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剧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一幕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物程老师和全体学生
学生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何朱闵;同学们,我很喜欢这首词的韵律,你们呢?
生1:我喜欢苏轼对弟弟那份淳朴的思念。
生2:我们喜欢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生3;我们喜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思;
齐:我们更喜欢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祝福。
何:他的诗词或豪情吟唱、或望月诉情,无不散发着对待人生的超然豁达。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朝,走近苏轼吧.
第二幕:第一阶段水光激淹晴方好(1061——1079>
人物:欧阳修、梅尧臣、苏轼、苏辙
旁白1:1056年.47岁的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21岁,苏辙19岁,进京赶考。
大文学家欧阳修这年50岁,受皇帝钦点,做了本次礼部页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在本次礼部页举考试中/充任/点检/试卷宜。
(ppt出示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角色照)
(欧阳修和梅尧臣坐在案桌前批阅一份考卷。
)
欧PII修:(震惊):哎呀呀,这篇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语言流畅.说理透彻.
梅尧臣:文风也很清新洒脱。
不只是哪一位才子所作?
欧用修:我最得意的学生曾巩才学八斗,如今天下,无人能比。
想必这是他所作。
梅尧臣;这篇文章当属第一.
欧阳修:如果我让曾巩得了第一,别人会说我做老师的有私心。
不可、不可呀!我一向为官消正,哪能让人猜疑?
梅尧臣;欧阳大人,这样以来,也不埋没了人才.
欧PII修:为了避嫌,只能委屈把他做第二名了,把这份第二名的试卷列为第一吧。
梅尧臣:欧阳大人的为人在下佩服不已!(拆开试卷一看名字,惊讶):这第二名不是曾巩的,
李定:陛下,苏轼在诗词中包藏枫心、讥讽新法、指责皇帝、漫骂朝廷。
此人非杀不可呀!
皇上:杀.
苏轼在台上舞蹈,其他人伴舞。
大祸临头的音乐。
旁白2:朝野上下纷纷上书皇帝救苏轼。
王安石也上书请求从轻发落。
于是苏轼被贬到黄州。
他开始对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进行反思,并大量接触老庄哲学,以期修炼出沉静,'旷达、荣辱/利弊得失/无系于心的宁静心境,从而来摆脱“乌台诗案”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痛苦。
他越来越豁达乐观了。
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苏轼:谁怕?
齐:一蓑烟雨任平生。
男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苏轼:微冷,
齐: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旁白2:乌台风雨洗铅华,自然风雨沐清净。
面对起起伏伏的人生,终于能够风轻云淡地说出:生齐:也无风雨也无晴。
<PPt)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莞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四幕第三阶段、身心洞清净(1094—1101)
人物:苏轼苏过
苏轼带儿子苏过上场(背景龙泉寺ppt):“人间有味是清欢”,谁知被卷入政治纷争,连遭贬谪。
今年我己五十七岁,不得不从河北的定县赶往遥远的贬谪zh。
地广东惠州。
苏过:父亲,人们都说通过大庾岭.多少人有去无回。
我们总算过来了。
苏轼:哈哈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今天来到龙泉寺,为父内心的阴瑾也化之殆尽。
苏轼:儿啊,纸笔来。
苏过(弯腰、双手呈上毛笔):请。
苏轼提笔于龙泉寺钟上题《过大庾岭》诗一首:苏轼: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
生齐: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生齐: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何:于是,在苏轼的作品里.浸透着自然平淡,淳厚朴实,透露出对生存的自信、对自然的向往。
自此,苏轼的心里、生活里充满阳光,充满豁达、充满热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