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案及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秒的认识》教案及评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 60 秒,能在生活中感知
1 秒的时长,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 1 秒的时间观念。

2、教学难点
体验 1 秒的长短,正确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倒计时中,最后几秒的计数特别快,这是为什么?
(2)引出课题:秒的认识
2、讲授新课
(1)认识秒针
展示时钟,让学生观察时钟上的三根指针,指出走得最快的那根指
针是秒针。

(2)感受 1 秒
①听一听:教师利用秒表发出“滴答”一声,让学生感受 1 秒的声音。

②看一看:观察秒针走一小格,就是 1 秒。

③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活动的时间大约是 1 秒。

(如眨一下眼睛、拍一下手等)
(3)体验 1 秒的价值
①教师介绍: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往往精确到秒,1 秒的
差距可能就决定了比赛的胜负。

②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 1 秒很重要?
(4)认识几秒
①观察秒针走 5 小格,让学生说说经过了几秒。

②继续观察秒针走 10 小格、20 小格,分别让学生说出经过的时间。

③总结:秒针走几小格就是几秒。

(5)探究 1 分与 60 秒的关系
①让学生观察时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
②引导学生发现: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所
以 1 分= 60 秒。

(6)时间单位的换算
①出示题目:3 分=()秒 420 秒=()分
②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③教师讲解:1 分= 60 秒,所以 3 分= 3×60 = 180 秒;60 秒=
1 分,所以 420 秒= 420÷60 = 7 分。

3、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2)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一人出题,其他人回答,进行时间单
位的换算练习。

4、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 1 分= 60 秒,
还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5、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后,用秒表测量自己做一件事情所用的时间,如
刷牙、洗脸等。

(2)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五、教学评析
1、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秒
的认识”这一主题,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 1 秒的长短,建立了
清晰的时间观念,同时突破了时间单位换算这一教学难点。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

教师采用了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听、看、说、
做等活动,亲身感受时间的流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过程流畅,过渡自然。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播放春
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视频,自然地引出了“秒”的概念;在讲授新课的
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紧密,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4)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如体育比赛、眨眼睛、拍手掌等,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增强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不足
(1)在时间单位换算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换算方法。

(2)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拓展学生的思维。

(3)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全面,可以多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总体来说,这是一节较为成功的数学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