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探析

高层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探析

高层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纷纷涌现,拔地而起。

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行业内的主流趋势,基础结构设计是它的关键环节,因为一项工程如果在基础设计上出现了差错,不但会使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受到影响,而且会使它的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因此本文在阐述高层建筑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对高层建筑进行基础结构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设计理论;方法目前,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渐渐趋向于复杂化,这使高层建筑的楼层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且施工作业面越来越小。

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建筑高度不断增加,致使地面的压力负荷也不断提高。

为了使高层建筑的施工得到保障,避免地面发生塌陷、建筑结构出现沉降不均匀等问题,工程师需要严格审查地面的基础设计,严格监督和控制建筑施工。

基础工程设计同地质条件、建筑方案和工期等密切相关,其设计与施工对周围环境和高层建筑自身具有重要影响,工期和造价对高层建筑的总工期及整体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设计理论高层建筑地基与上部结构及基础结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共同的体系。

然而多年以来,因为计算方法的不足和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限制,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这三部分之间的关系经常被人为地切割,将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看作是独立的,对其分开考虑,这样会忽略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也会忽视了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间的约束作用。

这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基础设计过于保守,并且由于低估了上部结构对某些部位的内力,致使对这些部位计算出的结果不太安全。

(一)地基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的受力情况还由地基土的刚度和分布均匀性来决定。

如果地基土刚性比较强,不可压缩,那么基础结构既不会出现整体弯曲,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局部弯曲,而且上部结构还不会发生次应力。

在实际中,出现最多是地基土比较软,可压缩,而且不均匀地分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弯矩的分布便会有很大不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习题解答(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习题解答(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习题解答土木工程学院二0一二年秋Chap11、高层建筑定义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划为高层民用建筑。

1)层数大于10层;2)高度大于28m;3)水平荷载为主要设计因素;4)侧移成为控制指标;5)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不可忽略;2、建筑的功能建筑结构是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骨架。

其功能为在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内,在承受其上的各种荷载和作用下,完成预期的承载力、正常使用、耐久性以及突发事件中的整体稳定功能。

3、高层按结构体系分类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构件的组成方式。

从结构体系上来分,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悬挂结构及巨型框架结构等。

Chap 21、为什么活荷载的不考虑不利布置?计算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一般不考虑楼面及屋面竖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而是按满布考虑进行计算的。

其一,在高层建筑中各种活荷载占总竖向荷载的比例很小,尤其对于住宅、旅馆和办公楼等,活荷载一般在1.5~2.5kN/㎡范围内,只占全部竖向荷载的10%~20%,因此活荷载不同的布置方式对结构内力产生的影响很小;其二,高层建筑结构是个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层数与跨数多,不利分布的情况复杂多样,计算工作量极大且计算费用上不经济,因此,为简化起见,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按满布方式布置作内力计算后再将框架梁的跨中弯矩乘以1.1~1.3的放大系数。

2、高层建筑结构抵抗水平力的构件有哪几种?各种构件有哪些类型(1)有:梁、柱、支撑、墙和筒组成;(2)梁:钢梁、钢筋混凝土梁、钢骨(型钢)混凝土梁;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钢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等;支撑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等;墙:实体墙、桁架剪力墙;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等;筒有:框筒、实腹筒、桁架筒、筒中筒、束筒等;3、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1)、结构体系的确定:按:高度、风荷载、地震作用;功能、场地特征;经济因素、体型等因素确定采用以下结构体系;(2)、构件的布置(3)、对构件截面进行初选;4、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1、风荷载的确定:大多数建筑(300m 以下)可按荷载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少数建筑(高度大、对风荷载敏感或有特殊情况者)还要通过风洞试验);规范规定的方法:0k z s z w βμμω=z β--基本风压;s μ--风载体型系数;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β--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2、地震荷载分为: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抗震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按照反应谱方法计算地震作用,少数情况需要采用时程分析进行补充;5、减少高层建筑温差影响的措施是什么?减少温差影响的综合技术措施主要有:(1)采取合理的平面和立面设计,避免截面的突变。

论高层建筑结构中基础设计

论高层建筑结构中基础设计

论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基础设计摘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方面尤其重要。

所谓“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如果不打好,那么建筑物就会出现严重问题!轻则建筑出现裂缝,严重可导致整个高层建筑倾塌。

本文依据已有的工程实践,进行了初浅的介绍,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础;问题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角色,同时,迅速发展的高层建筑也给设计师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

高层建筑的基础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至关重要。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基础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各个地区地质条件的差异,来选择安全经济的基础形式。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应需考虑以下几种条件:①高层建筑基础应支承在坚固或均匀的地基上,应充分考虑到持力层以及下卧层的稳定性,不宜在同一栋建筑采用多种类型的基础形式;②高层建筑基础应保证基础本身的强度要求,同时,基础上部传递的荷载分布应达到最大的均匀;③高层建筑基础应满足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④高层建筑基础应满足相关构造要求,如高层建筑箱基的埋置深度和高度,基底平面形中心应与结构竖向静荷载重心重合,对偏心距的要求、沉降控制等;⑤高层建筑基础一般埋置较深,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高层建筑的基础应充分考虑到深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抽排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高层建筑在设计基础时一般采用筏板基础、桩筏基础、箱形基础等,具体选择哪种基础形式是基础设计考虑的首要问题,设计工作的过程可以遵循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充分掌握施工场地的岩土勘报告,根据场地的地层分布及各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明确的持力层;其次根据持力层的位置及建筑专业确定的上部结构类型、层数、地下室层高初步选定基础形式,并核查是否满足该种基础形式的基本要求;最后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基础估算,同时要考虑持力层下是否有软弱下卧层、基础施工的工艺方法、邻近建筑物基础的影响等。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解析从基础到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解析从基础到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解析从基础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中,针对建筑物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构造。

