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方法(试行)
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6e4b6e4b307e87100f69663.png)
29.34)μmoL/L。经比较,观察组患者ALB、CHE、TBA及 CHO指标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2 . 2 对比观察组中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的肝功 能生化指标 A级患者ALB为(40.26±2.28)g/L,CHE 为(3,319.04±1,134.32)U/L,CHO为(3.31±1.48) mmoL/L,TBA为(17.41±8.32)μmoL/L;B级患者 ALB为(31.53±2.47)g/L,CHE为(1,799.66±464.33) U / L , C H O 为 ( 3 . 11 ± 1. 2 3)m m oL/L,T BA为(4 5. 52 ± 30.72)μmoL/L;C级患者ALB为(23.58±3.37)g/L,CHE 为(1,356.82±334.47)U/L,CHO为(2.32±0.48)mmoL/L, TBA为(97.68±69.92)μmoL/L。经比较,A级、B级和C级患 者的ALB、CHE、TBA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但CHO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因此,本文就针对结核分枝杆菌L型针对肺结核患者痰标 期杆菌菌种鉴定;D组:BACTEC960培养,将标本接种到
本的检测价值开展分析,研究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BACTEC培养液中,设定环境为37 oC进行培养,第二天可
观察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4 观察指标 对比4种痰标本检测结果,分析活动性与非
综上所述,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与健康人 群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指标也存在明显 区别,可以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
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要点
![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5f7a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b.png)
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要点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它有着很高的致病性和感染性。
为了正确认识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鉴定要点:1. 镜检-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
使用酸性染色法,如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可以使细菌显现出红色(抗酸染色)或绿色(荧光染色)。
2. 培养-分枝杆菌在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通常需要2-6周的时间才能形成可见的菌落。
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干燥而扁平的形态,有橘黄色的色素。
液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物通常呈黄绿色或橙黄色。
培养时应该注意对临床样本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避免过多的其他细菌的干扰。
3. 生化鉴定-利用一系列特殊的生化试剂,可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生化反应。
这些试剂包括硝基硝酸盐、尼龙红、呋喃四羧酸等。
结核分枝杆菌在这些试剂的作用下具有独特的反应形式,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或者气体产生等判断。
4.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其变体技术,可以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定基因进行检测和鉴定。
这些特定基因包括IS6110序列和16S rRNA基因等。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通过特定的引物和核酸杂交可以迅速、准确地确认分枝杆菌的存在。
5. 药敏试验-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变异,药敏试验可以帮助确定分枝杆菌的抗药性。
该试验通过将分枝杆菌分离株培养在含有不同抗结核药物浓度的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从而确定其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
总之,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通过镜检、培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及其特性,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结核分枝杆菌镜检执行标准
![结核分枝杆菌镜检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2af8d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e.png)
结核分枝杆菌镜检执行标准背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结核病的威胁。
结核分枝杆菌的镜检是结核病的常用检测方法之一,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结核分枝杆菌镜检的执行标准。
1. 目的本标准旨在规范结核分枝杆菌镜检的操作流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率,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2. 材料与仪器2.1 高质量显微镜及放大镜。
2.2 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可通过刮取痰液等方式制备。
2.3 阳性和阴性对照材料,用于质控。
3. 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3.1.1 根据个人卫生要求,佩戴洁净外科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3.1.2 准备所需材料和仪器。
3.1.3 对显微镜进行预检和校正并清洁。
3.2 样本处理3.2.1 从痰液中取适量样本,将其涂布于玻璃载玻片上,并晾干。
3.2.2 经过染色和脱色处理,使结核分枝杆菌显现出红色的链状或弯曲形态。
3.2.3 加盖干净的盖玻片。
3.3 镜检操作3.3.1 将涂片放在显微镜台上。
3.3.2 使用低倍镜进行初步扫描,找到适当的漏光区域。
3.3.3 切换到高倍镜,检查漏光区域的细胞形态及聚集情况。
3.3.4 在偏光下检查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特征。
包括:红色、链状或弯曲形态、长度及宽度相对较长等。
3.3.5 对疑似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进一步确认,如需要,可使用特殊染色技术或其他特异性检测方法。
3.4 结果判读3.4.1 对每个涂片进行镜检,详细记录结果。
3.4.2 根据阳性和阴性对照材料进行质控。
3.4.3 结果判读包括:阴性(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数量。
4. 质量控制4.1 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4.2 定期校准显微镜并保持其清洁和良好状态。
4.3 定期对阳性和阴性对照材料进行质控。
5. 报告与记录5.1 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报告,并进行传达和归档。
