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权度法》(权度,指度量衡制度),“规定以万国权度
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
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

这些措施()
A.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2.近代中国道路同行规则是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借规程》中载
明的条文:车辆通行时必须靠路左。

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
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城市交通规
则》。

这在本质上说明()
A.近代中国人被动学习西方文明
B.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C.近代中国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D.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生根本变化
3.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

下列表述不属于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B.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C.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
D.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4. 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
纸不发出哀婉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关于秋瑾的文
字就有三万多字,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这一现象表明()
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
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5. 1905年《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种种事情,真如
同身历其境·······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
记。

······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动人的善念。

这里作者认为()
A.电影具有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活方式
C.电影作为新星娱乐方式受到国人的欢迎
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
6.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学术期刊中,很多论文、论著都有“社会主义”“商
品生产”“市场规律”等关键词语。

这一学术动态客观上反映出()
A.学者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欢迎
B.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得到完善
C.经济领域出现“左”倾错误
D.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探索
7.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中,大多以重工业为主,苏联的这一援助适应了我国()
A.顺利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需要
B.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基础的需要
C.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需要
D.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8. 1975 年四届人大闭幕后,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他强调:“把钢铁生产搞上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坚决同派性作斗争,认真落实政策,建立必要的规整制度。

”这一举措反映出()A.“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的干扰依然存在
B.邓小平恢复了中共八大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
C.邓小平吹响了全面整顿国民经济的号角
D.至此“文化大革命”客观上宣布破产
9.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

······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这说明当时()
A.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10.《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充分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11.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三十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
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三十多年主要是相对自由的个体主导型的流动。

这一趋势客观上反映出我国()
A.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作用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
C.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频繁
D.城市化进程加快
12.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几百年来一直有出国做工的传统。

由于一些现实问题
的存在,这一传统在改革开放前几乎被阻断了。

我国政府开始扭转这一状况的
措施是()
A.设立一批经济特区 B. 试点家庭联产承包制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13.“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
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
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所做的贡献。

”对材料中的“他们”,最完整的理解应是()
A.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参与者
B.富裕起来的个体工商业者
C.经济特区内的外资企业
D.创办乡镇企业致富的农民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在农
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
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就其形成而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A.农民是否自愿 B. 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
C.是否面向市场 D. 是否经营同类农产品
15.浦东开发开放时,中国正逢经济的重大转折,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

但是今天浦东
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文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A.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
C.由中央统一领导到开放地区自主经营和管理
D.由着重发展工农业转向着重发展国际贸易16.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复礼”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17.“礼教始行,源溯春秋,谁挈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靡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

”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A.孔子 B. 董仲舒 C. 荀子 D. 孟子
18.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轶:超过一般)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19.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

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还是有了明显的进展。

第六个五年计划(1956—1960年)和七年计划(1959-1965年)都取得成绩。

从1951年到1965年期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7%.苏联的工业产量成倍增加。

1953年到1954年间,钢的产量从3810万吨增长为8500万吨,煤从3.2亿吨增为5.5亿吨,石油从5280万吨增为2.23亿吨,电力从1340亿度。

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比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
---《赫鲁晓夫改革:光荣与混乱并行》
---摘编自黄安年《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材料三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

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的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张文本《世界地缘政治中国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的异同之处。

苏联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结果。

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其改革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7分)
(3)从苏联这三位领导人三次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于20世纪30年代国内货币秩序的混乱,美国强调货币稳定优先措施,抛出每35美元兑1盎司黄金,其他国家货币钉住美元政策。

基于该协议而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提供国际货币事务磋商机制,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融资支持,并对国际货币调整进行监管
---张玉来《中国需要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话语权》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2015.7.21,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发起建立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
海开业。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金砖银行作为国际发展体系的成员,与现有多边开发机构是合作互补关系,将与相关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和私营部门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鉴于20世纪30年代货币秩序的混乱”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6分)
(3)有人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建立被称为“新布雷顿森体系”建立,你如何认识该组织的成立?(6分)
23. 材料一1937.10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政府各机关开始陆续向重庆汉口长沙转移,外国使馆也开始撤退。

11.20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迁都宣言,宣称“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

长期抗战起见。

本人移驻重庆。

此后将以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抗日战争期间,后方工业中属于重工业的工厂占工厂总数的35%左右,以资本计算占50%左右,改变了战前轻工业占优势的状况,在工业布局上,重庆是最大的工业中心,加上四川其他地区,占工厂数的45%以上,资金的53%。

其余工业分布在湘桂陕甘黔滇等省的主要城市。

材料二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依靠的是另一套发展经济和粮食保障供应系统。

1942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持久的战火,令原始小农经济全面崩溃,大量农村劳动力被送往前线,农民的生活越发陷入困顿。

八路军只能自谋生路—开荒种地,大生产运动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期间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10分)
(6分)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概括中国共产党“另一套发展经济和粮食保障
供应系统”
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

(10分)
参考答案
21 (1)同:都在工业领域取得了成果。

异:赫鲁晓夫时期农业改革成果不
明显。

勃列日涅夫改革期问农业得到了一定发展。

原因:斯大林逝世后,赫鲁
晓夫、勃列日涅上先后进行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了调整。

(8分)
(2)结果:国民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低,经济改革失败。

变化:改革重心
由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

后果:造成苏联解体1 (7分)
(3)启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曲折复杂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改革一定要符合实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5分)
22. (1)措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固定汇率制,成立国际货布基金组织,
其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影响: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但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颔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8分)
(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国际:挑战美元的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6分)
(3)示例一:该组织的建立响应了全球化和多极化格局下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制的呼声。

有效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分)。

示例二:旧有体制的束缚和欧美国家为维护既得利益的阻挠、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合作的程度,都会使该组织发展步履维艰。

(6分)
23(1).变化:政治方面,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抗曰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中心。

经济方面,西南地区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联系:政治中心的迁移带动东南沿海地区和其它地区的金融业、工业以及人才的内迁,带动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国民政府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资源上保障了陪都重庆的安全。

(12分)
(2)含义:与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道路不同。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侧重于发展农业生产。

特点:自谋生路,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的士地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抗日的同时解决根据地军民的温饱问题。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