它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基础到高层,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原理进行解析。

一、基础设计原理建筑的基础是整个建筑的重要支撑部分,承载着整体重量,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承载力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形式、地质条件等因素,计算基础承载力,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2. 基础形式选择: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浅基础、深基础等。

3. 基础防水设计:在基础设计中考虑防水措施,避免地下水对基础的侵蚀,保证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框架结构设计原理框架结构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由柱、梁和面板构成,具有刚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

框架结构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框架构件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框架构件,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2. 承载体系的设计:确定框架结构的梁、柱、面板等构件的位置和布置,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对于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钢筋的布置和混凝土的强度设计,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三、楼板结构设计原理楼板是建筑物的平面承重构件,负责承载人员活动和荷载的传递。

楼板结构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楼板材料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荷载要求,选择适合的楼板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楼板、轻质楼板等。

2. 楼板厚度设计:根据荷载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楼板的厚度,并进行布置和加劲措施,以保证楼板的稳定性。

3. 楼板防火设计:考虑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要求,进行楼板的防火设计,选择合适的防火材料和防火措施。

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深度、高度等特殊性,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天然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基础

《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天然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基础
W / A
W为与偏心距方向一致的基底截面抵抗矩,A为面积。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则必须进行稳定性验算!
24
一、水平荷载作用下防止滑移
设作用于箱形或筏形基础顶部的水平荷载(风载 、地震荷载或其他荷载)为Q,箱形或筏形基础侧 壁填土能可靠的传递被动土压力和摩擦力的高度 h0≤D,计算简图如下。
抗水平滑移验算简图
作用的高层建筑或高耸构筑物;承受拉力的高压线塔 基础;承受水压力和土压力的挡土墙、堤坝或桥台; 位于斜坡或坡顶上的建筑物,由于荷载或环境因素的 影响,造成边坡失稳。
22
规范规定:当建筑物基础满足抗滑移和抗倾覆的 前提要求时,可按构造要求满足基础的稳定性。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 形基础技术规范》对 箱基或筏基的构造要 求有: (1) 基础埋置深度; (2) 荷载偏心率。
25
水平剪力Q由垂直于剪力方向侧壁的被动土 压力合力P、基底摩擦力合力F1,侧壁(平行 于剪力方向)摩擦力合力F2之和来平衡,于 是应满足:
KQ F F P
1
2
式中K为安全系数,取1.2~1.5。
26
F A S
1
1
F1、F2 按公式计算:
F f A
2
h
h
2
Al—基底面积; A2—平行于剪力方向的两侧壁有效面积(A2=2bh0); S —地基土抗剪强度,对于饱和软土S=0.5qu (qu为土
2
3
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值表是收集各地载荷试验资料, 经回归分析并结合经验修正后编制的,使用时均以 指标的平均值查取,试验样品的数量及试验结果的 离散程度的影响均没有反映。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还应通过概率统计来进行修正, 将从表中查出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乘以小于1的回 归修正系数。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优化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优化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优化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08-19T09:56:44.65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第10期作者:李鹏飞[导读] 近几年,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地基基础问题,时常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在设计工程时,大多数技术人员认为上层结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实质上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在施工工程中才是关键点。

李鹏飞山东圣凯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5400摘要:近几年,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地基基础问题,时常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在设计工程时,大多数技术人员认为上层结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实质上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在施工工程中才是关键点。

在相关工程设计过程中,与之相关工作者的创新理念和丰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

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应注重工程中的各个环节,以此来确保基础设计和施工。

基础工程不但会对资金问题造成影响,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对工程安全性造成影响。

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优化设计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优化设计前言:在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建筑物的重量全部都只能由地基来承担,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地基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建设效果,近些年来,因为施工的基础设计造成高层建筑的施工存在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一项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地基的建设,而要想高层建筑的地基建设中不出现问题,在对地基结构进行设计时就要设计出完善的建设方案。

本文从地基基础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高层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优化设计分析这三个方面来讨论怎样设计出安全合理的高层建筑地基方案。

1地基基础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核心,是建筑物的根本,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基础的设计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地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仅要考虑建筑物所在的地质情况,还要考虑地下水的一些因素,因此地基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困难。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若干问题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若干问题

浅析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若干问题摘要: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程,涉及的因素众多,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随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以及对通常的方法的探究,总结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提出了优化的观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筏基础基础设计承载能力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高层建筑在各大中型城市蜂拥出现。

高层建筑不仅高度上难以超越,而且体积相当庞大,在垂直方向上的负荷量也必然非常庞大,因此对其基础设计与建设的要求就很高了。

地基基础设计一直是结构工程师比较重视的内容,不仅仅由于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后期设计工作的进行,同时,也是因为基础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更加严重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高层建筑的基础应选用整体性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容许变形的要求,并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

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以减小地基的附加应力和沉降量,有利于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在基础设计中要注意地方性规范的重要性。

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方案选择在目前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上所采用的类型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桩筏基础等二种。

