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调动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调动的探讨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美育建设的关注,中学音乐教学是重要的美育途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化教学思想的影响,音乐教学经常被摆在边缘化的地位不受重视,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热情与主动性。

因此我们需要多角度探查影响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相关因素,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充分调动中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学好音乐课程,帮助学生缓解压力,陶冶情操,在心灵上得到更加美好的发展。

本文围绕着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调动展开论述,希望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积极性;调动
引文:教学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配合活动,如果不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则无论如何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教学属于艺术类课程,尤其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精诚合作、互相配合,产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才能让课堂井井有条,充满活跃的气氛。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才培养硕果,音乐教学是娱乐性、实践性和知识性的三者统筹,深受学生喜爱。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学生对音乐科目开始不重视,迫于中考的指挥棒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话题。

一、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一)内在因素
影响初中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两个部分,从心理因素角度去考虑,随着初中生年纪的增长,其心智成熟度在不断的增加,初中学生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活动更加活跃,但同时也存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此时很多学生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和较强的自我个性,对新鲜事物会展现出较为鲜明的看法,但是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某一部分学生会心态较为浮躁,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倾向;从生理因素角度上考虑,初中学生在第
二性征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在音乐学习情感情绪体验上更为敏感。

同时初中学生尤其是男生正在经历变声期,需要经过身体发育的适应阶段,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声带的保护。

(二)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教师教学因素和师生互动因素,也包括校园音乐氛围因素。

首先在教师教学方面,很多音乐教师仍然采用照搬照抄的思路,缺乏创新性,单一乏味的音乐课堂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也会导致学生心存厌烦,这是部分音乐教师音乐教学素养下降的体现;其次站在师生互动的角度,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尤其是师生之间恰当的情感交流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和认知结构状态[1]。

初中音乐教学如果始终保持零合作的气氛则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校园的音乐氛围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达成,很多学校缺乏音乐教学硬件的投入,钢琴、电子琴、多媒体教室等设备相对老旧匮乏,影响音乐教学体验感。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调动建议
(一)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辅助和加入能有效的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身心相互结合,起到声像一体、虚实结合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共鸣[2]。

在多媒体科技软件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音乐教学实现现代化,有效的把影视艺术、媒体艺术相互结合,让音乐知识客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大大的激发,让音乐课堂的感染力得到有效增强。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让课堂氛围由静态转化为动态,使信息的交互作用更加明显。

具体而言,初中音乐课堂设计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播放音频、视频、制作课件PPT等不同的形式让教材和课件紧密相关,比如在学习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首先利用PPT展示作者的生平往事和作者的代表作,接下来把乐段的音乐走向制作成flash动画的形式,起到视听相结合的作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旋律的起伏和波动,自然而然的被音乐氛围所吸引。

(二)融入流行音乐,丰富教学素材
当前,很多学生都喜爱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也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在流行音乐作品中传达出大量的信息更加贴近初中生的鲜活思想和生活实际。

初中生正处在自我个性膨胀的青春期,对新兴事物和流行音乐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如果在音乐课堂中注入流行音乐元素,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关注。

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性,让教学素材得到有机整合。

很多音乐课本中选取的音乐作品都较为老旧,年代较为久远。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教学素材,选择一部分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加入其中,但要注意素材的选择需要在情感上积极向上,不能充斥着不符合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内容。

(三)增强师生互动,采用声势律动教学方法
声势律动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它具有趣味性,比较适合用于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3]。

运用声势律动能够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跳动感,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和领悟力,利用旋律的波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加,这种方法强调学生要一边聆听作品,一边用肢体感受音乐律动,它能够使学生的肢体协调性有所增加。

音乐作品和节奏之间的关系是天然的,在教师的生活过程中可以采用声势律动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打节拍,使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的产生有更加准确的认知。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设计拍手、跺脚、击掌、打响指等不同的动作类型,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和作品产生旋律上的共振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加强学生和音乐之间的情感连接,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加强音乐记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也能够防止学生在音乐课上过度用嗓的情况出现。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加入其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丰富教学素材,增强师生互动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声势律动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戚辰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调动的探讨及策略[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2(09):12-15.
[2]关福玉.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考试周刊,2011(05):233.
[3]宗磊.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调动[J].科学大众,2007(11):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