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边贸易协定和WTO谈判的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该协定的核心推劢斱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它们试图在现有的丐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不贸易有兲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等知识产权俅护体系乀外绕廹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収展中大国秘而丌审地在収达国家乀间构廸起一项新的俅护标准更高的知识产权国际协定
2019 年第 2 期 第 63—79 页
国际经济法学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Issue 2,2019 pp. 63—7 诸边贸易协定曾在多边贸易谈判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世贸组织( WTO) 多 哈回合谈判长期陷入僵局、区域贸易协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支持在特定议题上开展诸边协定 谈判,有助于提振 WTO 的谈判功能,巩固多边贸易体制。WTO 第 11 届部长级会议之后,多项 诸边议题已经显现。借鉴历史经验,本文认为开放式诸边主义有望使 WTO 走出贸易治理的困 境,是今后 WTO 谈判机制改革的选项之一。我国可善加利用并主张以下立场: 诸边协定机制 旨在为多边谈判提供补充,不以取代多边谈判为目的; 谈判议题须广泛反映 WTO 成员关注,符 合“临界数量”预期; 谈判进程保持开放、透明,各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决定是否参与。
* 清华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 2014 级博士研究生,中国常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处外交人员。文中所 述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官方立场。感谢车丕照老师、陈儒丹老师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① 从 2001 年的 157 个成员增加到 2018 年的 164 个成员。 ② 迄今为止,WTO 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的成果主要是: 《贸易便利化协定》、农业出口补贴纪律、《信息技术协定》 扩围谈判协议、修改《TRIPS 协定》的议定书等。 ③ 被列入 2018 年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议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议程。
64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19 年第 2 期
我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参与方,在事关 WTO 改革的重大问题上要未雨绸缪早作研究,通 盘考虑争取主动权。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 WTO 与时俱进的角度看,我国应当如何认识诸边 协定在 WTO 体制中的作用? 它对于 WTO 贸易谈判走出困境有何现实意义? 今后诸边协定的发展 前景怎样? 本文在系统回顾诸边协定形成实践的基础上,从 WTO 谈判的路径选择角度对上述问题 展开论述。
关键词 WTO 改革; 多哈回合谈判; 诸边贸易协定; 临界数量; 区域贸易协定
引言: 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ATT) 及其继任者世界贸易组织( WTO) 推行的 多边主义构成全球贸易体制的基石,并在全球贸易治理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2001 年 WTO 启动的 多哈回合谈判,本质上是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国际经济合作和条约制定。其谈判议题之广泛,利益 计算之精微,参与方的规模之庞大①,各领域涉及的国别政策之复杂,在国际经济关系史上和国际法 治史上都前所未有。然而多哈回合谈判自 2008 年以后陷入僵局,各方在多哈回合谈判议题上分歧 严重,谈判成功前景黯淡。② 在多哈回合开展的同期,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迅 猛,区域主义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国际贸易规则的碎片化趋势持续加强。特别是 近两年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给整个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巨大挑战和威胁。为 应对 WTO 面临的危机,2018 年以来,WTO 改革被一部分发达国家列入全球经济治理的议事日程。③ 其中,改进和强化诸边贸易协定( 以下简称诸边协定) 机制就是欧盟、日本力推的一项改革倡议。
在诸边主义看来,国际体制由于权力的等级安排而具有不稳定性,并且复杂多变; 同时在层级 机构和功能结构两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的横向联系。由于每个行为主体都汇聚多种特征并存在相 互重叠的成员身份,国际体制在本质上具有诸边性质。⑦ 就经贸领域而言,实行诸边主义有两个目 的: ( 1) 为各国政府提供一个场所,让它们以自愿合作的方式来协调其国内和国际经济目标; ( 2) 促 使有共同意愿的若干个政府达成一致立场,然后在更大的多边范围推广此种立场。⑧ 从中看出,诸 边主义强调协定参与方的自愿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共同意愿,在此基础上把诸边形成的立场扩大 延伸到多边。由此,我们至少可把诸边协定谈判理解为在有共同意愿的政府之间自愿进行的谈判, 其谈判结果可能会在多边范围推广( 即多边化) 。WTO《贸易政策术语字典》对诸边主义的解释是: “在多于双边主义( 两个参与方) 且少于多边主义( 许多参与方) 的小组中做事”⑨。这种解释印证了
诸边主义的运用范围并不局限于 WTO,它在不同国际场合都产生了影响。⑤ 从国际关系角度 看,鉴于多边谈判的复杂性,一部分国家的政府通常因为有共同利益而走到一起,这种形成联盟的 过程也被称为诸边主义。这类情形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十分常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出于特定范围内共同的利益,均可能在多边之外采取诸边主义。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 和七十七国集团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集团就是诸边主义的表现。⑥
一 、诸 边 协 定 的 理 论 分 析
( 一) 诸边主义的缘起
“诸边”这一概念最早由外交学家沃尔多克爵士于 1962 年提出,其特殊性质在《关税及贸易总 协定》( GATT) 第七轮回合谈判的结果中得到充分发挥。④ 诸边主义( plurilateralism) 是与多边主义 ( multilateralism) 相对而言的,其影响体现在国际体系的制度设立、规则制定机制及争端解决等多个 方面。就 WTO 改革而言,诸边主义主张在多边协定谈判之外,同步推进诸边协定谈判。这在 2005 年 WTO 总干事顾问委员会的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报告中即已提出,并被一部分 WTO 成员运用于实 践———例如已经取得成功的《信息技术协定》( ITA) 扩围谈判。
④ 刘慧主编: 《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2—63 页。 ⑤ Raymond Saner,Plurilateral Agreement: Key to Solving Impasse of WTO / Doha Round and Basis for Future Trade Agreements within the WTO Context,CSEND Policy Brief No. 7,Geneva,April 2012,p. 3. ⑥ See Kamal Mitra Chenoy,Plurilateralism and the Global South,India Brazil South Africa Academic Forum: A Policy Dialogue,Brasilia,2010,pp. 1—2. ⑦ Raymond Saner,supra note ⑤,p. 3. ⑧ Ibid. ⑨ Walter Goode,WTO Dictionary of Trade Policy Terms,Fifth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 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