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文言常识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文言常识整理
古今异义
①非常之观(古:不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
②至于幽暗昏惑(古:到达;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求学的人,治学的人;今:在某些方面有较深的学问的人)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11)
一词多义

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指褒禅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指慧空禅院)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阳洞)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指碑文)
其下平旷(代词,代山洞)
问其深,(代词,它,指洞穴)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那些)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代前一分句;代词,那,代前两分句)
然视其左右(代词,它的,指后洞)
盖其又深,(代词,它,指后洞)
则其至又加少矣(指示代词,那些)
既其出(助词,无义)
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那些)
而余亦悔其之(代词,指自己)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代词,他们,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后世之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而
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表承接)
来而记之者已少(表承接)
有怠而欲出者(表承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承接)
而卒葬之(表承接)
而人之所罕至焉(表因果,因而)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表转折,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表转折,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表转折,却)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表转折,却)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表并列,而且,并且)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表并列,而且,并且)
此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并列,而且,并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表并列,而且,并且)

有穴窈然(……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但是,然而)

此余之所得也(动词,得到)
古人…往往有得(名词,心得,收获)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动词,能够)
此言得之(形容词,适宜,正确) 夫
夫夷以近(发语词,引起议论)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示代词,这,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指示代词,那)

始舍于其址(在)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在)常
非常之观(寻常)常在于险远(经常)
于人为可讥(在)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对于)于是予有叹焉(对于)
余于仆碑(对于)焉
于是余有叹焉(语气词)
而人之所罕至焉(做兼词,于是,于之)然力足以至焉(做兼词,于是,于之)

有碑仆道(道路)何可胜道哉(说讲)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观)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表原因,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原因,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原因,因为)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表原因,因为)
由山以上五六里(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相当于“而”,表承接) 而又不随以怠(相当于“而”,表承接)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当于“而”,表承接)
险以远,则至者少(相当于“而”,表并列) 夷以近,则游者众(相当于“而”,表并列)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用来)
火尚足以明也,力足以至焉(用来)
无物以相之(用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为)之
而卒葬之(代词,那里)
褒之庐冢也(助词,的)
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助词,得)
此予之所得也(助词,的)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代同游者;助词,的)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人之所罕至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代词,它)
句式
1、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词结构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介词结构后置)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4、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判断句)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判断句)
6、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判断句)
7、此予之所得也。

(判断句)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9、有碑仆(于)道。

(省略介词)
10、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省略介词)
11、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省略宾语)
1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省略宾语)
13、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省略宾语)
14、有怠而欲出者。

(固定句式,有一个……的人。


15、其孰能讥之乎?(固定句式,难道……吗?)
16、何可胜道也哉!(固定句式,哪里……呢!)
1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固定句式,这就是……的缘故。


词类活用
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词作动词,命名)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说明白)
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作使动,使…错误,弄错)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不出,火且尽.(形容词作动词,烧尽)
不得极.夫游之乐(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火尚足以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形容词作动词,叹息,感慨)
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至于幽暗昏惑(形词作名词,幽暗、令人迷乱的地方)
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作名词,到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动词作名词,感慨)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收获)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其”字用法归纳整理
1、代词(指代对象)
(1)人称代词
他(们),它(们)(的);你(们),你(们)的;我(们),自己(的)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指示代词
这(里),那(些)——例:“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其中——例:“不能名其一处”
2、连词
表选择:是…还是…——“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表假设:如果,假如——“其济,君之灵也”(《左传·僖公九年》)
表转折:但是,却——“众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孟子·尽心下》)
3、副词
表商量:还是——“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表反问:难道——“其孰能讥之乎?”
表揣测:大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祈使:一定——“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4、助词,调节音节,不翻译——“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