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上学期高二期末试卷
高二历史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4分)
1.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主张与所属学派,其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家
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道家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法家
D.“兼相爱,交相利”——墨家
2.西汉海昏侯墓西室考古发现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上隶书撰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
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该材料说明( )
A.画像风格与后世文人画相同B.西汉建立后有统一文字的举措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D.为研究孔子思想提供实物史料
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李贽4.英国著名史学家李约瑟曾说:“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
”下列理学理论成果,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二程的“天理说”B.朱熹的“格物致知”
C.陆九渊的“本心体悟”D.王阳明的“致良知”
5.“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
”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6.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写道:“欧洲自从中国蒙古军西侵以及前后七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传入了不少的东方新事物。
”这些新事物中,最有重要意义的是( )
A.瓷器和丝绸
B.四大发明
C.西方的科技著作D.工业技术与产品
7.对下图数据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统一是推动科技发明的决定因素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
C.世界其他国家科技从落后到赶超中国D.科技发明升降取决于中西方关系变化
8.唐代一位书法家的作品简直就是舞蹈、音乐、激情,“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
据此可知,这位书法家作品中的字体是( )
A.隶书B.行书C.草书D.楷书
9.下图反映的是“雷”字的发展演变历程。
据此可知,汉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逐渐趋向( )
A.多元化B.形象化C.国际化D.简约化
10.清代的郑板桥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下图为其作品,对该作品评论不恰当的是( )
A.富有生活气味,追求形似B.融绘画、书法、篆刻一体
C.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D.该作品采用的是写意画法
11.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前,他的朋友曾劝他逃离雅典,他回答说:“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他接受了死刑,平静地饮下了一杯毒酒。
苏格拉底说主张的“理性”是( )
A.个人的价值判断B.人类内在的美德
C.个人利益的追求D.城邦的政治秩序
12.在15世纪,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
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人文精神的复兴B.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漠
C.启蒙思想的兴起D.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13.马丁·路德说:“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
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
”材料表明他( )
A.宣扬了上帝的万能B.肯定了世俗的王权
C.打破了宗教的束缚D.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14.“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不能分隔的,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众意愿所构成的,而公众意愿是不能违背的。
”上述材料表明作者主张( )
A.间接民主B.人民主权C.自由平等D.自然权利
15.奥地利的大学教授、波兰裔的社会学家龚普洛维奇于1875年出版《种族和国家》一书认为世界上在宗教、思想原则名义下进行的各种社会斗争,实质上就是种族斗争。
这一思想明显受到了(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B.启蒙思想的影响
C.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D.进化理论的影响
16.2016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现代科技“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
能够直接印证这一观点的正确选项有( )
①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②1895年卡尔·本茨制造了第一辆汽车
③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④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
A.①③B.②
③C.①②
④D.①②③④
17.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它们几乎都是表现所谓……,即表现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那种陌生、孤独痛苦情绪。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和困惑
18.“他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
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与追求民主的精神。
他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文中的“他”指的是( )
A.德彪西B.海顿C.贝多芬D.莫扎特
19.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写道:“他是个声望很高的学者。
他引述偏僻的古书章节,把孔子描写为主张伸张民权、遏制君权的人,把西方进步思想偷偷地塞进传统的古典思想,企图托古改制。
”该段文字中提到的“他”是指( )
A.魏源B.康有为C.严复D.陈独秀
20.梁启超说:“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
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
故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
”这说明( )
A.梁启超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B.梁启超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C.梁启超认为中国不适合开议院D.中国民众普遍接受了君主立宪21.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由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
A.国民热衷于中国党派之争B.维新变法于中国无进步意义
C.陈独秀意在反对政府政策D.思想启蒙运动具有必要性
22.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23.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
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B.进行社会主义运动
C.联合地方实力派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4.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转折点。
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C.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25.“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
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恢复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
26.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从清末发端,直至新中国建立后才迅速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A.繁体字难识、难读、难写B.新中国实行大众的文化教育
C.新中国成立后强调科学研究D.完成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27.1977年12月,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己青春不再,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步入考场,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这一历史情景的出现得益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 D.实施“211 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二、材料解析题(46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的,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0分)
(2) 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中体西用”的评价。
(4分)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在各方面都创造了毫不逊色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
伯鲁乃列斯基的佛萝伦萨大教堂宫顶从古罗马万神庙而来,米开朗琪罗的圣彼得大教堂宫顶更是将恢宏壮阔、庄严崇高发挥到无以复加。
——摘编自《略论文艺复兴建筑的历史成因及历史地位》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
……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杜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
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材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方面有什么新特点。
(6分)
30.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
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8分)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由。
(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探索出的中国革命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2分)
2016—2017上学期高二期末试卷
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CCBD 6~10BCCDA 11~15BADBD
16~20ADCBB 21~25DDDCA 26~27BC
非选择题
28 (1)演变: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不断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是重要思想流派之一;②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巾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③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④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化了儒学,南宋之后,程朱理学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以个性解放为核心,批判宋明理学,开创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10分)(答出5个阶段,言之有理即可)
(2) 评价:①“中体西用”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的时代发展水平;②当时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4分)
29(1)因素:吸取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6分)
(2)特点: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的蓝图。
(6分)
30(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8分)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2分)
不正确。
(2分)
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6分)
(3)是中国革命同马列主义普遍原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
(或是对马列主义普遍原理继承与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