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ynatrace Perform上海看IT运维之变
全球智能运维与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全球智能运维与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c6d7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b.png)
全球智能运维与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比较分析智能运维与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而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设备运维与维护方面。
如何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系统故障率、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也成为了企业运营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而智能运维与维护技术的出现,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全球智能运维与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AI)技术在智能运维与维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能够识别异常,并自动调整运维参数,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如今,AI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设备故障检测,同时也可以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快速正确的定位和解决。
二、HTTP/2协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HTTP/2协议可以有效地优化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的效率,实现快速的传输效果。
在智能运维与维护方面,HTTP/2协议可以优化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设备运维的效果。
三、云计算技术在运维维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已经对应用程序的部署、维护、监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同时提高了设备的运维效率。
云计算技术可以将数据中心的设备虚拟化,从而可以为运维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访问、管理和维护方式。
四、自动化测试在运维维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出现,实现了无人值守化的测试模式,也提高了数据采集和故障监控的精确性和精度。
通过自动化测试技术,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从而能够快速检测并准确发现设备的问题。
五、数据可视化在运维维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可以快速定位设备的可能故障点和问题。
数据可视化技术让运维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设备的性能状况,同时通过图表和图形展示,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间的关系和相关性。
六、大数据技术在运维维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并进行定量的分析。
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
![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b50ad8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3.png)
数字化转型是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IT运维体系框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IT运维体系框架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运维效率和业务持续性。
本文将就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的意义和背景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改变业务模式、增加收入和价值的全面战略性变革。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转变,更是对企业组织形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全面变革。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IT运维体系框架必须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持续增长的数据规模,保证企业的信息系统始终保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一个合理的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的核心要素1. 弹性的基础设施:在数字化转型的环境下,企业的基础设施需要具备足够的弹性,能够快速响应业务的变化需求。
弹性的基础设施通常包括云计算、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等,能够灵活地扩展和收缩资源,并提供高度可靠的服务保障。
2. 智能化的监控系统: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需要依靠智能化的监控系统来实时监测和分析整个IT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
智能化的监控系统能够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并预测潜在的故障和风险。
3. 自动化的运维工具:随着业务量和数据规模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手工运维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转型下的运维需求。
自动化的运维工具成为了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化的运维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运维任务的自动化,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4. 安全与合规性保障: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信息安全和合规性成为了企业运维的重要挑战。
一个健全的IT运维体系框架必须能够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有效地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合规风险。
三、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的设计原则1. 以业务为中心: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业务的持续创新和增长,因此数字化转型下的IT运维体系框架的设计必须以业务为中心,紧密结合业务需求和业务目标。
it体系的变化
![it体系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a031a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a.png)
