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plc梯形图

合集下载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 附plc梯形图中各符号的含义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  附plc梯形图中各符号的含义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初学PLC梯形图编程,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下面以三菱FX系列PLC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LC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三菱PLC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PLC编程时也可同样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

每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

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X005与其它接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

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画出所有的去路。

如图(b)所示: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

这样做,程序简洁,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

如下图所示:四,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

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

双线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

这是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PLC的CPU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如图所示):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

当方式开关处于STOP时,只执行前两个阶段: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

1,输入采样阶段PLC顺序读取每个输入端的状态,并将其存入到我们称之为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在单元中。

当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如输入端状态发生改变.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并不会跟着改变,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才会改变。

因此,PLC 会忽视掉小于扫描周期的输入端的开关量的脉冲变化。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一、总体分析1 系统分析依据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以及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控制规律、功能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输入、输出物理量是开关量还是模拟量,明确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和各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表。

2 看主电路进一步了解工艺流程及其对应的执行装置和元器件。

3 看PLC控制系统的I/O配置和PLC的I/O接线了解输入信号和对应输入继电器的配置、输出继电器的配置及其所接的对应负载。

在没有给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的情况下,应根据PLC的I/O接线图或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做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

4 通过PLC的I/O接线图了解梯形图PLC的I/O接线是连接主电路和PLC梯形图的纽带。

1) 根据用电器(如电动机、电磁阀、电加热器等)主电路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主触点的文字符号,在PLC的I/O接线图中找出相应编程元件的线圈,便可得知控制该控制电器的输出继电器,再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到该输出继电器的程序段,并做出标记和说明。

〖JP〗2) 根据PLC的I/O接线图的输入设备及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出输入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并做出相应标记和说明。

二、梯形图的结构分析1 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的特点(1) PLC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的输出继电器来控制,它们的线圈接在PLC的输出端。

按钮、控制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用来给PLC提供控制命令和反馈信号,它们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

(2)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处理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辅助继电器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无关。

(3) 设置中间单元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plc梯形图怎么看?plc梯形图识读解读

plc梯形图怎么看?plc梯形图识读解读

plc梯形图怎么看?plc梯形图识读解读梯形图语言是PLC程序设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编程语言,它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电路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它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十分相似,是一种图形语言,具有直观、简单、易懂和易于检查等特点,很容易被熟悉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

梯形图语言特别适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是PLC的主要编程语言。

图1是一个典型的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图2是与之相对应的采用PLC控制的梯形图程序。

图1 继电器控制线路图图2 PLC梯形图PLC的梯形图语言是图形化编程语言,梯形图中左右两条垂直的线称为母线,是不接任何电源的。

右边的母线经常省略,母线之间是触点的逻辑连接和线圈的输出。

PLC梯形图中的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不是物理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实际上是存储器中的存储位,因此称为软元件。

相应位为“1”状态,表示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梯形图中并没有真实的物理电流流动,而仅只是“假想电流”(虚电流、概念电流、能流)。

在分析梯形图的逻辑关系时,为了借用继电器电路图的分析方法,把梯形图中的左母线假想为电源相线,右母线假想为电源零线,假想电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层次改变只能先上后下。

假想电流是执行用户程序时满足输出执行条件的形象理解。

因此利用假想电流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梯形图。

PLC梯形图编程的特点如下:(1)梯形图中所使用的输入、输出、内部继电器等编程元件的“常开”、“常闭”触点,其本质是PLC内部某一存储器数据“位”的状态。

在程序中的触点是直接使用该位的状态进行逻辑运算的。

因其状态可以反复读取,所以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在程序中被反复使用,没有数量限制。

(2)梯形图中继电器线圈是广义的,除了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线圈、状态继电器线圈外,还包括定时器、计数器等,但它们并非实际存在的物理继电器。

梯形图虽然是由这些“软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线路,但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物理连接,而是逻辑关系上的连接,称为“软接线”。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一、总体分析1 系统分析依据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以及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控制规律、功能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输入、输出物理量是开关量还是模拟量,明确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和各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表。

2 看主电路进一步了解工艺流程及其对应的执行装置和元器件。

3 看PLC控制系统的I/O配置和PLC的I/O接线了解输入信号和对应输入继电器的配置、输出继电器的配置及其所接的对应负载。

在没有给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的情况下,应根据PLC的I/O接线图或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做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

