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5.金色的鱼钩》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金色的鱼钩》(人教版)(共16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金色的鱼钩》(人教版)(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88563e6edb6f1aff001fe3.png)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感人的
故事,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字词学习
颧骨
两鬓
青稞
搪瓷
熬过
唉
收敛
疙瘩
奄奄一息
抽噎
生锈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 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我 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我的喉管,失声叫起来:“老 班长,你怎么……”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 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找出文中人物的对话,分角色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红军战士在长 征途中表现出的忠于革命、大公无 私、舍己为人高尚品格。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多很多。
课外找《倔强的小红军》来读读。
•对红军长征,你还有哪些了解?
•1.复述课文。 •2.搜集长征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 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 光品质。 这些情景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 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 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 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 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 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 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5 金色的鱼钩
课文导入
初读感知
自读要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词析句
自读检测
拓展延伸
课文导入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 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 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 人故事。《金色的鱼钩》 就是其中之一。
故事,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字词学习
颧骨
两鬓
青稞
搪瓷
熬过
唉
收敛
疙瘩
奄奄一息
抽噎
生锈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 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我 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我的喉管,失声叫起来:“老 班长,你怎么……”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 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找出文中人物的对话,分角色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红军战士在长 征途中表现出的忠于革命、大公无 私、舍己为人高尚品格。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多很多。
课外找《倔强的小红军》来读读。
•对红军长征,你还有哪些了解?
•1.复述课文。 •2.搜集长征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 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 光品质。 这些情景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 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 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 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 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 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 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5 金色的鱼钩
课文导入
初读感知
自读要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词析句
自读检测
拓展延伸
课文导入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 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 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 人故事。《金色的鱼钩》 就是其中之一。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13b8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5
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讲述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故事,表达了作者 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在困难时期人们互相帮助、团 结友爱的精神风貌,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自豪感。
2024/3/27
观看红色影片
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革命历史的优秀 影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 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参观革命遗址
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 当地的革命遗址或纪念馆,让他们 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20
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
1
举行升旗仪式
每周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国旗的庄严 和神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作者通过对草地环境的细致描绘,营造了一种艰苦卓绝的氛围,使读者
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战士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02
人物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抉择,使读
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2024/3/27
03
意境营造
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意境,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感人的抒情等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文章中使用了多种句型,如简单句、 并列句、复合句等,使得语言表达更 加丰富多样。
2024/3/27
12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链接
长征背景
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 1936年期间进行的长征,以及长
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
15 金色的鱼钩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精品课件
![15 金色的鱼钩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460af176eeaeaad1f330d8.png)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
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 都斑白了。
说明他饱经风霜。
外貌描写 证明他经历长期艰 苦的革命斗争。
默读“千辛万苦找食物”(第3-5自然 段),想一想:老班长是怎样找食物的? 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班长?
千辛万苦找食物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 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 担心我们的 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身体,愁得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不,你们吃吧。 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 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 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看,你们都瘦得……”
语言描写
牢记使命,关心战友
小练笔
本文作者描写老班长用了大量的神态、
动作、语言等描写,请你运用这些方法描
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示例
李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他身材瘦高,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在学校,他一直穿 着西装和白衬衫,领扣一直是扣着的。他那副方形黑框眼镜虽然 老旧,但被他擦得透亮。从那里,我们能看见他明亮的眼睛。 每天板书的时候,他都笔直地站在黑板前,左手拿书,右手 一丝不苟的在黑板上划动。他的字,极方正,就像他的表情一样。 每当我们趴在桌子上听课时,他都会来到我们身边,用手敲 一下桌子,说:“坐直!” 他确实和其他的老师不一样。
默读“奄奄一息让鱼汤”(第23-33自 然段),想一想:我们接近草地边时, 老班长状态有什么变化?这是一个怎 样的老班长?