it体系的变化如下:
1.基础架构的演变:传统的IT基础架构依赖于统一的硬件投入,而现在正转变为以云计算为主的按需服务模式。
这种变化要求从技术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同时根据业务用例的最小可实现单元逐步扩充云资源的投入,以确保业务需求与IT基础架构的变化同步,避免资源浪费。
2.应用体系架构的转变:IT应用体系架构由过去独立的业务支撑应用体系或面向服务的业务模型集成架构,转变为融合的敏捷架构。
这种架构通过微服务的方式构建,将业务能力细化为最小单元的服务,并通过灵活的服务间交互来迅速支撑业务变化,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3.敏捷业务的实现:随着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IT体系需要更加敏捷地响应这些变化。
通过微服务的构建方式,IT体系能够更快地适应和支撑业务的发展,实现敏捷业务的目标。
4.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在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商业与IT信息技术的关系可能会发生颠覆性变革。
企业IT功能将被赋予更多的角色,比如支持创新、提高效率和促进业务增长等。
5.ITIL的角色: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IT服务的价值日益凸显。
ITIL(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图书馆)作为一套丰富的准则和实践,为组织提供了实现卓越IT服务的蓝图,其重要性在不断提升。
6.哲学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新体系设计背后有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虽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它们能够引发大规模的技术和业务创新。
综上所述,IT体系的变化反映了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以保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运维业务发展历程
![运维业务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d4f5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5.png)
运维业务发展历程
运维业务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运维业务通常只是作为一项支持性工作存在。
主要任务是维护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的稳定运行,以确保业务的正常进行。
运维团队主要负责故障排除、备份和恢复、系统监控等基础工作。
2. 自动化阶段: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许多重复性的运维工作可以通过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来完成。
在这个阶段,运维团队开始引入自动化工具,如配置管理工具、自动化部署工具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3. 资源优化阶段: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运维团队逐渐面临资源管理的挑战。
在这个阶段,运维团队开始关注资源的优化利用,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带宽等。
他们通过容量规划、性能监测和优化等手段,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性能。
4. 持续交付阶段:在这个阶段,运维团队开始实践持续交付和DevOps的理念。
他们将运维工作纳入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
期中,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程的支持,实现快速、稳定的系统交付。
5. 云计算和容器化阶段:随着云计算和容器化技术的兴起,运维团队开始探索将应用程序部署在云平台和容器集群上的方式。
他们利用云服务和容器编排工具,实现应用程序的弹性伸缩、高可用性和快速部署。
总的来说,运维业务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辅助性工作到自动化、优化和持续交付的转变。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运维团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以提供高效、稳定的服务。
交易技术前沿 No.04 201109 虚拟化:IT运维管理的变革 - 成晨 等
![交易技术前沿 No.04 201109 虚拟化:IT运维管理的变革 - 成晨 等](https://img.taocdn.com/s3/m/b29eadec81c758f5f61f6754.png)
自动化工具如果没有配置项数据库的支持就会失去作 用,对系统也有相当的危险性。 2.2 对 IT 人员建设的影响
一个新技术被采用之后需要经过学习、吸收和消 化这几个步骤,才能被很好的掌握。然而,虚拟化技 术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它模糊了 IT 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总的来说,它是一个综合了基础架构、网络、存储、安全、 操作系统等多种技术的技术。
়ࠞ
ና۽ར་ᇁ
ඎߤా
ᅙޗഈᅖ
ɖõቡԊɘ؊ૅ ɕ õ႞རљඅೊ
ɐõົላ়ࠞऔ
ɔ õຖ࣮႞རඅೊר ɓ õඎߤົ
ɒõ௬רݟڡ ɑõᅙەఇ
图 1 自助服务流程
77
行业来风 Industry Express
整的费用清单。 3 预防和控制虚拟化蔓延
当大家沉浸在虚拟化技术带来的新变革时,一个 最为头痛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虚拟化蔓延。虚拟化 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这也导致各个公司盲目的 开始虚拟化建设。没有很好的规划,配套流程不规范, 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也比较落后,这种“被虚拟化”、“因 虚拟化而虚拟化”的现象越来越多。
虚拟机易于创建,所消耗的硬件资源也非常有限, 如果没有配套的管理流程和相应的管理工具,这必然 会导致虚拟机的蔓延。虚拟化蔓延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IT 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 题的严重性。
想要预防和控制虚拟化蔓延,就必须从虚拟机创 建时就开始进行管理。需要一个流程去规范虚拟机创 建过程 :创建虚拟服务器要像创建物理服务器一样严 格。无论是物理服务器还是虚拟服务器,都要通过同 样的流程才能获得批准。通过流程限制,应用开发部 门的人员无法擅自构建虚拟化服务器。这个管理方法 可以很好控制虚拟机的数量,在虚拟化建设初期,这 种不符合流程的虚拟机请求可以被遏制。
中国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e207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3.png)
中国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数据中心是企业和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大量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关键设施。
