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40小题每题3分共计120分)
1.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或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A错误
B、鲁宾﹣卡门的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H_2O和CO_2中的O 证明光合作用中的氧来自水 B错误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与大肠杆菌分开 C错误
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正确
2.下列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染色体变异不能发生在噬菌体中
B. 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沉淀物中留下大肠杆菌
C. 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高而沉淀物放射性低则亲代噬菌体应是用^35 \S 标记的
D. 噬菌体蛋白质是否进入大肠杆菌可用\ ^32P标记的实验组确定
【答案】D
【解析】解 A.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染色体所以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A 正确
B.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 T_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B正确
C. ^35S标记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所以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而沉淀物放射性低 C正确
D.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因此以 ^32P标记的一组实验只能确定DNA是否进入了
细菌 D错误
故选 D
3.以下是 RNA 为遗传物质的实验图解请据图中的信息选出正确的选项()
A. 不同类型的外壳互换说明外壳对病毒的侵染不起作用
B. 病斑类型的不同根本上是由病毒外壳的抗原特异性决定的
C. 病毒的后代性状只和核酸有关因为只有核酸侵入细胞
D. 该实验不用“同位素追踪”的原因是 RNA全保留复制后代含有放射性的个体少
【答案】C
【解析】A、不同类型的外壳互换说明外壳对病毒的繁殖不起作用但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对侵染起作用 A错误
B、病斑类型的不同根本上是由病毒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B错误
C、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中只有核酸侵入细胞因此病毒的后代状况只和核酸有关 C正确
D、全保留复制不是后代含有放射性的个体少的原因 D错误
4.某DNA分子片段含有1000个碱基对该DNA分子复制三次在第三次复制时消耗鸟嘌呤的数量为2240个则前三次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胸腺嘧啶()
A. 4760个
B. 3080个
C. 1760个
D. 2720个
【答案】B
【解析】
解该DNA分子复制三次在第三次复制时消耗鸟嘌呤的数量为2240个则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560个则该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1000-560=440(个)则前三次复制过程中共消耗胸腺嘧啶( 2^3-1)×440=3080(个)
故选 B
5.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会导致苯丙氨酸堆积引发苯丙酮尿症右图为PAH 的合成过程示意图密码子AUG编码Met(甲硫氨酸)同时也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表示转录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
B. ②表示翻译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C. ③所代表的密码子碱基序列应为UCC
D. 若1号位置以外对应甲硫氨酸的基因位点突变则不能合成PAH多肽
【答案】C
【解析】
6.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现构建一个含 20对碱基( A 有11个)的DNA双链片段为了逼真起见使用的订书钉个数应为()
A. 20
B. 40
C. 49
D. 51
【答案】C
【解析】由题意中该DNA模式中含有20个碱基对其中A是11个则T是11个 G、C 各是9个所以该DNA中的A、T碱基对是11个 G、C碱基对是9个所以连接碱基对的氢键是11\times 2+ 9\times 3=49个
7.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DNA分子一定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C. 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T)/(C+G)的值在两条链中相等
D. DNA分子排列中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排列千变万化
【答案】C
【解析】A.环状D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A错误
B.DNA分子的特异性指的是其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B错误
C.DNA分子一条链中A的数目与另一条链中T的数目相等 G、C的数目关系与A、T 的情况相同因此两条链中(A+T)/(C+G)的值相同 C正确
D.DNA分子中两条链上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不变的 D错误
故选C
8.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 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
C. 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 既有DNA 又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答案】C
【解析】解 A.肝糖原存在于小白鼠肝细胞中因此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A正确
B.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 因此如果样品中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该样品是 T_2噬菌体 B正确
C.乳酸菌是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不是纤维素因此如果样品中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该样品是玉米不是乳酸菌 C错误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既含有DNA 也含有R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因此若生物组织中既有DNA 又有RNA 该组织可能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D正确故选 C
9.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多个核糖体同时参与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C. 转录时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在RNA上
D. RNA的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答案】A
【解析】解 A.DN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正确
B.多个核糖体可同时进行翻译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 B错误
C.转录时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在DNA上 C错误
D.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也会在细胞核外发生如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错误
故选 A
10.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5\% 嘧啶占55\% 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 嘧啶占66\% 则甲、乙生物很可能是()
A. 蓝藻、变形虫
B. T_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
C. T_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
D. 硝化细菌、SARS病毒
【答案】D
【解析】解 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都含有DNA和RNA 遗传物质都是DNA 因此乙生物遗传物质中的嘌呤= 嘧啶这与题中信息不符合 A错误
B、甲生物核酸中嘌呤eq 嘧啶一定不是T_2噬菌体因为T_2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嘌呤= 嘧啶乙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嘌呤eq 嘧啶一定不是肺炎双球菌因为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嘌呤= 嘧啶 B错误
C 、甲生物核酸中嘌呤eq 嘧啶一定不是T_2噬菌体因为T_2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嘌呤= 嘧啶 C错误
D、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 则嘌呤eq 嘧啶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为单链结构其嘌呤eq 嘧啶 D正确.
