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描述小红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她在学校大门西方B.她在学校旗杆北方3米处C.她在东方2米处
2.当我们在等公交车时,公交站台相对于我的位置()。

A.方向变了B.距离不变C.距离变了
3.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摆动的是()。

A.荡秋千B.滚雪球C.跷跷板
4.下面运动中,最有可能是直线运动的是()。

A.蝴蝶在花丛中飞舞B.无风时,苹果从树上落下C.钟摆的摆动
5.下面做直线运动的是()
A.苹果落地B.河边的水车C.天空中飞翔的老鹰
6.将一个正方体放在斜面上,它的运动形式是()。

A.一定滑动。

B.一定滚动C.可能静止或滑动
7.下面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属于滑动的是()。

A.立方体木块B.玻璃球C.铅笔
8.在距离相同时,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快慢,需要借助工具()。

A.秒表B.软尺C.指南针
9.运动会上100米赛跑,最快的是()。

A.小明用了15秒B.小丁用了16秒C.小红用了14秒
10.小车2秒钟行使了6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3秒钟行使60厘米,可以()。

A.加大拉力B.减小载重量C.减小拉力D.加润滑油
11.下列动物中是昆虫的是____________。

A.蚂蚁和蝴蝶B.蚂蚁和蜂鸟C.蝴蝶和蝙蝠
12.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适宜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A.用毛笔、羽毛轻取轻放
B.用小木棒拨动观察
C.直接用手拿着看
13.刚孵出的小蚕要放到桑叶上去,最适合使用的工具是()。

A.镊子B.毛笔C.筷子
14.开学初,老师把学具袋里的蚕卵收集起来,说要放进冰箱冷藏室,老师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蚕卵提早孵化B.蚕宝宝喜欢待在冰箱C.促进蚕卵孵化
15.下列关于养蚕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B.蚕宝宝要在封闭的盒子中饲养
C.蚕卵孵化不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16.下列对蝌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蝌蚪是青蛙的幼虫阶段
B.蝌蚪的内外结构都与鱼相似
C.蝌蚪的内部结构与鱼类根本不同
17.在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B.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C.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18.在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B.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C.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19.鸡蛋中卵黄的作用是()。

A.提供氧气B.保护胚C.提供养料20.鸡卵中能发育成新个体的是()。

A.卵黄B.卵白C.胚胎21.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蚁蚕时,可以观察到()。

A.头大身小,身上有毛B.身体呈白色C.有三对足22.蚕最喜欢吃()。

A.桑叶B.其他树叶C.茧23.蚕身体两侧有些黑色的小点,那些是蚕的()。

A.鼻孔B.气门C.花纹24.蚕用三对()爬行,不能用翅膀飞行。

A.胸足B.腹足C.尾足25.幼虫时期的蚕的胸部有三对足,这些足的作用是()。

A.能够使身体前进
B.能够把持食物帮助进食
C.附着在物体上使身体不会掉下去
26.观察蚕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
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27.小蚕食欲下降,身体发黄、发亮,变透明,小蚕要()。

A.眠B.蜕皮C.吐丝结茧28.蚕吐丝时()食物。

A.不吃B.吃
29.关于蚕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形态
B.蚕茧的作用是保护蚕蛹不被天敌捕食
C.蚕蛹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应该增加投喂食物的量
D.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
30.在养蚕过程中,我发现()。

A.蚁蚕不用吃桑叶
B.蚕茧呈长椭圆形,与橄榄的形状相似
C.蚕身体的两侧有许多小黑点,这是它的眼睛
31.下面天体离地球更近的是()。

A.月球B.太阳C.月球和太阳一样近32.在模拟阳光下物体影子时,手电筒模拟的是()。

A.遮挡物B.物体C.太阳
33.手影游戏表演中,形成手影()。

A.只需要光源和遮挡物
B.只需要遮挡物和屏
C.必须要有光源、屏和遮挡物
34.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杯子,产生的影子()。

A.形状相同B.形状不同C.大小相同
35.()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光源B.遮挡物C.屏D.物体
36.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其中最明显的一种是()。

A.潮汐B.台风C.滑坡
37.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一样大,是因为()。

A.太阳离地球近B.太阳离地球远,月球离地球近
C.太阳和月球一样大D.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相同
38.为了证明地球是球体,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出发地。