在这个日益竞争的市场中,了解并分析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市场规模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于近几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企业对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竞争态势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
市场上有许多大型的IT服务供应商,如IBM、惠普和戴尔等。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市场趋势1.云计算:云计算已成为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的主要趋势。
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将其数据中心迁移到公共云或混合云环境中,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业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数据安全和合规性:随着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事件的增加,企业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合规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供高级安全功能和合规保证的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3.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在数据中心运维服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自动化的运维流程和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4.绿色能源:绿色能源对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企业越来越关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足迹,选择使用使用绿色能源供应商的数据中心服务。
市场挑战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成本压力:随着竞争的加剧,服务供应商需要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但低价竞争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2.技术更新换代:IT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供应商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自己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3.人才匮乏: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需要高技能人员的支持,但人才供应相对不足。
供应商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以应对人才缺口。
Dynatrace开创软件智能新领域
![Dynatrace开创软件智能新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abba145067ec102de3bd894e.png)
Dynatrace开创软件智能新领域■周冉今天,软件定义了我们的世界。
在出行、购物、饮食、娱乐乃至办理金融服务等很多方面,人们都离不开软件的使用。
例如,一辆福特F150汽车拥有难以置信的1.5亿行代码,一架波音787飞机搭载了7百万行代码;50%的人使用智能设备访问金融服务;Nike运动鞋的软件开发人员已经超过了其服装设计人员;2017年在线销售的增速是传统零售的三倍,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现在必须与电商亚马逊一同竞争。
可以说,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的世界更需要软件完美地运行。
与此同时,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都逐渐成为软件公司,对于企业CIO来说,怎样在日趋复杂的IT环境中,持续确保软件的完美运行,成为了企业可继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对此,Dynatrace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Stephen Pace表示:“在软件定义的世界里,企业正在加速云迁移的过程,但微服务、容器等技术应用,混合云环境,以及其他复杂问题都会给IT 运维和管理带来极大困扰。
Dynatrace在六年前就前瞻性地预测到了这样的变化,并积极投身于软件智能的研发,到今天开创性地推出了人工智能全栈式监控运维平台。
我们非常有信心,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实现云环境下的完美软件交互应用。
”新的软件变革带来无限商机,洞察先机重塑监控在软件定义的世界里,在企业向云迁移的过程中,IT运维和管理领域会迎来怎样的变化?“实际上,传统价值30亿美元的全球APM市场将逐渐消亡,我们正在迈向一个150亿美元、以云计算和微服务为中心的应用性能管理的新市场。
在不久的未来,还将会展望一个更加令人激动的价值300亿美元、基于万物互联的应用性能管理市场。
”Dynatrace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Stephen Pace这样预测。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变革之路都不是轻而易举。
企业如何攻克由云计算带来的机会和风险?要知道云计算不仅改变了企业的技术堆栈,也改变了IT运维环境,微服务与动态容器技术增多,迭代周期大幅缩短,企业内部存在多种云和部署方式。
Dynatrace:从APM到AI智能监控运维平台
![Dynatrace:从APM到AI智能监控运维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0c60adc067ec102de3bd8937.png)
Dynatrace:从APM到AI智能监控运维平台作者:暂无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8年第29期AI 是否会全面代替人类?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科技伦理问题,很多时候也存在逻辑悖论:当智能化、自动化成为设备和技术发展的主流,以IT 技术支撑的设备能够完成所有复杂、精密、繁琐的工作以后,人类唯一能做的工作,很可能就是保障IT 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可见,运维的本质并非仅针对IT 系统本身,更多是为了保障所有一切业务能够按照既定规则运行。
“我们安吉星致力于打造一站式互联车生活平台,打通产业链,构建‘人、车、生活’智能生态链。
如何实现呢?其实就是通过大数据,云服务等手段实现车与人、车与道路,移动设备,基础设施方面的智能化信息交换;改善驾乘体现,从人适应车变为车适应人;建立自主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能交通体系。
然而实现如此庞大的项目是需要大量的人员、硬件、软件的相互的配合。
这么庞大的软硬件整合在一块,特别是对我们IT 部门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急需一种从原来的被动管理模式转化为主动的介入前期管理模式。
”茅烨隽,安吉星应用监控项目负责人所谈到的“泛车联网”,目前已经成为全行业对于互联网应用的经典模式——IT 系统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数据量越来越大,流转和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与现实业务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难分彼此。
这种情况下,对于系统的运维就不再是仅仅依靠人工能够解决,运维人员显然需要更有利的工具,才能应对这种必将一直持续下去的复杂局面。
