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HO综合征1例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3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0,Vol.39,No.3
患者,男性,52岁,因“前胸壁疼痛1月,加重伴皮疹2周”入院。
1月前无诱因出现前胸壁疼痛,局部无红肿、灼热,就诊于当地医院骨科,诊断为“肋软骨炎”,给予对症治疗,疗效差,以后相继就诊于心内科、胸外科,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肺CT 等检查无异常,排除相关专科疾病,建议观察。
观察1周后症状无改善,再次就诊于多家医院心内科,反复心电图检查无异常,给予激光理疗及心理疏导治疗无效,并出现多种副作用。
2周前前胸壁疼痛逐渐加重,逐渐影响活动及睡眠,并出现双手足及下肢红色粟粒样丘疹,无瘙痒、疼痛,手足丘疹逐渐变为脓疱(见图1、2),遂就诊于我院,先后于皮肤科、心内科、骨科诊治,综合病史、查体及心电图、颈椎CT 等辅助检查,排除相关专科疾病后,转至风湿免疫科就诊。
查体:神志清,精神差;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手掌及双足散在脓疱样皮疹,无破溃,双下肢散在红色粟粒样丘疹,无脱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及腹部查体无异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压痛;
左侧胸锁关节压痛、无肿胀,局部皮色、皮温无异常,余关节无肿胀、压痛;四肢肌肉无压痛,肌力V 级;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红细胞沉降率:24mm/h 。
血常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O ”试验、HLA-B27均(-)。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
心电图。
颈椎CT :1.C3/4、C4/5椎间盘突出;2.C5/6椎间盘突出、积气、钙化并椎管狭窄。
患者以左侧胸锁关节疼痛为主,伴双手掌及双足脓疱样皮疹,双下肢红色粟粒样丘疹,无胸闷、心慌、憋喘、咳嗽,无发热、腰痛、臀区痛、足跟痛、眼炎等,结合红细胞沉降率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HLA-B27阴性,考虑SAPHO (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可能性大。
全身骨显像示:双侧胸锁关节骨代谢异常,提示炎症(见图3),根据胸锁关节疼痛伴手足脓疱样皮疹的特点,结合全身骨显像提示双侧胸锁关节炎症,可明确诊断SAPHO 综合征。
给予依托考昔片60mg ,1/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g 。
2/日,1月后随诊,疼痛基本消失,皮疹明显改善。
SAPHO 综合征是一组以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
肥厚和骨炎为特征的症候群,于1987年由Chamot
[1]
首次提出。
SAPHO 综合征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
青中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2]。
既往认为SAPHO 综合征为罕见病,但近年来相关报道逐渐增多,不再局限于个案,有一些大规模临床研究,因此有学者指出,SAPHO 综合征并不罕见,只是临床诊断不足[3]。
SAPHO 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以三种假说为主:①免疫机制:认为本病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4],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②感染机制:认为本病为痤疮丙酸杆菌刺激免疫系统而导致的持续炎症[5];③遗传机制:与基因有关[6]。
SAPHO 综合征1例报道
翟莉邱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中图分类号:R816.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725(2020)3-0282-03
第一作者:翟莉,女,主治医师,从事风湿免疫病的诊治工作。
E-mail :
******************
图1手脓疱病
图2
足脓疱病
图3全身骨显像
·短篇及个案报告·
282··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3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20,Vol.39,No.3
SAPHO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多采用2012年Nguyen 等[7]提出的诊断标准:1.骨关节表现+聚合性痤疮和爆发性痤疮或化脓性汗腺炎;2.骨关节表现+掌跖脓疱病;3.骨肥厚(上胸壁、肢端骨、脊柱)伴或不伴皮肤损害;4.慢性多灶性复发性骨髓炎包含中轴或外周骨,伴或不伴皮肤损害,满足4个条件之一即可确诊。
本例患者有前胸壁疼痛,全身骨显像提示明确的胸锁关节炎症,伴手足脓疱样皮疹,符合第2条诊断标准,故SAPHO 综合征诊断明确。
SAPH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围绕骨关节损害及皮肤损害。
骨关节损害多表现为前胸壁受累、僵硬的脊柱骨肥厚、骶髂关节炎、外周关节炎、长骨受累,少数表现为下颌骨受累。
1.前胸壁受累为本病特征性表现,病变累及胸骨、锁骨近端和上部肋软骨及相邻肋骨前端,表现为骨硬化、肥厚,肋软骨明显骨化、肥厚,胸锁关节破坏、间隙变窄甚至消失,部分出现肋锁韧带骨化,周围软组织肿胀。
锁骨、胸骨、肋软骨多为双侧受累,但受累程度有所不同;2.脊柱受累以胸椎最多见,其次是腰椎、颈椎,椎体受累一般为多发连续或非连续性,表现为椎体终板侵蚀、硬化,椎间隙变窄,椎旁骨化,椎体楔形变;3.骶髂关节受累多为单侧,外周关节受累以膝、髋、踝关节较多,表现为关节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消失;4.长骨受累多在下肢长骨干骺端,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多见,主要表现为骨硬化、肥厚[2,8]。
5.下颌骨受累少见,约占10%,常单侧受累,早期多表现为骨溶解,晚期多表现为骨硬化,极少数病例可延伸至颞下颌关节导致关节强直[9]。
皮肤损害多表现为掌跖脓疱病、严重的痤疮、化脓性汗腺炎、毛囊闭锁三联征[2],个别病例可表现为脓疱性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及一些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皮肤病[10]。
皮肤损害与骨关节损害的出现时间不一致,皮肤损害可早于、同时或晚于骨关节损害[11],据统计,约15%的患者仅有骨关节受累,始终无皮肤损害[12],而部分掌跖脓疱病患者没有骨关节症状,但影像学发现其中9%~28%有骨关节受累[13]。
