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法律维权的案例(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案例背景
某市某企业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企业员工约
200人,其中正式员工100人,临时工100人。
该企业自成立以来,曾获得多项荣
誉称号,但在2018年,企业出现了严重的工资拖欠问题,导致员工生活陷入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二、事件经过
2018年3月,该企业部分员工发现工资被拖欠,经核实,自2017年10月起,企
业已拖欠员工工资累计达3个月。
员工们多次与企业协商,要求发放拖欠工资,但企业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采取暴力手段威胁员工。
事件发生后,员工们感到十分愤怒和无助,纷纷向当地工会组织求助。
工会接到员工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并组织员工与企业进行协商。
三、工会介入
1. 工会调查
工会组织调查发现,该企业拖欠工资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二是企业负责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员工权益不重视。
2. 工会协调
工会组织多次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企业尽快发放拖欠工资。
在工会持续的压力下,企业负责人终于同意与员工签订协议,承诺在一个月内发放拖欠工资。
3. 工会维权
在协议签订后,工会继续关注企业工资发放情况。
一个月后,企业仍未履行承诺,再次拖欠员工工资。
工会再次介入,与企业进行协商,要求企业立即发放拖欠工资。
4. 法律援助
在工会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工会为员工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员工依法维权。
员工们依法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企业支付拖欠工资及赔偿金。
四、仲裁结果
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员工们的仲裁申请,经过审理,裁决企业支付拖欠工资及赔偿金共计50万元。
企业不服仲裁结果,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院判决
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符合法律规定,判决维持仲裁结果。
企业不服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六、案例启示
1. 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会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维权能力,为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2. 企业应依法经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企业负责人应树立社会责任感,关注职工生活,切实履行支付职工工资的义务。
3. 职工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权。
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4.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总之,工会法律维权案例为我国企业职工维权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会组织、企业和职工应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2篇
一、案例背景
某市一家知名企业,员工人数众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压缩员工福利,导致员工劳动权益受损。
2018年,该企业部分员工因工资待遇、加班费、社会保险等问题向当地工会组织寻求帮助。
二、事件经过
1. 员工反映问题
2018年3月,该企业部分员工反映,自2017年起,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且未缴纳社会保险。
此外,员工工资水平与同行业相比明显偏低,员工生活压力较大。
员工们多次与企业协商,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2. 工会介入
在员工反映问题后,当地工会组织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
经调查核实,该企业确实存在未支付加班费、未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
工会组织认为,企业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决定依法维护员工权益。
3. 工会维权行动
(1)与企业协商
工会组织代表员工与企业进行协商,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缴纳社会保险,并提高员工工资水平。
在协商过程中,工会组织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2)法律援助
在协商过程中,企业态度强硬,拒绝承认错误。
工会组织为员工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员工依法维权。
在律师的协助下,员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3)仲裁裁决
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定企业存在未支付加班费、未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依法判决企业支付员工加班费、缴纳社会保险,并要求企业提高员工工资水平。
(4)执行仲裁裁决
企业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支持了仲裁裁决。
在法院的监督下,企业最终履行了仲裁裁决,支付了员工加班费、缴纳了社会保险,并提高了员工工资水平。
三、案例总结
本案中,工会组织充分发挥了维权作用,通过与企业协商、法律援助、仲裁裁决等途径,成功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本案的几点启示:
1. 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维权作用,关注员工合法权益,为员工提供法律援助。
2. 员工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维权,遇到问题时及时向工会组织反映。
3. 企业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4.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总之,本案充分体现了工会组织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3篇
一、案例背景
XX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人数也逐年增加。
然而,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问题也逐渐凸显。
2015年,XX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对部分员工进行裁员,这一决定引发了员工的强烈不满。
在多次与公司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员工们决定通过工会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纠纷焦点
1. 裁员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2. 裁员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操作?
3. 员工的经济补偿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三、工会维权行动
1. 成立维权小组:XX公司工会迅速成立了一个由多名员工代表组成的维权小组,负责与公司进行沟通和协商。
2. 调查取证:维权小组对裁员的决定、员工的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取证。
3. 法律咨询:维权小组聘请了专业律师,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维权行动提供法律支持。
4. 集体协商:维权小组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多次集体协商,要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员,并保障员工的经济补偿。
5. 舆论监督:维权小组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渠道,对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起社会关注。
四、法院判决
在工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XX公司最终同意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员,并给予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
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公司仍存在一些违法行为,如未提前30天通知员工、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2016年,部分员工将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公司:
1. 按照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通知员工裁员决定;
2. 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3. 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五、案例启示
1. 工会是员工维权的有力武器:本案中,工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员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法律是维权的坚实保障:员工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应积极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 企业应依法经营: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违法行为引发纠纷。
六、总结
XX公司员工集体劳动合同纠纷案是一起典型的工会法律维权案例。
通过本案,我们可以看到,在遇到劳动争议时,工会组织、员工和法律都是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
同时,这也提醒企业应依法经营,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