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树林高中9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段考中四基础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北縣樹林高中94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中四基礎生物科試題
命題範圍:第二章、第三章、4-1、4-2(熱帶雨林)
◎ 注意:所有答案作答於答案卷上,並填上班級姓名座號,缺者扣分
一、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佳答案,每題2分,共40分)
( ) 1. 比較下列何種數據較能了解生態環境的變動情形? (A )族群密度(B )最大負荷力(C )群集變動率(D )
物種歧異度。

( ) 2. 下列有關族群波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族群波動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 (B)族群波動只存在極短時間,不
易觀察 (C)族群波動並不會造成物種的滅絕 (D)族群波動有時呈現週期性。

( ) 3. 下圖為矽藻族群數量變化曲線,該曲線所表達的訊息為 (A)族群所處的環境沒有遷入、遷出 (B)族群生活在
開放環境之中 (C)族群數呈反覆波動現象 (D)族群數呈動態平衡。

培養時間(日)
每公升水中個體數(百萬
)
0600
1002003004005000
5
10
15
20
25
30
( ) 4. 阿中想要估算樹中操場上車前草族群之族群密度,而將操場均分成32塊(如下圖),並在其中隨機選取八個
邊長為1公尺的樣區(編號(1)~(8)),計算其中車前草數目,得到結果如下(數量以「x 的數目」表示),請問阿中所計算出的結果應該為何?族群密度D = (A)48株/m 2 (B)8株/m 2 (C)6株/m 2 (D)1.5株/m 2。

( ) 5. 下圖為兩個海洋島嶼,根據圖Ⅰ及圖Ⅱ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970年時乙島的種內競爭小於甲島
(B)1980年以後甲島的鳥類總數就一直大於乙島 (C)1990年時乙島的物種多樣性大於甲島 (D)1990年時乙島種內競爭大於甲島 (E)甲乙兩島的物種多樣性不斷變小。

(種內競爭意為同種生物之間的競爭)
( ) 6. 下列有關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生活於海邊的魚類大多是廣鹽性的種類 (B)蜉蝣是溶氧量3~4ppm
的天然無污染河川主要的動物 (C)高山針葉林分布的主要限制條件是養分的多寡 (D)綠藻普遍分布於海洋中,形成海洋生態系中的主要生產者。

( ) 7. 有相鄰兩塊田,一塊田種的是野生品種水稻,因受到黴菌感染,有60%枯死,但有40%未受影響。

鄰近的
另一塊田,種植的是人工育種的水稻,同樣受到黴菌感染,但卻全部枯死。

下列何者是造成此差異的最可能原因? (A)人工育種的品種產生突變 (B)野生品種有較好的適應能力 (C)野生品種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 (D)人工育種的品種缺乏遺傳變異。

( ) 8. 有關群集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是生態系中具生命的部分(B)群集具明顯的界線(C)群集的生物組成是固定不變的(D)任何不同的生物均可組成群集。

( ) 9. 多尼多尼喬巴以校園荷花池進行淡水生態系的研究,他的研究應包含哪些項目?甲.光照強度乙.藻類種類與數量的多寡丙.水中無脊椎動物的數量丁.池邊柳樹每日的落葉量(A)乙丙(B)甲乙丙(C)乙丙丁(D)甲乙
丙丁。

( )10. 群集內的生物活動常隨季節的更替而呈現週期性的變化,下列何例最符合此概念?(A)每年春秋二季公狗母狗的交配行為(B)蝙蝠通常在白天休息,晚上才出來活動(C)農田廢耕後不久長出雜草(D)將培養一段時間的細菌移入新培養基後,細菌快速增殖。

( )11. 我們說「大操場跑道中間的草地群集和教學區前草地是不同的群集」,最主要的根據是(A)群集中相同物種所在棲地不同(B)兩地土壤光量不同(C)兩地物種體型大小不同(D)兩地物種種類、數量不同。

( )12. 在草原和森林生態系的交界處有一個過渡區(即生態交錯區),生活於此區中的群集與兩個相鄰的生態系相比有何特點?(A)草食性動物較多(B)掠食者和寄生物較多(C)動物多樣性較大(D)動物多樣性較小。

( )13. 優勢物種是指(A)群集中最高的物種(B)數量最多的物種(C)會影響群集大小的物種(D)位於食物塔頂端的物種。

( )14. 甲.環境中物化因子乙.物種結構丙.生物族群丁.食物網戊.物質循環,上列各項在消長過程中會發生變化有哪些?(A)甲乙丙丁戊(B)甲乙丙丁(C)甲丙丁(D)乙丙丁。

( )15. 下列有關族群與群集的比較,何者錯誤?
( )16. 某人站在樹下,測量者手拿尺往前伸直,測出此人身高在尺上的長度是5公分,而樹高長度則為30公分,已知此人身高是170公分,則樹高大約(A)5公尺(B)10公尺(C)15公尺(D)20公尺。

※玉山塔塔加鞍部地區,數年前曾經發生大火,之後許多生物學家調查其生物相,發現該地區植被的種數和生物量逐年增加:(回答17、18題)
( )17. 請問在生態學上,此種情形稱為(A)初級消長(B)次級消長(C)逐級消長(D)顛峰消長。

( )18. 承上題,若生物學家發現該地區植被的種類和生物量均維持在某一數量,並不再增加,則在生物學上此種情形稱為(A)消長(B)初級群集(C)生態群集(D)顛峰群集。