5.2 记录检测样本的信息和结果。
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总结
![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e3ef0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b.png)
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总结分枝杆菌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痰涂片: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优点是快速、低廉、操作简便,但无法区分死活菌,尤其是无法区分结核分枝杆菌(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而且受制于痰液中分枝杆菌数量,敏感性较低,漏检率很高。
2. 结核培养:与痰涂片相比,培养法灵敏度增加了不少,结核培养阳性是诊断抗酸杆菌的金标准,但缺点在于培养时间周期过长,一般需要8周左右时间,这样很耽误医生用药和患者及时治疗。
3. 结核杆菌IgG抗体检测: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体内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将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包被在固相载体上,与待测血清反应,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可结合于其上,再以胶体金(或酶)标记,显示反应,可检出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结核杆菌IgG抗体检测特异性较好,对于排除结核阳性有利,但无法确诊活动性结核。
4. Xpert MTB/RIF:通过检测MTB基因组中的rpoB基因及其突变情况,实现MTB核酸和利福平耐药检测的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
具有以下优势:特异性好,能准确区分MTB和NTM;灵敏度高,检测快速,仅需要两个小时就完成检查了;适用于各种标本,痰液、肺泡灌洗液、肺组织、脑脊液、淋巴结、关节液以及尿液等均可用于检测;同时可以检测利福平耐药,检测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的耐药情况,敏感性特异性极高,可及时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5. IGRA: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特异性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IFN-γ),以判断是否存在MTB感染。
IGRA适应证主要包括结核潜伏感染(LTBI)的诊断和活动性结核(ATB)的辅助诊断。
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特异度高,不受卡介苗接种及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干扰;使用单一阈值作为阳性判断标准;作为体外诊断方法,更适用于疫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IGRA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用于诊断MTB感染的体外免疫学方法。
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在妻尼抗酸染色后的镜下形态探讨
![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在妻尼抗酸染色后的镜下形态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b0011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5.png)
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在妻尼抗酸染色后的镜下形态探讨发布时间:2022-02-09T02:58:00.65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20期作者:刘春兰姜娅丽徐从坤[导读]刘春兰姜娅丽徐从坤(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结核门诊;四川遂宁629000)【摘要】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形态特点,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出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可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本文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直接在妻尼抗酸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的形态,以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的阳性诊断率,使患者尽早得以治疗,尽早控制其传播。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本实验室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选出显微镜下发现有可疑形态的非抗酸阳性菌的45份痰片标本及病例,再对该45份痰标本做X-pert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DNA检测,再与该45份痰标本X-pert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DNA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以了解结核分枝杆菌L型菌在妻尼抗酸染色后的镜下形态。
结果该45份标本X-pert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DNA检测检测结果有40份为阳性,5份结果为阴性。
该45份病例患者都有或多或少的结核症状,有相应的影像学表现。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在物理、药物、免疫学等因素的影响下,细胞壁发生缺陷变异,形成L型菌,而导致抗酸染色性或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变异。
【关键词】X-pert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DN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型;妻尼抗酸染色;镜下形态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 type in sputum specimen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after waini acid fast stainingLiu Chunlan,jiang Yali, Xu Congkun Tuberculosis Clinic, Anj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 typ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he detection of L typ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of diagnosi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pread of tuberculo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sitive diagnosis rate of sputum negative tuberculosis, the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e spread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an be controlled as soon as possible.