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总复习:恒定电流第2讲电学仪器的使用及基本电路的选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另外还要注意测量仪器的量程,电阻类器件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
答
甲
案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必备知识
解析
(1)题目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则要选择滑动变阻器
分压接法,应选取阻值较小的 F。
(2)因电池组电动势为 3 V,则选取电压表 D;根据欧姆
定律,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 I=������=0.6 A,故电流表选
������
取 C。因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则选用电流表外接
必备知识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4.1 (2018 山东济南模拟)为测量“12 V 5 W”的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2 V,内阻不计;
电流表:量程为 0~0.6 A、0~3 A,内阻约为 0.2 Ω;
电压表:量程为 0~3 V、0~15 V,内阻约为 15 kΩ; 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加在小电珠上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
答 案
甲
乙
3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1)两种接法的比较
必备知识
内接法
电路图
外接法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 U 测=Ux+UA
电阻测量值
R 测=������������测测=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电压表分流 I 测=Ix+IV R 测=������������测测=���������������������+��� ���������V���V <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对比说明 串、并联关系不同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都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
4 须选用分压式的 3 种情况 ①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要求,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待测电阻上
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 用分压式接法。
必备知识
电流表、电压表如果知道其内阻,它们的功能就不仅仅是测电流或电压。因此,如果知 道电表的内阻,电流表、电压表就既可以测电流,也可以测电压,还可以作为定值电阻来 用,即“一表三用”。
5 电表的反常规用法
必备知识
5.1 (2018 河北张家口模拟)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 100 m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两种接法 电路图
负载 R 上电
压调节范围
负载 R 上电
流调节范围 闭合 S 前
滑片 P 位置
������������ ≤U≤E
������+������������������
������ ≤I≤E
������+������������������
R
b端
0≤U≤E 0≤I≤E
R
a端
其他单位
螺旋测微器 (1)螺旋测微器要估读,以毫米为单位时,有 效数字要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2)读数时,除注意观察整毫米数刻度线外, 还要特别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1.1(2018 山西太原模拟)(1)如图甲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 9 mm 长 10 等分、
(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 I-U 图线,由此求得该电阻的阻值 Rx= 2.4×103 Ω(计算结 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如图乙所示 (2)在虚线框内画出“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部分电路图。 如图丙所示
答 案
甲
乙
丙
必备知识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1)两种控制电路的比较(不计电源内阻)
方式 内容
2.1 (2019 河南平顶山模拟)(1)图甲用 0.6 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0.02 A,
表针的示数是 0.45 A;当使用 3 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0.1 A,图中表针 示数为 2.25 A。 (2)图乙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0.1 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 1.70 V,若使用的是较大 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 0.5 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 8.5 V。
19 mm 长 20 等分、49 mm 长 50 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 17.7 mm, 23.85 mm, 3.18 mm。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是 2.150 mm。
答 案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解析
(1)最上面图读数:整毫米是 17,不足 1 毫米数是 7×0.1 mm=0.7 mm,最后结果是 17mm+0.7 mm=17.7 mm。中间图读数:整毫米是 23,不足 1 毫米数是 17×0.05 mm=0.85 mm,
(1)以下四个电路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
答 案
(2)在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选 0~0.6 A 。
必备知识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4.2 (2018 河南洛阳模拟)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 5 Ω 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
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为 1 Ω)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1.1(2019 湖南岳阳质检)(1)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工件的长度,如图甲所示,读得长度 L= 10.015 cm。
(2)常用螺旋测微器的精度是 0.01 mm。图乙中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5.620 mm,请在刻度线旁边的方框内标
出相应的数值以符合给出的读数。
最后结果是 23 mm+0.85 mm=23.85 mm。最下面图读数:整毫米是 3,不足 1 毫米数是
9×0.02 mm=0.18 mm,最后结果是 3 mm+0.18 mm=3.18 mm。 (2)固定刻度示数为 2.0 mm,不足半毫米的从可动刻度上读,其示数为 15.0,最后的读
数:2.0 mm+15.0×0.01 mm=2.150 mm。
的读数为 3×0.05 mm=0.15 mm=0.015 cm,所以实际读数为 10+0.015=10.015 cm。 (2)本题中 5.620 mm=5.5 mm+12.0×0.01 mm,所以固定刻度填 5,可动刻度下边
填 10,上边填 15。
(3)要求其精确度提高到 0.005 mm,而螺旋测微器的螺距仍保持 0.5 mm 不变,只
B.电流表(0~3 A,内阻为 0.012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为 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为 3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为 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 A)