二、多重選擇題(答案一個到五個不等;每題2分,共20分;每錯一個選項扣0.5分)
( ) 1. 下圖為臺灣高山田鼠的族群調查,對此圖的推論下列何者正確?(A)族群密度在夏季高,冬季較低(B)族群密度呈現季節變化(C)推測捕食田鼠的黃鼠狼也有類似的週期變化(D)田鼠的生殖季較可能在夏季(E)冬季田鼠密度較低,只因死亡率或遷出率較高。

( ) 2. 有些生物學家認為病毒不是生物,他們的理由為何?(A)不具核酸(B)不具蛋白質(C)沒有細胞構造(D)缺乏完整的酵素系統(E)離開寄主,便無生命現象。

( ) 3. 下列由微生物所引能的疾病之配對中,哪些是正確的(A)馬鈴薯腐疫病:細菌(B)香港腳:真菌(C)口蹄疫:細菌(D)嗜睡病:原生動物(E)破傷風:病毒。

( ) 4. 下列有關生態系的敘述,何者正確?(A)生態系可以自然形成,也可以人為營造(B)生態系有自我調節能力,故維持穩定不變(C)人類常是破壞生態平衡的最主要角色(D)只要物質能量可以達到輸入、輸出接近
時,就一定能達到生態平衡(E)太空人所居住的太空船,可以看成是地球上生態系的延伸部分。

( ) 5. 有關生態地位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一個生物身分的高低 (B)害蟲是沒有生態地位的 (C)生物的生態地位是固定不變的 (D)生物在能量轉移的角色中與生態地位有關 (E)天敵是一種生態地位。

( ) 6. 下列有關顛峰群集與消長過程中的群集比較,何者正確? (A)物種的生物潛能較大 (B)食物網複雜且變動
率高 (C)群集結構嚴密無分層現象 (D)物種個體較大且壽命較長 (E)生物歧異度較大。

( ) 7. 群集消長的特性為何? (A)消長群集的特性之一是原先的物種皆會消失 (B)植物群集才有消長現象而動物
群集則無 (C)熱帶地方的群集較穩定是因為熱帶地方已無消長現象 (D)消長的特色是生態系的組成功能都發生改變 (E)群集的消長是漸進的、緩慢的一種連續性的改變。

( ) 8. 生物歧異度較大的生態系基本上有何特性? (A)氣候通常溫度高、溼度大 (B)各種生物族群的個體數量很
多 (C)動植物群集垂直分層複雜 (D)生物棲所種類多 (E)食性關係簡單。

( ) 9. 下圖為族群的S 型成長曲線,依圖選出下列正確之敘述 (A)C 代表該環境的負荷力已達頂點 (B)C 代表環
境阻力逐漸增加 (C)B 代表生物已適應環境,生殖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D)D 代表出生率等於死亡率 (E)環境阻力A >B >C >D 。

時間
族群中個體數
A B C D
( ) 10. 下列有關微生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綠藻是海洋生態系中最重要的生產者 (B)降雨後,空氣中的含
菌量增多 (C)植物病害以真菌寄生所引起的最為普遍 (D)人體內的微生物必會危害健康(E )造礁珊瑚因體內共生細菌的協助而能製造出巨大的珊瑚礁。

三、綜合題
※ 題組:1989年某海岸1000m 2之紅樹林中有2180株水筆仔,至1999年該區水筆仔數為1880株。

問:(回答1、
2題)
1、1989年該區水筆仔之族群密度是多少?(請註明單位)
2、該區十年來水筆仔族群密度之變化率是多少?(請註明單位)
※題組:右圖是a 、b 、c 三種動物的存活率曲線圖:(回答3~6題)
3、那種動物幼兒期死亡率最高? (A)a (B)b (C)c 。

4、那種動物幼年、壯年及老年期的死亡率相似? (A)a (B)b (C)c 。

5、a 種動物中存活500個個體時的年齡百分比大約是多少? (A)25% (B)50% (C)75% (D)100%。

6、那種動物在中成年期的同種競爭對手最少?
(A)a (B)b (C)c 。

年齡百分比
(以各該動物最長壽年齡為%)
100每




生存
數(
個)
01000
500
50100%
a
b
c
※題組:右圖表臺灣島上的四種生物,在不同溫度下的分布情形:回答下列問題(7~9題)
7、圖中何種生物的分布範圍最廣? (A)甲 (B)乙 (C)丙 (D)丁。

8、寒流來襲,圖中何種生物最可能先死亡? (A)甲 (B)乙 (C)丙 (D)丁。

9、櫻花鉤吻鮭的生活環境與圖中何種生物最相似? (A)甲 (B)乙 (C)丙 (D)丁。

甲甲
200個體數(隻)
乙乙
丙丙
溫度(℃)


100
※配合題:右列各生物,牠(它)們主要活動於左列垂直結構中的哪一範圍?(每層皆為多選,回答10~13題)
10、地下層______ (A)冷杉(E)蕨類(I)山雀(M)藍腹鷴
11、地表層______ (B)細菌(F)真菌(J)畫眉
12、灌木層______ (C)草本植物(G)蘚苔(K)大冠鷲
13、喬木層______ (D)杜鵑花(H)鐵杉(L)帝雉
14、湖泊的植物有甲.沉水植物乙.岸邊植物丙.浮水植物丁.挺水植物戊.浮游藻類等,由湖心往外的水平分布排列順
序為。

15、一個氣候區內具有共同適應特性的動植物群集,此稱為__________。

16、生態系的主要功能為何?
17、生物自水中演化到陸地生活會面臨哪些生活的難題(三大難題)?
18、以時間為橫坐標,並分別以物種數、生物量、優勢生物族群為縱坐標,試繪出消長過程的關係曲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