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afd64431b765ce050814fe.png)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其基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二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之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现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一重大问题。
毛泽东提出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国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
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毛泽东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就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根据“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⑥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c86020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2.png)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毛概考试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通过的《中国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了解理论创新?保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宏扬与时俱进肉体,促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纪律性,富于创造性。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2023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2023](https://img.taocdn.com/s3/m/149c8f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6.png)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2023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哲学概论–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矛盾统一规律的认识方法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毛泽东思想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高起点、快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江苏的建设四、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2.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2.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以上是大学毛概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在备考期间可以结合教材上的详细内容进行复习,提前做好准备,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完整word版)毛概重点
![(完整word版)毛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ec79cd482fb4daa48d4ba0.png)
第一章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出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及其关系.答: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答: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301d0b581b6bd97f19ead8.png)
毛概重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党的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概括?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不包括毛泽东思想!!)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理论联系实际三、实事求是①1941,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概重点含内容
![毛概重点含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68894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2.png)
毛概重点含内容毛概重点内容一、思想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强调了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毛泽东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并倡导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人民战争理论毛泽东提出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论。
他主张发动全体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斗争。
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人民战争理论,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成功地在中国实践了这一道路。
他强调了如何正确对待农村工作,改善农民地位和生活水平。
此外,毛泽东还强调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即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领域。
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
毛泽东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强调必须坚持长期斗争。
五、无产阶级专政和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与此同时,他提出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主张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思想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中,也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重点内容,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只有坚定地坚持主义原则,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自考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自考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75abd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4.png)
自考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一、国共两党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中国国民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国共合作与分裂的原因及过程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中国革命的背景和原因•中国革命的过程和特点•中国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道路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四、文化大革命的起因、经过和教训•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背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推进过程•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评价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和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与其他社会学流派的区别和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对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贡献和意义七、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核心观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应用和实践八、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主要内容以上是自考毛概的知识点重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原因和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7641ec581b6bd97e19ea87.png)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毛概各章所有重点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0841b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e.png)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1.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总结: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战争的经验总结、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等。
2.国家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实践:包括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农业合作化、工业化道路的选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和总任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台账: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基本经验和启示1.开放的基本经验:包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开放等。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包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互利共赢、自由平等、共同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等优势。
以上是对毛概主要知识点的重点归纳。
毛概课程的学习,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3毛概重点整理
![2023毛概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d32be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6.png)
大学生2023毛概重点整理●毛泽东思想●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初步形成●毛泽东提出并深入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对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着根本指导作用。
●确立指导思想●1945党的七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民主主义革命●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社会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提出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总路线内容(1948)●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动力●无产阶级(最基本)●农民阶级(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力量●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标志革命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性质●决定因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的内容和特点●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是其中的一部分●革命指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革命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前途●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内容及意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根本在于处理好三者关系●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时间:从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6月●一化三改(工业化为主体)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理●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情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针,采取循序渐进步骤●资本主义工商业联改造●和平赎买、四马分肥●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总路线●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体现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理论依据●1经济文化落后●2有极其广大的农业手工业和在国民经济占很大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业、手工业个体所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与成果●《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根本利益对立●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解决办法:专政民主●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011892b0912a2161479298e.png)
第一章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出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及其关系。
答: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答: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cec6d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01.png)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 持久战理论- 人民战争理论- 矛盾分析方法3. 实践应用-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统一战线政策- 土地改革2.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创新1. 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2. 现代化建设- 经济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3. 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理论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发展1. 理论的现实意义-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 未来发展展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以上内容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个归纳。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研究,以满足学术研究或教学的需要。
请注意,这个归纳是为了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具体的理论内容和分析需要根据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官方文件进行更新和完善。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2023版本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2023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cb75d4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3.png)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2023版本一、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1.阶级:社会的划分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2.阶级斗争:不同阶级之间为了争夺利益而进行的斗争。
3.阶级意识:阶级成员认识到自己的阶级身份,以及与其他阶级的利益关系。
4.阶级斗争的历史任务: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社会主义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手段包括武装斗争和和平斗争。
4.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将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为整个人类谋求全面发展。
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1.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
2.理论必须符合实践的规律,才能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
3.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正和完善,实践也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4.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四、党的建设理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任务,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1.党的领导作用: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各个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2.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理论结晶。
3.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确保党的正确路线得以贯彻执行。
4.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提倡廉洁奉公,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五、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积极性。
