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kpm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第二章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1、PMCAD软件为什么提示某些房间?
轴线间形成的房间夹角小于15度时不能导荷。
2、PMCAD软件为什么提示墙下无轴线?
当墙、梁端点离得很近,软件在进行节点归并时将墙端点并入梁端点所致。
08版的PMCAD 改成将梁端点并入墙端点。
3、在PMCAD建模中出现悬空梁、悬臂梁和空间折梁的原因?
3.1悬空梁:当梁的标高不与楼面等高,梁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3.2悬臂梁:当梁的一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3.3空间折梁:当折梁下端的标高不与楼面等高,梁端竖向构件节点未升高或梁端无支承构件所致。
4、梁端定义铰接时应注意的问题?
4.1如果与节点相连的构件均定义为铰,数捡时程序给出红色警告.老版本采用总刚计算,将异常中断,目前版本可以计算..
4.2圆弧梁端不能定义为饺..
5、斜墙在程序中是如何处理的?
斜墙用节点升高的方法建模,目前,SATWE和TA T都不能计算。
在PMSAP中按板建模,楼板定义为弹性板6,并能计算,但只能给出内力。
6、体育馆等空旷结构建模的常见问题?
6.1节点升高不能超过层高,
6.2圆弧形网格节点升高后形成螺旋线,
7、多塔结构建模中的常见问题?
7.1塔号以塔高排序,
7.2带变形缝的多塔,不要同构件存在于多塔,
第三章特殊模型的建立
1、椭圆模型?
当前PMCAD没有椭圆模型菜单,可用命令行的命令建模。
1.1、进如PMCAD,在命令行输入“ellipse”。
1.2输入椭圆的圆心或端点或外切矩形。
1.3输入椭圆另一端点坐标。
1.4输入椭圆另一半轴长度。
1.5输入“explode”,用光点取椭圆分解成折线。
1.6再次输入”explode”,,用光点取椭圆存图,形成网点。
2、错层结构?
2.1单塔错层,当错层高度小于框架梁高时可不考虑错层的影响。
当错层高度大于框架梁高时可按两个标准层建模。
《08版PKPM软件将会对此有所改进》
2.2多塔错层
2.2.1进如PMCAD,按标准层建模。
2.2.2在SARWE“多塔定义”修改层高,以实现多塔错层。
2.2.3洞口输入,增加节点墙布在两边,梁按菩梁输入。
《08版PKPM软件将会对此有所改进》
3、斜屋面结构?
用节点升高形成坡屋面,斜梁端点布短柱。
《08版PKPM软件将会对此有所改进》
4、无梁楼盖?
4.1柱柱、柱墙间布置虚梁,用SATWE计算房间内每2米布置虚梁。
4.2用PMSAP计算房间内可不布置虚梁。
4.3楼板定义为弹性板6。
第四章SATWE软件各种参数的合理选取
改版前的SATWE软件,共有10页参数,书中只涉及了8页,荷载组合、砌体结构没有涉及。
涉及的参页,是摘要描述的,不是参数的全部。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何意?如何选取?
该参数指地震力和风荷载作用方向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当结构与整体坐标不正交,需按该方向重新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作用时可填入此参数,程序自动按输入的方向进行水平力的计算。
2、如何填写群房层数?群房层数是否包含地下室层数?
带裙房的大底盘结构,应输入裙房层数,程序能够按《高规》的规定,正确判断底部加强区所在位置,群房层数应包含地下室层数。
3、如何填写转换层所在层号?换层所在层号是否包含地下室层数?
带转换层的结构,应输入转换层所在层号,程序能够按《高规》的规定,正确的对框支梁、拄、落地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内力等进行调整,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包含地下室层数。
4、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填多少合适?
可取1.0-1.5。
5、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该如何选取?
计算位移时选取。
计算内力、配筋时不选取。
6、“墙元侧向信息”中的“内部节点”和“出口节点”有何区别?如何选取?
一般工程可选“内部节点”。
7、如何选泽“模拟施工加载1”、“模拟施工加载2”、“模拟施工加载3”和“一次性加载”?“一次性加载”:设定建筑结构已经完成,将荷载一次性加入。
可用于多层结构。
“模拟施工加载1”:设定建筑结构已经完成,荷载分层加入,可用于高层结构。
“模拟施工加载2”:将竖向构件的刚度放10倍,其他同“模拟施工加载1”,一般工程很少采用。
“模拟施工加载3”:分层计算刚度,荷载分层加入,比较切合实际。
二、风荷载信息:
1、什么叫修正后的基本风压?输入此参是否乘以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或风振系数?
沿海及强风带地区修正系数取1.1-1.2,此参数输入不乘风振系数。
2、结构基本周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
可用初始值,经计算后,取第一平动周期值。
3、如何填写“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
指定档风面后,程序自动确定。
三、地震信息:
1、何时考虑“偶然偏心”?
见《高规》第3.3.3条的规定,计算单向地震时考虑。
2、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见《抗规》第5.1.1条的规定,用于质量和刚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
3、“偶然偏心”和“向地震作用”同时选择,程序如何处理?