7 月中,Dynatrace 在Perform 2018 大中华区用户大会上,发布了面向企业云环境的人工智能全栈式监控运维平台,“六年前,Dynatrace 预测到,云计算、物联网、微服务等引发的变革将对应用和基础设施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于是我们决定重塑监控,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性能管理平台。
”Stephen Pace,Dynatrace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在会上如是说。
互联网时代的IT运维管理转型之道
![互联网时代的IT运维管理转型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61e4e7f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b.png)
企业级IT运维管理的若干现实
65%的运维人员夜里无法安然入睡
53%的应用系统故障无法在12小时内进行定位
75%的运维人员觉得工作成绩难以被领导认可
80%的运维人员缺少应有的技术培训
65%
80%
53%
75%
互联网时代给IT运维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市场环境的变化(同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战略的变化(以客户为中心)
应用逻辑拓扑图:
③ 应用组件深度监控
J2EE应用服务器
监控的业务系统
第三方应用系统
浏览器智能终端
数据库
实现对与应用相关的IT组件的深度监控,包括浏览器、移动终端、中间件、数据库、应用、第三方应用组件等。
④ 用户自定义业务分析
不同用户,不同维度相同事务,不同视角不同目的,不同粒度
⑤ IT运营分析
端到端覆盖业务路径追踪业务服务质量快速诊断和定位故障
下一代应用性能管理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真实用户体验管理
应用拓扑的发现与可视化
用户自定义业务分析
应用组件深度监控
IT运营分析
① 真实用户体验管理
② 应用拓扑的发现与可视化
浏览器、中间件、数据库、第三方应用,一个都不能少调用、被调用;引用、被引用,全部都知道时间花销是多少,统统掌握到性能瓶颈来定位,一目知晓
‘购机赠话费’业务
仪表盘
应用系统(BSS/OSS)
性能数据
业务数据
市场部经理
渠道代码用户姓名
业务处理量业务办理成功率
运营决策数据库
营业厅
网上营业厅
手机营业厅
哪个渠道对‘购机赠话费’活动的推广最有效果多少新,老客户通过什么渠道参与了这个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客户历史消费情况特点参与活动的新客户有多少是再入网客户各个渠道业务受理的平均时间
Dynatrace_助力现代财险_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Dynatrace_助力现代财险_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https://img.taocdn.com/s3/m/7a112a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e.png)
2021年,在严监管、高风险、强竞争的生态环境下,保险行业遇到严峻的挑战,发展速度放缓。
但是有一家保险公司却实现了逆势生长,业务高速发展。
是什么让现代财险顶住压力,维持增长?这得益于现代财险把科技驱动和创新发展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决策。
近年来,银行保险机构借助金融科技赋能,通过不断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来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中国银保监会出台了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首份专门文件《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对银行业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予以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促进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创新型保险公司,现代财险积极践行科技领先的创新发展战略,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加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以创新为目的的数字化发展战略现代财险成立于2007年,历经十余年稳健经营,已为众多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优质的保险保障。
2020年,现代财险引入新的股东,由外资独资成为中外合资企业,开启了发展转型的新篇章,同时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将科技作为第一驱动力,坚持科技驱动和创新发展,推动业务高质量增长,引领产业进步,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为落地创新驱动战略,公司顺势而为,围绕产品创新、客户的数字化经营、保险运营、风险控制和员工体验这5项核心内容有序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
在实施路径方面,现代财险设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2020-2021年上半年,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第二步,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3年,夯实基础,局部突破;第三步,全面赋能,科技引领,坚持长期主义,持续迭代。
在2020年之前,现代财险的业务相对单一,基础设施薄弱,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都不够,缺乏需求驱动,因此数字化转型的意识也相对落后。
但在公司新发战略之下,以创新为驱动,公司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对接的互联网平台业务需求量也更大,因此需要响应速度更快和安全性更高的服务系统来支撑不断扩大的业务需求。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9610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1.png)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运维是指将软件、系统或网络等进行监控、维护、优化和故障处理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维也逐渐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
国外运维发展情况:在国外,运维已经成为了IT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运维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快速响应各种故障。
在美国,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拥有自己的运维团队,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
这些公司的运维团队通常由专业的工程师组成,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在国外,运维团队通常会采用自动化工具来提高效率,如自动化配置管理、自动化部署等。
此外,他们还会采用一些监控工具来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如Nagios、Zabbix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国内运维发展情况:在国内,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运维也逐渐成为了IT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拥有自己的运维团队,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