1.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8832d3700abb68a982fbbf.png)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名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平与发展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主要标志:五四运动8、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和平赎买9、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时间:1987年中共十三大内容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3、按劳分配的定义: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4、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毛概重点
![毛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1a0ccf3186bceb19e8bbfc.png)
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 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 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意义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和连年战乱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人民 当家作了主人。 (3)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 量。 (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四章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并结合教材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基本路线(结合教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未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从半半社会过渡而来),而 非泛指(任何社会主义进入的阶段)。 2.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3.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 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一万年不动摇 第六章 一、五大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 二、 “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教材并结合十九大 报告) 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安排(十九大报告) 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与实现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习近平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 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 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
大学毛概知识要点有哪些
![大学毛概知识要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ee996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4.png)
大学毛概知识要点有哪些1. 毛泽东思想及其代表性作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它主要包括阶级斗争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等重要内容。
•代表性作品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
2.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在完成民主革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
它包括对资本主义所有制企业和城市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对农村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 九大与十大•九大是中国共产党于1969年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它通过了九大政治报告,总结历史经验,明确了党在当前形势下的任务和要求。
•十大是中国共产党于1973年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它通过了十大政治报告,提出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决策。
4.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场运动,它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是毛泽东为了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而发动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和混乱,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斗争和暴力行为,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5. 毛泽东的国际地位•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毛泽东的思想和行动对世界各国的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被尊重为第三世界的伟大导师。
6. 总结大学毛概是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课程。
其中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九大和十大的重要意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混乱,以及毛泽东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地位。
毛概考试重点
![毛概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937d3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1.png)
毛概考试重点毛概考试重点大学期末考试就快来啦,想到大学毛概理论,还是快点看看主要的知识要点吧。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一些大学毛概考试重点,供大家参考。
毛概考试重点1第一章党的指导思想两大理论成果1、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选择、简答)(P3)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2、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党的指导思想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P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P1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大条目—选择)(P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毛概重点(含内容)
![毛概重点(含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3b368ed0912a216157929af.png)
毛概重点第十章第一节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一下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 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 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主 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 政
第十章
1、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养“四有”新人
2、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断推进 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一)、近代的中国遭受到的侵略战争
P64
1、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完全确立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七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 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 前提。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发展
第八章
1、两种经济手段 计划和市场
返 回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外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 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 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 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 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5)步骤:①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②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③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五章
1、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 步探索的理论成果(6个)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2月 A.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 B.两类其它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 《论十大关系》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 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 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1956,9 党的八大,核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4)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P7
胡锦涛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小结)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 继续发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6、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
第十一章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社会。
第十二章
1、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 内涵: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 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 制度长期不变。 • 意义:(1)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之于解 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 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 不良后果。 (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所需要的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5)为解决国 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八章
5、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 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 步实现共同富裕。
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最主要的是股份制
第九章
1、我国的政体、国体、政党制度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 3、基层民主:P234-235 基层民主: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职工代表大会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P6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 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3、七大
•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 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 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 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 4、毛泽东思想: •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 P65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P69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 政 • 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 代表制度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一)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P77 (二)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 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生产。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1、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命脉的垄断 2、没收官僚资本的意义: 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为社会主义的建 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P255-256) 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4、文化建设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十章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个体:1)、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2)、步骤:
2、对个体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方针、原则、方式、步骤
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 生产合作社 3)、方针: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资本: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改造:初级形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 代销 高级形式:公私合营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社会主义。 • 7、中国革命的两步走及两者关系 •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达社会主义前途,必须 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 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 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这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中间不能 横插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又是相互 区别的,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 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 不能相互替代。
2、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 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 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 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分*40题=40分) 二、多项选择题:(2分*10题=20分) 三、辨析题(10分*2题=20分) 四、材料分析题(20分)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 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内容,理论主题 3、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4、七大 5、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态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想一想: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哪双重性质?P77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 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 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 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 和实践一致的。 大众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 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 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首先:由中国当时的阶级状况决定 1、统一战线 的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 建立统一战线的原因: 占少数。 其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 决定的。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A、党员的结构 B、党成长的环境 C、中共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 中成长、发展起来的。 D、建设新型人民军队 P83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p15-1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备的理论 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六、党的建设的理论
返 回
第二章
1、实事求是的含义 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被打破习惯 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8、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依据 •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 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第四章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 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 •3、新中国五种经济成份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 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