“麦哲伦带领船队航行”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猜测B.搜集证据C.得出结论
39.地球的形状是()。

A.球形B.方形C.三角形
40.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伦布B.麦哲伦
41.我们生活在大地上,这大地()。

A.四周是水B.尽头连着星空C.向四周平展着,无限大42.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相比,()。

A.海洋面积大B.陆地面积大C.一样大
43.下列对地球上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陆地等
B.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需要节约
C.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地球上的水资源
44.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你认为下面图片最能代表地球仪的是()。

A.B.C.
45.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不能确定
46.下列现代交通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是()。

A.磁悬浮轻轨B.高铁C.喷气式客机
47.对本学期的比赛,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
A.运动相同时间,比距离长短B.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多少
C.以上两种方法都用
48.下列物体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B.C.
49.以下不符合我们的“过山车”制作要求的是()。

A.铺设了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有变化
B.小球没有滚完全部轨道,有脱轨现象发生
C.整座“过山车”稳固,不摇晃
50.下列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滚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小球从高处滑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高处滚落,只经历了曲线运动
二、实验探究题
51.蚕的一生
同学们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相信你对蚕和其他动物的知识了解了很多,请同学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把下面的空格补充完整(请选择正确答案符号填)。

A.桑B.菜C.白D.灰E.黄F.红G.蜕皮H.幼虫I.卵J.成虫K.蚕茧L.蛹M.四N.五O.蛾
青青从网上购买回来10条很小的白蚕,青青为蚕宝宝准备了一个干净的盒子,她要在盒子里铺上______叶,把蚁蚕放上去,她看到蚁蚕是______色。

过了一段时间,青青早上起床时会发现叶子上有的蚕一动也不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是蚕______前,蚕醒来时变成了
______色,蚕的一生一共要经过______次这样的睡着,蚕的一生分为四个的阶段,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蜻蜓、菜粉蝶、青蛙三种动物,_________与蚕一生成长经历更相似。

52.回忆自己养蚕的过程,完成下列题目。

(1)当蚕不吃叶子、身体发黄、透明的时候,这是蚕()。

A.生病了B.蜕皮了C.要吐丝结茧
(2)像蚕蛾一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样身体结构特征的动物我们称为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类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

A.蚂蚁B.青蛙C.蜈蚣
(4)在蚕蛹和蚕蛾阶段时,它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对应连线,正确的是()。

A.B.C.
(5)养蚕过程中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请写出养蚕的注意事项(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这是关于太阳光下影子的研究。

(1)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随太阳方向改变而改变。

杭州的建筑一天中影子方向大致是()。

A.东—南—西 B.西—南—东 C.西—北—东
(2)如图是人们根据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而设计出来的计时工具—()。

A.水钟B.日晷C.水运仪象台
(3)过了1小时,若观察上图仪器中的影子,发现比之前长了,说明此时是()。

A.上午B.中午C.下午
(4)人在夜晚的路灯下是有影子的。

请在右图中画出影子。

(5)如果要在杭州买一楼的房子,为了日照时间能够更长点,我们应该选择在________(填“夏天”或“冬天”)去看房子,因为那个季节,楼房的影子最________(填“短”或“长”),最容易被周边的楼房挡住光照。

54.这学期,学习了《太阳、地球和月球》这一单元后,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是分布着许多环形山,珂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环形山的形成过程。

(1)下列描述中,属于月球环形山的特点是()。

A.整齐排列B.数量很少C.分布杂乱
(2)()学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的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痕迹。

A.陨石撞击B.火山爆发C.气候
(3)下列证据中能支持“撞击说”的是()。

A.月球没有空气B.月球没有水 C.月球有质量
(4)这个实验属于________实验(填“模拟”或“对比”)。

(5)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的现象,应该选用________的石块来模拟陨石,选用
______来模拟月球表面。

(6)我们已经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

想一想,你会选择用什么色彩来表示太阳和月球呢?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我们又该用哪些色彩来做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呢?
①太阳温度高,是个大火球,我想选用________颜色表示。