SAPHO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可正常或升高,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多为阴性[2,11,14],4%~30%的患者HLA-B27可为阳性[15]。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SAPHO综合征骨关节损害的主要方法,目前有多种检查手段,如X线、CT、MRI、全身骨显像及PET/CT,它们各有优劣。
在SAPHO综合征的好发部位,如胸骨、锁骨、肋软骨,本身该处骨组织较薄,又有纵隔、胸椎等结构重叠,使X线对微小骨破坏、滑膜炎及软组织病变的显影欠佳,故应用价值小。
CT可以分辨骨质硬化、肥厚、骨皮质侵蚀、关节腔变窄、骨性融合等表现,可清晰的显示病变特征及受累范围,但软组织分辨力差,所示病变多处于较晚期。
MRI 对骨质增生和骨膜反应显示不佳,但对滑膜炎、骨髓水肿反应敏感,有助于定位病灶及早期发现周围软组织病变,且无辐射;MRI下椎体边角侵蚀可能为诊断SAPHO 综合征脊柱受累的重要表现,可用来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相鉴别。
CT与MRI均优于X线,但对诊断SAPHO综合征的特异性差,不能将本病与成骨性转移瘤、硬化性骨髓瘤等相鉴别[16,17]。
全身骨显像对诊断SAPHO综合征骨关节病变具有较高灵敏度,可发现放射学阴性或无临床症状病变的存在,有助于早期诊断。
其特征性表现为前胸壁受累时出现“牛头”征,但典型的“牛头”征发生率不高,多表现为不完全“牛头”征或单侧“牛角”征。
在检查中可出现一个或多个受累部位示踪剂浓集,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因此,全身骨显像在显示多部位病变中具有优势。
通过疾病不同阶段的全身骨显像,能反应病变进程及活动性,有助于客观评价治疗效果。
但全身骨显像检查同样具有一定局限性,其缺点在于不能明确病变性质,尤其不能有效鉴别恶性肿瘤和炎性病变,并且对于病灶较陈旧、近期无活动的病例,全身骨显像可呈阴性[16,18-20]。
对于难以鉴别的病例,可考虑PET/CT检查,PET/CT不仅能准确定位病变范围,还可鉴别炎性病变和恶性肿瘤[21]。
全身骨显像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在诊治过程中,部分诊断不清的患者最终进行了病灶活检。
在急性期,病理多表现为骨和皮肤的非特异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随病情进展,变成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而在疾病中后期,则可出现骨髓纤维化[22]。
SAPHO综合征的骨及皮肤活检缺乏特异性,因此主要用来排除其他疾病,无法用以确诊疾病[16]。
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公认的SAPHO综合征治疗指南,多以经验性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非甾体抗炎药通常作为一线药物,用来缓解疼痛;糖皮质激素和改变病情抗风湿药通常作为二线药物,对于大多数患者,口服或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有效,但减停药物后易复发,且伴随多种副作用;应用不同的抗风湿药(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柳氮磺砒啶、环孢素A、沙利度胺等)的疗效不同。
经一、二线药物治疗后病情仍未控制的称为难治性SAPHO 综合征,生物制剂可作为三线药物。
最常用的生物制剂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
TNF-α拮抗剂对骨痛的改善优于皮肤病变,甚至可加重原有皮疹或诱发新的皮疹,其存在潜在感染的风险。
其他生物制剂有白介素-1
283
··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3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20,Vol.39,No.3
受体拮抗剂,如阿那白滞素;白介素-23/白介素-17通路拮抗剂,如乌司努单抗、Secukinumab、Brodalumab。
当TNF-α拮抗剂无效时,应用阿那白滞素、乌司努单抗可能有效,Secukinumab、Brodalumab在分子水平认为可以治疗SAPHO综合征,但未见相关临床报道,理论上可作为备选方案[10-11,14]。
对于皮肤损害严重或者应用TNF-α拮抗剂后皮疹加重的患者,联合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23];对于因骨关节损害而出现严重疼痛的患者,双磷酸盐治疗有效,并且能够抑制骨炎、骨肥厚、滑膜炎等骨关节病变进展,单次用药即可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且耐受良好[24];中医中药在治疗SAPHO综合征上有其独特优势[25],可作为辅助治疗。
当SAPHO 综合征已出现严重骨病变时,内科治疗效果差,需寻求手术治疗[26]。
SAPHO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感染、肿瘤等其他疾病混淆,特别是无皮肤病变的SAPHO综合征鉴别诊断尤为困难,有时甚至需要有创性检查,为诊断本病带来阻碍;其次,患者首诊可在骨科、心内科、胸外科、呼吸科、皮肤科等,多不在风湿科,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不能将症状相互联系,极易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
影像技术在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医师可根据经验早期、正确识别本病。
通过本病例提示临床医师需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问诊及查体。
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查体可以区分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缓解情况,避免误诊;2.增加知识储备,了解相关学科内容。
当出现骨、关节、皮肤等多系统受累时,需要将临床症状关联分析,最好能以一元论来解释疾病;3.注重多学科联合。
在临床上,风湿病往往出现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因此,各临床科室之间,临床科室与影像科室之间需密切协作、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Chamot AM,Benhamou CL,Kahn MF,et al.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 Syndrome.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85Cases[J].Rev
Rhum Mal Osteoartic,1987,54(3):187-196.