这些公司的运维团队通常由专业的工程师组成,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与国外不同的是,在国内,许多企业仍然采用手工操作来进行运维工作。
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并且难以扩展。
为了提高效率和可靠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运维工具,如Ansible、SaltStack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部署、配置和管理系统,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经验做法:1. 自动化运维:采用自动化工具可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并减少错误率。
2. 监控: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 培训: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4. 团队协作:良好的团队协作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并减少错误率。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维已经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采用自动化工具、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良好的团队协作等都是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做法。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1267f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3.png)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
国内运维发展情况:
1. 运维服务市场迅速发展,企业对运维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对运维人员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
3. 运维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运维效率和质量。
4. 运维工具和平台不断更新,帮助运维人员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系统。
国外运维发展情况:
1. 在发达国家,运维服务已成为企业IT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具有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运维平台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运维效率。
3. 运维人员在新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如云计算、容器化、DevOps等。
4. 运维服务提供商不断创新,提供更加灵活和可定制的解决方案。
运维经验做法:
1. 自动化运维: 利用自动化工具和脚本,实现重复性任务的自
动化,减少运维工作负担。
2. 监控与警报: 建立全面的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系统状态,
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故障排除。
3. 问题管理与故障排除: 建立有效的问题管理流程,并进行故障排除,追查问题根源,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4. 性能优化: 定期分析系统性能,优化关键业务流程和数据库查询等,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
5. 安全保护: 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审计、漏洞管理和安全策略制定等。
6. 版本和配置管理: 管理系统的版本和配置信息,确保系统能够及时更新和维护。
7. 不断学习与开发: 跟踪最新的运维技术和工具,持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61493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9.png)
国内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1. 国内运维发展情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运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建立了强大的运维团队,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以下是国内运维发展的一些情况和经验做法。
1.1 运维团队规模扩大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运维团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数百甚至上千名运维工程师,他们负责监控系统状态、处理故障和优化性能等工作。
运维团队的规模扩大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问题,还可以提供更快速的响应和解决方案。
1.2 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应用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国内运维团队广泛应用各种自动化运维工具。
例如,使用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可以快速部署和管理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
使用自动化监控工具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并及时发出警报。
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运维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干预的风险。
1.3 弹性伸缩的实践随着用户量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运维团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弹性伸缩。
国内运维团队普遍采用云计算平台,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服务器进行弹性伸缩。
当用户量增加时,自动添加更多的服务器来应对高负载;当用户量减少时,自动释放多余的服务器以降低成本。
弹性伸缩的实践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需求。
1.4 灾备和容灾的重视国内运维团队对灾备和容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运维团队会采取多种措施,如备份数据、建立冗余系统和跨机房部署等。
当系统发生故障或灾害时,可以迅速切换到备用系统,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
灾备和容灾的重视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2. 国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国外运维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以下是一些国外运维的发展情况和经验做法。
