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幼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眉山幼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
力》测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儿童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答案::A
解析::
1.5~2岁时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
幼儿最初的想象基本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加工改造的成分极少。
2.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陈鹤琴
D.陶行知
答案::B
解析::
B【解析】福禄贝尔认为,亲子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首先必须教育母亲。
3.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在他的课程实施中主要采用()
A.小组教学法
B.游戏法
C.整个教学法
D.故事教学法
答案::C
4.妈妈给孩子出了算术题:“小宝第一锅吃了1个汤圆,第二锅吃了2个汤圆,-共吃了几个汤圆?”孩子说汤圆没有了,全吃掉了。
这是()。
A.客观的理解
B.相对关系的理解
C.情绪性的理解
D.转导性的理解
答案::C
解析::
幼儿对亨物的情感态度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
这种情绪性影响在4岁前的幼儿中尤为突出。
5.幼儿教育评价注重对资料的()
A.调查
B.收集
C.解释
D.保存
答案::C
解析::
选C。
幼儿教育评价注重对资料的解释。
仅仅将资料搜集起来是不行的,只有对资料作出解释、分析,才是幼儿教育评价。
6.下列不是导致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的是()
A.缺少同伴交往
B.传统观念
C.特殊经历
D.家长—子女关系
答案::B
解析::
导致独生子女出现社会性问题的原因有缺少同伴交往、特殊经历、家长—子女关系等。
7.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答案::A
解析::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8.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 )为前提。
A、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间接指导
D、完成教学要求
答案::B
解析::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
否则,一切指导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成为幼儿发展的障碍。
9.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 )。
A、《理想国》
B、《爱弥儿》
C、《大教学论》
D、《林哈德与葛笃德》
答案::B
解析::
《爱弥儿》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本书是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
10.按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教育评价分为()。
A.评价者和被评价者
B.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C.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D.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答案::B
解析::
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
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也叫内部评价,是被评者通过自我认识和分析,对照某种标准,对自己组织的活动做出判断。
由于被评者又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可使评价进程成为自我认识与提高的途径,有利于改进工作,并接受评价结论。
他人评价,也叫外部评价。
是由有关方面人士组成评价小组,或由专门人员实施评价,对被评者某方面的实态进行评价。
二、解析题
11.围绕照片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解析::
大班语言活动:照片的故事
活动目标:
1.运用连贯、完整并且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教师准备好活动当中要使用的照片,包括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如幼儿园运动会照片、《喜羊羊与灰太
狼》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2)在教室里布置好照片展览会;(3)自制一本相册。
2.经验准备:每个幼儿准备2~3张自己的照片,并于活动前与家长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参观照片,并提出参观的要求。
“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照片里有谁?
(2)我和谁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做了一件什么事?玩得怎么样?
(三)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乐趣
1.请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引导幼儿讲述他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幼儿园运动会照片。
(2)《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照。
(3)刘翔比赛的照片。
4.幼儿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对照片进行归类、整理。
(1)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能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能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
”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师:“这些照片装在一起,再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三、问答题
12.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环节。
解析::
(1)接待幼儿入园;(2)早操(或间操);(3)有组织的教育活动;(4)间隙活动;(5)游戏或自由活动;(6)盥洗;(7)进餐;(8)睡眠;(9)午点;(10)户外游戏;(11)劳动;(12)散步;(13)实验操作活动;(14)离园;(15)晚间活动。
13.试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解析::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2)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14.简述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及其目的。
解析::
观察游戏是教师将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后续的游戏介入连接起来的桥梁。
观察应侧重于游戏与幼儿间的关系、角色与材料间的关系、游戏持续的时间、幼儿对游戏的态度、幼儿的言语及行为表现、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等。
教师通过观察,可以了解游戏时间与游戏材料是否合适,游戏地点是否合适,幼儿是否具备相应的经验等。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观察要点也有所不同:(1)小班观察要点:幼儿是否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够模仿角色进行游戏,是否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遵守规则、爱护玩具。
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独立。
(2)中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是否稳定;幼儿有没有与别人交往的愿望,是否具备交往的技
能;是否有发生纠纷的情况。
目的:指导幼儿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和规范,促进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
(3)大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能否反映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幼儿是否能合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计划游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
目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
通过讲评让幼儿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15.简述教师在幼儿游戏介入时的角色定位。
解析::
根据教师对游戏介入程度的高低,可将教师的角色分为以下两类共6种。
(I)非支持性角色
①不参与者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看到,当幼儿游戏时,一些教师会利用这段时间忙其他的事。
在没有成人参与的情况下,儿童游戏往往类型单一,社会性水平不高,情节简单,且常常十分吵闹。
②导演者
如果教师以导演角色介入游戏中,告诉儿童在游戏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完全控制了儿童游戏,就很可能破坏儿童游戏,变成“游戏儿童”而不是“儿童游戏”。
(2)支持性角色
①旁观者
教师在一旁观察儿童游戏,并用语言或非语言信号(如点头、微笑)来表示对幼儿游戏的关注,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和赞同。
②舞台管理者
教师不参与游戏,但积极地帮助儿童为游戏做准备,并随时为正在进行的游戏提供帮助,如回应儿童关于材料的要求,协助儿童布置环境,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延伸儿童的游戏等。
③共同游戏者
成人作为孩子们的平等游戏伙伴积极参与儿童游戏中,通常扮演小角色,并通过一些策略进行暗示,间接对游戏产生影响。
这时成人一般遵循游戏的原有进程,让儿童主宰游戏。
④游戏带头人
通常在儿童很难自己开展游戏或正在进行的游戏难以拓展下去的时候,成人积极地参与儿童游戏,通过提议新的游戏主题、介绍新的道具或情节元素以扩展已有主题等方式,对儿童游戏施加更多的影响。
16.简述幼儿园教学目标。
解析::
幼儿园教学目标有:(1)搞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肌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3)在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的粗浅知识与技能时,侧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初步的动手能力,学习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4)使幼儿萌发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5)培养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