奄奄一息让鱼汤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 神态、语言、 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 动作描写 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 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 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 找水塘去了。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 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 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一 个个红军战士舍生忘死 的付出。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个这样的故事。
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bcf2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0.png)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 着我们
抗日战争时期背景
一天,老班长在洗衣服时看到一 条鱼跳出水面,他跑回来,取出 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从此以后,我们就吃上了鲜美的 鱼汤和鱼肉,但老班长却一次也
没吃过
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老班 长在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难
课文内容。
教师可结合课文背景、作者其他 作品等元素,对课文进行拓展延
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05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
结合美术创作金色鱼钩画作
创作背景介绍
阐述金色鱼钩的历史背景 和意义,为美术创作提供 灵感和素材。
绘画技巧指导
详细讲解如何运用色彩、 线条和构图等绘画元素, 创作出生动形象的金色鱼 钩画作。
03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重要词汇及句式解析
重要词汇:金色、鱼钩、完美、PPT、课 件
“PPT课件”则明确了这一资源的格式和 用途。
“完美版”强调了这一课件的高质量和完意义的短 语,暗示着某种珍贵、独特或重要的东西。
修辞手法运用举例
01
02
03
比喻
“金色的鱼钩”比喻珍贵、 独特或重要的东西,使得 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主题确定
01
根据金色鱼钩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主
题和目标。
活动方案制定
02
设计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
员、物资准备和活动流程等。
活动实施与总结
03
指导学生按照方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过程和成果进
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
抗日战争时期背景
一天,老班长在洗衣服时看到一 条鱼跳出水面,他跑回来,取出 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从此以后,我们就吃上了鲜美的 鱼汤和鱼肉,但老班长却一次也
没吃过
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老班 长在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难
课文内容。
教师可结合课文背景、作者其他 作品等元素,对课文进行拓展延
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05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
结合美术创作金色鱼钩画作
创作背景介绍
阐述金色鱼钩的历史背景 和意义,为美术创作提供 灵感和素材。
绘画技巧指导
详细讲解如何运用色彩、 线条和构图等绘画元素, 创作出生动形象的金色鱼 钩画作。
03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重要词汇及句式解析
重要词汇:金色、鱼钩、完美、PPT、课 件
“PPT课件”则明确了这一资源的格式和 用途。
“完美版”强调了这一课件的高质量和完意义的短 语,暗示着某种珍贵、独特或重要的东西。
修辞手法运用举例
01
02
03
比喻
“金色的鱼钩”比喻珍贵、 独特或重要的东西,使得 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主题确定
01
根据金色鱼钩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主
题和目标。
活动方案制定
02
设计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
员、物资准备和活动流程等。
活动实施与总结
03
指导学生按照方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过程和成果进
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 金色的鱼钩(人教新课标)(共34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 金色的鱼钩(人教新课标)(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37481df111f18583d05abd.png)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 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 成个钓鱼钩。” 尽职尽责 老班长极其迫切的心情。
3.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 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4.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 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 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摸了摸嘴”是动作描写,“好像回味似的”是神态
描写,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形——仿佛刚刚品尝了美味的鱼
汤。这是老班长在故意隐瞒实情,怕“我们”知道他舍不得吃
鱼而内疚。一个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大公无私的老班长的形
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
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文中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并从中受到教育。(重点)
3.学习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展现人物
形象的写作手法。(难点)
增强—— 减弱
词语解释
抽噎: 斑白: 念叨: 支吾: 弥漫:
抽泣。 指头发花白。 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 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文中指夜幕降临。
收敛: (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文中指老 班长的笑容消失。 疙瘩: 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文中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 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 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 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金色的鱼钩 l 人教新课标 (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金色的鱼钩 l 人教新课标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e825fe50e2524de4187e1e.png)
课堂练习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题目为什么却 叫“金色的鱼钩”呢?
鱼钩是老班长留下的,而且整个故 事围绕鱼钩展开,鱼钩作为整篇文章的 线索,贯穿全文。而且金色,作为一种 光亮,神圣的颜色,正是老班长舍已救 人,不惧牺牲,革命奉献主义和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的写照。
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运用了( 语言 )描写, ( 动作 )描写,( 神态 )描写等手 法,塑造了( 老班长 )这一高大光辉 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忠于革命 ) 和(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 鼓舞和震撼。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金色的鱼钩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 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 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 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
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 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血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 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小红军的高度负责。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 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 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 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有万 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老班长,你怎么······” 从“皱紧”“硬咽”可以看出骨刺难以下咽, 可老班长却吃鱼骨头充饥。我看到这种情景内心 极度痛苦。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在长征 途中,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 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的,而 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 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_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086b3448d7c1c708a145ba.png)
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涉在茫茫草地 到处只见野草和污浊的水洼。没有吃的,同志们就挖野 把枪套、皮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西 在草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人的 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 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 栽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 分左右两路,平行着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 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彭 3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 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 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 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1.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事?
这篇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 的 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真实 故 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高度的 责任 感和深厚的阶级友爱。
2.“金色的鱼钩”是课文的线索,前面四个自然 段写的是“做鱼钩”,后面呢?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涉在茫茫草地 到处只见野草和污浊的水洼。没有吃的,同志们就挖野 把枪套、皮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西 在草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人的 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 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 栽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 分左右两路,平行着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 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彭 3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 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 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 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 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1.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事?