G.滑动变阻器(0~20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3 A)
必备知识
3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2)两种接法的选择
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 Rx 较小,宜采用电流 表外接法。若 Rx 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②临界值计算法
当 Rx< ������V ������A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 Rx> ������V ������A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③实验试探法:按图示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柱 P 先后与 a、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
法;采用此接法测得的通过电阻的电流值大于真实值,则根
据 R=������可知电阻的测量值比其真实值偏小,造成这种误差的
������
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3)电流表示数 I=0.48 A,电压表示数 U=2.20 V。
乙
(4)电流表外接而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故实验
原理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5 电表的反常规用法
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20 Ω;
定值电阻:R0=3 Ω;
电源:电动势为 6 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甲
乙
5 电表的反常规用法
必备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a”或“b”)端。
R2 (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 S 前应将滑片移至 a
(2)在实物图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如图丁所示
(2)对于 0~15 V 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 0.5 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 位,即读到 0.1 V。
(3)对于 0.6 A 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 0.02 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 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 0.01 A。
2 常用电表的读数
必备知识
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 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3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必备知识
3.1 (2018 陕西西安期末)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 20 kΩ,电流
表的内阻约为 10 Ω,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差的电路图接线进行实验,测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 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甲所示。
如图丙所示
(3)若另制作一个螺旋测微器,要求其精确度提高到 0.005 mm,而螺旋测微器的螺距仍保持 0.5 mm 不变,可
以采用的方法是 把可动刻度原来的50等分的刻度变成100等分刻度 。
答 案 丙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解析
(1)本题中主尺读数为 10 cm,游标尺第 3 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对齐,所以游标尺
读数=固定刻度示数(单位:mm;注意半毫米
读数=主尺(整毫米数)+游标尺(对齐格数×精度),
读数
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示数×精度
精度包括 0.1 mm、0.05 mm 或 0.02 mm
(0.01 mm)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游标卡尺
(1)在读数时均不需要向后估读一位 注意 (2)读数时以 mm 为单位来读,读出后再按要求化成
②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 端滑到另一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不明显,此时,应改用分压式接法。
③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 【易错警示】 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简单、 能耗低。
H.开关、导线
(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的是 F 。(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答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 外 (选填“内”或“外”)接法,采用此接法测得
案
的电阻值比其真实值偏 小 (选填“大”或“小”),造成这种误差的主要原因
是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必备知识
(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示中 I= 0.48 A,U= 2.20 V。 (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 0~0.5 A 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待测金属 导线的电阻 Rx 的原理电路图。
第2讲 电学仪器的使用及基本电路的选择
1 必备知识
2 关键能力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构造
在同样长度的主尺和游标尺上分成不同的等份,利 利用螺旋转动,将微小的直线位移化为角度
原理 用它们每一等份长度上的差异,来读出较精确的测 变化,并在较大的圆周上对其进行显示
量数据
要把可动刻度原来的 50 等分的刻度变成 100 等分刻度即可。
2 常用电表的读数
必备知识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 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 V 的电压表和 0~3 A 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是 0.1 V 和 0.1 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 1.7×10-8 Ω·m,
再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为 0~0.6 A,内阻约为 0.2 Ω;
电压表:量程为 0~3 V,内阻约为 9 kΩ;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5 Ω;
丙
丁
答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0.50 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2.30 V。
案
(4)导线实际长度为 94 m(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题型一 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关键能力
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室条件选择仪器是进行正确测量的前提,一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安全性原则:要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和客观条件选用合适的仪器,使实验切实可行,能达到预期目