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sults of acid-fast staining of all sputum smears from January 1, 2020 to December 31, 2020 in our laboratory. Forty-five sputum specimens and cases with existing suspicious forms of non-acid-fast positive bacteria were selected under the microscope, and then the 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DNA test was performed on the 45 sputum specimen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NA detection results of 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in 45 sputum samples to understand the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M. tuberculosis L-type after acid-fast staining with Wainey. Results Forty of the 45 samples were positive and five were negative by X-PERT complex DNA test. All 45 patients had more or less tuberculosis symptoms and corresponding imaging findings. Conclus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drug and immunological factors, the cell wall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as defect mutation and forms L-type bacterium, which leads to the variation of acid-fast staining or morphology.【 Key words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x-Pert complex DNA detectio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 type; Anil acid fast staining; The microscopic morphology【材料与方法】1、一般材料: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DNA快速检测系统美国X-pert检测系统及配套检测试剂;贝索抗酸染液;奥林巴斯显微镜;2、方法:从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对到我院结核门诊就诊的所有患者,都认真交待患者按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咳痰吐痰送样到该实验室作病原学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90c1d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b.png)
局限性:
假阴性: 小儿结核、老年人结核、免疫缺陷或免疫功
能低下患者(如合并HIV感染、接受免疫抑制 剂治疗的患者) 假阳性: 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也会产生阳性反应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被认为是近十年来结核诊断史上取得的最重要成 就,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结核感染后体内长期 存在抗原特异性的记忆性T 细胞,当再次遇到 抗原刺激时,能迅速活化增值,释放γ干扰素。 目前市售两种, QFT-G和T-SPOT.TB,比较两 种方法, T-SPOT.TB更灵敏但QFT-G更特异,但 均优于结核菌素试验,同时也被推荐用于潜伏结 核诊断。
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而不易着色,特别是有 大量分枝菌酸包围在肽聚糖层的外面,一般 用抗酸染色。萋尼染色呈红色,背景为蓝色; 荧光染料金胺“O”染色,荧光显微镜下为橘黄色
培养特性
8
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原学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 萋尼染色+荧光染色 • 罗氏培养+分枝杆菌快速培养
• 抗原抗体检测 • 细胞因子检测
不能区分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不能区分活菌和死菌 敏感性差,一般1mL痰中有5000-10000条菌
时可检出,而培养可检出>10-100条菌.
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ED)
荧光显微镜成本高、易损坏、耗电量大、光 源寿命短、显微镜价格昂贵且需要在暗室内 工作等,荧光染色法一直没有在结核病痰涂 片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缓慢生长分支杆菌
非典型分枝杆菌
偶发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龟/脓肿、胞内分枝 杆菌、鸟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 杆菌、偶然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浅黄分枝 杆菌、土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不产色分枝杆 菌、海-溃疡分枝杆菌、金色分枝杆菌、苏尔加 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等
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方法_试行_
![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方法_试行_](https://img.taocdn.com/s3/m/ed90e757fe4733687e21aaa2.png)
・诊治方案・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方法(试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者按】 结核分支杆菌L型是结核分支杆菌的一种细胞壁缺陷变异型,国内外有不少作者对其生物学特性等做过专门报道。
但时至今日,还没有统一的结核分支杆菌L型检测方法。
为了促进和规范目前国内对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便于研究结果的比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朱明利、林特夫起草,庄玉辉综合整理,潘毓萱、胡忠义、王国治、王民、熊礼宽等参与讨论修改)制定了此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使检测方法趋于成熟,并进一步探讨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分支杆菌(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在物理、化学(如抗结核药物)以及免疫等因素作用下,可发生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损,形成细胞壁缺陷型[1] (CW DF),简称L型。
L型具有与原菌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菌阴”结核病患者中有一部分可查见结核分支杆菌L型[2]。
由于结核分支杆菌L型在常规培养基上一般不易生长,易造成漏诊与误诊。
因此,开展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可为研究与评价其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提供重要参考。
一、分支杆菌L型的检查(一)标本来源痰液、支气管刷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 LF)、尿、胸腹水、脑脊液、精液、前列腺液、皮肤渗出液、血液、关节液、淋巴结穿刺物、咽拭子与眼结膜分泌物、咽喉镜刷片、活检组织等。