4 通过PLC的I/O接线图了解梯形图PLC的I/O接线是连接主电路和PLC梯形图的纽带。

1) 根据用电器(如电动机、电磁阀、电加热器等)主电路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主触点的文字符号,在PLC的I/O接线图中找出相应编程元件的线圈,便可得知控制该控制电器的输出继电器,再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到该输出继电器的程序段,并做出标记和说明。

〖JP〗2) 根据PLC的I/O接线图的输入设备及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出输入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并做出相应标记和说明。

二、梯形图的结构分析1 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的特点(1) PLC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的输出继电器来控制,它们的线圈接在PLC的输出端。

按钮、控制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用来给PLC提供控制命令和反馈信号,它们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

(2)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处理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辅助继电器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无关。

(3) 设置中间单元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快速学看PLC梯形图和语句表

快速学看PLC梯形图和语句表

快速学看PLC梯形图和语句表第一章认识PLC1.1 PLC的基本组成1.1.1 PLC的面板介绍1.1.2 PLC的基本结构与组成1.2 PLC的工作原理1.3 PLC的编程语言1.3.1 梯形图(LD)1.3.2 指令语句表 (IL)1.3.3 顺序功能图(SFC)1.3.4 功能模块图语言(FBD)1.3.5 结构化文本语言(ST)1.4编程软件安装与使用1.4.1 STEP7-Micro/WIN V4.0 SP3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1.4.2 STEP7-Micro/WIN V4.0编程软件的安装1.4.3 STEP7-Micro/WIN V4.0编程软件的主界面1.4.4 计算机与PLC通信连接1.4.5 程序编辑与调试运行第二章识读西门子S7-200系列PLC 编程元件及寻址方式2.1 识读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编程元件2.1.1 输入继电器(I)2.1.2 输出继电器(Q)2.1.3 辅助继电器(M)2.1.4 特殊继电器(SM)2.1.5 顺序控制继电器(S)2.1.6 变量存储器(V)2.1.7 局部变量存储器(L)2.1.8 定时器(T)2.1.9 计数器(C)2.1.10 模拟量输入映像寄存器(AI)与模拟量输出映像寄存器(AQ)2.1.11 高速计数器(HC)2.1.12 累加器(AC)2.2 识读S7-200PLC存储器的数据类型与寻址方式2.2.1 基本数据类型2.2.2 寻址方式第三章识读西门子S7-200系列PLC基本指令3.1 识读基本逻辑指令3.1.1 位触点及线圈指令3.1.2 置位与复位指令3.1.3 立即I/O指令3.1.4 边沿脉沖指令3.2 识读定时器与计数器3.2.1 定时器3.2.2 计数器第四章识读PLC常用基本控制程序4.1 识读梯形图4.1.1 如何识读梯形图4.1.2 识读梯形图的具体方法4.2 识读指令语句表4.2.1 如何识读指令语句表4.2.2 识读指令语句表的具体方法4.3 识读PLC常用基本控制程序4.3.1 启保停控制程序4.3.2 联锁控制程序4.3.3 延时通断控制程序4.3.4 顺序延时接通控制程序4.3.5 顺序循环接通控制程序4.3.6 长时间延时控制程序4.4.7 脉冲发生器控制程序4.4.8 多地控制程序第五章识读步进顺序控制与编程5.1识读顺序功能图5.1.1 顺序功能图的组成要素5.1.2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5.1.3 绘制顺序功能图的注意事项5.2 识读步进顺控指令的编程5.2.1 步进顺控指令5.2.2 单序列结构的编程方法5.2.3 选择序列的编程方法5.2.4 并行序列的编程方法5.3 识读3台电动机的PLC步进控制程序第六章识读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功能指令6.1 识读传送指令6.1.1字节传送指令6.1.2 字传送指令6.1.3 双字传送指令6.1.4 实数传送指令6.2 识读比较指令6.2.1字节比较指令6.2.2整数比较指令6.2.3 双字整数比较指令6.2.4 实数比较6.3 识读运算指令6.3.1 加、减、乘、除指令6.3.2 加1、减1指令6.4 识读数据转换指令6.4.1 字节与整数转换指令6.4.2 整数与双整数转换指令6.4.3 双整数与实数的转换指令6.4.5 整数与BCD码转换指令6.5 识读跳转指令6.6 识读子程序指令6.7 识读中断指令第七章识读电动机的PLC控制7.1 识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自动正反转控制电路7.2 识读单按钮控制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电路7.3 识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电路7.4 识读3台电动机的星三角降压顺序启动控制电路7.5 识读单管能耗制动控制电路第八章识读机械设备的PLC控制8.1 识读CA6140普通车床的PLC控制8.1.1 识读控制要求8.1.2 主电路、PLC的I/0接线8.1.3 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8.1.4 电路工作过程8.2 识读X62W万能铣床的PLC控制8.2.1 识读控制要求8.2.2 主电路;PLC的I/0接线8.2.3 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8.2.4 电路工作过程8.3 识读多种液体混合装置8.3.1 识读控制要求8.3.2 PLC的I/0接线及I/0地址分配8.3.3 顺序功能图、梯形图,指令语句表8.3.4 电路工作过程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学PLC必看:看懂电动机控制系统中PLC梯形图和语句表