答
甲
案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必备知识
解析
(1)题目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则要选择滑动变阻器
分压接法,应选取阻值较小的 F。
(2)因电池组电动势为 3 V,则选取电压表 D;根据欧姆
定律,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 I=������=0.6 A,故电流表选
������
取 C。因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则选用电流表外接
必备知识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4.1 (2018 山东济南模拟)为测量“12 V 5 W”的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2 V,内阻不计;
电流表:量程为 0~0.6 A、0~3 A,内阻约为 0.2 Ω;
电压表:量程为 0~3 V、0~15 V,内阻约为 15 kΩ; 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加在小电珠上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
答 案
甲
乙
3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1)两种接法的比较
必备知识
内接法
电路图
外接法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 U 测=Ux+UA
电阻测量值
R 测=������������测测=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电压表分流 I 测=Ix+IV R 测=������������测测=���������������������+��� ���������V���V <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对比说明 串、并联关系不同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 都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
4 须选用分压式的 3 种情况 ①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要求,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待测电阻上
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 用分压式接法。
必备知识
电流表、电压表如果知道其内阻,它们的功能就不仅仅是测电流或电压。因此,如果知 道电表的内阻,电流表、电压表就既可以测电流,也可以测电压,还可以作为定值电阻来 用,即“一表三用”。
5 电表的反常规用法
必备知识
5.1 (2018 河北张家口模拟)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 100 m 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两种接法 电路图
负载 R 上电
压调节范围
负载 R 上电
流调节范围 闭合 S 前
滑片 P 位置
������������ ≤U≤E
������+������������������
������ ≤I≤E
������+������������������
R
b端
0≤U≤E 0≤I≤E
R
a端
其他单位
螺旋测微器 (1)螺旋测微器要估读,以毫米为单位时,有 效数字要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2)读数时,除注意观察整毫米数刻度线外, 还要特别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1.1(2018 山西太原模拟)(1)如图甲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 9 mm 长 10 等分、
(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 I-U 图线,由此求得该电阻的阻值 Rx= 2.4×103 Ω(计算结 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如图乙所示 (2)在虚线框内画出“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部分电路图。 如图丙所示
答 案
甲
乙
丙
必备知识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1)两种控制电路的比较(不计电源内阻)
方式 内容
2.1 (2019 河南平顶山模拟)(1)图甲用 0.6 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0.02 A,
表针的示数是 0.45 A;当使用 3 A 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 0.1 A,图中表针 示数为 2.25 A。 (2)图乙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 0.1 V,图中指针的示数为 1.70 V,若使用的是较大 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 0.5 V,图中表针指示的是 8.5 V。
19 mm 长 20 等分、49 mm 长 50 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 17.7 mm, 23.85 mm, 3.18 mm。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是 2.150 mm。
答 案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解析
(1)最上面图读数:整毫米是 17,不足 1 毫米数是 7×0.1 mm=0.7 mm,最后结果是 17mm+0.7 mm=17.7 mm。中间图读数:整毫米是 23,不足 1 毫米数是 17×0.05 mm=0.85 mm,
(1)以下四个电路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
答 案
(2)在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选 0~0.6 A 。
必备知识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4.2 (2018 河南洛阳模拟)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 5 Ω 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
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为 1 Ω)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1.1(2019 湖南岳阳质检)(1)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工件的长度,如图甲所示,读得长度 L= 10.015 cm。
(2)常用螺旋测微器的精度是 0.01 mm。图乙中的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5.620 mm,请在刻度线旁边的方框内标
出相应的数值以符合给出的读数。
最后结果是 23 mm+0.85 mm=23.85 mm。最下面图读数:整毫米是 3,不足 1 毫米数是
9×0.02 mm=0.18 mm,最后结果是 3 mm+0.18 mm=3.18 mm。 (2)固定刻度示数为 2.0 mm,不足半毫米的从可动刻度上读,其示数为 15.0,最后的读
数:2.0 mm+15.0×0.01 mm=2.150 mm。
的读数为 3×0.05 mm=0.15 mm=0.015 cm,所以实际读数为 10+0.015=10.015 cm。 (2)本题中 5.620 mm=5.5 mm+12.0×0.01 mm,所以固定刻度填 5,可动刻度下边
填 10,上边填 15。
(3)要求其精确度提高到 0.005 mm,而螺旋测微器的螺距仍保持 0.5 mm 不变,只
B.电流表(0~3 A,内阻为 0.012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为 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为 3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为 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 A)
G.滑动变阻器(0~20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3 A)
必备知识
3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2)两种接法的选择
