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琥珀 概述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琥珀概述说明
功能主治简介: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
治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
①《别录》: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详情见下文]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3~6分。
外用:研末点、撒。
【别名】:育沛(《山海经》),虎珀(《汉书》),虎魄(《广志》),江珠(《博物志》),琥魄(《后汉书》),兽魄、顿牟(《隋书》)。
【汉语拼音】:Hu po
【成份】:主含树脂、挥发油。
此外,含有琥珀氧松香酸、琥珀松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
【加工采集】: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
【药材鉴别】:①琥珀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块状者可长达6厘米。
血红色(习称”血珀”)或黄棕色,表面不平,有光泽。
质松脆,捻之即成粉末。
气无,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
以火燃之易熔,爆炸有声,冒白烟,微有松香气。
②煤珀又名:黑琥珀。
通常为多角形不规则的块状物,少数呈滴乳状,大小不一。
表面棕色至乌黑色,略有光泽,若将表面黑色部分除去,则呈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样体。
质坚硬,不易碎。
气无,味淡,嚼之坚硬无沙感。
以色红、明亮、块整齐、质松脆、易碎者为佳。
块碎小、质较硬、色暗棕者为次。
本品不溶于酸,微溶于乙醚、氯仿及温热的酒精中。
产云南、河南、广西、福建、贵州、辽宁等地。
【炮制】:拣净杂质,用时捣碎研成细粉。
《雷公炮炙论》:”凡
入药中,用水调侧柏子末安于瓷锅中,安琥珀于末中了,下火煮,从巳至申,别有异光,更捣如粉,重筛用。
”
【药理作用】:1.对呼吸系统作用琥珀酸有镇咳祛痰作用。
病人服后感到宽胸,痰液稀释易咳出。
琥珀酸钠用于各种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喘息性哮喘以及不适于服用麻黄素、氨茶碱的患者[1]。
2.解毒作用琥珀酸钠盐是重金属及巴比妥中毒的解毒剂。
经小鼠试验表明从广西蛇药中分得的琥珀酸有抗眼镜蛇毒的作用[1]。
3.镇静、催眠作用琥珀酸铵用于震颤性谵妄。
还有利尿作用,治疗结石所致的尿血较好;外用于皮肤疮疡,能生肌收回。
琥珀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
尚能收缩横纹肌[1]。
【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
治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
①《别录》:”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
”②《药性论》:”治产后血瘀痛。
”③《本草拾遗》:”止血生肌,合金疮。
”④《日华子本草》:”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结癥。
”⑤《本草别说》:”治荣而安心利水。
”⑥《珍珠囊》:”利小便,清肺。
”⑦《本草正》:”清心肺,消瘀血,痰涎。
”⑧《玉楸药解》:”凉肺清肝,磨障翳,止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敷疔拔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
”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海药本草》:”温。
”③《本草正》:”味甘淡,性平。
”入心、肝、小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3~6分。
外用:研末点、撒。
【副作用】:
【宜忌】:阴虚内热及无瘀滞者忌服。
《本草经疏》:”凡阴虚内热,火炎水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强利之,利之则愈损其阴。
”
【归经】:归经_心经
【植物形态】:琥珀Amber 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
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
颜色为黄色、棕黄色及黄色。
条痕白色或淡黄色。
具松脂光泽。
透明至不透明。
断口贝壳状极为显著。
硬度2~2.5。
相对密度1.05~1.09。
性脆。
摩擦带电。
产于辽宁、河南、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临床应用】:用量1~3克,研末冲服,或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点眼。
用治失眠、惊悸、惊风、癫痫、瘀血经闭、产后腹痛、瘕积聚、血淋血尿、目生翳障。
【药用部位】: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
【来自何书】:《雷公炮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