2.1 DevOps文化的兴起DevOps是一种将开发和运维进行紧密结合的文化和实践方法。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用DevOps的方式进行运维工作。
DevOps强调开发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尚维堡垒机助力IT运维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变免费范文精选
![尚维堡垒机助力IT运维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变免费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12f396f84868762cbaed53b.png)
尚维堡垒机助力IT 运维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转变IT 运维管理是时下 IT 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随着 IT 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各单位领导和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关注和不堪重负的问题。
这是一个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而产生的新课题,第三方 IT 外包公司也应运而生。
但无论企业内部聘请专业运维人员还是依赖第三方解决复杂的 IT 运维现状,依然存在一些让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头痛的问题。
比如:一:IT 运维人员成本偏高据专业调查,大多数CIO 表示最关心的是IT 运维成本过高。
原因是在过去的5 年中,很多企业都实施了很多IT 系统,使得IT 运行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管理。
同时,其中有50%的受访CIO 认为IT 运维成本过高的一个原因是IT 运维的自动化做得还不够好,依靠手工流程来管理,不但使到运维效率不高,而且人力成本更是花费惊人。
二:处在“救火式”的IT 运维控制国内在IT 运维过程中,IT 员工大多数只是处在被动低效率手工救火的状态,只有当事件已经发生并已造成业务影响时才能发现和着手处理。
这种被动“救火”会导致:1、 IT 运维人员终日忙碌,IT 运维人员日常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处理一些简单重复的问题;2、 IT 运维本身质量很难提高;3、再加上故障预警机制的不完善,往往是故障发生后或报警后才会进行处理,不但事倍功半而且故障还常常会出现恶性连锁反应;4、 IT 部门和业务部门对IT 运维的服务满意度都不高。
三:简单的自动化程度起了“反作用”尽管IT 运维管理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实际上很多IT 运维人员并没有真正解脱出来,主要原因是自动化不高而导致的。
技术虽然能够获取IT 设备、服务器、网络流量,甚至数据库的警告信息,但成千上万条警告信息堆积在一起根本没法判断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还有,许多企业的更新管理绝大多数工作都是手工操作的。
即使一个简单的系统变更或更新往往都需要运维人员逐一登录每台设备进行手工变更,当设备数量达至成百上千时,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it运维发展历程
![it运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d4eb4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8.png)
it运维发展历程IT运维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IT运维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IT运维的起源、发展阶段、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介绍IT运维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IT运维作为一门专业领域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当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系统来支撑业务运营。
然而,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企业面临着大量的技术问题和故障,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
于是,IT运维作为一门独立的技术领域应运而生。
二、发展阶段1. 初始阶段:IT运维起初主要是针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运维人员主要负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装、配置、维护和修复等工作。
2. 扩展阶段: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IT运维的工作范围逐渐扩展到了软件系统和网络设备。
运维人员不仅需要负责硬件设备的维护,还需要管理和维护企业的软件系统和网络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自动化阶段: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IT运维开始引入自动化工具和技术,提高运维效率和质量。
自动化工具可以监控和管理企业的IT基础设施,实时检测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
4. 数据驱动阶段: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IT运维开始将数据驱动引入运维管理中。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运维数据,可以实现故障预测和预防,提高运维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现状IT运维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IT运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企业对IT运维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运维人员具备全面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快速响应和解决各种技术问题。
四、未来趋势1. 自动化和智能化:未来的IT运维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工具和技术,可以实现运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运维的效率和质量。
2. 云计算和虚拟化: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IT运维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需求。
运维发展历程
![运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3b7c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0.png)
运维发展历程运维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负责维护、监控和优化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运维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下面是运维发展的一个简要历程。
运维最早起源于计算机时代的开端。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各种业务数据。
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他们设立了运维团队,负责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
