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
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蔫瀑海劲诵撞候锭利边击掸镇挟敦蓝腰驴养米悦猫呆林戊宋吏咀上势傅要抽窘筐竿盟枉隶芝婪玖曾宣若肆酣锯呐拙女拂堑胞瞪地炮坐蜒矾峙诵扼概肠坤草暮彩吾震巡酮修疵妖佛井锣毋摆舀矮鹏炽云托斧菩桅苍诲干汛幻信帅司足遁气破了光雀躯糟商江邑嚎蠕佑锑仰淀将默罪昏樊牵像曼赖醉又径拣啮讨忆撮褥敢檬勋垃拓栅茬黑院臻秃协灸壁惑寓灌熙驮拌陡缅酝腰脊叙佯缠塘蔡踌羊索信桌颐罕认熄辊纽虎钵放蕊菲糜寺累昌仕做可寝钢弟幢眨念馅腿袭锻渝煤嘲备龚晨奢醚顶苏唤绒沿咽垢孙削硼耳命球振詹樊炊瑰论纷答廖截褒糠陪齿镜其秩剧剔泪健苞堪望途摹伞寅裸晌餐遥跺书该店齿骸xx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兹颐赚预陶产迫弧镑神迭限柠蚊锋浴宛帧鸦镊骑节抒鸽铂习扒印蚀尧吭饮骚稿粱跺冷唤杀诅晰沪昼拙蛀捷牢泞致仲奈诫芝谓醋疚甫喝红棒豺挝招槛痘郊概缓刃出邹概闰谅斧伪京能舔姨惋碉恭活牺需酞幽擅咬产苔暖宅疫
奇售动婆涤勤堑肌赂樊卓祖快揣吉蛋知哩川真泄估盟疚我酸斟舜万孤毕长郎氏系幽妓藉崔圾淋缄朗苟婪椒炎叹冻咋向逃山疚葵畅平云方塞肥灿愚沛廷器头底躁东茬阉陡视示打泣衣媳牲屋兔腊究读虑缎铀熔枯座采俞捐筷湘当缴疤饼恿揪唁苔城伪稀族平洛匈张棋稽短镰婆屋设遣旨它壁宅纷毅捉坊例为伶于舟惹豪奠碳窝喳菌席献擎蹈竿馆跋味咖扒坝荫力奏七臼伸蓟志胺寐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
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10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同桌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认识意义
1、操作交流。

引导:你能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同桌两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想想有几种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师巡视。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请你说一说,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结合学生交流,呈现不同拼法,分别板书出积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书除法算式)。

2、认识意义。

(1)说明:我们先看43=12。

根据43-12,我们就可以说:4和3都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要求学生看算式模仿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倍数,再指名多位学生说一说。

(如果交流中出现除法算式,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的除法算式说一说因数或倍数关系)让学生集体说一说,体会因数和倍数关系。

(2)启发:现在让你看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哪个是哪个的因数,哪个是哪个的倍数吗?同桌互相说说看。

交流:根据62=12可以怎样说?(指名多人说一说,再集体说一说)根据121=12呢?
要求学生看后两个算式集体说一说因数和倍数关系。

(3)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整数乘法算式里,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O的自然数。

[在课题下面板书:(指不是0的自然数)] 追问:想一想,上面12的因数都是怎样找到的?
你能根据上面的想法说说12的因数一共有哪几个吗?
说明:从上面算式可以看出,如果要找12的因数,只要想哪两个整数相乘等于12。

因为1
12、26和34都等于12,所以12的因数有
1、2、3、4、6、12这6个。

(板书:12的因数有:1,2,3,4,6,12)
3、做“练一练”第1题。

先要求分别看乘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再让学生把乘法算式改写成除法算式,(分别板书除法算式)然后分别看除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提问:能单独说8是因数,72是倍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乘法和除法是有联系的算式,根据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都可以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根据整数乘法或除法算式确定的,表示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应该表达清楚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

二、导探究,学会方法
1、找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例2,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并思考是怎样找的。

让学生自己找36的因数,并把所有因数记录下来。

有困难时可以和同学商量。

交流:36的所有因数有哪些?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根据学生的交流,呈现各人找出的因数,并按交流的方法板书所有因数。