故选 D.
11.某双链(α链和β链)DNA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20%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α链中A+T的含量等于β链中C+G的含量
B. α链和β链中G所占本链的比例之和等于DNA双链中G所占的比例
C. 该DNA分子中含有的氢键数目为2600个
D. 以该DNA分子为模板转录出的RNA中A+U=800个
【答案】C
【解析】解 A.根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α链中A+T的含量等于β链中
A+T的含量 A错误
B.α链和β链中G的比值之和等于DNA双链中G的比值的2倍 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含有2000个碱基 A占20% 因此A=T=2000×20%=400 C=G=600 而A、T之间有2个氢键 C、G之间有3个氢键故该DNA分子中氢键数目为2600个 C 正确
D.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5 则以该DNA分子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 中A+U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5 即1000×2/5= 400个 D错误
故选 C
12.密码子表中AUG和GUG为起始密码分别对应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氨基酸均由一种密码子决定
B. mRNA上的AUG序列都能起到起始密码子的作用
C. 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上三个暴露的碱基是UAC
D. 与起始密码相同终止密码也都编码氨基酸
【答案】C
【解析】解 A.密码子表中存在多种密码子对应一种氨基酸的现象 A错误
B.在具体的某一mRNA上 AUG可以是起始密码也可以不是起始密码甚至可以不是密码子只是相邻两个密码子之间的交接序列而已 B错误
C.密码子表中对应于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只有AUG 故转运甲硫氨酸的tRNA上三个暴露
的碱基是UAC C正确
D.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D错误
故选 C
1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RNA完全相同
B. 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调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凋亡受基因控制
D. 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答案】C
【解析】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分化后的细胞内mRNA不完全相同蛋白质也不完全相同 A错误
B、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调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细胞坏死对生物体不利 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核消失前已经表达产生了相关凋亡蛋白在细胞核被排出后其实已经开始了细胞凋亡因此哺乳
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凋亡受基因控制 C正确
D、细胞衰老时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但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D错误
故选C.
14.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发现人体中的热休克蛋白90α可以成为监测肿瘤的标志物有关此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热休克蛋白的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B. 此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C. 此蛋白质的鉴定可用双缩脲试剂高温变性后仍可与之反应生成紫色
D. 此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mRNA分子、核糖体和氨基酸参与即可
【答案】C
【解析】解 A.热休克蛋白的相邻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肽键连接的而连接两条肽链的键有二硫键等 A错误
B.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并也会发生改变 B错误
C.高温不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反应 C正确
D.此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和tRNA D错误
故选 C
15.某哺乳动物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 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C. 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应该选用纯合栗色毛与纯合黑色毛个体杂交
D. 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答案】C
【解析】解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黑色可能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A错误
B.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性状也可能为隐性性状 B 错误
C.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不同性状的纯合个体杂交 F_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C正确
D.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D错误
故选 C
16.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解 DNA分子复制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两条链转录的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 ①正确
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②正确
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要消耗能量③正确
DNA分子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催化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翻译也需要相关酶的催化④错误
DNA分子复制和转录都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翻译发生在核糖体⑤错误
因此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 D
17.科学工作者将4个关键基因移植到已分化的肌肉细胞中并成功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能体现iPS细胞核的全能性
B. 过程①②③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C. 图中 iPS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与神经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有差异
D. 图中 iPS细胞内的DNA与肝脏细胞内的DNA不同
【答案】C
【解析】解 A.全能性是指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图中只发育出神经细胞等不同的细胞没有发育到个体水平因此没有体现iPS细胞的全能性 A错误
B.过程①②③表达的基因有相同的部分 B错误
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iPS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与神经细胞内的mRNA的种类有差异 C正确
D.图中 iPS细胞内的DNA与肝脏细胞内的DNA相同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D错误
故选 C
18.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在被HIV病毒感染的细胞中物质Y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由HIV病毒的RNA 逆转录生成的cDNA中从而造成cDNA合成的末端终止进而阻碍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Y可与碱基A发生互补配对
