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部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部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
赵美;王钰
【摘要】目的评估该院骨伤科住院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9月该院骨伤科出院病历200份,对中药注射剂的功能主治(或适应证)、联合用药、用法用量、溶媒选择、中医辨证论治及围手术期的给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骨伤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功能主治(或适应证)、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择错误、辨证论治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规范、合理用药.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7(014)004
【总页数】2页(P110-111)
【关键词】骨伤科;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
【作者】赵美;王钰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州中医医院,新疆伊宁 835000;新疆伊犁州中医医院,新疆伊宁 8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8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单方和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可供注入人体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
注使用的灭菌制剂,或供临用前配置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1]。

目前,使
用的中药注射剂实际上分两种: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开头的和H开头的。

为了解中药注射剂尤其是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该院骨伤科的使用情况,随机抽取 200 份出院病历进行分析,以期发现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 2016 年 7—9 月骨伤科出院病历200 份,对其中使用中药注射剂
的 177 例(88.50%)进行用药分析,其中男 79 例,女 98 例;年龄最小 8 岁,最大76 岁,平均 52 岁。

手术病历 58 份,其中 53 份手术病历使用了活血化瘀
类中药注射剂。

1.2 调查药物
177 份病历中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为:疏血通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刺五加
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谷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1.3 调查项目
177 份病历中中药注射剂的功能主治(或适应证)、联合用药、用法用量、溶媒
选择、中医辨证论治及围手术期的给药时间。

2.1 功能主治(或适应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中指出,临床要辨证用药,严格按照
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范围用药。

该次调查病历中使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均用于心血管疾病,功能主治中均未提及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但《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3]中提及三七、红花、水蛭等制剂可用于治疗多类骨折、软组织损伤、疼痛等有瘀血表现者。

故根据《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使用疏血通及血塞通的 62例患者属于有指
征用药,故无指征用药者 110 例,占62.15℅。

2.2 联合用药情况
《中国药典》中要求: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调查的 177 份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不适宜的63 例,占35.60℅。

该次调查出现疏血通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甚至苦碟子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四种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的情况,这样使用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

2.3 用法用量情况
调查的 177 份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用法用量不合理的 24 例,
占13.56℅。

有一些中药注射液说明书中未注明用药疗程,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及舒血宁注射液,这给做处方点评的药师带来困难。

该次调查中出现谷红注射液用药疗程 23 d,疏血通注射液用药疗程 29 d,是否超疗程用药很难评判。

2.4 溶媒选择情况
调查的 177 份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溶媒的选择及用量不合理的
4 例,占2.26%。

如谷红注射液说明书要求使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而有一例患者使用转化糖作为溶媒;舒血宁注射液说明书要求用 5%葡萄糖稀释,但有1 例患者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

另外 10 mL 苦碟子注射液应该用 250 mL 5%葡萄糖稀释,而不是 100 mL;
5 mL 丹参川芎嗪注
射液应该用 250 mL 5%葡萄糖稀释,而不是 100 mL。

2.5 辨证论治情况
目前,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在大量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

该次调查的 177 份
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中,中医辨证论治不合理的75 例,占42.37%。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辩证理论中分为三证:风寒湿痹证,肝肾亏虚证和气滞血瘀证。

该次调查的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73 份病历中,中医诊断都是腰痹(血瘀气滞),四诊不合的病历有 40 份。

骨折的中医诊疗方案中中医证型分型
及中医辨证治疗为:早期(伤后 1~2周内)为气血瘀阻型,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伤后 3~6 周)为血瘀气滞型,治宜行气活血,续筋接骨;后期(伤后 7~8 周)为肝肾亏虚型,治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该次调查的 96份骨折病历中中医证型全为血瘀气滞,未按骨折时间结合四诊准确辨证分型。

2.6 围手术期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给药时间
所抽查的 200 份出院病历中,手术病历 58 份,其中53份手术病历使用了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

调查的53例围手术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给药开始及结束时间均以医嘱单执行时间为准,给药起始时间差异较大,见表1。

国药准字Z开头的中药注射剂应用时用中医术语描述是可行的,但国药准字 H 开
头的中药注射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将其作为西药管理的,说明书中无中医病名和证型,所以在临床应用时无法按照其适应证的中医病名及证型辨证论治。

另外如疏血通注射剂说明书中的功效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用于瘀血阻络所致
的中风中经络急性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

适用于急性期脑梗塞见上述表现者。

并未提及将其用于骨伤科,然而疏血通的主要成分水蛭的归经有骨,是否可以像化学药品作用机制中强调靶点一样,认为疏血通注射剂对骨骼部位的瘀血有作用。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因其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可影响血液流动特性,多种中药注射剂均提示有出血倾向者忌用或慎用,所以手术患者使用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与术后为减少伤口出血使用的止血药合用会发生药理性拮抗作用,延长凝血时间,增加出血风险[4]。

另外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应评估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性,除高危、极高危患者外,
活血化瘀药尽量在术后 24 h后给药[5]。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S].卫医政发 (2008)71 号 . 2008-12-24.
[2]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 [S].2010 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0:29-31,121-12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 号.
[4]蔡长春, 薛洪源, 闫成.围术期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分析及用药干预[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6):73-75.
[5]胡美绘,孙安修.240 例骨科围术期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合理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14(3):215-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