学PLC必看:看懂电动机控制系统中PLC梯形图和语句表

学PLC必看:看懂电动机控制系统中PLC梯形图和语句表不同的电动机控制方式不同、系统中选用部件不同、部件间的组合方式以及数量的选用不同,最终PLC控制方式也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一些案例来看懂电动机控制系统中PLC的梯形图和语句表。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中的PLC梯形图和语句表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连续控制线路基本上采用了交流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方式,该种控制方式具有可靠性低、线路维护困难等缺点,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由此,很多生产型企业中采用PLC控制方式对其进行控制。

图1所示为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该控制电路采用三菱FX2N系列PLC,电路中PLC控制I/O分配表见表1。

图1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表1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连续控制电路中PLC控制I/O分配表由图1可知,通过PLC的I/O接口与外部电气部件进行连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能够有效地降低故障率,维护方便。

当使用编程软件向PLC中写入的控制程序,便可以实现外接电器部件及负载电动机等设备的自动控制了。

想要改动控制方式时,只需要修改PLC中的控制程序即可,大大提高调试和改装效率。

图2所示为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三菱FX2N系列PLC连续控制梯形图及语句表。

图2 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三菱FX2N系列PLC连续控制梯形图及语句表根据梯形图识读该PLC的控制过程,首先可对照PLC控制电路和I/O分配表,在梯形图中进行适当文字注解,然后再根据操作动作具体分析起动和停止的控制原理。

1.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连续控制线路的起动过程图3所示为PLC连续控制下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过程。

图3 PLC连续控制下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过程1 当按下起动按钮SB1时,其将PLC内的X1置“1”,即常开触点X1闭合。

1→2 输出继电器Y0线圈得电,控制PLC外接交流接触器KM线圈得电。

→2-1 自锁常开触点Y0闭合,实现自锁功能;→2-2 控制运行指示灯Y1的常开触点Y0闭合,Y1得电,运行指示灯RL点亮。

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一、总体分析1 系统分析依据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以及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控制规律、功能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输入、输出物理量是开关量还是模拟量,明确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和各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表。

2 看主电路进一步了解工艺流程及其对应的执行装置和元器件。

3 看PLC控制系统的I/O配置和PLC的I/O接线了解输入信号和对应输入继电器的配置、输出继电器的配置及其所接的对应负载。

在没有给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的情况下,应根据PLC的I/O接线图或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做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

4 通过PLC的I/O接线图了解梯形图PLC的I/O接线是连接主电路和PLC梯形图的纽带。

1) 根据用电器(如电动机、电磁阀、电加热器等)主电路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主触点的文字符号,在PLC的I/O接线图中找出相应编程元件的线圈,便可得知控制该控制电器的输出继电器,再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到该输出继电器的程序段,并做出标记和说明。

〖JP〗2) 根据PLC的I/O接线图的输入设备及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出输入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并做出相应标记和说明。

二、梯形图的结构分析1 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的特点(1) PLC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的输出继电器来控制,它们的线圈接在PLC的输出端。

按钮、控制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用来给PLC提供控制命令和反馈信号,它们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

(2)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处理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辅助继电器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无关。

(3) 设置中间单元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怎么快速读懂PLC梯形图

怎么快速读懂PLC梯形图

怎么快速读懂PLC梯形图初学PLC梯形图编程,应当遵从一定的规则,并养成一个好习惯。

下面以三菱FX系列PLC为例,简略介绍一下PLC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从的规则,希望有所帮助。

有一点需要阐明的是,这篇文章虽以三菱PLC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PLC编程时也可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水平线,终于垂直线(通常能够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

每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表明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明成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

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该画在笔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X005与其它接点间的联系不能辨认。

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准则,独自画出一切的去路。

如图(b)所示: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准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准则)。

这么做,程序简练,然后削减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关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

