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组组员: ⼀、实验⽬的
1.学习分离纯化酵母菌的技术与⽅法
2.了解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技术
3.增强⽆菌操作技术的意识
⼆、基本原理
从混杂的微⽣物群体获得只含某⼀种某⼀株微⽣物的过程叫做微⽣物分离与纯化,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较⾼的环境中,如果园⼟、菜园⼟及果⽪等的表⾯。
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母菌⽣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
马丁⽒培养基是⼀种⽤来分离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此培养基是由葡萄糖、蛋⽩胨、KH2PO4、MgSO4·7H2O、孟加拉红(玫瑰红,Rose Bengal)和链霉素等组成。
其中葡萄糖主要作为碳源,蛋⽩胨主要作为氮源,KH2PO4和MgSO4·7H2O作为⽆机盐,为微⽣物提供钾、磷和镁离⼦。
⽽孟加拉红和链霉素主要是细菌和放线菌的抑制剂,对真菌⽆抑制作⽤,因⽽真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可以得到优势⽣长,从⽽达到分离真菌的⽬的。
三、实验材料及⽤具
1.⽤品:苹果、葡萄糖、琼脂、⽔、1%孟加拉红⽔溶液、马铃薯
2.设备与器材:1ml的⽆菌吸管、⽆菌培养⽫等.
四、实验步骤
1、马铃薯培养基的配置
培养基成分:马铃薯 40克、蔗糖(葡萄糖) 4克、琼脂 4克、⽔ 200毫升、 pH ⾃然。
配置⽅法:
(1)配制20%马铃薯浸汁:取去⽪马钓薯40g,切成⼩块,加⽔200ml.加热煮游30 min ,⽤纱布过滤,然后补⾜失⽔互所需体积。
121Pa灭菌30min.即成20%马铃馨漫汁,贮存备⽤。
(2)配制时,按每100ml 马铃薯浸汁加⼊2g蔗糖,加热煮沸后加⼊4克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失⽔。
(3)分装、加塞,包扎。
(4)⾼压蒸汽灭菌:121Pa灭菌30min
(5)将灭菌培养基放⼊37C°的温室中培养24-48⼩时,观察是否有菌落⽣成,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2、倒平板:将马铃薯培养基加热融化,冷却⾄55--50C°时,倒平板,倒三⽫
3、制备苹果悬液
(1)⾸先将1g苹果在研钵中磨细,放⼊装有10ml⽣理盐⽔和玻璃珠的100ml三⾓瓶中去。
(2)激烈震荡约10min,使菌体分散并悬浮与液体中。
(3)⽤⽆菌吸管吸取1ml苹果悬液注⼊盛有9ml⽣理盐⽔的试管中,吸取三次并混匀。
(4)再去⼀只⽆菌吸取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注⼊另⼀盛有9ml⽣理盐⽔的试管中,取三次并混匀。
(5)同法类推制成10-3、10-4、10-5、10-6、10-7的各种稀释度的苹果悬液。
4、涂布
将上述培养基的5个培养基的四个平板分别标上10-3、10-4、10-5、10-6、10-7五种稀释度。
取5只⽆菌吸管,分别从四种苹果悬液的稀释液中各取0.1ml。
对号放于已标记好稀释度的平板中,⽤⽆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轻轻涂布均匀。
重复以上4步骤。
5、培养
将培养基平板倒置于温室中2-3d
6、挑菌落
观察培养后长出的酵母菌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并接种于斜⾯培养基上,再培养。
待菌苔长好后,检查是否有杂菌,若有则需再⼀次进⾏分离纯化,直到获得纯菌株培养物。
五、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