1.1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目前。

我国大中型城市用地普遍紧张,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比较密集,因而必须设置水池、设备用房、人防工程以及车库等地下室,并根据其功能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建筑物地下室的层数和层高。

这就相应的确定了基础需要的埋深,之后根据基础的埋深以及建筑场地土层的特点来选择基础的类型,分析是否可以使用天然筏板基础。

天然地基筏板基础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节约投资等优点,建议设计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取值问题,地质钻探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它是依照有关的设计规范并结合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对宽度和深度进行必要的修正后得到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但考虑室内土工试验有可能因为岩样或土样在取样时受扰动,试验结果会出现偏差,故应结合原位试验即标贯或压板试验的结果来确定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1.基础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基础需要承受巨大的上部荷载,如何确保基础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应对措施可以采用特殊的基础结构设计,如悬挑式基础或者深基坑技术。

2.结构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为此,可以采用新型的结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和钢材,同时配合先进的结构设计和加固技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风载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容易受到强风的影响,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风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进而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

4.垂直运输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需要满足高效、安全的要求。

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梯技术,并增加多层电梯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5.建筑节能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能耗较高,需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建筑外保温、智能控制系统等,以减少能耗并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

6.防火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较大,需要采用严格的防火措施。

可以采用防火材料和火灾报警系统等,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7.维护和管理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维护和管理困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先进的维护技术,如无人机巡检和远程监控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的问题。

8.人员疏散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中的疏散困难度较高,需要设计可靠的人员疏散通道,并进行定期演习和培训,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9.电力供应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电力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高,需要采用多电源供应、备用电源和电力管理系统等,以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

10.环境影响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阻断风景和遮挡阳光等。

可以通过景观设计和绿化配置等手段,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在应对这些技术难点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工程经验,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设计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设计

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设计内容简介本工程为五洲家园高层住宅楼设计。

此题目为真题,模拟设计,通过对此工程的设计,来完成具有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的毕业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建筑为十层,建筑面积为4934.84m2。

按7度抗震设防,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p >内容简介</p><p >本工程为五洲家园高层住宅楼设计。

此题目为真题,模拟设计,通过对此工程的设计,来完成具有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的毕业设计任务。

本设计的建筑为十层,建筑面积为4934.84m2。

按7度抗震设防,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体结构为剪力墙,楼板及屋面现浇,室内地面为瓷砖地面,厕所为缸砖地面。

