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灌肠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灌肠原理
最近在研究中医灌肠的原理,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儿,今天来和大家好好聊聊。
咱们先从一个生活现象说起吧。
你看啊,咱们家里养花都知道,如果植物的根部缺水或者缺乏营养了,这时候我们不是就会直接往根部浇水或者施肥嘛。
植物的根吸收了这些水分和养分,就能茁壮成长。
这其实和中医灌肠有一点点相似之处呢。
中医灌肠呢,就是通过把一些特制的中药液或者其他药剂,通过肛门送到肠道里。
这肠道就像是咱们刚刚提到的植物的根部,也有吸收的“本领”。
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明白,这么做能有什么效果呢?后来经过学习才知道,肠道里有丰富的血管和黏膜。
这些血管和黏膜就像无数个小嘴巴一样,可以把灌进去的有效成分吸收。
打个比方吧,这就好比给土地干旱的农田浇水,只不过这里的“农田”是咱们身体里的肠道,而“水”就是我们灌进去的药剂啦。
这个药剂进到肠道以后,就可以通过肠道的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随着血液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时候,如果身体有某些疾病,比如说便秘,要是药剂里头有润肠通便、调理肠道气血的药物成分,那就能起到改善便秘的效果。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和口服药有什么区别呀?这就要说到,口服药要经过胃、小肠这些部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被胃酸或者一些消化酶等破坏一部分,而且首过效应(这里小小解释下,首过效应就是药物口服后在肝脏代谢时被部分消灭,可能导致药效降低,这是药物代谢方面的一个专业术语哟)也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但是灌肠就不一样了,药物直送肠道,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能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
从实际应用案例来看,很多湿热便秘的患者,中医会用清热利湿润肠的中药配方进行灌肠。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便秘很严重,试过不少口服药效果都不太好。
后来尝试了中医灌肠的疗法。
中医给他开了含有大黄(这个大黄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有清热泻火通便的功效)等药材的灌肠方子,一段时间后,便秘的症状就改善了很多。
不过,中医灌肠也是有注意事项的。
灌肠可不是想灌就灌的,这得在专业的中医大夫或者医护人员的操作下进行才行。
因为如果操作不规范,感染风险会增加,而且灌注的压力呀、药剂的温度呀等控制不好的话都会对肠道造成伤害。
关于中医灌肠,还有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地方呢。
比如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把中医灌肠的理念和现代医疗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疗效还减少副作用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了。
也希望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分享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