可同时选择,程序自动取两者之间的较大值。
4、“振型个数”填多少合适?
不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
5、“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是指什么?该如何填写?
见《抗规》第5.1.3条的规定,
6、“周期折减系数” 该如何填写?
见《高规》第3.3.16条的规定
7、为什么有些工程输入了“周期折减系数”后,计算结果没有任何变化?
结构自振周期很小所致。
8、“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写?
见《抗规》第5.1.1-2条的规定,
四、活荷载信息:
1、“柱、墙及基础设计时活荷载”是否折减?该如何选择?
应当折减,在JCCAD参数里选择。
五、调整信息:
1、”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该填多少?梁端负弯矩调整后,正弯
矩程序会自动调整吗?
一般可取0.85,正弯矩程序会自动调整。
2、”梁活载内力放大系数”主要用于什么情况?
用于不考虑活载不利布置时。
3、“梁扭矩折减系数”在刚性楼板假定和弹性楼板下,该如何填写?
在0.4-1.0间取值。
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指连梁开裂后的刚度折减,不小于0.5。
5、什么时侯考虑”中梁刚度放大系数“?该如何填写?
见《高规》第5.2.2条的规定,中梁可取2,0,边梁可取1.5。
6、“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该如何填写?
无地下室填1,有地下室填地下1层。
,
7、“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何意?选择此项时应该注意什么?
见《高规》第10.2.7条的规定,
8、“按抗震规范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是指什么?
最小剪重比。
9、“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是什么意思?
框支梁、墙共同作用的刚度放大。
10、“指定的薄弱层个数及相应薄弱层层号”中所指的薄弱层是罕遇地震的还是多遇地震的?什么情况下应该指定薄弱层层号?指定薄弱层层号后,影响程序自动判断结构的其他薄弱层吗?
见《抗规》第3.4.2条、第3.4.3的规定,
11、“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结构梁柱钢筋超配系数”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填写这个超配系数?
根据规范的规定,对于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及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框架梁和
连梁端部剪力、框架柱端部弯矩、剪力调整应按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来计算,在出施工图前,程序也不知道实配钢筋具体是多
少,因此需要设计人员根据经验输入超配系数,程序根据该值自动调整配筋面积。
12、什么情况下考虑“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可不考虑。
13、“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需要考虑吗?
可不考虑。
六、设计信息:
1、什么情况下考虑“P-Δ效应”?
可不选择,经运算后程序会给出判断。
2、“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 是什么意思?什么时侯选择它?
一般不简化。
3、什么情况下“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
见《混规》第7.3.11-3条。
4、柱的“单、双偏压计算”该如何选择?
按双向弯矩比选择。
七、配筋信息:
1、“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和“结构底部NSW层地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何意?该如何填写?
见《广东高规》第10.2.4条。
八、地下室信息:
1、“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 是什么意思?如何填写?
取0-5,0表示回填土对地下室无约束。
地震力下传至。
5表示回填土对地下室全约束。
地震力不下传至。
2-4表示回填土对地下室部分约束。
取-N,相当于地下-(N+1)层顶板嵌。
地震力下传至-N层。
2、“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层数” 是何意义?如何填写?
见上条N。
第五章砖混及砖混底框结构常见问题
一、砖混
1、带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砖混结构如何设计?
1.1将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做为标准层与上部结构一起建模,程序将地下室地面自动定义
0.00。
1.2在砖混结构抗震验算中输入“地下室嵌固高度”。
1.3当嵌固高度大于0时,程序将不计入嵌固部分的重力荷载。
1.4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楼层高度将扣除嵌固高度。
1.5此种处理方法,可以保证水平地震作用的正确计算,同时可进行地下室墙体的承载力计算,并传给基础。
1.6程序统计层数和高度都包括地下室,超出规范规定,程序会给出警告。
2、混凝土墙与砖墙的弹性模量比如何输入?C25 28000 1600.f 2.39 =3824
2.1适用范围:层内同时存混凝土墙和砖墙。
2.2物理意义:混凝土墙和砖墙的弹性模量比值。
2.3参数大小:3-6,确省值3。
2.4如何填写:混凝土墙的弹性模量是砖墙弹性模量10倍?。
可填确省值3。
3、带变形缝的砖混结构如何计算?
分别计算。
4、砖混错层结构如何计算?
4.1楼板高差小于.0.5m时,简化为无错层。
4.2若楼板高差大于.0.5m时,据抗规717条设抗震缝。
5、按照《抗震规范》5.2.4条的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放大系数3,请问PMCAD软件是如何考虑的?
5.1按标准层输入。
5.2程序自动乘以放大系数。
放大系数不往下传,影响屋面相关构件。
6、PMCAD软件如何验算墙体受压承载力?
以门、窗间墙为单元,无构造柱按无筋砌体验算,有构造柱按组合砌体验算。
小于250的墙垛不验算。
目前程序不能验算偏心受压构件。
7、T形截面,墙体验算时,长墙肢满足要求,短墙肢不满足要求,如何处理?
