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石城山记》阅读题以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小石城山记》阅读题以及答案
高考语文《小石城山记》阅读题以及答案
⑥数:cù,密,与“疏”相对。

⑦夷狄: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⑧更:经过。

⑨售其伎:施展它的技能。

⑩固:通“故”。

1、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结合语境,“及是,愈以为诚有”中的“诚”,应解释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chéng
⑴真心,不虚伪。

《列子·汤问》:“帝感其~。

”(上帝被愚公的真诚精神感动了。


⑵确实,的确。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与倍项羽邪?”
⑶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逾黄茅岭而下(逾:________)
⑵其一少北而东(少:________)
⑶窥之正黑(窥:________)
⑷良久乃已(已:________)
⑸益奇而坚(益:________)
⑹愈以为诚有(愈:________)
⑺则其果无乎(果:________)
⑻而独为是物(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⑵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⑶是二者,予未信之。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和《小石潭记》是姊妹篇。

比较阅读两篇文章,看看作者写景抒情的“情”是否相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确实
2、⑴越过。

⑵稍微。

⑶看。

⑷停止。

⑸更加。

⑹更加;越。

⑺果真。

⑻这;这个。

3、⑴那些石头疏密俯仰的样子,好像是聪明的人安排的一样。

⑵有人说:“小石城是造物主用来安慰那些德才兼备却辱没在这里的人。


⑶这两种说法,我不相信。

4、两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一样的,都是借描绘被遗弃在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泻怨愤抑郁的心情。

但角度有所不同,《小石潭记》主要表现作者谪居生
活中的孤寂悲凉的心境,《小石城山记》主要抒发作者有报国之才而不能施展又反遭辱没的不平之气。

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路的尽头。

上方的山石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洞像门。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用一块小石子丢进去,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咚咚的响声,那激越的声音,好久才消失。

盘绕着石山可以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箭竹,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那些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俯有仰,好似智者的有意安排。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我认为造物者确实存在。

但又奇怪他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却放在偏远的永州,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造物者倘若不应该这样做,那么难道果真没有造物者吗?有人说:“小石城是用来安慰那些德才兼备而在这里受屈辱的人。

”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造就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