性炎症 等 • 生物致癌因素:病毒(如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Ⅱ 型病毒和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寄生虫(如血吸虫)、真菌及其毒 素(如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白地霉菌、串珠镰刀菌)等
病理学
8
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主要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 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
良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不明 显,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相似, 细胞排列层次与正常组织略有差 异;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显著, 细胞排列结构、层次及极向紊乱, 与正常组织结构相差甚远。
26.10.2019
病理学
9
细胞形态的异型性
因 肿瘤血管生成:实体性肿瘤在体内诱导形成新生血管。它影响生长、浸
素 润和转移,其启动可致肿瘤细胞数迅速增加,也增加了转移的危险性;
抑制血管形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26.10.2019
病理学
13
四、肿瘤的生长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多为良性肿瘤,包膜完整,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形成挤压和阻 塞,触摸移动性好,手术易切除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恶性肿瘤 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称为间变。间变细 胞分化程度低,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其 形态特征如下:
瘤细胞的多形性:大多形态、大小不 一致
核的多形性: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 不一致。核浆比增大,并可出现巨核、 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深, 核膜增厚,核仁明显,核的归极性丧 失。核分裂象多见,常出现病理性核 分裂象,对诊断恶性肿瘤意义重大。
(表面有坏死及溃疡)
4
肿瘤的一般形态
颜色:切面多呈灰白色,但因其 含血量多少、有无变性坏死及是 否含有色素等,而可呈现不同的 颜色。有时可据此大致推测其种 类。
数目:单个或多个
大小:大小不一,常与其良恶性、生长时间及发生部位有一定关系。
硬度:一般较其来源组织的硬度增大,常与其种类、瘤实质与间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