如下图所示:四、不宜运用双线圈输出。

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运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运用。

双线圈输出通常是梯形图初学者易犯的缺点之一。

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终一次的线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

这是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PLC的CPU选用循环扫描的作业办法。

通常包含五个期间(如图所示):内部确诊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

当办法开关处于STOP时,只执行前两个期间:内部确诊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

1.输入采样期间PLC次序读取每个输入端的状况,并将其存入到咱们称之为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单元中。

当进入程序执行期间,如输入端状况发生改动,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并不会跟着改动,只有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期间,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才会改动。

因而,PLC会忽略掉小于扫描周期的输入端的开关量的脉冲改动。

如何看PLC梯形图

如何看PLC梯形图

如何看梯形图王玉琪 1. 了解 G、F、X、Y 信号的意义*ESP,*DECx等DI/DO公共端机床数 控 系 统GX接收F保持型继电器Y中 间 继 电驱动负 载电 源•Counter •Timer (T)(C)•Keep relay (K)G:PMC 输出至 CNC 的信号(CNC 输入) 是 FANUC 公司设计 CNC 时根据机床操作的要求及 CNC 系统本身应具备的功能而设计好的、 使 CNC 执行工作的指令。

这些信号中有些是启动 CNC 某个动作的子程序。

这些子程序是 CNC 控制软件的一部分: 根据机床 的实际动作设计好的机床的强电控制功能。

如:急停信号*ESP(G8.4) ;自动加工程序启动信号 ST (G7.2);CNC 停止主轴电机的信号*SSTP(G29.6) 。

工作方式选择信号 MD1/MD2/MD4(G43.0~2) 、 DNCI(G043#5) 、ZRN(G043#7)等等。

例如,用方式选择信号确定的工作方式见下表: 方式MD4 MD2信号状态MD1 DNC1 ZRN1 2 3 4 5 6 7 8 9编辑(EDIT) 存储器运行(MEM) 手动数据输入(MDI) 手轮/增量进给 (HANDLE/INC) 手动连续进给(JOG)手轮示教(TEACH IN HANDLE)(THND) 手 动 连 续 示 教 ( TEACH IN JOG ) (TJOG) DNC 运行(RMT)0 0 0 1 1 1 1 0 11 0 0 0 0 1 1 0 01 1 0 0 1 1 0 1 10 0 0 0 0 0 0 1 00 0 0 0 0 0 0 0 1手动返回参考点 (REF)另外一些信号是 PMC 通知 CNC,使 CNC 改变或执行某一种运行。

如:FIN(G4.3)----是 PMC 通1知 CNC 辅助功能 M 或换刀功能 T 已经结束执行。

CNC 接受到该信号后即可启动下个加工程序段 的执行。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

西门子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一、总体分析1 系统分析依据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以及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控制规律、功能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输入、输出物理量是开关量还是模拟量,明确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和各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表。

2 看主电路进一步了解工艺流程及其对应的执行装置和元器件。

3 看PLC控制系统的I/O配置和PLC的I/O接线了解输入信号和对应输入继电器的配置、输出继电器的配置及其所接的对应负载。

在没有给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的情况下,应根据PLC的I/O接线图或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做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

4 通过PLC的I/O接线图了解梯形图PLC的I/O接线是连接主电路和PLC梯形图的纽带。

1) 根据用电器(如电动机、电磁阀、电加热器等)主电路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主触点的文字符号,在PLC的I/O接线图中找出相应编程元件的线圈,便可得知控制该控制电器的输出继电器,再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到该输出继电器的程序段,并做出标记和说明。

〖JP〗2) 根据PLC的I/O接线图的输入设备及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出输入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并做出相应标记和说明。

二、梯形图的结构分析1 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的特点(1) PLC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的输出继电器来控制,它们的线圈接在PLC的输出端。

按钮、控制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用来给PLC提供控制命令和反馈信号,它们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

(2)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处理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辅助继电器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无关。

(3) 设置中间单元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PLC梯形图

PLC梯形图

PLC梯形图:是通过连线把PLC指令的梯形图符号连接在一起的连通图,用以表达所使用的PLC指令及其前后顺序,它与电气原理图很相似。

它的连线有两种:一为母线,另一为内部横竖线。

内部横竖线把一个个梯形图符号指令连成一个指令组,这个指令组一般总是从装载(LD)指令开始,必要时再继以若干个输入指令(含LD指令),以建立逻辑条件。

最后为输出类指令,实现输出控制,或为数据控制、流程控制、通讯处理、监控工作等指令,以进行相应的工作。

母线是用来连接指令组的。

梯形图与助记符的对应关系: 助记符指令与梯形图指令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而梯形图的连线又可把指令的顺序予以体现。

