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淄博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块学分认定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理)(2014.01)
(满分15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分值75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75分)
1.5分题:
1.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2.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略微下降,这是因为()A.血浆中的水分减少了B.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
C.血浆中的乳酸增多了D.血浆中的K+减少了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4.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5.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6.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
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

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共生、寄生、竞争B.竞争、寄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D.共生、竞争、寄生
7.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8.在下列各图中,表示种群一段时间内,在无环境阻力的状况下增长的是()
9.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这时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作用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10.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11.与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
A.性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
12.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4项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A.大小便失禁B.触觉完全丧失C.躯干冷温觉丧失D.躯干痛觉丧失13.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物种组成的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14.下面对于群落演替描述正确的是()
A.农民在不同季节在同一块农田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可以算群落演替
B.在池塘中轮换放养不同种的鱼可以看作群落演替
C.岩石上经过长时间的变化生出苔藓为群落演替
D.人们在农田种植物可以算群落演替中的草本到森林阶段
15.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B.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
C.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16.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17.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
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19.以下对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地是()A.某农民种的小麦在杨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该农民给小麦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蝌蚪会停止生长,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幼年人会患呆小症;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
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
解这种作用
20.下列哪一个序列属于初生演替的实例()A.苔藓→地衣→草本植物B.地衣→草本植物→苔藓
C.地衣→苔藓→草本植物C.草本植物→苔藓→地衣
21.某双链DNA分子中,已知其中一条链中碱基数目比例关系为(A+C)/(G+T)=0.4,则另一条链中(A+C)/(G+T)为
A.2.5 B.0.4 C.0.6 D.1
22.“DNA指纹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重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A.稳定性B.特异性C.多样性D.可变性
23.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15N标记,然后置于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

当DNA分子复制n次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数为
A.2 B.2n C.2n –2 D.2n-2
2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D.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
2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基因病是指受单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单倍体
B.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四倍体
C.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D.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7.把体细胞含有六个染色体组的普通小麦花粉和叶肉细胞分别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培育出两种小麦植株。

分别称之为
A.单倍体、六倍体B.三倍体、六倍体
C.单倍体、二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
28.依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各种疾病中既是突变性状又属伴性遗传的是A.人类的血友病B.21三体综合征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冠心病
29.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是
A.促进细胞分裂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体复制D.抑制着丝点分裂
30.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
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
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子高度不育
D.不同种类的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交配
2分题:
31.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32.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33.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作亲本,F2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
A.1/16 B.3/16 C.2/3 D.1/3
34.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35.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受精卵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36.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A .4种和1种
B .4种和2种
C .4种和4种
D .8种和2种
37.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 的色盲儿子,这个孩子多出的X 染色体来自
A .卵细胞
B .精子
C .精子或卵细胞
D .精子和卵细胞 38.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一位未婚女性血友病患者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则她与正常人婚后生育患血友病男孩几率是
A .0
B .50%
C .100%
D .25% 39.下图所示为某一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果蝇的性别为雌性
B .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 .该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
D .该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Ⅱ、Ⅲ、Ⅹ、Ⅹ
40.如果用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作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5S
B .可在DNA 中找到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32P、35S
D .可在DNA 中找到32P、35S 41.下图示DNA 分子复制过程,图中a 、b 、c 、d 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 .b 和c 的碱基序列互补
B .a 和c 的碱基序列互补
C .a 链和b 链中(A+T )/(G+C )的比值相同
D .a 链和c 链中(A+T )/(G+C )的比值相同
42.一条含有21个肽键的多肽,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 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 的DNA 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依次为
A .63和126
B .22和66
C .66和22
D .66和132
43.下面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 .基因型Abcd 的生物含一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a b c d 复制
d a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44.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A.12.5% B.25% C.50% D.75%
4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46.(11分)如某动物细胞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m)。

下图分别为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

请回答:
(1)细胞A是_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______。

(以横轴上的数字段表示)
(2)该动物体细胞中最多可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与细胞C相对应的曲线段_______。

C细胞最终能形成_______个成熟生殖细胞。

(4)曲线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的结果。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________分离,成为染色体。

47.(12分)以下是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1)实验1: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根据对DNA的X光衍射结果,以及对DNA分子不同碱基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提出DNA分子______结构模型。

(2)实验2: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再让子一代自交,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高茎与矮茎的比例约为_________。

对上述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_________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最后检验演绎推理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

(3)实验3:育种工作者在研究番茄染色体变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Aa的番茄幼苗,所获得的番茄植株细胞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为________。

(4)实验4: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青椒种子进入太空,返回后获得一批新的类型,然后人工选育出“枝叶粗壮,果大肉厚,免疫力强”的太空青椒。

这属于______育种,其原理是_________。

(5)实验5:对正常烟草的___________离体人工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芽尖,可以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再经人工选择得到正常烟草的纯合子植株。

该育种方法相比于杂交育种,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8.(10分)以下表示DNA分子结构片段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请据图回答:
(1)图中DNA分子片段共有碱基________个,其中碱基________(填字母)是DNA
特有而RNA中没有的。

(2)依据图中9判断,虚线框中所示结构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若该DNA 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_______个游离的框中结构参与复制。

(3)由于_________具有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4)图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和_______。

DNA通过_______原则决定蛋白质的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5)缬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_________。

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工具”是________。

49.(12分)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图是某家族该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D----d控制)。

请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IV l5的基因型是________,是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

(4)III1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

(5)Ⅲ代中11与13是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的,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是____。

50.(10分)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为对某一家族中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甲病)和另一种伴性遗传病(乙病)调查后得到的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分别用A与a、B与b表示)。

请分析回答:
(1)图1中①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

(2)若图1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会改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可判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性遗传病。

(4)仅考虑乙病,Ⅲ2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两种遗传病都考虑,Ⅰ1的基因型是
_______;Ⅲ5个体不含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

(5)假设Ⅳ2也是乙病患者,她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
正常)。

请你分析,Ⅳ2的乙病基因在整个系谱中的传递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个体世代及标号和→表示)
(6)在该家族的正常人群中,能否确定谁是“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_____________(若能确定就写出个体表示的代号,若不能确定就写“不能”)。

51.(20分)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
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

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

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
达)。

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

请分析回答:
(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以及hhRR、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以及HHRr、HhRR、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型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______一次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现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获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请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