屋面防水层为PPC乙丙多层复合防水卷材,并设有保温层和隔气层。

内墙采用200厚陶粒空心砌块砌筑,普通摸灰; 外墙采用400厚陶粒空心砌块砌筑,装饰为贴瓷面砖。

内部设有两部楼梯和两部电梯,在楼梯间和电梯间布置剪力墙,为增加整体刚度,考虑在底部设置加强区。

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

结构形式采用-剪力墙结构,结构设计的计算部分以手算为主,并结合平面框架分析程序PKPM进行框架的计算。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建筑外观、结构形式、施工组织设计</p><br /><p >文件组成及目录<p class='Lqv317'></p> </p><p ><p>摘要<br />Abstract<br />1 绪论&nbsp;1<br />1.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点&nbsp;1<br />1.2 设计的目的、意义&nbsp;1<br />1.3 设计任务&nbsp;1<br />1.4 设计基本要求&nbsp;2<br />2 建筑设计&nbsp;2<br />2.1 总述&nbsp;2<br />2.2 平面设计&nbsp;2<br />2.3 剖面设计&nbsp;2<br />2.4 立面设计&nbsp;2<br />2.5 经济技术指标及建筑设计总说明&nbsp;2<br />3 结构设计&nbsp;3<br />3.1 工程概况&nbsp;3<br />3.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nbsp;3<br />3.2.1 梁、板的截面尺寸&nbsp;3<br />3.2.2 柱截面尺寸&nbsp;3<br />3.2.3 剪力墙的布置&nbsp;4<br />3.2.4 计算简图&nbsp;4<br />3.3 重力荷载计算&nbsp;5<br/>3.3.1 屋面荷载&nbsp;5<br />3.3.2 楼面荷载&nbsp;5<br />3.3.3 梁、柱、墙、门、窗、楼梯重力荷载&nbsp;6<br />3.3.4重力荷载代表值&nbsp;8<br />3.4 剪力墙、框架、连梁刚度计算&nbsp;8<br />3.4.1 剪力墙刚度计算&nbsp;8<br />3.4.2 框架剪切刚度计算&nbsp;12<br />3.4.3 连梁的约束刚度&nbsp;14<br />3.4.4 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的计算&nbsp;16<br />3.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nbsp;16<br />3.5.1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nbsp;16<br />3.5.2 水平地震作用&nbsp;16<br />3.6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nbsp;18 <p class='Lqv317'></p> <br />3.6.1 位移计算与验算&nbsp;18<br />3.6.2 总框架、总剪力墙的内力计算&nbsp;18<br />3.6.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内力计算&nbsp;21<br />3.7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计算&nbsp;26<br />3.7.1 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nbsp;26<br />3.7.2 荷载计算&nbsp;29<br />3.7.3 内力计算&nbsp;32<br />3.8 作用效应组合&nbsp;36<br />3.8.1 结构抗震等级&nbsp;36<br />3.8.2 框架梁弯矩和剪力设计值&nbsp;36<br />3.8.3 框架柱弯矩、轴力及剪力设计值&nbsp;40<br />3.8.4 剪力墙弯矩、轴力及剪力设计值&nbsp;44<br />3.8.5 连梁弯矩及剪力设计值&nbsp;45<br />3.9 构件截面设计&nbsp;47<br />3.9.1框架梁&nbsp;47<br />3.9.2 框架柱&nbsp;48<br />3.9.2剪力墙&nbsp;51<br />3.9.4 连梁&nbsp;53<br />4设计概算&nbsp;55<br />5 施工组织设计&nbsp;68<br />5.1 工程概况&nbsp;68<br />5.1.1 建筑特点&nbsp;68<br />5.1.2 结构特点&nbsp;68<br />5.1.3 水文地质状况&nbsp;68<br />5.1.4 气候条件&nbsp;69<br />5.2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nbsp;69<br />5.2.1 现场准备&nbsp;71<br />5.2.2 技术准备&nbsp;71<br />5.3 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文明施工和环保化施工&nbsp;72<br />5.3.1 测量定位&nbsp;72 <br />5.3.2 施工工艺流程&nbsp;72<br />5.3.3 钢筋工程&nbsp;72<br />5.3.4 模板工程&nbsp;74<br />5.3.5 混凝土工程&nbsp;75<br />5.3.6 砌筑工程&nbsp;76<br />5.3.7 屋面工程&nbsp;76<br />5.3.8 架子工程&nbsp;77<br />5.3.9 装饰工程&nbsp;78<br />5.3.10 门窗工程&nbsp;78<br />5.3.11 文明施工&nbsp;78<br />5.3.12 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nbsp;79<br />5.4 季节性施工措施&nbsp;80<br />5.4.1 雨季施工的保证措施&nbsp;80<br />5.4.2 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nbsp;80<br />5.4.3 冬期施工分项工程施工措施&nbsp;81<br />5.5 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以及环境污染防护等措施&nbsp;81<br />5.5.1 质量措施&nbsp;81<br />5.5.2 安全措施&nbsp;82<br />5.5.3 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nbsp;84<br />5.5.4 成品保护措施&nbsp;84<br />5.6 降低成本措施&nbsp;85<br />5.6.1 材料管理&nbsp;85<br />5.6.2 机械管理&nbsp;85<br />5.6.3 资金管理&nbsp;86<br />5.6.4 技术措施&nbsp;86<br />5.7 施工总平面图&nbsp;86<br />5.7.1 主体施工平面图&nbsp;87<br />5.7.2 装修施工平面图&nbsp;88<br />6 结语&nbsp;89<br />参考文献<br />致谢<spanclass='Lqv317'></span> </p><p><br />建筑图:<br />建施01:南正立面.DWG<br />建施02:一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3:I-I剖面图.DWG`&nbsp;<br />建施04:标准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5:十层平面图.DWG<br />建施06:北正立面.DWG </p><p><br />结构图:<br />结施01:首层结构布置图.DWG<br />结施02:第六层结构布置图.DWG<br />结施03:一层板配筋图.DWG<br />结施04:六层板配筋图.DWG<br />结施05:0.000-2.800梁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6:14.400-17.3000梁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7:0.000-2.800柱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8:14.400-17.300柱平法施工图.DWG<br />结施09:标准层剪力墙配筋图.DWG<br /> <p class='Lqv317'></p> </p><P></P><p>数码时代下我国新闻摄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题报告+毕业论文8500字)<br />摘要<br />当代社会,视觉文化己经在全球迅速兴起,技术上出现了数码技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习题解答(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课后习题解答(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习题解答土木工程学院二0一二年秋Chap11、高层建筑定义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划为高层民用建筑。

1)层数大于10层;2)高度大于28m;3)水平荷载为主要设计因素;4)侧移成为控制指标;5)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不可忽略;2、建筑的功能建筑结构是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骨架。

其功能为在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内,在承受其上的各种荷载和作用下,完成预期的承载力、正常使用、耐久性以及突发事件中的整体稳定功能。

3、高层按结构体系分类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构件的组成方式。

从结构体系上来分,常用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悬挂结构及巨型框架结构等。

Chap 21、为什么活荷载的不考虑不利布置?计算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一般不考虑楼面及屋面竖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而是按满布考虑进行计算的。

其一,在高层建筑中各种活荷载占总竖向荷载的比例很小,尤其对于住宅、旅馆和办公楼等,活荷载一般在1.5~2.5kN/㎡范围内,只占全部竖向荷载的10%~20%,因此活荷载不同的布置方式对结构内力产生的影响很小;其二,高层建筑结构是个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层数与跨数多,不利分布的情况复杂多样,计算工作量极大且计算费用上不经济,因此,为简化起见,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按满布方式布置作内力计算后再将框架梁的跨中弯矩乘以1.1~1.3的放大系数。

2、高层建筑结构抵抗水平力的构件有哪几种?各种构件有哪些类型(1)有:梁、柱、支撑、墙和筒组成;(2)梁:钢梁、钢筋混凝土梁、钢骨(型钢)混凝土梁;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钢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等;支撑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等;墙:实体墙、桁架剪力墙;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等;筒有:框筒、实腹筒、桁架筒、筒中筒、束筒等;3、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结构方案(1)、结构体系的确定:按:高度、风荷载、地震作用;功能、场地特征;经济因素、体型等因素确定采用以下结构体系;(2)、构件的布置(3)、对构件截面进行初选;4、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1、风荷载的确定:大多数建筑(300m 以下)可按荷载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少数建筑(高度大、对风荷载敏感或有特殊情况者)还要通过风洞试验);规范规定的方法:0k z s z w βμμω=z β--基本风压;s μ--风载体型系数;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β--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2、地震荷载分为: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抗震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按照反应谱方法计算地震作用,少数情况需要采用时程分析进行补充;5、减少高层建筑温差影响的措施是什么?减少温差影响的综合技术措施主要有:(1)采取合理的平面和立面设计,避免截面的突变。