一般讲,其顺序为:先输入,后输出(含其他处理);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有了梯形图就可将其翻译成助记符程序。

反之根据助记符,也可画出与其对应的梯形图。

上图的助记符程序为: 地址 指令 变量
0000 LD X000
0001 OR X010
0002 AND NOT X001
0003 OUT Y000
0004 END
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的关系:如果仅考虑逻辑控制,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也可建立起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梯形图的输出(OUT)指令,对应于继电器的线圈,而输入指令(如LD,AND,OR)对应于接点,互锁指令(IL、ILC)可看成总开关,等等。

这样,原有的继电控制逻辑,经转换即可变成梯形图,再进一步转换,即可变成语句表程序。

有了这个对应关系,用PLC程序代表继电逻辑是很容易的。

这也是PLC技术对传统继电控制技术的继承。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 附plc梯形图中各符号的含义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  附plc梯形图中各符号的含义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初学PLC梯形图编程,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下面以三菱FX系列PLC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LC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三菱PLC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PLC编程时也可同样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

每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

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X005与其它接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

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画出所有的去路。

如图(b)所示: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

这样做,程序简洁,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

如下图所示:四,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

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

双线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

这是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PLC的CPU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如图所示):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

当方式开关处于STOP时,只执行前两个阶段: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

1,输入采样阶段PLC顺序读取每个输入端的状态,并将其存入到我们称之为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在单元中。

当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如输入端状态发生改变.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并不会跟着改变,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才会改变。

因此,PLC 会忽视掉小于扫描周期的输入端的开关量的脉冲变化。

浅谈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和步骤

浅谈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和步骤

浅谈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和步骤PLC梯形图是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编程时所采用的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其类似于电线图或者Visio图,在控制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PLC梯形图得以有效的编写和运行,操作工程师应当先掌握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和步骤。

一、识别PLC梯形图的基本构成1、输入信号: 在PLC梯形图上,通过绿色圆角矩形图形或者闭合符号代表,输入信号主要是指外围或外部主控信号。

在PLC梯形图中,它们将用来对系统进行单向或双向的控制。

3、程序块: 程序块是由多个逻辑元素组成的逻辑单元,在控制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PLC梯形图中,它们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以执行相关的控制操作。

4、连接线: 连接线是用来将不同逻辑元素连接起来的图形化组件,它们描绘了整个PLC梯形图的逻辑关系。

1、确定控制故障点,并建立输入信号的表格: 确定控制故障点是PLC梯形图编写的首要步骤,同时还需要建立输入信号的表格。

通过建立输入信号的表格,可以了解输入信号的名称、类型和触发条件等关键信息,进而更好地理解整个PLC梯形图的逻辑结构。

2、分析PLC梯形图中的逻辑运算符: PLC梯形图中的逻辑运算符包含了与、或、非、异或等多种运算方式。

在PLC梯形图的编写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逻辑运算符来进行逻辑判断和计算操作。

3、根据PLC梯形图中的输入信号来处理控制逻辑: 在PLC梯形图中,输入信号是控制器执行逻辑运算和控制操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每个输入信号,应当制定相应的逻辑处理方案,以使其能够自动执行控制操作。

总之,PLC梯形图的编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操作经验。

对于操作工程师而言,只有掌握了PLC梯形图的基础知识和编写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运行操作。

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范文

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与步骤范文

一、总体分析1 系统分析依据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以及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控制规律、功能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输入、输出物理量是开关量还是模拟量,明确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和各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表。

2 看主电路进一步了解工艺流程及其对应的执行装置和元器件。

3 看PLC控制系统的I/O配置和PLC的I/O接线了解输入信号和对应输入继电器的配置、输出继电器的配置及其所接的对应负载。

在没有给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的情况下,应根据PLC的I/O接线图或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做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

4 通过PLC的I/O接线图了解梯形图PLC的I/O接线是连接主电路和PLC梯形图的纽带。

1) 根据用电器(如电动机、电磁阀、电加热器等)主电路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主触点的文字符号,在PLC的I/O接线图中找出相应编程元件的线圈,便可得知控制该控制电器的输出继电器,再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到该输出继电器的程序段,并做出标记和说明。

〖JP〗2) 根据PLC的 I/O接线图的输入设备及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出输入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并做出相应标记和说明。

