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9讲 中国的自然概况考题演练 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中国的自然概况考题演练人教版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回答1~3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省以山脉为界
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C.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答案:C
2.对在丙、丁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答案:D
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①地形崎岖②泥石流③台风④寒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
5.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形起伏大,崎岖不平,且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根据其海拔,结合地形特点可知该地区应为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

第5题,由图可知,甲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4.D 5.B
下图是我国新疆某洼地中的一处雅丹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貌最可能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B.冰川沉积
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7.关于该地貌所在地区环境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貌景观以沙漠戈壁为主
B.昼夜温差大,光照强
C.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D.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植被稀少
解析:第6题,雅丹地貌的成因为风力侵蚀作用。

第7题,新疆多内流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答案:6.A 7.C
8.读“我国四个城市的1月、7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除纬度位置外,还有________的影响。

(2)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气温年较差较________,南方气温年较差较________。

(4)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________,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从1月平均气温折线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从7月平均气温折线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特点:普遍高温,温差较小。

北方(以哈尔滨和北京为代表)气温年较差最多可达40℃以上,南方(以武汉、广州为代表)气温年较差最多不到30℃。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答案:(1)南北温差大冬季风(2)普遍高温(3)大小(4)南多北少各地降水集中在夏季,且越往北集中程度越高
一、选择题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1~2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明考察的时间在8~10月,需带上羽绒服,说明此地夏季气
温低。

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太阳辐射强。

因此小明考察地应为我国的青藏高原,A项正确。

第2题,照片①显示的大熊猫生活于我国的四川,照片②中的动物是藏羚羊,是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动物,照片③反映的是我国蒙古族人经常从事的摔跤运动,照片④拍摄的是我国西北的荒漠景观。

答案:1.A 2.B
3.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
解析:选B。

由经纬度和等温线的分布可知,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

甲地形为盆地,且海拔相对较低,故气温高;乙为高原,且海拔相对较高,故气温低。

(2012·汕头联考)读下图,完成4~5题。

4.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乙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甲地形区,是因为乙地( )
A.地势较高B.纬度较高
C.植被较少D.云量较少
解析:第4题,我国南北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图中①为阴山,②为贺兰山,③为太行山,④为秦岭。

第5题,乙地位于宁夏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高于降水稍多的黄土高原地区。

答案:4.D 5.D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6~7题。

6.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D.环流形势
7.③地气温可能为( )
A.16℃ B.17℃
C.19℃ D.18℃
解析:第6题,①点纬度高,气温也高,②点纬度低气温低这是不正常现象,主要由地势高低造成的。

第7题,③地气温应介于16~18℃之间,故为B选项。

答案:6.C 7.B
(2012·长春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P处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河流近,热容量大,一月气温高
B.山地地形,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C.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D.P处年降雪日数多,有云日多,气温较低
9.图中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同纬度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地气温高,不易形成降雪天气
B.深居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雪少
C.该地没有凝结核,缺少成云致雨的条件
D.山地地势高,气温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解析:图中区域为我国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一带,P处气温高于其东西两侧,说明此处为谷地,地势较低,因此气温较高。

Q处为贺兰山脉所在地,受山地迎风坡影响,易形成降雪天气。

答案:8.C 9.D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年~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11.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林地一直是增加的;旱地的增减幅度最大;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灌丛草地;不论水田,还是旱地,其减少面积均大于增加面积,故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第11题,灌丛草地面积由前期的大幅度减少变为后期的增加;同时,裸岩地面积由前期的增加变为后期的减少,说明植被覆盖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答案:10.D 11.B
二、综合题
12.(2011·高考重庆文综卷)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下图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上图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________。

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________气候区,气温年较差________。

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

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

解析:图中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属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太行山。

山西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中岩石坚硬、岩层稳定、降水较少,都增强了石窟的保存能力。

答案:太行山;温带季风;大。

原因:①岩石较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②岩层稳定,抗地质灾害能力较强;③降水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弱。

13.读某区域示意图(图a)及该区域早期各农业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示意图(图b),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区冬季气温的高低,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图中,C河长度及流域面积小于黄河,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大于黄河,试简要分析其成因。

(3)图中,乙城市为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图b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5)简要分析在A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处湖泊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答案:(1)山脉东侧冬季气温比西侧高。

因为武夷山的东南侧,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
响小;山脉西侧为一向北敞开的盆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2)C河(闽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流域内夏季受东南季风(锋面)影响时间长,雨季长;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降水多;位于武夷山东南侧,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午后多对流雨。

黄河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流域内夏季受东南季风(锋面)影响时间短,雨季短,降水少。

(3)赣州位于赣江上游航运的起点,水运便利(4)特点:山区和平原地区均以种植业为主,牧业和副业次之,渔业和林业所占比重较小。

存在的问题:种植结构单一;土地利用不合理。

(5)①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塞(湖床抬升),调蓄功能减弱;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下降;③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