这篇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 的 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真实 故 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高度的 责任 感和深厚的阶级友爱。
2.“金色的鱼钩”是课文的线索,前面四个自然 段写的是“做鱼钩”,后面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 (28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 (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ac39a76529647d272852d0.png)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5* 金色的鱼钩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 上抗日,曾经越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松潘 草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纵 横300余千米,海拔在3500米以上。草地的环 境极为恶劣、凶险。本文讲的就是发生在红军 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 鼓励 着我们。 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
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没有边际。(
A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C
)
4.形容气息微弱。(
E
)
5.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D
什么事?
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 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 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
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
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
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
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我”把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 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 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 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
课堂小结
一个普通的鱼钩,凝聚着老班长忠于革
命的心。无数的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了飘扬
15* 金色的鱼钩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 上抗日,曾经越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松潘 草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纵 横300余千米,海拔在3500米以上。草地的环 境极为恶劣、凶险。本文讲的就是发生在红军 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 鼓励 着我们。 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
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没有边际。(
A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C
)
4.形容气息微弱。(
E
)
5.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D
什么事?
作者满怀深情的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 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 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
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
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
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
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我”把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 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 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 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
课堂小结
一个普通的鱼钩,凝聚着老班长忠于革
命的心。无数的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了飘扬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95653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8.png)
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 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 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乐观坚强
关心战士
尽职尽责
老班长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 精心照顾病号
金色的鱼钩
护送病号 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鼓励病号 保存鱼钩
2.课文用“___金__色__的__鱼__钩__”做题目,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 班长的__英__雄__历__程____,闪耀着老班长__金__子__般__的__思__想__光__辉__, 象征着老班长__崇__高__的__革__命__精__神______永垂不朽。
迫切 心情
尽职尽责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2.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 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尽心尽力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动作描写
3.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 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 头硬咽下去。
神态描写 尽心尽力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 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 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 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句话揭示了课文的主旨。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 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 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 垂不朽。
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
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来自神态描写尽心尽力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பைடு நூலகம்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 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 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 的感人故事。《金色的 鱼钩》就是其中之一。
学习目标:
1.学习重点字词。 2.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 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 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老班长的高尚品质,理解“金色的 鱼钩”的含义。
通读课文,并思考
1.他们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2.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的? 3.老班长为什么会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4.为什么“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
还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 光芒”? 5.设想一下,如果老班长一个人过草地,他能走出草 地吗?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 了什么内容。
4.想一想:读了课文,你觉得老班长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 记部队指导员的嘱咐,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 病的小战士过草地。当他们面临着饥饿威胁的 时候,老班长夜夜钓鱼给小战士们吃,在老班 长的照顾下,小战士们终于走出草地,而老班 长却牺牲在了草地上。
–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
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
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
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
最大努力,但是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
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
小组合作讨论: 这五个词语是描写老班长的什么的?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 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 光品质?
(这些情景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再读课文,做好批注:
1.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 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 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 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 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读一读,想一想
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神态?每次 有何不同?划出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 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 了。 说明了: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 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又吃不饱,老班长 已经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照顾 小红军们,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奉献精神。
学习生字
quán bìn kē táng áo
ài
颧鬓稞搪熬唉
ɡē
da liǎn yǎn yē xiù
疙瘩敛奄噎锈
认读下列词语:
颧骨 青稞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支吾 疙瘩 红锈
弥漫
熬过 抽噎 无边无涯 搪瓷碗
收敛 瞻仰 奄奄一息 两鬓斑白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1.解决生字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曾 经越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位于四 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纵横300余千 米,海拔在3500米以上。它是块大草甸、沼 泽地。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底下却是烂泥 塘,行人稍不小心,陷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了。 而且草地的气候变化莫测,忽风忽雨,忽霜忽 雪,或者是一场大冰雹,环境极其恶劣。
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
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
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
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 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 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 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2.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 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 句话的理解。
啊! 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 就皱紧眉头下硬去咽。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 针扎着喉管,失声喊 起来: “老班长,你怎 么 ······”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 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 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 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 说:“怎么了,吃不下?要 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 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 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 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 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 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 的光芒!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 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 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 神。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 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 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 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金
色
的
鱼 钩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舍忠 己于 为革 人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5.金色的鱼钩》 课件
背景资料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 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 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 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