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院校建设下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刍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0.182
“双一流”院校建设下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
提升刍谈

欧阳文圣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双一流”是国家为了提升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学水准,力争在国际教育前列打造出一批优秀的世界级学府而提出的一种建学理念。

而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双一流”建学理念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他们的工作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学校建设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更好的实现“双一流”的建学目标,首先就需要提升我们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本文就简要阐述了如何在“双一流”院校建设下来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双一流”院校 教学管理人员 教学素质 措施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c)-0182-02
①作者简介:欧阳文圣(1970,10—),男,江西南丰人,本科,教务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各高校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不断的缩小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差距,在世界教育领域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我国提出了“双一流”的院校建设目标[1]。

教学管理作为高校教育活动运行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教学管理人员又扮演着维持高校教学秩序,推动高校教学发展的角色。

因此,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更好的实现“双一流”院校建设目标的关键。

本文就是从这一发展背景中而出现的一大研究课题。

1 “双一流”基本概念
1.1 “双一流”的基本概念
早在2015年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在“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导向下,推动我国一流大学及学科的建设,在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学通知中又进一步将这一教学理念书面化,要求各大高校必须要设置相关的教学措施来推动我国世界性 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建设,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2]。

这是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而提出的十分具有实际意义的院校建设理念,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因此面临的教学任务也更加繁重,虽然目前我国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但是这些高校与世界其他高校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阶段我们国家有必要同时也有能力进行双一流院校的建设工作。

1.2 “双一流”院校建设的基本任务
我们国家对高等院校的“双一流”建设从总体上来讲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力争在21世纪中叶跻身世界教育强国的行列。

具体来说,“双一流”院校建设任务有以下几个:一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打造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二是培养一大批责任感强、爱国意识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强的优秀人才;三是在人才资源的支持下,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科研水平,能够自主解决科研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四是创新当
前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率[3]。

2 “双一流”院校建设下对当前教学管理人员提出
的素质要求
2.1 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一份子,只有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了,观念正确了,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才能够帮助我们的大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
价值观念[4]。

在当前“双一流”院校建设目标的指导下,对他们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加强他们的政治素质。

一方面要从意识层面形成正确的认识,清晰的认识国家制定的教学指导方针;另一方面。

要从行动上体现出自身的政治素质,确保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来开展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

2.2 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应该具备敬业精神。

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繁杂,项目种类较多,不仅仅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设置和管理,而且还需要对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考评,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敬业精神,能够以最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高校管理建设工作中去,才能够确保其在限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

二是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

教学管理工作的完成进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任务的推进,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双一流”院校建设目标的完成进度,因此也就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三是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因此他们的工作质量直接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挂钩,只有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形成服务意识,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学校的整体服务质量。

2.3 业务素质
要想将高校打造为世界领域中的“双一流”高校,就必
(下转184页)
须要不断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原有的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新的发展形形势,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不断的创新个人工作方式,提高个人的管理协调能力,才能够跟得上“双一流”院校建设发展的要求。

3 在“双一流”院校建设下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
部分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只注重对教师的培训,而没有意识到教学管理人员同样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活动,因此也就没有专门针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6]。

为了使教学管理人员达到在“双一流”建设任务下的素质要求,各大高校必须要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如针对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可以开展专门的政治教育培训会来进行针对性培训。

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专业的教学管理人员来学校开展讲座活动,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借鉴优秀的管理工作方法,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3.2 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双一流”建设环境下,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依据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等客观提高,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此外,高校还需要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不仅仅要确保有充足的工作硬件的支持,包括实施更新计算机等工作设备等,还要为他们提供气氛良好,环境适宜的工作场所。

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激发出最大的工作热情,从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去。

3.3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为了更好的激发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刺激奖惩机制[7]。

首先,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物质方面的奖励,可以通过规范薪资制度,提高员工福利等方法,将他们的工作完成质量与绩效相挂钩。

对于那些能
够高质量完成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可以加大奖金金额。

其次,还要重视对精神方面的刺激和鼓励。

高校应该对对给予管理人员能够进修学习的机会,同时还要为他们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确保他们能够在高校管理岗位中能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4 结语
在当前高校“双一流”院校建设目标的指导下,各大高
校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需要在自身的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方面下功夫,积极的掌握教育新形势下对教育管理人员的新要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和管理,多渠道、多方面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从学校软硬件方面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支持,从而为更好的实现“双一流”院校建设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庞钊.“双一流”院校建设下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44-45.
[2] 孙浩.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及能力提升[J].吉
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24(1):101-103.
[3] 高颖.谈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J].中国校外教
育,2017(2):1-6.
[4] 周登超.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D].武汉大
学,2013.
[5] 郑笑娜.学生满意度视角下本科教学质量研究[D].江西
师范大学,2015.
[6] 王又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探讨[J ].中国高校科
技,2012(12):40-41.
[7] 苏德格日勒.基于J 2E E 的教学管理系统[D ].吉林大
学,2013.
(上接184页)
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原理电路、直流通路、交流通路之间的变换,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的感受,并可以反复再现整个分析过程,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多媒体教师也可以将教师从繁琐的板书、写教案和绘图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再例如,在讲到半导体PN结的形成时,这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关于自由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中运动的f lash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描述出这些微观运动。

这样的讲授方法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利用多媒体将成功化解这个教学难点。

1.4 开展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在项目化教学中,一般由教师先提出一个或几个具体项目任务,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生分组和具体角色安排,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所有的项目任务,包括信息搜集、计划制定、方案选择、目标实施等。

项目完成后,一般先由学生自评,再由教师对项目成果进行检查评价。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任务。

通常一个任务总是综合的,总是要涉及到多方面的情况。

如完成一个功率放大器的实例,要考虑到电路的设计、原理图的绘制、印制线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挑选测试组装、线路板的调试、外壳包装等各个方面。

总之,项目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2 结语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电子专业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高职电子专业教师转换教学思维,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国侯.高职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艺术,
2006(12):24-25.[2] 李国成,周群.不断完善和加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
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23(5):66-67.
[3] 屈芳升.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J].无锡
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5-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