浅谈高层建筑筏板基础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筏板基础的设计
的配筋量 。为了使筏板基础各部分的变形趋于一致 , 可以使用 变 形验算 的方法来调整柱基 的面积 , 这样在满足结构需求 的同 时, 也可 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 在进行地基基础选型时 , 应参考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 , 并考
的特点来分析地基的承载力。 2 计算筏板基础变形量 建筑设 计中 , 地基验算主要包括变形 量的验算 和地基承载
关 键 词 : 层 建 筑 ; 板 基 础 ; 计 高 筏 设
- 5 42 1 .5 2 o: . 9js . 6 8 5 . 0 . 8 1 9 .s 0 01 0
0 前言 高层建 筑设计 中 , 基础 的选 型是非常重要 的一步 , 它的选
右 ,所以实际观测得到的地基变形量是计算结果 的1 倍左右。 . 2 高层建筑 的基础埋深较大 ,使得总沉 降变形中地基 回弹再压缩
刚度随着面积的增加 而降低 , 另外 , 在设计过程中 , 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 独立柱基+ 板式筏基 ” 的联合基础 , 即在 高层建筑
物中部 使用筏板基础 , 在建 筑物的四周使用联合基础或者独立
以使用天然筏板基础。 因为地 区的地下水位较高 以及地下室需 要一定 的埋置 深度 , 天然筏板基础 又是补偿性 的基 础 , 以在 所 确定地基时可以有两种办法 : 一是根据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来
确定 。它是依照有关的设计规 范并结合地基 承载力 的标准值 , 对宽度和深度进行必要 的修正后得 到地基承载力 的设计值 , 使 用实验室 内的土工试验与压板试验 、 标贯试验等原位试 验相结 合 , 而判断 出高层地 基下岩土 的性质 ; 进 二是 根据补偿性基 础
基础 , 以使 筏板在面积减 少的同时增大 刚度 , 可 这样 在降低 由 于沉降变形 而产 生的挠 曲外 , 可以使筏板 的抗冲切能力得到 也 提升。 与此同时 , 使筏板 的钢筋应力降低 , 进而减低筏板基础中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

10个经典案例带你一起分析高层结构设计难点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利用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框 架承受竖向荷载。
布置优化
通过调整剪力墙的厚度、间距和连梁 布置等方式,实现结构刚度的均匀分 布,减小扭转效应。
剪力墙连梁设计技巧
连梁作用
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作为连接 墙肢的重要构件,起到传递剪力、
协调变形的作用。
设计原则
连梁设计应遵循“强剪弱弯”的 原则,保证连梁在剪切破坏前具
抗震构造措施
采取加强节点、提高构件 延性等措施,提高结构的 整体抗震性能。
经验教训型时,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高度、地震作用等因素,
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抗震设计是关键
02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抗震设计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
精细化设计是趋势
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精细化设计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8
经典案例六至十概述及启示
案例六至十简介
案例七
某高层住宅楼,采用框架-剪 力墙结构,注重居住舒适度和 抗震性能。
案例九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核心筒结 构,具有极高的建筑高度和复 杂的建筑形态。
案例六
某超高层商业综合体,位于繁 华市区,集购物、办公、酒店 等功能于一体。
案例八
某高层公共建筑,大跨度空间 结构,对结构刚度和稳定性有 较高要求。
注重培养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人才队 伍,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 能力。
展望一
展望二
建议一
建议二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未来高 层结构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节 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
加强高层结构设计领域的技术交流和 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 发展。
THANK YOU

2020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及参考解析

2020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及参考解析

【导语】2020年⼀级建造师实务科⽬的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直是⼤家公认的难题,为了让⼤家多多练习,从中总结答题技巧,今天⽆忧考为⼤家整理了2020年⼀级建造师《建筑⼯程》案例分析题及参考解析,希望对您的备考有帮助。

⼀、案例背景资料: 某建筑公司承接⼀项10栋⾼层住宅的施⼯任务,总建筑⾯积301800m2,地下3层,地上26层,箱形基础,框架结构,7度设防,⼆级抗震。

该项⽬地处城市主要街道交叉路⼝,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施⼯过程中,现场发⽣了以下事件: 事件⼀:考虑到该项⽬处在主要街道边,施⼯⽅采⽤了⾼2.2⽶的砖砌围挡,并在项⽬经理办公室内设⽴了“五牌⼀图”。

事件⼆:现场在进⾏第5层砖砌体⼯程质量检查时,发现⼀些临时间断处没有留槎。

施⼯单位⾮常重视,及时进⾏了返⼯处理。

事件三:在第10层混凝⼟部分试块检测时发现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实体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实体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事件四:该楼最终按期顺利完⼯,达到验收条件后,总监理⼯程师组织了施⼯⽅和建设⽅的竣⼯验收。