B. 物质Y可参与细胞中DNA的转录过程
C. 物质Y可参与HIV的逆转录过程
D. 物质Y对HIV 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答案】B
【解析】
19.如果用 ^15N、 ^32P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用 ^35S、 ^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 在外壳中找到\ ^14C和\ ^35S、\ ^32P
B. 在DNA中找到\ ^15N和\ ^32P、\ ^14C
C. 在外壳中找到\ ^15N、\ ^14C
D. 在DNA中找到\ ^15N、\ ^35S、\ ^32P
【答案】B
【解析】解 A.由于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不能在外壳中找到 ^32P A错误B.由于 ^15N在亲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都有 ^32P只存在于亲代噬菌体DNA 噬菌体侵染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其DNA进入细菌以自身DNA为模板利用细菌提供原料所以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 ^15N和 ^32P、 ^14C B正确
C.由于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不能在外壳中找到 ^15N C错误
D.由于 ^35S不标记DNA 所以不能在DNA中找到 ^35S D错误
故选 B
20.如图为真核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分子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5 rightarrow 3 , B. 解旋酶能使DNA分子解开双螺
旋同时需要消耗ATP
C. 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相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D. 由图示可知 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C
【解析】 A 、DNA分子是反向平行的复制的时候只能是从5’端向3’端延伸 A正确
B、解析酶能打开双链间的氢键需要消耗ATP B正确
C 、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C错误
D、DNA分子复制时都保留了原理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方式叫做半保留复制 D正

21.如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部分过程与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步中的噬菌体被^35 \S 标记了
B. 第二步培养时间过长会使沉淀中放射性增强
C. 图示实验结果可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
D. 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答案】C
【解析】
A.由实验结果“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可知第一步中的噬菌体被^32 P标记了 A错误
B.第二步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强 B错误
C.^32 P是DNA的特征元素实验结果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 C正确
D.该实验的结果是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即使是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但最终结果还是沉淀物的放射性强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D错误
故选C
22.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①染色体
②中心体
③纺锤体
④核糖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含有DNA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因此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①正确
②中心体的功能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不进行DNA的复制、转录或翻译不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②错误
③纺锤体的主要功能是牵引染色体向两级移动不进行DNA的复制、转录或翻译不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③错误
④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以tRNA为运载工具翻译形成蛋白质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中①④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23.已知RNA中一段序列为 5^\prime -AGCUGACU-3^\prime 基因中相对应片段模板链的序列是()
A. \ 5^prime -AGCTGACT-3^prime
B. \ 5^prime -TCAGTCGA-3^prime
C. \ 5^prime -AGTCAGCT-3^prime
D. \ 5^prime -TCGACTGA-3^prime
【答案】C
【解析】解由题干可知已知RNA中一段序列为 5^\prime -AGCUGACU-3^\prime 由于模板链与RNA链反向平行则基因中相对应片段模板链的序列是 5^\prime -AGTCAGCT-
3^\prime
故选 C
24.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可作模板
B. 所生成的两条子链互补且方向相反
C. DNA解旋在解旋酶催化作用下完成不消耗能量
D.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可保证其准确进行
【答案】C
【解析】解 A.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可作模板 A正确
B.所生成的两条子链互补且方向相反 B正确
C.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条件是解旋酶和能量 C错误
D.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可保证其准确进行 D正确
故选 C
25.下图示意真核生物细胞核中某基因的转录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转录产物d可能是rRNA
B. 图中阴影部分a是DNA解旋酶
C. 图中转录过程是从左往右进行的
D. 图中b、c均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答案】A
【解析】解 A.mRNA、tRNA、rRNA均为DNA转录的产物图中d可能是rRNA A正确
B.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有解旋的功能不需要DNA解旋酶的参与 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图中转录过程是从右往左进行的 C错误
D.图中b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错误
故选 A
26.抗生素P能有效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原因是其具有与tRNA结构中“结合氨基酸部位”类似的结构在进行试管内翻译时将足量抗生素P加到试管内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A. 试管内翻译的最终产物为不完整蛋白质
B. 携带氨基酸的tRNA无法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 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
D. 抗生素P与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结合
【答案】A
【解析】
27.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②③遵循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B. 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
C. mRNA、tRNA、rRNA是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相同