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 Rx 较小,宜采用电流 表外接法。若 Rx 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②临界值计算法
当 Rx< ������V ������A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 Rx> ������V ������A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③实验试探法:按图示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柱 P 先后与 a、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
法;采用此接法测得的通过电阻的电流值大于真实值,则根
据 R=������可知电阻的测量值比其真实值偏小,造成这种误差的
������
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3)电流表示数 I=0.48 A,电压表示数 U=2.20 V。
乙
(4)电流表外接而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故实验
原理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5 电表的反常规用法
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20 Ω;
定值电阻:R0=3 Ω;
电源:电动势为 6 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甲
乙
5 电表的反常规用法
必备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a”或“b”)端。
R2 (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 S 前应将滑片移至 a
(2)在实物图丙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如图丁所示
(2)对于 0~15 V 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 0.5 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 位,即读到 0.1 V。
(3)对于 0.6 A 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 0.02 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 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 0.01 A。
2 常用电表的读数
必备知识
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 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3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必备知识
3.1 (2018 陕西西安期末)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 20 kΩ,电流
表的内阻约为 10 Ω,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差的电路图接线进行实验,测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 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甲所示。
如图丙所示
(3)若另制作一个螺旋测微器,要求其精确度提高到 0.005 mm,而螺旋测微器的螺距仍保持 0.5 mm 不变,可
以采用的方法是 把可动刻度原来的50等分的刻度变成100等分刻度 。
答 案 丙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解析
(1)本题中主尺读数为 10 cm,游标尺第 3 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对齐,所以游标尺
读数=固定刻度示数(单位:mm;注意半毫米
读数=主尺(整毫米数)+游标尺(对齐格数×精度),
读数
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示数×精度
精度包括 0.1 mm、0.05 mm 或 0.02 mm
(0.01 mm)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游标卡尺
(1)在读数时均不需要向后估读一位 注意 (2)读数时以 mm 为单位来读,读出后再按要求化成
②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 端滑到另一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不明显,此时,应改用分压式接法。
③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 【易错警示】 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简单、 能耗低。
H.开关、导线
(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的是 F 。(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答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 外 (选填“内”或“外”)接法,采用此接法测得
案
的电阻值比其真实值偏 小 (选填“大”或“小”),造成这种误差的主要原因
是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
4 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必备知识
(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示中 I= 0.48 A,U= 2.20 V。 (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 0~0.5 A 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待测金属 导线的电阻 Rx 的原理电路图。
第2讲 电学仪器的使用及基本电路的选择
1 必备知识
2 关键能力
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必备知识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构造
在同样长度的主尺和游标尺上分成不同的等份,利 利用螺旋转动,将微小的直线位移化为角度
原理 用它们每一等份长度上的差异,来读出较精确的测 变化,并在较大的圆周上对其进行显示
量数据
要把可动刻度原来的 50 等分的刻度变成 100 等分刻度即可。
2 常用电表的读数
必备知识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 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 V 的电压表和 0~3 A 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是 0.1 V 和 0.1 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 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 1.7×10-8 Ω·m,
再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为 0~0.6 A,内阻约为 0.2 Ω;
电压表:量程为 0~3 V,内阻约为 9 kΩ;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5 Ω;
丙
丁
答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0.50 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2.30 V。
案
(4)导线实际长度为 94 m(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题型一 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关键能力
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室条件选择仪器是进行正确测量的前提,一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安全性原则:要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和客观条件选用合适的仪器,使实验切实可行,能达到预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