(二)涂片显微镜检查法1.痰直接涂片法[3]:用折断的竹签毛茬端挑取干酪样或脓性痰0105~011ml涂于载玻片右2/3处,均匀涂抹成210cm×215cm大小的卵圆形痰膜,待自然干燥,微火焰固定,染色镜检。
2.集菌法前处理:酸碱中和法:痰液加2%NaOH 2~4倍量,振荡器振荡5~10min或置室温30min,其间轻轻振荡2~3次,使痰液化[3];或根据痰的粘稠度,痰1份加2%NaOH2~4倍量,并加入灭菌012%酚红指示剂1滴,置37℃水浴中作用15min,并不时用滴管轻轻吹打以助其消化[426]。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胶体金法)规程操作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胶体金法)规程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7d3074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8.png)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胶体金法)规程操作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胶体金法) 规程操作1、检验目的本试剂盒可定性检测人血清中结构分枝杆菌抗体,用于临床结构病的辅助诊断。
2、检验原理本试剂盒利用斑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技术(DIGFA),将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膜蛋白抗原分离纯化,点样并固化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膜上TB抗原捕获人血清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被捕获的结核IgG 抗体可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胶体金缀合物标呈色(SPA能与IgG 特异性结合),形成红色斑点,根据是否出现红色斑点即可判断阴、阳结果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3、样本要求必须使用新鲜血清标本,血浆标本必须用玻璃棒剥离纤维蛋白,保证血清无混浊沉淀。
4、试剂4.1试剂名称: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4.2生产厂家: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4.3包装规格:20人份/盒4.4贮存条件及有效期:2-8℃干燥处保存,有效期12个月。
5、检验方法:5.1在反应板的反应孔中间,加入2滴封闭液,等待薄膜吸入;5.2 取40μl新鲜的血清标本,加入反应孔中间,等待薄膜吸入;5.3 在反应孔中间加入6滴洗活液,等待薄膜吸入;5.4 在反应孔中间加入2滴金标液,等待薄膜吸入;5.4 在反应孔中间加入6滴洗涤液,等待薄膜吸收,目测结果;6、结果判断6.1 阳性——质控点显示红色,反应孔中间有红色斑点出现。
6.2 阴性——质控点显示红色,反应孔中间无红色斑点出现或仅为痕迹。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少数标本(急性感染、高血脂、溶血等)可出现背景偏红,一般不影响结果判断,可通过将标本用封闭液1:3稀释,加样80μl背景将获得改善。
严重乳糜血标本可能会阻塞硝酸纤维素膜孔,使背景很红,影响中间红色斑点有无的判别,不宜用本法测定。
7、注意事项7.1 必须以单人份操作,严禁多标本同时检测,每个标本的操作步骤需要连续进行,不宜停顿过长。
7.2 质控点显示红色表明试剂盒有效;阴、阳性对照也是确保定性结果可靠的一个环节,但临床阳性标本显色深浅可以与阳性对照不同。
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分析
![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5b1405195f312b3069a51e.png)
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7-03-30T13:24:22.8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作者:滕毅[导读] 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罹患结核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高。
(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 6101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普通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将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两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对三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研究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相比MTB-L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比较多,并且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人数。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罹患结核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高,同时在药物的作用下,其检出率进一步提高,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L型;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29-02 根据多年的医学研究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在抗结核药物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异现象,而这种变异现象最终发展成L型结合分枝杆菌[1]。
本次研究主要为了探讨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对诊断结核病的作用与价值。
主要选取了来我院治疗的42例普通结核病患者、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将他们分别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对照组。
将上述人员的痰液作为检测的标本,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进行MTB-L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相比MTB-L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比较多,并且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人数。
分枝杆菌L型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分枝杆菌L型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e96c49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9.png)
分枝杆菌L型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朱明利
【期刊名称】《中国防痨杂志》
【年(卷),期】2008(030)002
【摘要】在药物诱导、免疫因子作用及自身生活周期中,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容易因细胞壁部分或全部丢失,形成细胞壁缺陷菌(Cell wall-deficient bacteria,CWDB),即分枝杆菌L型(mycobacterial L- forms)。
研究发现,结核患者体内分枝杆菌存在L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朱明利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杭州,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耐药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四种检测方法比较 [J], 叶松;王晓秋
