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及达成的目标的评价(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及达成的目标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评价作用。

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教师在课堂上的恰当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挖掘其内心潜在的动力,使其奋发向上,将内在的动力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1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1.2教师的评价要有适时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激励要抓住最佳时机,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起到表扬一个而教育全体的作用。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在阅读过程中闪烁出思想的火花。

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

这样,受肯定的学生会有成就感,其他同学也会以他为榜样,争取受老师表扬肯定的机会。

1.3教师的评价要注重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增强评价的教育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观察者。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贯穿课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来对学生作出评价。

教师可以借助下表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出适当的评价。

通过对学生课堂过程中学习表现的详细记录,教师可以对学生做出中肯的、科学的评价,使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更有说服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2.学生主动地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的评价
课堂这一特定的教学场合,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是发挥的作用不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对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作出评价。

这一评价方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充分显示出互动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互动性,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如果能真正组织实施和认真分析学生的评价意见,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上才能激起人人参与讨论的勇气和积极向上的信心,这对教师业务发展无疑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在课堂评价过程中引入学生参与评价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1、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

课堂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和结果对师生的行为给予价值判断。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是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

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3、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评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因势利导,有效地把课堂上“不懂”、“不会”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一个评价教师课堂活动的平台,为了能更及时地收集学生对教师课堂活动的反馈,教师可以针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特点来制作调查表,通过收集相关的调查信息来获取学生的评价。

教师结合学生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扬长避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作用。

除了借助评价表来获取课堂教学信息,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找个别的学生来进行交谈,通过有目的性的访谈,来达到获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评价。

3.学生主动地对课堂教学中其他学生活动表现的评价
互动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评价,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促使学生不断进步,使课堂具有勃勃生机,课堂教学也呈现生命性特征。

4.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反思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掌握知识情况如何,在每人的心中都有一定的认识。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自己评价自己,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向更完善、更完美的方向迈进。

通过对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反思,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的优势,也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有意识地改进不足。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阅读课堂的特点来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课堂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能主动地自我反思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投入精力等。

完成这些评价的渠道可以通过对形成性练习结果进行反思、总结学习心得等等。

5.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省、反思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自觉对自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对自我判断和评价以及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反馈给学生,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是多方面的。

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的环境、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动机、教学内容、学生的互动过程、师生的行为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

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后记或教学心得,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长足的进步,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