⼆、问题 1.根据房屋建筑专业⼯程规模标准,判断该项⽬是⼤型⼯程还是中、⼩型⼯程?依据是什么? 2.事件⼀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并给予纠正。

3.简述事件⼆中正确的⼯程做法。

4.事件三中,第10层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请说明理由。

5.如果第10层混凝⼟强度经检测达不到要求,施⼯单位应如何处理? 6.事件四中,该⼯程质量验收有何不妥?该楼应达到什么条件⽅可组织竣⼯验收?其验收合格的规定有哪些? 三、参考答案 1.属于⼤型项⽬,因为建筑层数达到25层或群体建筑⾯积达到10万平⽅⽶为⼤型项⽬。

2.围挡⾼度不妥,在办公室内设置“五牌⼀图”不妥。

项⽬临主⼲道的围挡⾼度应达到2.5⽶,距离交通路⼝20m范围内占据道路施⼯设置的围挡,其0.8m以上部分应采⽤通透性围挡。

“五牌⼀图”应长期固定悬挂在醒⽬的地⽅,如出⼊⼝⼤门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件10第十章高层建筑混合结构设计简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件10第十章高层建筑混合结构设计简介

• 2、发展简况
–前苏联,劲性钢筋或承重钢筋,其原意为能承 受一定施工荷载的钢筋。
–二战后,为加快恢复重建,采用劲性钢筋来承 受悬挂模板和支撑等施工荷载,以加快施工速 度。
– 1949年,前苏联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所编制了 《多层房屋劲性钢筋混凝土暂行设计技术条件 (BTY-03-49)》
–50年代又进行了较全面的试验研究,1978年制
– 一般可比纯钢结构节约钢材达50%以上
• 4、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 使构件的承载力大为提高
–实腹式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构件,受剪承 载力有很大提高,大大改善了结构的抗 震性能。正是由于这一点,钢骨混凝土 结构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
–钢骨架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以利 用它承受施工阶段的荷载,并可将模板 悬挂在钢骨架上,省去支撑,这有利于 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如在多 高层结构的施工中不必等待混凝土达到 强度就可以继续进行上层施工。
订了《苏联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С И3-78)》。
–后来由于省钢目的,主要采用焊接钢桁架、钢 构架和钢筋骨架等作为劲性钢筋(即空腹式钢 骨)。
欧洲
– 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程设 计人员为满足钢结构的防火要求,在钢 柱外面包上混凝土,称为包钢混凝土( Encased Concrete)结构。
• 3、与钢结构相比
– 外包混凝土可以防止钢构件的局部屈曲
–提高钢构件的整体刚度,显著改善钢构件出平 面扭转屈曲性能
– 使钢材的强度得以充分发挥
– 比纯钢结构具有更大的刚度和阻尼,有利于 控制结构的变形
–外包混凝土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最 初,欧美国家发展钢骨混凝土结构主要就是出 于对钢结构的防火和耐久性方面的考虑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案研究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案研究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案研究[摘要]:经济的发展见证了高层建筑在中国的萌芽、发展、壮大阶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威胁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物本身对于这些自然灾害的抵御作用。

高层建筑的质量保证的关键是基础的设计,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和应采用的相对合理的基础类型以供高层建筑基础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字]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研究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建筑基础所谓建筑基础是指位于建筑物的最下部深埋于自然地坪以下的承受建筑物上部所传来的各种荷载的建筑体,它是房屋的主要受力构件,因此要求其构造稳定、坚固、耐久、能经受冰冻、地下水及化学物质的侵蚀,保证足够的使用期限。

[1]二、建筑基础的分类1.建筑物的基础可以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和桩基础。

2.独立基础是指呈独立的块状、形成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的基础。

3.条形基础是指呈连续的带形基础,它包括柱下条形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

4.筏板基础是一块支撑着许多柱子或墙的钢筋混凝土板,土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一块整板把所有的单独基础连在一起,不仅使地基上的单位受压面积减少而且使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增大。

5.箱型基础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的整体而言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此种结构对于抗地震荷载极为有用。

[2]基础的重要性是由其在建筑工程总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这一重要参量所决定的。

基础工程所消耗的水泥、钢筋之多、施工难度之大都是决定造价的主要因素。

三、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选型的重要作用1.高层建筑基础选型不当或设计方案不合理将产生严重后果,它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不合理的设计可能引起建筑物基础承载力不足而导致建筑物不均匀开裂、倾斜或沉降,给工程造成难以修复的质量问题。

2.选择合理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可以相对的缩短工期。

据调查研究发现基础工程的施工工期占到整个工期的30℅,而由于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介入,这种比例将会上扬。