[2]李忱,孙莹,刘晋河,等.99例SAPH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8):67-70.
[3]Bijit Kumar Kundu,Ananta Kumar Naik,Shrinath Bhargava,et al.Di-agnosing the SAPHO syndrome:A report of three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Clin Rheumatol,2013,32(8):1237-1243.
[4]Rohekar G,Inman RD.Conundrums in nosology: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and osteitis syndrome and spondyl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6,55(4):665-669.
[5]Marcello Govoni,Matteo Colina,Alfonso Massara,et al.“SAPHO syn-drome and infections”[J].Autoimmun Rev,2009,8(3):256-259.[6]Polly J Ferguson,Mary A Lokuta,Hatem I El-Shanti,et al.Neutrophil dysfunction in a family with a SAPHO syndrome-like phenotype[J].
Arthritis Rheum,2008,58(10):3264-3269.
[7]Minhchau Thi Nguyen,Andrea Borchers,Carlo Selmi,et al.The SAPHO syndrome[J].Semin Arthritis Rheum,2012,42(3):254-265.
[8]刘记存,陈勇,崔建岭.SAPHO综合征的影像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8):1684-1687.
[9]Tomohiro Kikuchi,Hiroyuki Fujii,Akifumi Fujita,et al.Mandibular os-teitis leading to the diagnosis of SAPHO syndrome[J].Case Rep Radi-ol,2018,2018:9142362.
[10]李忱,刘晋河,张文.生物制剂在SAPHO综合征的治疗[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6,10(3):281-285.
[11]李忱,李菁,刘晋河,等.SAPHO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2):117-122.
[12]Sueli Carneiro,Percival D Sampaio-barros.SAPHO syndrome[J].
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13,39(2):401-418.
[13]Freyschmidt J,Sternberg A.The bullhead sign:scintigraphic pattern of sternocostoclavicular hyperostosis and pustulotic arthroosteitis[J].Eur
Radiol,1998,8(5):807-812.
[14]李忱,王景,史小虎,等.35例难治性SAPHO综合征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的治疗随访[J].临床荟萃,2016,31(1):45-
47,52.
[15]王颖媛,周蕾,吕星,等.SAPHO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21(2):171-174.
[16]张强,次旦旺久,孙洪赞,等.CT与核素骨显像诊断SAPHO综合征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8):589-593.[17]Jean-Denis Laredo,Valerie Vuillemin-Bodaghi,Nathalie Boutry,et al.
SAPHO syndrome:MR appearance of vertebral involvement[J].Radi-ology,2007,242(3):825-831.
[18]宋乐,张燕燕,张卫方,等.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99mTc-MDP全身骨显像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9):1481-1484.
[19]赵青,王立,吴庆军,等.核医学结合放射影像学诊断SAPHO综合征1例[J].协和医学杂志,2013,4(1):69-72.
[20]张波,戴春雷,田为中,等.CT诊断SAPHO综合征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916-7917.
[21]Kentaro Inoue,Tatsuo Yamaguchi,Hiroshi Ozawa,et al.Diagnosing Ac-tive Inflammation in the SAPHO syndrome using18FDG-PET/CT in
suspected metastatic vertebral bone tumors[J].Ann Nucl Med,2007,
21(8):477-480.
[22]Reith JD,Bauer TW,Schils JP.Osseous manifestations of SAPHO (Synovitis,Acne,Pustulosis,Hyperostosis,Osteitis)syndrome[J].Am
J Surg Pathol,1996,20(11):1368-1377.
[23]李忱,李菁,董振华,等.抗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在SAPHO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4):91-95.
[24]李嗣钊,赵义,李小霞.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SAPHO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9):6069-6071.[25]董振华.SAPHO综合征中医证治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7,36(10):869-872.
[26]路丽彦,姜磊,陆汉魁.SAPHO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4):681-684.
(本文编辑:时海英)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