到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运维的工作逐渐变得复杂。
除了硬件设备的维护,运维团队还需要处理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等软件的安装、配置和维护。
此时,运维的工作职责开始扩大,需要具备更全面的技术能力。
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庞大。
面对这种情况,运维团队开始关注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他们引入了各种监控系统和自动化工具,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并提升系统的性能。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运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企业开始将自己的业务上云,采用云计算、虚拟化和容器化等新技术。
这使得运维工作变得更加灵活和便捷。
运维团队可以通过云服务商提供的管理工具和接口来快速部署和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运维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运维工作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基础设施监控逐渐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使得运维团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优化系统的运行状态。
此外,运维团队还开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系统日志和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来预测和避免潜在的故障。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运维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一方面,运维将更加注重系统的弹性和可扩展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推进,运维团队将更多地跨界融合,与开发、测试和安全等团队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企业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运维经历了从硬件维护到系统管理、监控和优化的发展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维的工作越来越便捷和智能化。
it运维发展历程
![it运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c25b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7.png)
it运维发展历程
IT运维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计算机的出现。
在早期的计算机
时代,IT运维主要是指硬件维护和故障排除。
与当时的计算
机相比,现代计算机更加复杂和庞大,所以IT运维也面临着
更多的挑战和任务。
以下是IT运维的发展历程的一些重要里
程碑:
1.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IT运维主要集中在大型机维护。
那时的计算机规模庞大,维护工作主要是为了确保硬件的正常运行。
2.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IT运维的范围扩
大到了包括个人计算机在内的各种计算设备。
IT运维人员需
要处理更多的故障和问题。
3.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IT运维变得更加复杂。
IT运维需要处理网络连接问题、服务器维护和安全问题等。
4. 21世纪初,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IT运维更加灵活和高效。
虚拟化技术使得一个物理服务器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服务器,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和维护工作量。
5. 近年来,云计算和容器化技术的发展使IT运维进一步演变。
云计算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服务选择,容器化技术使得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IT运维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硬件维护到软硬件维护,
再到云计算和容器化技术的演变。
IT运维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
it运维发展历程
![it运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6ee1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4.png)
it运维发展历程IT运维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T运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能逐渐崭露头角,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IT运维的起源、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起源IT运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诞生之初。
当时,计算机主要由大型机和批处理系统组成,这些系统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维工作也逐渐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发展1. 传统运维时代在早期,IT运维主要是以硬件维护为主,包括设备安装、维修、故障处理等。
这个时期的运维人员主要是技术工程师,对于软件的维护和优化了解较少。
2. 自动化运维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运维逐渐成为主流。
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出现,使得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脚本和程序实现一些常规操作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3. 云计算时代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IT运维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云计算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资源管理方式,使企业能够按需购买和使用计算资源。
IT运维人员需要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的管理方式,掌握云平台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4. DevOps时代DevOps是开发(Development)和运维(Operations)的结合,旨在实现软件开发和运维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快软件的交付和部署速度。
DevOps倡导自动化、协作和持续交付的理念,使得IT运维作为一个整体流程被更好地管理和优化。