二、梯形图的结构分析1 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的特点(1) PLC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的输出继电器来控制,它们的线圈接在PLC的输出端。

按钮、控制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用来给PLC提供控制命令和反馈信号,它们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

(2)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处理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辅助继电器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无关。

(3) 设置中间单元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如何快速读懂PLC梯形图

如何快速读懂PLC梯形图

如何快速读懂PLC梯形图
想快速读懂PLC梯形图,首先要看你现在的知识水平。

PLC梯形图是为电气人员设计的,具备一定电工知识的人员学习起来更加快速一些。

简单的说,PLC就是一些输入和输出点,梯形图编辑的程序就是要根据输入的状态决定输出的状态,程序将逻辑实现即可。

如果你知道如何使用按钮和继电器等搭出一套起保停电路,那么恭喜你,学习PLC梯形图和这个原理差不多,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就能很快入门了。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相关的知识,建议你用模拟器或者直接买一个PLC来进行练习。

现在的国产PLC板子很便宜,一两百元就能买一套进行学习。

只要多看多练多调试,掌握梯形图还是很快速的拿到一个陌生的梯形图(没有注释过的)程序肯定是毫无头绪的,快速的读懂首先得了解软元件代表着什么才能明白其程序的功能。

先从输入输出开始,打开元件使用列表,看使用了哪些输入和输出端子,还必须结合其电路原理图的限号、端子号来识别,否则光从梯形图肯定看不出的,如果有实物或者触摸屏信号就简单了。

弄清楚了输入输出的关系进行标注,结合上下梯形图对辅助继电器也进行注释,随着软元件越来越清楚基本明白其运行过程。

输入输出比较好看懂,最难的是数据类型很难看懂,这基本要靠触摸屏上所标注的去找。

其他的计数器、计时器也一样。

这只是认识梯形图中软元件所表示的意思。

那么对于带有注释的梯形图,如何快速看懂,整个梯形图就是一个判断的过程,满足什么条件就输出对应值,最简单的是开关量的控制很简。

PLC梯形图解读方法

PLC梯形图解读方法

掌握编程元件
编程元件是PLC编程中使用的虚拟元件,用于实现控制逻辑和算法。
掌握编程元件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有助于理解梯形图中使用的各种逻辑控制和算法。
03
PLC梯形图的实例解读
实例一: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总结词
通过PLC梯形图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需要掌握PLC的基本指令和逻辑控制原理。
掌握逻辑关系
理解程序中各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串联、并 联、互锁等,以及它们对程序运行的影响。
问题二:如何处理程序中的错误?
总结词
处理程序中的错误需要仔细检查梯形图, 分析错误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
修正。
分析错误原因
仔细检查相关程序段,分析错误产生 的原因,如指令使用不当、逻辑关系
错误等。
检查错误类型
根据错误提示或异常现象,确定错误 的类型和位置。
修正错误
根据错误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 修正,如修改指令、调整逻辑关系等。
问题三:如何优化程序以提高性能?
总结词
优化程序可以提高PLC的运行效率和 稳定性,通过改进程序结构、减少扫 描时间等方式实现。
提高程序稳定性
通过增加冗余设计、改进异常处理等 方式,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在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中,通过PLC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控制电路,实现正反转接触器的通断控制 。在梯形图中,使用LD、OR、AND等基本指令,实现逻辑控制。
实例二:运料小车的自动往返控制
总结词
通过PLC梯形图实现运料小车的自动往返控制,需要掌握PLC的步进控制指令和电机驱 动原理。
详细描述
在运料小车的自动往返控制中,通过PLC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实 现电机驱动和方向控制。在梯形图中,使用STL、RET等步进控制指令,实现小车的自

浅谈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和步骤

浅谈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和步骤

浅谈PLC梯形图的识别方法和步骤1. 引言1.1 PLC梯形图的概念PLC梯形图是用于表示程序控制逻辑的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中最常用的一种编程方式。

梯形图由一些基本的逻辑元件按照特定的规则组成,通过梯级连接表示程序执行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

在PLC编程中,程序员可以通过绘制梯形图来描述所需的控制逻辑,然后将其转换为机器能够执行的指令。

PLC梯形图可以理解为逻辑控制程序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式,类似于传统的逻辑电路图。

在PLC梯形图中,基本的逻辑元件包括输入(通常表示为开关、传感器等输入信号)、输出(通常表示为执行器、电机等输出信号)、中间逻辑元件(通常表示为逻辑门、计时器、计数器等逻辑运算元件)等。