2.肺结核、肺癌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及其L型的检测方法 [J], 朱明利;张元和;李明君;黄礼年;王恩举;林特夫;姚敏
3.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J], 陆军;叶松;李朝品
4.改良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测方法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吴成璧;姜兰斌
5.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研究进展 [J], 巨韩芳;赵德福;王撷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分析
![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add9c2cc1755270622081c.png)
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普通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将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两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对三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研究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相比MTB-L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比较多,并且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人数。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罹患结核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高,同时在药物的作用下,其检出率进一步提高,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L型;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29-02根据多年的医学研究显示,结核分枝杆菌在抗结核药物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异现象,而这种变异现象最终发展成L型结合分枝杆菌[1]。
本次研究主要为了探讨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对诊断结核病的作用与价值。
主要选取了来我院治疗的42例普通结核病患者、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将他们分别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对照组。
将上述人员的痰液作为检测的标本,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MTB-L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相比MTB-L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比较多,并且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人数。
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普通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将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本次实验选取的患者均经过专家的临床诊断,都被确定符合临床研究的条件,他们出于自愿参加本次活动的,每个人均签了知情同意书。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及鉴别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及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f95b9ecaba1aa8114531d950.png)
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及鉴别【摘要】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细菌,有分枝生长趋势,可呈丝状或菌丝样生长。
无鞭毛,无芽孢。
本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脂质含量高,其主要成分是分枝菌酸。
本菌需氧,营养要求特殊,大多数生长缓慢,个别菌种目前尚不能人工培养。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
【关键词】分枝杆菌;检验1生物学特性1.1形态染色结核分枝杆菌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趋势,单个、成堆或呈束状排列,大小(0.3~0.6)μm×(1~4)μm,形态如球状、串珠状或丝状,革兰染色不易着色,抗酸染色阳性,一般分枝杆莴采用齐-尼(Ziehl-Neelsen,E-N)抗酸染色后,结核分枝杆菌呈红色,非抗酸菌染色呈蓝色。
1.2培养特性本菌为专性需氧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低于30℃不能生长。
pH 6.5~6.8。
营养要求较高,但生长缓慢。
必须在含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以及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上才能良好生长。
本菌在培养基上缓慢生长,一般2~4周才能生长出菌落。
菌落表面干燥、粗糙、隆起、呈颗粒状、结节状或菜花状、乳A色或淡黄色,不透明。
结核分枝杆菌在5%~l0%的C02条件下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
其对营养要求高,对一些营养成分有特殊的要求。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专嗜甘油为碳源,而牛分枝杆菌则以丙硐酸盐为碳源。
天冬酰胺是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最好的氮源,钾、镁、铁、磷等无机离子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
1.3生化反应结核分枝杆菌的生化反应不活泼。
不发酵糖类。
多数菌株触酶试验阳性,但68℃加热后酶活性消失即热触酶阴性,借此可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区别,后者热触酶试验大多阳性。
结核分枝杆菌硝酸盐还原试验、烟酸试验和烟酰胺酶试验阳性,而牛分枝杆菌则为阴性,可有助于两菌的鉴别。
2细菌学检验结核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都不典型,虽可借助x线摄片诊断,但确诊仍依赖于细菌学检验。
3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诊断特性比较
![3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诊断特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ea652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4.png)
3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诊断特性比较
叶松;王晓秋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年(卷),期】2005(15)7
【摘要】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意义。
方法:对10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分别采用萋-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法进行检测。
通过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率指标,判断联合检测的准确程度和可靠程度。