D. 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往左
【答案】B
【解析】解A.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T−A、
C−G、G−C ②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 ③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 A错误
B.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核糖体因此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 B正确
C.mRNA是信使RNA 作为蛋白质合成时的模板 tRNA是转运RNA 负责将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合成多肽链 rRNA是核糖体RNA 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催化氨基酸脱水形成肽键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C错误
D.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往右 D错误
故选 B
28.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含有n个碱基对和m个腺嘌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DNA分子片段中碱基(A+C)/(G+T)的值总是1
B. 该DNA分子片段中含有的胞嘧啶的个数为(n-m)
C. 该DNA分子片段完成q次复制需要\ 2^q(n- m)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D. 由n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排列方式可能有\ 4^n种
【答案】C
【解析】
解 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该双链DNA分子片段中碱基(A+C)/(G+T)的值总是1 A 正确
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n个碱基对和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中 T=A=m
C=G=n-m 故含有的胞嘧啶的个数为(n-m) B正确
C.该DNA分子片段有n-m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完成q次复制需要( 2^q-1)(n- m)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错误
D.由n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排列方式可能有 4^n种 D正确
故选 C
29.下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些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图中⑤可以准确推导出①②③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B. 图示过程有三种RNA参与
C. 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中可进行图示过程
D. 图中所示的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A
【解析】解图中表示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①和②都是DNA单链其中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 是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代表多肽链
A.⑤为多肽链由氨基酸组成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不能准确推导出①②③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A错误
B.图示过程有三种RNA参与分别是mRNA、rRNA、tRNA B正确
C.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C正确
D.图示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正确
故选 A
30.
根据下表信息可确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A. ACC
B. TGG
C. UGG
D. AGG
【答案】C
【解析】解 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 mRNA的密码
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据表可推知色氨酸的密码子是UGG
故选 C
31.下面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B. 基因与性状之间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指导下合成
D.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答案】B
【解析】解 A、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A正确
B、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受多对基因控制 B错误
C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正确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能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D正确.
故选 B.
32.能作为判断不同DNA分子稳定程度的依据是()
A. 碱基种类数
B. 碱基排列顺序
C. 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D. 碱基C所占比例
【答案】D
【解析】解不同的DNA分子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数量因为A与T之间为2个氢键 C与G之间为3个氢键故碱基C的比例越高其所含的氢
键数量就越多 DNA分子就越稳定
故选 D
33.CpG岛是胞嘧啶﹣磷酸﹣鸟嘌呤的缩写主要分布在基因启动子和转录起始区域 DNA
甲基转移酶能催化CpG岛的胞嘧啶共价结合一个甲基进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如图是研究人员测定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组织细胞中BRCA1基因(乳腺癌1号基因)
启动子甲基化率及基因表达水平得到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CpG岛中碱基C与G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
B. 基因转录起始区域位于启动子上游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区域
C. CpG甲基化降低了BRCA1基因的表达提高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D. 寻找DNA甲基转移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是开发乳腺癌药物的新思路
【答案】B
【解析】
34.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 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一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过程②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均来自宿主细胞
B. 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 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 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答案】D
【解析】
35.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的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 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④患者细胞中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
B. ①④患者细胞可能是因为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
C. ①患者细胞内tRNA种类增多④患者细胞内tRNA数量减少②③患者细胞中t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