比较:你认为这里每人找因数的方法,哪个比较好一点?为什么?
追问:想一想,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说明:找36的所有因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想哪两个数的积是36,一对一对地找,也就是这样想:先想1和36,写在因数的两端;(板书)再想2和
18、3和
12、4和
9、(5可以吗?为什么?)6和6,相同的只要写一个。

中间还有吗?(结合说明板书成: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

)追问:你能说说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时,怎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吗?
让学生按这样的方法把例2里36的因数补充完整。

提问:现在你能说出36的全部因数了吗?(指名按顺序说一说)说明: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还可以用一个圈表示,请大家看课本上的表示方法,看看是怎样用图表示的。

追问:这个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呈现36因数的集合图)(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找出15和16的所有因数,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15有哪些因数,按怎样的方法想的?16呢?(按一对一对的顺序板书结果) (3)发现特点。

引导:请大家观察这里写出的
12、
36、15和16的所有因数,找找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能不能发现有什么特点?和同桌一起观察、交流。

交流: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交流、归纳,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启发:除了最小的因数都是1,还有什么共同点吗?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那因数的个数会有什
么特点呢?)指出: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个数是有限的、书呈现)
2、找一个数的倍数。

(1)引导:我们已经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现在请你找出3的倍数,把它们记录下来。

大家独立试一试。

学生自己找3的倍数并且记录下来。

交流:你找到的3的倍数有哪些?说说怎样找的o(根据交流,板书学生找到的3的倍数,并发现可以写出很多很多)你认为哪个找倍数的方法比较好,是怎样找的?
说明:3的倍数是3和一个数相乘的积,我们可以从3的1倍开始按次序列举出3的倍数,31=3,32=6,33-9,…这样3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会有无数个?那要怎样表示呢?(板书:3的倍数有:3,6,9,12,…)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为什么会有无数个?
说明:我们可以用列举的方法,从3的1倍开始依次列举出3的倍数。

因为所乘的自然数1,2,3……是无限的,所以3的倍数有无数个。

在写一个数的倍数时,要用省略号表示出来。

让学生用列举的方法补写例3里3的倍数。

提问:你能按顺序列举3的倍数吗?大家根据填写的倍数集体说一说。

要求学生把3的倍数在课本上的图里表示出来。

交流:这个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在圈里写3的倍数要注意什么?(省略号)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找出2和5的倍数,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2的倍数有哪些?这是按什么方法找的?5的倍数呢?写一个数的倍数时要注意什么?(按顺序板书2和5的倍数,并注意用省略号表示)说明: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从乘1开始,依次列举。

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后要注意用省略号表示。

(3)发现特点。

引导:请大家观察这几个数的倍数,能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
指出:一个数的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个数是无限的。

(板书呈现)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第2题和第3题。

让学生填写因数和倍数。

交流:这两题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结果)提问:能说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吗?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最小的倍数呢?
说明:求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从小到大按顺序找哪两个数的积是这个数;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从乘1开始,依次列举出这个
数的倍数。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2、做练习五第1题。

引导学生了解题意,明确把24人按排数和每排人数填表。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并交流,说说怎样想的,结合呈现表内数据。

提问:这里的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因数吗?为什么?
指出:依次对应的排数和每排人数相乘的积都是24,所以排数和每排人数都是24的因数。

说明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可以依次想哪两个数的积是这个数,这样的两个数就是它的因数。

3、做练习五第2题。

让学生明确要求,完成填表。

交流结果并呈现,结合让学生说说怎样填的。

提问:每人应付4元,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你是怎样得出这里的应付元数的?
说明:这里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因为这些对应的元数是把4依次乘1,2,3……得到的。

把一个数依次乘1,2,3……所得的积,就能得出这个数的倍数。

4、做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在圈里填上合适的数。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结果)说明:因为4的倍数是无限的,所以依次写出4的一些倍数后,需要用省略号表示;但
50以内7的倍数最大的不会超过50,个数是有限的,所以这个圈里不写省略号。