结果: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与抗酸染色法联合检测准确程度高于与PCR的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达到100%;L型培养法重复检测一次Bayes阳性预告率也达96.2%。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与抗酸染色法联合检测准确程度高,重复性好。
【总页数】3页(P776-778)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L型;联合检测方法;真实性;重复性;L型培养
【作者】叶松;王晓秋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病原学和免疫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911
【相关文献】
1.三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比较分析 [J], 叶伟南;莫荣新;李少芳
2.两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比较 [J], 庞文晶;葛爱华
3.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3种方法比较分析 [J], 沈武成;师怡;许春伟;胡丹;刘伟
4.三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比较 [J], 孔燕
5.两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的比较 [J], 张正勋;邱光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两种方法比较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两种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e084a8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d.png)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两种方法比较
李红光;田艳生;王江勇;张卫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1(33)22
【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研究表明,一些体内有结核分枝支菌L型(MTB-L)存在的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疾病具有潜在活动性,并有复发的可能[1],且有可能将其DNA整合到体细胞染色体上,激活原癌基因、抑制抑癌基因或引起细胞遗传特性的改变而致癌[2].为此,我们以结核病和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MTB-L培养和TaqMan聚合酶链反应(TaqMan-PCR)技术对其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总页数】2页(P3485-3486)
【作者】李红光;田艳生;王江勇;张卫
【作者单位】062552,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检验科;062552,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检验科;062552,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检验科;062552,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
【相关文献】
1.Xpert MTB/RIF和荧光定量PCR在痰液标本中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比较[J], 杜鹏;郑文斌;卢留珠;吴健虹;张琦;吕纯芳;张涛
2.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蔡杏珊;吴龙章;罗一鲁
3.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检测的临床价值 [J], 丁卫民;肖志坚;崔秀琴;姚恒波;蔡青山;许小广;刘彦轩;尚好珍;郭悦鹏
4.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唐神结;肖和平;等
5.肺癌石腊包埋病理组织结核分支杆菌L型检测 [J], 尚宁;刘英娜;蒋德升;姜静;顾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后 (脑脊液、 胸腹水等可直接接种) , 各取沉淀约
・ 4@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0!!1 年 0 月第 04 卷第 0 期
.HIF S ’TUEVW =EXNIV MIX,6EUVTKVY 0!!1,ZP% 7 04,>P"0
[#, [4, 2] @] 荧光 、 免疫酶染色 (参见附录) 法鉴定。
[+, 4]
附
一、改良 AB 抗酸染色 参考相关文献
[2, @]
录
。
万方数据 (#) 染色剂: 碱性复红 1 C 溶于 0! $% 8+, 乙 # 7 染色液:
[+] 其间轻轻振荡 ’ / + 次, 使痰液化 ; 或根据痰的粘 [+]
稠度, 痰 " 份 加 ’5 6789 ’ / : 倍 量, 并加入灭菌 置 +=> 水浴中作用 ". 0;<, ,-’5 酚红指示剂 " 滴, 并不时用滴管轻轻吹打以助其消化
[:?@]
培养基形式有固体、 液体、 半流体 (,-’.5 琼脂) 。但 生理性等渗 ! 型 ( OCPG;A1AB;371 ;GAQA<;3 !?RAS0G) 或细 胞膜代偿性增厚的 ! 型在等渗培养基中亦可生长。 涂片和培养一般应同时进行, 标本须同时接种于分 支杆菌常规和 ! 型培养基。血液溶血后, 取沉淀物 接种至液体或半流体培养基培养。培养基用改良胰 胨大豆蛋白胨琼脂 (TU)?!) 或 N’?+T(?! 液体培养基。
分支杆菌 (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 在物理、 化学 (如抗结核药物) 以及免疫等因素作用下, 可发生细
["] 胞壁 部 分 或 完 全 缺 损,形 成 细 胞 壁 缺 陷 型
[=, J] (参见附录) 。染 要时采用改良 HI 抗酸染色法 色时禁用红色蜡笔标记, 以免误认为抗酸颗粒。观 [:] : 涂片自然干 察 ! 型缺壁情况可采用细胞壁染色
均 !"# $% 分别接种至罗&琼培养基和改良 ’()&* 上, 匀涂布后置烛缸或 +, - #!, ./0 环境下, 亦可用胶 布封口后置普通温箱中 123 培养 4 周。每周肉眼 观察 # 次, 若有可疑菌落, 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形成情 况。平板上一般先出现颗粒状 ( 5 型) 幼小菌落, 由 十几个到数十个球状体组成。随时间延长, 典型 “油 煎蛋” 状 ( * 型) 菌落逐渐增多。培养时有时亦可见 丝状菌落 ( 6 型菌落) 。出现菌落时即可涂片抗酸染 色镜检。无菌落生长者在罗&琼培养基和改良 ’()&* 上盲刮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 #$%&) , 简称 ! 型。 ! 型具有与原菌不同的生物学 特性与致病性。 “菌阴” 结核病患者中有一部分可查
[’] 。由于结核分支杆菌 ! 型在 见结核分支杆菌 ! 型
燥, 加 ",, B 2 ! 鞣 酸 液 数 滴 作 用 ". 0;<, 水洗后加 水洗, 缺壁细菌结晶紫 ,-.5 结晶紫静置 + / . 0;<, 渗入胞浆内使细菌浓染。 分支杆菌 ! 型缺壁程度不一, 形态和染 : * 镜检: 色多变, 其检测重在辨别。一份标本最好同时观察 ’ 张染色玻片。常见形态有抗酸或非抗酸原生小体 (直径约 ,-,. / ,-. ! 、 圆球体 (直径与原菌横径相 0) 当, 约 ,-. / "-, ! 、 巨型体 (直径约 "-. / ., ! 、 0) 0) 丝状体、 棒状体等。 ! 型常成簇存在, 有时和少量原 菌并存, 注意将 ! 型与多种非微生物结构 (如各种染 料沉渣等) 区别开来; 若长丝中见巨型体或圆球体, 可与其他纤维鉴别。 (或改良 HI 抗 . * 结果报告: E;FC1?6FF1GF< 染色法 酸染色) : 分支杆菌 ! 型 (K) : 分支 , 个 2 +,, 个视野; 杆菌 ! 型 (L) : 分支杆菌 ! 型 " / ’ 个 2 +,, 个视野; (M) : + / N 个或以上 2 ",, 个视野。 (三) 培养检查法 结核分支杆菌 ! 型营养要求较苛刻, 罗?琼培养 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一般需采用高渗培养基分
[#!]