②月球宁静,没有水分,还分布着许多环形山,灰蒙蒙的,我想选用________颜色表示。

③地球海洋居多,还有大气层和陆地上的植被,我想选用________颜色表示。

《我的地球》主题海报
(海报可以从地球资源、地形地貌、地球上的生命等形式表达)
55.在研究“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实验中,小明用了a、b、c、d四个坡度不同的斜面(如下图),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分别放在每一个斜面上端,它们会怎样运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把小立方体放在任意一个斜面上,如能运动,运动方式都是()。

A.滚动B.滑动
(2)把小六棱柱的一条棱放在a斜面上,最有可能产生的运动方式是()。

A.滑动B.滚动
(3)把小球分别放在a、b、c、d四个坡度不同的斜面上,我们发现它在______斜面上运动最慢,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56.小明同学由山顶往下走时,走过的距离与所花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小明在下山时,____________时间段移动速度最快,速度是____________米/秒;在
_____________时间段移动速度最慢;在___________时间段处于静止状态,没有移动距离。

他30秒内一共走了__________米。

(时间段填“A”“B”“C”“D”)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以参照物为观测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距离确定被观测物体的相对位置。

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所以描述小红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她在学校旗杆北方3米处,有参照物,有方向和距离,这样最恰当。

2.B
解析:B
【详解】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当我们在等公交车时,公交站台相对于我的位置是静止的,所以距离也是不变的。

3.A
解析:A
【详解】
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荡秋千的运动形式属于摆动,滚雪球的运动形式属于滚动,跷跷板的运动形式属于上下运动。

4.B
解析:B
【详解】
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无风时,苹果从树上落下,苹果的运动轨迹就是直线运动;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钟摆的摆动,蝴蝶和钟摆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5.A
解析:A
【详解】
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在直滑梯上下滑、苹果落地、火车前进、汽车直行等。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风车转动、天空中飞翔的老鹰、水车转动、青蛙跳跃等,所以A符合题意。

6.C
解析:C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与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情况包括滑动和滚动。

像木块等这种方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滑动。

像乒乓球、六棱柱铅笔等这种球形或圆柱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滚动。

将一个正方体放在斜面上,它的运动形式是可能静止或滑动,所以C符合题意。

7.A
解析:A
【详解】
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滑动,比如立方体木块;一种是滚动,比如玻璃球、铅笔。

8.A
解析:A
【详解】
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

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在距离相同时,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快慢,需要借助工具秒表,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9.C
解析:C
【详解】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运动
会上100米赛跑,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故最快的是小红用了14秒。

10.C
解析:C
【详解】
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单位:米/秒。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小车2秒钟行使了6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3秒钟行使60厘米,也就是要降低小车运动的速度,减小拉力,小车运动的速度会变慢,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速度,要求学生掌握减小速度的方法。

11.A
解析:A
【详解】
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并分部、一般有三对足和两对翅等。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以上动物中蚂蚁和蝴蝶符合昆虫的特征。

12.A
解析:A
【详解】
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适宜采用的观察方法是用毛笔、羽毛轻取轻放。

A选项符合题意。

13.B
解析:B
【详解】
刚孵出的小蚕很柔弱,要把小蚕放到桑叶上去,需要借助柔软的工具,因此选择毛笔比较合适。

故选:B
14.A
解析:A
【详解】
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也是有生命的,因而需要合适的环境: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空气,条件符合蚕卵就会孵化,所以把蚕卵放进冰箱冷藏室是保存蚕卵,防止蚕卵提早孵化,A符合题意。

故选:A
15.A
解析:A
【详解】
A.蚁蚕吃的桑叶要清洁,要切成碎片或条状,说法对的;
B.蚕宝宝需要空气流通的环境,封闭的盒子中无法呼吸,说法错误;
C.蚕卵孵化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温度大约是室温25℃,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虫,题目说法错误。

16.B
解析:B
【详解】
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

受精卵孵化为蝌蚪。

青蛙在水边产卵后,经过一段时间,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并以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做食物,蝌蚪是青蛙的幼虫阶段,蝌蚪的内外结构都与鱼相似;约一个半月后,蝌蚪尾巴的根部开始膨胀,一个星期后长出后腿,随后前肢开始成形,尾巴同时会缩短,这时候,小小的蝌蚪就变成小青蛙,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17.C
解析:C
【详解】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观察的方法:1.用眼睛看;2.用耳朵听;3.用鼻子闻;4.用手摸。