通过PLC梯形图的绘制,程序员可以清晰地了解程序的逻辑流程,方便排查错误和调试程序。

梯形图的图形化表示方式也使得程序易于理解和修改,提高了程序员的工作效率。

在自动化控制领域,PLC梯形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系统中,包括生产线控制、设备控制、安防系统等领域。

PLC梯形图的概念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工程师们控制系统设计和编程的重要工具。

1.2 重要性和应用领域PLC梯形图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功能。

通过在梯形图中使用各种逻辑元件如与门、或门、非门等,可以灵活地组合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逻辑。

这种灵活性和功能丰富性使得PLC梯形图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PLC梯形图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直观的图形化表示,工程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易于理解和排查问题。

梯形图的结构化编写方式也便于对代码进行修改和更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PLC梯形图具有快速响应和稳定性。

PLC作为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设备,其硬件性能和反应速度非常优秀。

梯形图编写规范能够保证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PLC梯形图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体分析
1、系统分析
依据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以及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控制规律、功能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输入、输出物理量是开关量还是模拟量,明确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完整的工作流程图和各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表。

2、看主电路
进一步了解工艺流程及其对应的执行装置和元器件。

3、看PLC控制系统的I/O配置和PLC的I/O接线
了解输入信号和对应输入继电器的配置、输出继电器的配置及其所接的对应负载。

在没有给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的情况下,应根据PLC的I/O接线图或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做出输入/输出设备定义和PLC的I/O配置。

4、通过PLC的I/O接线图了解梯形图
PLC的I/O接线是连接主电路和PLC梯形图的纽带。

(1)根据用电器(如电动机、电磁阀、电加热器等)主电路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主触点的文字符号,在PLC的I/O接线图中找出相应编程元件的线圈,便可得知控制该控制电器的输出继电器,再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到该输出继电器的程序段,并做出标记和说明。

〖JP〗
(2) 根据PLC的 I/O接线图的输入设备及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在梯形图(或语句表)中找出输入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并做出相应标记和说明。

二、梯形图的结构分析
1、PLC控制系统梯形图的特点
(1) PLC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用PLC的输出继电器来控制,它们的线圈接在PLC的输出端。

按钮、控制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等用来给PLC提供控制命令和反馈信号,它们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

(2)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处理
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辅助继电器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无关。

(3) 设置中间单元
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设置用该电路控制的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4) 时间继电器瞬动触点的处理
时间继电器除了延时动作的触点外,还有在线圈得电或失电时立即动作的瞬动触点。

对于有瞬动触点的时间继电器,可以在梯形图中对应的定时器的线圈两端并联辅助继电器,后者的触点相当于时间继电器的瞬动触点。

(5) 外部联锁电路的设立
为了防止控制正/反转的两个接触器同时动作,造成三相电源短路,除了在梯形图中设置与它们对应的输出继电器的线圈串联的动断触点组成的软互锁电路外,还应在PLC外部设置硬互锁电路。

2 、梯形图的结构分析
采用一般编程方法还是采用顺序功能图编程方法;采用顺序功能图的单序列结构还是选择序列结构、并行序列结构,使用启/保/停电路、步进顺控指令进行编程还是用置位/复位指令进行编程。

这部分内容见第四章和第五章。

梯形图的分解由操作主令电路(如按钮)开始,查线追踪到主电路控制电器(如接触器)动作,中间要经过许多编程元件及电路,查找起来比较困难。

无论多么复杂的梯形图,都是由一些基本单元构成的。

按主电路的构成情况,利用逆读溯源法,把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分解成与主电路的用电器(如电动机)相对应的几个基本单元,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最后再利用顺读跟踪法把各环节串起来。

(1) 按钮、行程开关、转换开关的配置情况及作用
在PLC的I/O接线图中有许多行程开关和转换开关,以及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等,这些电器元件没有吸引线圈,它们的触点的动作是依靠外力或其他因素实现的,因此必须先把引起这些触点动作的外力或因素找到。

其中行程开关由机械联动机构来触压或松开,而转换开关一般由手工操作,从而使这些行程开关、转换开关的触点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便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即触点的闭合、断开情况不同,以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这是看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

这些行程开关、转换开关的触点的不同工作状态单凭看电路图难以搞清楚,必须结合设备说明书、电器元件明细表,明确该行程开关、转换开关的用途,操纵行程开关的机械联动机构,
触点在不同的闭合或断开状态下电路的工作状态等。