醇, 加苯酚 @ $%, 蒸馏水 @! $%, 溶解后过滤, 临用前加 ’DEEF& ;0) 脱色剂: 浓盐酸 !"+ $% 加入 @! !"# $%( !"+, 盐酸乙醇液: ( 1) 复染剂: 亚甲蓝 !"# C 溶于 !"0, 乙酸 8+, 乙醇 #!! $%; #!! $%。 ( #) 涂 片 于 空 气 中 自 然 干 燥 后, 丙酮固 0 7 染 色 步 骤: 定
[N] (配方见附录) : 培 " * 改良 TU)?! 固体培养基 养基倾倒平板或制成斜面备用。酸碱中和法处理标
。到时立即
滴加 " 0A1 2 ! 9#1 中和, " .,, 4 ! 离心 +, 0;< 后取沉 渣涂片或培养。取过夜尿, 滴加 .5 冰乙酸与 ., B 2 静 置 ’ C 后 取 沉 淀 物, 加 等 量 ’5 ! 鞣 酸 各 数 滴, [:, .] 。对 ()!& 亦加等 6789 同上进行酸碱中和处理 量 ’5 6789 处理。血 液 溶 血 后 加 入 甲 醇 D 冰 乙 酸
[=] 离, 通过提高蔗糖或氯化钠浓度 以提高渗透压。
常规培养基上一般不易生长, 易造成漏诊与误诊。 因此, 开展结核分支杆菌 ! 型的检测, 可为研究与评 价其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提供重要参考。 一、 分支杆菌 ! 型的检查 (一)标本来源 痰液、 支气管刷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 、 尿、 胸腹水、 脑脊液、 精液、 前列腺液、 皮肤渗出液、 血 液、 关节液、 淋巴结穿刺物、 咽拭子与眼结膜分泌物、 咽喉镜刷片、 活检组织等。 (二) 涂片显微镜检查法 用折断的竹签毛茬端挑取 " * 痰直接涂片法 : 干酪样或脓性痰 ,-,. / ,-" 01 涂于 载 玻 片 右 ’ 2 + 处, 均匀涂抹成 ’-, 30 4 ’-. 30 大小的卵圆形痰膜, 待自然干燥, 微火焰固定, 染色镜检。 酸碱中和法: 痰液加 ’5 6789 ’ * 集菌法前处理: 倍量, 振荡器振荡 或置室温 ’/: . / ", 0;< +, 0;<,
[4, @] 三、 免疫酶染色法
。
: 标 0 780&1 ’9&* 液体培养基 (配方见附录) 本前处理后, 分别取沉淀约 !"# $% 接种至 80&1 ’9 常规培养基和 80&1 ’9&* 液体培养基内, 混匀后置 每周观察 # 次。结核分支杆菌 * 123 培养 # - 1 周, 型常表现为沉淀生长, 取沉淀物涂片镜检。 分支杆菌 * 型培养阴性 (:) : 在 1 7 结果报告: 液体培养基内; 或在改良 固体培养 80&1 ’9&* ’()&* 基上未见分支杆菌 * 型生长, 并经涂片镜检证实。 (;) : 在 80&1 ’9&* 液体 分支杆菌 * 型培养阳性 培养基内; 或在改良 ’()&* 固体培养基上分支杆菌 并经涂片镜检证实。 * 型生长, 二、 结核分支杆菌 * 型的鉴定 可选用以下任一种方法对上述培养物 (或可疑 进行鉴定。 * 型菌落) [##] : 推荐采用国家批准的 # 7 基因诊断技术鉴定 结核分支杆菌基因诊断试剂, 对培养物进行聚合酶 扩增。若 <.= 扩增结合探针杂交反应 链反应 ( <.=) 呈阳性, 报告结核分支杆菌 * 型阳性。反之, 则报告 阴性。 (或返祖试验) 法: 将分支杆菌 * 型菌落 0 7 回复 移种至罗&琼培养基传代, 待回复为原菌后, 或分支 杆菌 * 型液体培养物移至常规 80&1 ’9 液体培养基 内传 代, 经对硝基苯甲酸 ( <>9 ) 、 噻 吩&0&羧 酸 肼 ( ’.?) 初步鉴定, 结果报告结核分支杆菌、 牛分支杆 菌或非结核分支杆菌 * 型。 上述培养物 (或菌落) 涂片镜检 1 7 免疫学方法: 若见非抗酸杆菌或丝状体等多形态菌, 亦可以免疫