三、现状IT运维已经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投入。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T运维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除了传统的硬件维护和故障处理外,IT运维人员还需要掌握网络安全、数据库管理、云计算等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IT运维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传统的硬件维护工作逐渐减少,IT运维人员需要转型学习新的技术和理念。
此外,IT运维人员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结起来,IT运维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运维到自动化运维,再到云计算和DevOps的演变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Dynatrace Perform 上海看IT 运维之变
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IT 之于企业来说,其定位、角色和价值相比之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后台到前台,从局部到整体,从边缘到核心。
IT 已经渗透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这种情况下,IT 运维自然而然地要随之而变,目标诉求从以稳定和可靠为主变为以体验和效益为主,从后勤保障转变到业务伙伴,从成本中心转变到利润中心。
实际上,IT 运维已经变成IT 运营了。
8月2日,第四届Dynatrace Perform 在上海举行,中国银行软件中心、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江苏核电有限公司、QNET 等企业出席了此次大会,就数字化转型、智能运维等话题进行了分享与探讨。
作为大会主办方,Dynatrace 大中华区总经理琚伟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应用性能管理,Dynatrace 将引领智能运维时代,以智能可视化、全栈式监控和平台化的解决方案,为数字化转型中的各行各业带来全新的性能管理体验,助其加速实现业务升级。
从工业文明进入信息社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加快。
交易链延长、云化部署带来的企业开发运维环境日趋复杂化,导致性能管理的难度加大,单靠人力已不足以有效管控系统性能。
琚伟介绍,平均而言,每一笔交易动用的底层技术就多达82种,其中包括容器、微服务等新兴技术。
而在如此繁杂的云化运维
环境里,单靠人力在短时间内发现并解决性能问题是不现实的。
他说:“我们有一个真实客户案例,在他们的IT 环境里,发起一个应用,程序和程序之间的相互调用会达到几百亿次。
如此复杂的关系如何去发现、跟踪、描述和定位,完全靠人工去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需要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让运维智能化。
”
据悉,Dynatrace 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通过自动化监控,重新定义性能管理模式,帮助企业更智能的应对复杂应用环境下的性能问题,最终实现智能化运维。
Dynatrace 创新主管&战略联盟副总裁Alois Reitbauer 表示,Dynatrace 智能化运维主要通过三个维度的技术来实现的。
首先,依托于Dynatrace 的PurePath 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每笔交易的跟踪,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性能问题的精准定位。
再者,Dynatrace 实现了全栈式、端到端的智能监控,可针对各类云平台、各层级云环境、物联网环境下的多样化智能设备,做到性能问题预判,并自行提供相
18
现场
Live Report
2017.8.10ichina
文 | 本刊记者 孙杰贤
面对庞大的系统、丰富的应用、海量的数据、以及复杂多变的连接,如
果没有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IT运维将举步维艰。
应的建议。
最后,Dynatrace 将打造人工智能运维平台,通过与业务链上的各类系统和设备连接,打造共赢的智能运维生态系统,实现平台化发展。
大会现场,Dynatrace 还首次展示了其智能化运维解决方案一款产品——Dynatrace Davis 。
Dynatrace Davis 为用户提供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性能监控界面,改变过往的沟通和协作模式。
例如,用户可以对话的形式向Dynatrace Davis 询问前一日的应用运行状况,Dynatrace Davis 同样以
对话的方式回复性能问题出现的时间点、根源、引发的影响。
同时,D y n a t r a c e Davis 还可自行分析性能问题集中
爆发的时间节点和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智能化,这是IT 运维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变化。
正如文
章一开始所说,IT 已经渗透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未来的企业都将是IT 企业,IT 就像神经与血液,延伸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庞大的系统,丰富的应用,海量的数据,以及复杂多变的连接,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IT 运维将举步维艰。
而且,企业一直要求DevOps 和IT 运维团队能够准确指出在他们工作环境中的大数据流中记录的虽然微小但潜在的有害问题。
面对浩瀚庞大的IT 系统和应用,这无疑于大海捞针。
很多企业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因此他们迫切希望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引入IT 运维,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IT 运维变成IT 运营,IT 技术日新月异,IT 应用无处不在,我们人类的大脑已经不再能够跟上系统应用和数据的增长速度以及IT 的复杂性,这就使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成为优化分析和决策过程中强大而重要的工具。
所以,IT
运维智能化是必需也是必然。
19
记者手记
行业属性决定了科技领域的竞争是激烈而且残酷的,优胜劣汰的速度也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的。
中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于科技领域来说,三十年太长:创业、融资、破产、倒闭、并购,这些在科技领域每天都在上演。
IT运维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而应用性能管理APM又是其中的一个细分领域。
Dynatrace 就身处于这样一个细分得不能再细分得小领域。
而就是这样一个小领域的小公司,连续七年被
Gartner 评为 APM 魔力象限的领导者,连续四年蝉联 APM 市场份额第一名。
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被同行业内的公司尤其是领袖级别的公司所采用,那这款产品无疑是成功的、卓越的(SAP购买了Dynatrace的产品)。
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下的科技领域普遍崇尚大而全,希望给客户提供一站式购齐的产品和方案,这样做固然优势明显但缺陷也是突出的,对公司的战略把控以及管理执行要求极高。
而像Dynatrace这样,长期专注一个细分领域,把一款产品做专做精,这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在风雨飘摇的科技领域,小而专的公司也许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