(2) 采用逆读溯源法将多负载(如多电动机电路)分解为单负载(如单电动机)电路
根据主电路中控制负载的控制电器的主触点文字符号,在PLC的I/O接线图中找出控制该负载的接触器线圈的输出继电器,再在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中找出控制该输出继电器的线圈及其相关电路,这就是控制该负载的局部电路。

在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中,很容易找到该输出继电器的线圈电路及其得电、失电条件,但引起该线圈的得电、失电及其相关电路就不容易找到,可采用逆读溯源法去寻找:
1) 在输出继电器线圈电路中串、并联的其他编程元件触点的闭合、断开就是该输出继电器得电、失电的条件。

2) 由这些触点再找出它们的线圈电路及其相关电路,在这些线圈电路中还会有其他接触器、继电器的触点……
3) 如此找下去,直到找到输入继电器(主令电器)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当某编程元件得电吸合或失电释放后,应该把该编程元件的所有触点所带动的前、后级编程元件的作用状态全部找出,不得遗漏。

找出某编程元件在其他电路中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这些触点为其他编程元件的得电、失电提供条件或者为互锁、联锁提供条件,引起其他电器元件动作,驱动执行电器。

(3) 将单负载电路进一步分解
控制单负载的局部电路可能仍然很复杂,还需要进一步分解,直至分解为基本单元电路。

(4) 分解电路的注意事项
1) 若电动机主轴接有速度继电器,则该电动机按速度控制原则组成停车制动电路。

2) 若电动机主电路中接有整流器,表明该电动机采用能耗制动停车电路。

(5) 集零为整,综合分析
把基本单元电路串起来,采用顺读跟踪法分析整个电路。

三、识读梯形图的具体方法
识读PLC梯形图和语句表的过程同PLC扫描用户过程一样,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按程序段的顺序逐段识图。

值得指出的是: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在同一周期内,前面的逻辑运算结果影响后面的触点,即执行的程序用到前面的最新中间运算结果。

但在同一周其内,后面的逻辑运算结果不影响
前面的逻辑关系。

该扫描周期内除输入继电器以外的所有内部继电器的最终状态(线圈导通与否、触点通断与否)将影响下一个扫描周期各触点的通与断。

由于许多读者对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比较熟悉,因此建议沿用识读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查线读图法,按下列步骤来看梯形图:
1) 根据I/O设备及PLC的I/O分配表和梯形图,找出输入、输出继电器,并给出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相对应的文字代号。

2) 将相应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文字代号标注在梯形图编程元件线圈及其触点旁。

3) 将梯形图分解成若干基本单元,每一个基本单元可以是梯形图的一个程序段(包含一个输出元件)或几个程序段(包含几个输出元件),而每个基本单元相当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一个分支电路。

4) 可对每一梯级画出其对应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5) 某编程元件得电,其所有动合触点均闭合、动断触点均断开。

某编程元件失电,其所有已闭合的动合触点均断开(复位),所有已断开的动断触点均闭合(复位)。

因此编程元件得电、失电后,要找出其所有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分析其对相应编程元件的影响。

6) 一般来说,可从第一个程序段的第一自然行开始识读梯形图。

第一自然行为程序启动行。

按启动按钮,接通某输入继电器,该输入继电器的所有动合触点均闭合,动断触点均断开。

再找出受该输入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影响的编程元件,并分析使这些编程元件产生什么动作,进而确定这些编程元件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编程元件有的可能立即得电动作,有的并不立即动作而只是为其得电动作做准备。

由PLC的工作原理可知,当输入端接动合触点,在PLC工作时,若输入端的动合触点闭合,则对应于该输入端子的输入继电器线圈得电,它的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当输入端接动断触点且在PLC工作时,若输入端的动断触点未动作,则对应于该输入端的输入继电器线圈得电,它的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

如果该动断触点与输出继电器线圈串联,则输出继电器线圈不能得电。

因而,用PLC控制电动机的启停,如果停止按钮用动断触点,则与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相接的PLC输出继电器线圈应与停止按钮相接的输入端子相对应的动合触点串联。

在继电接触控制中,停止按钮和热继电器均用动断触点,为了与继电接触控制的控制电路相一致,在PLC梯形图中,同样也用动断触点,这样一来,与输入端相接的停止按钮和热继电器触点就必须用动合触点。

在识读程序时必须注意这一点。

本文完~~~~~~~~
技成培训网整理
如果本文对你有班主,请下载保存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