[2]
; 或石蜡切片 G ! 蒸馏水清洗 (玻片倾斜, 水 $ 经脱蜡后,
自一端流下, 不可直接冲洗) 。 ( 0) 加苯酚品红液后置湿盒 内, 于室温 0G H 后细流水洗; (1) 加脱色剂, 脱至无红色为止; (G) 加复染剂, 复染 !"+ - 0 $IF, 水洗后干燥, 油浸镜检。病 理切片水洗后, 用 8+, 乙醇处理数秒, 无水乙醇脱水, 二甲 苯透明, 中性树胶封固后镜检。 载玻片需用清洁液浸泡过夜, 自来水充分 1 7 注意事项: 冲洗, 最好用粘附剂 (如多聚赖氨酸或 )<J( 等) 处理后, 晾干 备用。染色时用一张阳性片作为对照。染色剂使用一段时 间后, 如效果不好, 可再加 ’DEEF&@! 少许。 二、 培养基 (一) 改良 ’()&* 培养基配方 胰胨 1 C, 大豆蛋白胨 C, # 7 组分: ) 组分: B0 ?</G !"+ C, 胱氨酸 !"!0 C , 氯化血红蛋白结晶 1! ! 蒸馏 >K.% # C, C L $%, 水加至 #!! $%。M*&蛋氨酸 !"0 C, 调 N? 至 2"@。 9 组分: 蔗糖 琼脂粉 0"G C, 加蒸馏水至 0!! $%。 . ・ +! C, OC(/G 2?0 / #"+ C, 组分: 马血清 1+ $%。 与 . 组分于 G+3 混合, 倾注平 )、 9 两组分高压灭菌后, 板或制备斜面。 注: 可用羊血消化液代替氯化血红素结晶。 (#) 取羊血 0!! $% 加于有玻璃珠 0 7 羊血消化液的制备: 的无菌三角烧瓶内, 振摇至不凝血为止。 (0) 取 +! $% 0 H 后, 羊血于装有灭菌生理盐水 #+! $% 的三角烧瓶内, 加入浓盐酸 置 G3 #0 H。 (1) 在酸化羊血内加入 #! C 胃蛋白酶, 充 4 $%, 分混匀后, 置 ++3 温箱 #0 H。 (G) 用 >K/? (约 + $%) 调 N? 至 尔后用 # $P% L * 的盐酸回调 N? 至 2"0, 备用。 2"@, (二) 80&1 ’9&* 液体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 0"! C, 天门冬素 +"! C, 磷酸二氢钾 0"+ C, 磷酸氢 二钠 (#0?0 /) 柠檬酸钠 0"+ C, 硫酸镁 !"+ C, 明胶 G"! C, #"! C, 氯化钠 1!"! C, 甘油 0! $%, 加蒸馏水至 8!! $%, 再以 G, >K/? 调整 N? 至 2"!, 加 #, 孔雀绿 # $%, 分装疫苗瓶, 每瓶 8! $%, (@ 磅) 高压 #+ $IF。冷却后, 加处理过的无菌血浆 #! 1"4 QC $% 使成 #!, 左右。 血浆 处 理: 血 库 人 血 浆 +43 # H, 次日 G3 冰 箱 过 夜, 无菌操作分装于小试管 # +!! R ! 离心 1! $IF。加入血浆后, 中, 每管 0 - 1 $%, 温箱检菌 G@ H 后方可用。 注意: 应用黑纸包好, 以 #!! $% 装的含血浆备用培养基, 免储存过程中遇光后孔雀绿褪色, 失去抑制杂菌的功能。 (三) 80&1 ’9&9 液体培养基配方 除不加氯化钠外, 其余同 80&1 ’9&* 液体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