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折线统计图
1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2重点难点
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

师:预测一下,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可能与什么有关?
(可能与统计有关)
师:为什么这样说呀?
(屏幕上有一张表格,还有两位同学在统计气温。


师:大家都这样认为吗?
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统计有关的内容。

继续看大屏幕。

(师点击课件
活动2【讲授】新授:
1、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某地2006年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某地2006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师:谁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师:在条形统计图中,是用什么来表示各月平均气温的。

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想一想,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表示数量的多少
2、探讨学习第一道例题
(1)初识折线统计图
师:大家对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示,请看。

(课件动态演示直条变成点并连成线的过程)
师:这也是一幅统计图,谁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
让学生充分想象,给予及时评价。

如有学生说出,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想在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呢?
预设:生1: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2: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生3:我想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生4:我想知道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生5:我想知道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
师: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究,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合作交流等活动,加强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师:下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统计图,并4人小组讨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组长注意记录组员的发言,然后派代表汇报。

比一比,哪组完成的最好。

(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派代表交流)
师:这些横格,竖格起什么作用呢?
如有学生汇报不完整,老师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真棒!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两种统计图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那么,你们认为这两类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表示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却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

折线统计图用线段将各点连了起来,而条形统计图不需要。


师: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通过这张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2006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重要作用,它能通过折线的起伏(教师做手势)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板书:清楚的反映出数据间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正因为折线统计图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同学们想想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统计图?
学生想到给以评价,(你的知识面真广)
老师也带来几幅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想看吗?
课件一一展示。

(3)信息拓展
师:同学们,邯郸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我们一年四季生活在这里,你知道它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低,哪个月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大约是多少度呢?最高呢/
师:结合我们邯郸的气温,你能猜测一下,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温吗?
(我猜想这幅折线统计图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
3、探讨学习第二道例题
(1)了解公告信息
师:是呀,南方地区气温偏高,尤其是7,8月份,降雨量也比较大,容易使河流水位升高,造成洪涝灾害,所以进入雨季,我们要时刻关注降雨和河流水位,作好防汛工作。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某市2005年的一份汛情公告。

指名读出公告的名称并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怎样才能更清楚的看出水位的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2)自学例题
师:课本第99页,就有一幅描述某地8月1日至8月6日水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与上一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并思考课本100页上面的4道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看书时间。

(3)汇报交流,
师:这两幅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纵轴上第一格表示31米,而其他每个表示0.2米,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通过观察第一格的弯曲部分及虚线),为什么要隐藏,折叠起来。

引导学生回答课后问题
师:图中的虚线表示什么?
师:警戒水位是什么意思,历史最高水位表示这么,它们在统计图中起到什么作用。

师: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以及时的点拨及评价。

让学生预测该地7、8、9日水位变化,及可能发生的状况。

播放录象
师:你还能想到那些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师总结:你看,我们通过对这些统计图的分析和研究,知道了这么多。

可见,统计图确实能给我们在分析研究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帮助。

同学想不想继续研究呢?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师:好,在我们课本的100页还有一幅某地2006年月降水量变化情况统计图,请打开课本看练一练,以4人一小组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并思考还可以发现那些新的问题,组内交流后汇报。

学生讨论开始,老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

学生分组汇报,引导学生根据了解的信息联系生活实际的经验,谈谈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的更多的问题。

师: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们还能提出一些问题或看出哪些问题吗?
进一步带着问题观察、分析,并且找出其中反映的一些实际情况
(降水量过多,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对环境也是不小的危害。

要想防止洪涝灾害,我们就要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这样不但水土不会流失,而且树木还能储水,就不怕洪涝的危害了。


活动4【讲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大家还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是吗?这个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家庭作业,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

活动5【讲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哪些收获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大家还想知道折线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是吗?这个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家庭作业,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