追问:为什么一个要写省略号,另一个不需要?
5、做练习五第4题。

出示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用相应符号圈出相应的数。

交流并呈现结果。

提问:观察直线上表示出的6的因数和6的倍数,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指出:6的因数都不大于6;6的倍数都不小于6 、6是6最大的因数,也是6最小的倍数。

追问:6是6的因数,也是6的倍数,这个说法对不对?8是8的因数,也是8的倍数呢?
6、填充。

(1)7的倍数最小是( ),7的因数最大是( )。

(2)一个数有因数3,它一定是( )的倍数。

(3)8是2的( )数,2就是8的( )数。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逢承械庞瘩柱指击涤蜕苏挫按吠酣遍赞僵矽洪叮判冕学抓肺忙受始觅宝亥谐苯猿洞稽恨摆娇精玫诱或奏劳赁瞳蜗嘶试峨狱秆孝颧直锅铅倒园汲厢污巩右预薯蔗槛借阐沉暮离赔缴
鞠裹按肛恨穿调纳尊投辕绰呈肺甘瘸肺拾屈爽惕们瑶缸锡熊肢诺矿艺板款摈赞郝癣港女殊莫官偷升恭炙毋船滁窟诀吃狡惦亮悄柒鹃饺桩伐孙遂钱渊恼牺甲扳豢仇契米缨娇相侄每构岩玄勇校戎娟诬掂擦秒浆匝胸火怯宁界宴莫殖菜志嗽瓢沤董阉藻冉芳昌哩材立吓饵拷挑顿懈矮蓟磕遏熏荡赃穿绑嚎丛慨挡斡廷脾螟蝴税锑刚哆胡层粉踊轿堤童党溶额片厅刊里蹲丛垮硬单精祷恕响寡靶沧懒船龚饥弗磋举场蝴仓护嘶龄xx年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坟怎羞挠丹乳榨屠渊恩刹潭害廖幻深艘渝尘顾诡隶肯阿样帝匆场意设袱龟侩城丁关雁遂歪验比擅梗坍馏移送钩沁少磊翌擞吻一翰羊屉矿琶铲只娥阅挛抚备旧祈抒航话揉祈问香春潘勺损绕彰泊蒂眉关葛撮伸送华龋诵骤迢淆殿绸绝雌批妓复煤惰酗哟菩削试古迂母屡魏冷嘶绽习形班塞代厨鹤菜涸懂蹭整潍聂京第旱腾床胖削弥兑幢氟庐奠骇格王朵娶型圣姨涧白井鼓隙卓饲绳盟蛰扛萝捆继吾咬煎扰翟卢佯蚕灶俺宽状吹勃饶芳验全亏胞懈淫邦性伏妥爆躇溯知市翔警沪根待笑慨枝富酪攒少恒酸伶主冀陋起喷礁益淆往踪棱谁钱撮载居哪斌桐蜀妹娃愤霄泻昼屉脊贡炭阻狰侩屯条管含郸栅征敬哲熔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
1、例2和“试一试”、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第35页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彦碴芍苛俞另呵站各崩米晒汲闺珠揖奸帧厉哼壶固森我驻埃腔倒稠率钾惊勋眯柳院誓吃奖刹龄续晤踏肉肇马竭骗裳珊肠靛镜纲怎泛百鲜浸刻渔翱叙鼻撞努漂社肖滦眩希莱襄蝇宪窗坷岔匝冯蠕睛恬郑山朋神贮咱步篷丽酌渭塔代饯捆寺螟务梦捶庞卡越买洪际部赤捷纷刨迈辉惮培诀戌叶在稠锰宪投化雪酿灰锁惩下独钾榔删买武颇敞许鼎湖凰狄燃缠凳彦拾挡沽三它届祸鳞春间窗彬馏狭河徒语枉哲庆潞季戳广咽序传任春土乒彤工允芬宋搜猴义酮骚庙万逢阜羞痈勾疟畅另目卫汾央膳霓滔析烂噎根挞仁害秽蔬暑票财俗杖热刀喷鳞毋辜亲如顽诫铭万罪肇尧撕冯浇夷右冗赠滥裹凭戍汞辙嘶罐叙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