《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高层建筑基础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高层建筑基础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主楼和裙房联接不分开、不设缝,此时,可增强主体 ,采用较长、密度较大的桩基;弱化裙房,采用短桩 、复合地基,甚至天然地基等进行设计。
14
二、试验验证
粉质粘土地基,20层框筒结构1/10现场模型试验
等桩长与变桩长模型试验(JGJ94-2008)
15
➢ 从图中可看出,等桩长布桩与变桩长布桩相比,在 总 荷 载 F=3250kN 下 , 其 最 大 沉 降 由 smax = 6mm , 减至smax=2.5mm,最大沉降差由Δsmax≤0.012L0(L0 为二测点距离)减至Δsmax ≤0.0005L0。
美国石油学会建议*,在桩距小于8d时,群桩效应必 须考虑,大于8d时群桩效应不明显。
上海试桩结果表明**,群桩效应范围约在6d; 对于伦敦土群桩效应范围约为12d。 为了更好反映实际情况,可以限定桩的有效影响范围
为12d以内,具体应根据地基土的特性而定。
*API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ng Fixed Offshore Platforms, 11th Ed.Jan. 1980
一、地基模型——桩-土体系模型
➢ 合理地选择地基模型是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计算的 一个重要问题。
➢ 常用的地基模型有: 文克尔(winkler)模型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分层地基模型 非线性模型,等
➢ 桩-土体系弹性模型: 桩土体系的影响系数法 桩土体系的Mindlin-Geddes方法
23
(一) 单桩刚度的计算
6
➢对于高层建筑的桩基刚度,一般有以下调整方法: 1)根据荷载密度的差异变桩长 在荷载密度大的地方一般会发生较大的变形(沉
降),因此采用具用较大刚度的长桩,而在荷载集 度小的地方变形也较小,因此采用刚度较小的短桩 ,以达到基础刚度调平的目的,见图10-2 (a)。

《高规》2010强制性条文解析

《高规》2010强制性条文解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强制性条文(共计三十一条)第三章结构设计基本规定3.8.1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γ0Sd≤Rd地震设计状况 Sd ≤Rd/γRE式中:γ——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5.6.1~5.6.4条的规定;Rd——构件承载力设计值;γ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条文说明:3.8.1 本条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的原则规定,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可靠度、以分项系数表达的设计方法。

本条仅针对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下构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保持一致。

偶然设计状况(如抗连续倒塌设计)以及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的承载力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不作为强制性内容。

结构构件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范第5.6.1~5.6.4条规定;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3.8.2条及第11.1.7条的规定。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因此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1.0;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再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影响。

3.9.1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甲类、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10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10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10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一定限制的建筑物,其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计。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首先,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地基条件。

地基是高层建筑的支撑,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对于软土地基,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方法,如灌浆或挤浆注入技术。

对于岩石地基,可以直接建立在岩石上。

地基设计应根据具体地质勘探结果和结构荷载进行计算和选择。

其次,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策略,如设置排水系统或使用地下防水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基础的防渗性能,以防止地下水渗入建筑物,导致结构损坏。

此外,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震和风荷载。

地震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震力会对基础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基础设计应符合地震抗震要求,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如设置剪力墙、加固柱子等。

另外,风荷载也是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高风区。

基础设计应考虑风荷载的大小和方向,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因素,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分配。

高层建筑的重量较大,需要合理分布在地基上,以确保地基能够均匀承受荷载。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荷载进行综合考虑,如人员密度、地震荷载、设备荷载等。

最后,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

由于高层建筑的自重较大,地基往往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和变形。

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沉降观测点、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等。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基条件、地下水位、地震和风荷载、建筑重量和荷载分配、变形和沉降等多个因素。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基础设计,才能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010 PKPM参数(超详细)解析

2010 PKPM参数(超详细)解析

一、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该参数为地震力、风荷载作用方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的夹角。

抗规》5.1.1 条和《高规》4.3.2 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

如果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一般也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个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最为剧烈,这个方向就称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

这个角度与结构的刚度与质量及其位置有关,对结构可能会造成最不利的影响,在这个方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及部分结构构件内力可能会达到最大。

SATWE 可以自动计算出这个最不利方向角,并在WZQ.OUT 文件中输出。

如果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 度,建议用户按此方向角重新计算地震力,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一般并不建议用户修改该参数,原因有三:①考虑该角度后,输出结果的整个图形会旋转一个角度,会给识图带来不便;②构件的配筋应按“考虑该角度”和“不考虑该角度”两次的计算结果做包络设计;③旋转后的方向并不一定是用户所希望的风荷载作用方向。

综上所述,建议用户将“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夹角”栏,这样程序可以自动按最不利工况进行包络设计。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与地震信息栏中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角度的区别是:水平力不仅改变地震力而且同时改变风荷载的作用方向;而斜交抗侧力仅改变地震力方向(增加一组或多组地震组合),是按《抗规》5.1.1 条 2 款执行的。

对于计算结果,水平力需用户根据输入的角度不同分两个计算工程目录,人为比较两次计算结果,取不利情况进行配筋包络设计等;而{斜交抗侧力}程序可自动考虑每一方向地震作用下构件内力的组合,可直接用于配筋设计,不需要人为判断。