科学观察不仅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画图。

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所以C符合题意。

18.A
解析:A
【详解】
鸡蛋是由卵壳、卵壳膜、卵黄、卵黄膜、卵白、胚盘、气室组成。

在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动物的卵,要求学生掌握在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19.C
解析:C
【详解】

20.C
解析:C
【详解】

21.A
解析:A
【详解】
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长约2—3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蚁蚕时,可以观察到头大身小,身上有毛,所以A符合题意。

22.A
解析:A
【详解】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它喜欢吃桑叶,也能吃生菜叶、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

蚕最喜欢吃的是植物的叶,尤其是桑叶。

为了让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不能有水。

23.B
解析:B
【详解】
蚕宝宝的外形: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青白色。

头部:较小,呈扁圆形。

胸部:有三个环节组成。

胸部有三对胸足。

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所以B符合题意。

24.B
解析:B
【详解】
蚕宝宝的外形: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青白色。

观察蚕宝宝腹部,发现有三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蚕用三对腹足爬行,不能用翅膀飞行,所以B符合题意。

25.B
解析:B
【详解】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青白色。

头部:呈扁圆形,蚕的头小,头部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是咀嚼式口器。

胸部:有三个环节组成,胸部有三对胸足,这些足的作用是能够把持食物帮助进食。

腹部:由10个环节组成,腹部有四对腹足,会爬行;它身上有13个体节和8对足,所以B符合题意。

26.C
解析:C
【详解】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蚕宝宝变成蛹,茧内还有一套外皮,那是蚕儿蜕皮化蛹时,所蜕下来的外衣,正确;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蚕蛹的身体是纺锤形、褐色、有环节,正确;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但是它是生命的,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蚕蛹,要求学生掌握蚕蛹的特点。

27.C
解析:C
【详解】
小蚕不吃不喝,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这种情况下,一般蚕宝宝身体会慢慢呈现出透明色,身体发黄、发亮,头不停地摆动,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

小蚕要吐丝结茧,找到合适的位置,让吐出的丝粘结在鞋盒的角落,所以C符合题意。

28.A
解析:A
【详解】
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所以蚕宝宝吐丝时是不吃东西的。

29.C
解析:C
【分析】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详解】
A蚕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说法对的。

B蚕茧的作用是保护蚕蛹,说法对的。

C蚕在蛹期是不进食的,说法错误。

D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说法对的。

30.B
解析:B
【详解】
A.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蚁蚕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错误;B.蚕茧的形状是长椭圆形,与橄榄的形状相似,正确;C.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所以B符合题意。

31.A
解析:A
【详解】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

它的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月球距离地球有384401公里,月球离地球近。

32.C
解析:C
【详解】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实验时我们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铅笔代替物体。

手电筒的移动相当于太阳的移动。

33.C
解析:C
【详解】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所以手影游戏表演中,形成手影必须要有光源、屏和遮挡物。

34.B
解析:B
【详解】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个杯子,所产生的影子形状不同。

35.A
解析:ABC
【详解】
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都要发生变化。

古代的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作一些计时工具,如日晷。

36.A
解析:A
【详解】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37.B
解析:B
【详解】
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为月球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所以看上去就差不多一样大了,所以B符合题意。

38.B
解析:B
【详解】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

“麦哲伦带领船队航行”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搜集证据。

39.A
解析:A
【详解】
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海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
桅杆先消失;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现代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及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40.B
解析:B
【详解】
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在1519-1522年9月实现的环球航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41.A
解析:A
【详解】
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有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是陆地,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我们生活在陆地上,陆地的四周都是水。

42.A
解析:A
【详解】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29%,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相比,海洋面积大,所以A符合题意。

43.C
解析:C
【详解】
A.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海洋,地球96%左右的水分布在海洋,其余少数的水存在于陆地和冰川,错误;B.地球上的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需要节约,错误;C.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地球上的水资源,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上水,要求学生掌握人类、动物、植物都需要地球上的水资源。

44.A
解析:A
【详解】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地球的形状首先是近似球体,所以C心形的形状不符合;然后B地轴倾斜的角度太大,所以也不符合,只有A最能代表地球仪。

45.B
解析:B
【详解】
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

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的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