只有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现有的坐标下风荷载不能起到控制结构的最大受力状态,此时填写一个角度(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让坐标系发生变化,使风荷载在新的坐标系下(如何计算出风荷载产生的内力最大值的角度值?),能起控制作用(控制结构的最大受力状态),改变参数后,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的方向(说明两者方向是一致)将同时改变,但地震作用方向已经不是最不利的方向了,故需要在附加地震作用方向上输入一个相反的角度,使地震作用方向应按原坐标系计算,使地震力最大;如不需要改变风荷载的方向,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则无需改变“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只增加附加地震作用方向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经济合理。
B. 数据处理、计算量巨大,必须采用电算实现。
10.1.6高层基础设计中应用共同作用理论的 意义
有效利用上部结构的刚度,使基础的结构尺寸大大减小。
如:若把上部结构与基础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可以减小箱形基础的高 度;若上部结构为剪力墙体系,可以把箱基改为筏基。
(1)对主楼和裙房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基础,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使主楼和
(3)开始全面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工作阶段
① 设计方法:统一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三者共同作用,采用
有限单元法(特别是子结构分析技术)得到三者共同作用的基本方程。 上述方法称为子结构法。
其它的简化方法有:等效刚度法、弹性杆法等。
② 该方法的特点: A. 真实反映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实际工作状态,
10.1 高层建筑地基与基础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10.1.1 高层建筑地基与基础 10.1.2 高层建筑地基与基础的特点
高:层数多,总高度高;
重:自重大,荷载大; 由于建筑物高耸,使得竖向荷载大而集中,水平荷载(风荷载和 地震作用)引起的倾覆力矩很大,因此多层房屋基础形式及设计方法 一般不能简单搬用于高层建筑。 大:高层建筑通常由主楼和裙房构成,占地面积较大。 主楼和裙房间荷载差异较大的相邻基础间往往采用沉降缝分开, 地基和基础受力和构造复杂。
(3)按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所需的条形基础底面积A,进而 确定底板宽度b。
(4)按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方法确定翼板厚度及横向钢筋的配筋。
(5)基础梁的纵向内力计算与配筋:根据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 条件,选用简化法或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其纵向内力,再根 据纵向内力计算结果,按一般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基 础梁纵向截面验算与配筋计算,同时应满足设计构造要求。
10.1.5我国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1)基本不考虑共同工作阶段
① 设计方法: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及分割成三个部分,各自
独立求解。 以图1-1所示的高层框架为例,求解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将框架柱沿基础顶面切开,框架视为柱底为嵌固端的
独立结构,利用结构力学的方法求解结构内力及柱底内力; 第二步,将柱底内力反作用于基础梁,并假定梁底的地基反力
浪费。
(2)仅考虑基础与地基共同工作阶段
①设计方法: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先按柱底嵌固于基础,用结
构力学方法求柱底内力,然后按照基础底面与地基变形协调条件,对 两者进行分析。
如:弹、塑性地基上的梁、板和箱基计算理论,都是以该方法为基础
分析的。 ②该方法的特点:
A. 比第一阶段先进;
B. 对基础的内力和变形分析偏大,偏于保守。
深:基础埋置深度较深。 为了抵抗水平力产生的较大的倾覆力矩,保持建筑物的整体稳 定性,基础埋深一般都较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要求基础埋深一般为建筑物高度的1/15~1/18。 施工难度大,造价高、工期长。
10.1.3 高层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基本原则
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两大部分。满足原则: (1)承载力要求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计算步骤
(1)求荷载合力重心位置。柱下条形基础的
柱荷载分布如图a所示,其合力作用点 距N1的距离为:
N x M x N
i i i
i
(2)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悬臂尺寸。选定基 础梁从左边柱轴线的外伸长度为a1,则 基础梁的总长度L和从右边柱轴线的外
伸长度a2分别为:
L 2 x a1 a2 L a a1
(3)内力计算方法
1)横向的弯矩、剪力由翼板 来承担,内力计算与墙下条形
基础相同
2)纵向内力的计算方法:静 定分析法、倒梁法、弹性地基 梁法。
柱下条形基础构造
(4)构造要求
1)基础梁横截面一般呈倒T形,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采用C20 ;
2)梁高一般采用柱距的1/4~1/8,当柱荷较大时,可在柱两侧的局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Designing Structures of High-rise Building
10
Designing Bases of Highrise Buildings 10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Wan Shengwu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WUST 2012.9
增高(加腋)。
3)底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当底板厚度为200~250mm时,宜 用等厚度底板,当底板厚度大于250mm时,宜用变厚度底板, 其坡度i≤1:3;
4)条形基础的端部应向外挑出一定长度以增大基础底面积,
并使基底反力分布比较合理,挑出长度宜为第一跨距的 0.25~0.30倍; 5)梁的宽度应略大于该方向柱的边长。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 的交接处,其平面尺寸应满足构造要求; 6)基础梁顶面和底面纵筋最小配筋率为0.2; 7)翼板横向受力钢筋由计算确定,直径≥10mm,间距≤250mm。
(2)地基变形要求
(3)抗滑移、抗倾覆
10.1.4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
上部结构、地基、基础是共同作用的整体系统,三者同时满足静力平 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及各自的物理条件(即材料自身的本构关系)。 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各自的刚度均对其它部分的受力及变形性能产 生影响。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特点——共同作用分析。把上部结构、基础、地 基看成一个彼此协调工作的整体系统进行分析,利用三个条件求解整 个系统的内力和变形。 共同作用分析的特点:高维甚至无穷纬超静定。只有采用计算机与数 值分析方法进行。
为直线分布,按结构力学方法求解基础梁;
第三步,按总荷载求出基底平均反
力,按柔性荷载(即荷载可以随
结构的变形而移动)计算地基的 变形,并将地基的平均沉降值
近似的当作基础的沉降。
② A. 该方法的特点: 仅满足了静力平衡条件,不满
足三者的变形协调条件,基础
的变形和内力与实际偏离; B. 设计中往往保守,造成很大的
裙房的基础和上部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即不设置沉降缝),更好的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采用共同作用理论合理设计地基与基础,若以变形控制设计,可以减
少基础内力与沉降,降低造价。
10.2 高层建筑基础类型及其设计要点
10.2.1 柱下条下条形基础
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1)适用范围 荷载较大,地基较软 (2)受力特点 纵横两个方向的截面内均存在 弯矩和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