目前程序按单肢验算,T形截面用户可手工验算,方法如下:
7.1 计算T形截面的形心、面积A、惯性矩I。
7.2计算回转半径i=I/A/2,截面折算厚度ht-3.5i。
7.3计算高厚比,折减系数。
β=γ.β.(H0/ht)ψ=
7.4将光标放在T形截面的两个墙面上,分别读取轴力设计值N1、N2。
7.5复核ψ.f..A/(N1+N2)是否大于1。
8、在开洞大片墙两端加构造柱能否提高中段的?
有构造柱γRE=0.9 ,无构造γRE=1.0提高11.11%.
9、为什么构造柱截面和配筋增加到某一限值后,墙体的抗剪承载力不再提高?
见《砌规》第10.3,2条。
V≤η.f(A-A)+ξf.A+0.08f.A/e/RE
10、为什么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10后,砌体的抗剪承载力不再提高?
见《砌规》表.3,2.2。
11、墙体抗剪验算不满足要求时,程序给出了配筋面积,应如何使用该面积设计配筋砌体?
最小规0.075%,最大0.17%。
二、砖混底框结构:
1、“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荷载折减”系数如何填写?
1.1反拱作用墙梁上部荷载应折减。
1.2选此项后,程序对所有托墙荷载进行折减,不判断是否是墙梁。
2、“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参数如何填写?
2.1选此项后,程序自动判断托梁是否是墙梁,若是墙梁则自动按规范要求计算梁上荷在,若不是墙梁则按均布荷载加到脱梁上。
2.2若同十选取此项和前一项,则程序对于墙梁“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对于非墙梁“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荷载折减”。
3、底框剪力墙抗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选此项后,程序按组合体计算侧刚,否则分别计算。
一般选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4、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如何设计?
4.1按6度设防计算。
4.2在SATWE总信息中选择“不计算地震作用”。
第六章特殊荷载的输入实例解析
第一节吊车荷载的输入实例解析
一、要点分析
在输入吊车荷载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要布置的吊车荷载处添加一新的标准层,并布置梁,否则程序在汁算吊车荷载组合时会出错。
2.SATWE程序在计算带吊车的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时,是按照框架柱进行汁算的。
没有执行《混凝土规范》第7.3.11—1条规定的排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人为调整。
但新版的TAT软件则可以自动按排架柱计算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3.程序中的最大轮压、最小轮压和最大水平刹车力应该足经过影响线计算后得到的值,而不应该是由吊车厂家直接提供的值。
设计人员可以将吊车厂家直接提供的值输入到STS 钢结构软件中,由程序自动根据影响线计算出最大、最小轮压和最大水平刹车力,然后再将计算结果输入到SA TWE程序中。
第二节温度荷载的输入实例解析
一、要点分析
1.温度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取1.2,组合系数一般取0.8[7]。
2.输入完温度荷载后,设计人员要将楼板定义为弹性膜,因为结
构在温度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拉力,
只有弹性楼板才能计算出拉力。
3、如果不想考虑在温度荷载作用下楼板对钩件的作用,则可以将楼板删除。
4、在输入最高升温和最低降温时,首先确定构件处于自然状态下温度值,在程序中输入最高升温和最低降温,实际上是与自然温度值的差值。
5、自然状态是指:
5.1施工阶段
5.2使用阶段
5.3[9]建议:室外空气温度取30年一遇最高日平均气温,冬季取30年一遇最低日平均气温,使用阶段室内空气温度夏季取空调设计温度,冬季取采暖室设计温度。
构件和结构的初始温度取成型时的环境温度。
6、要考虑混凝土的徐变应力松弛特性,松弛系数可取0.3。
7、钩件界面裂缝的影响,刚度折减系数可取0.85[9]。
目前PMSAP可以输入,SATWE无此功能。
第三节特殊风荷载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要点分析
1、迎风面的计算:
目前PKPM系列软件在计算风荷载的迎风面时,采用是简化方法。
即按最外边的轮廓线投影面积作为X、Y两向迎风面,背风面同迎风面。
这种简化,对立面规则的工程,其深度可以满足要求。
但对立面不规则的工程,或对风荷载
有特殊要求或某些部位的工程,其深度就显的有些粗糟,需要在“特特殊风荷灾”里输入。
2、体型系数的计算:
见《荷规》表7.3.1,迎风面0.8,背风面-0.5,输入1.3
3、下部为框架上部为门刚:
框架部分程序自动完成,门刚部分人工输入。
第七章设计参数合理选取实例解析
本章以一个工程实例,解析SATWE设计参数合理选取。
SATWE 中共10页参数,只涉及到其中6页。
一、总信息
1、转换层所在层号填8
2、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填1.0
3、刚性楼板假定,计算位移时选取。
计算内力、配筋时不选取
4、结构体系选”复杂高层“
二、风荷载信息
1、非沿海及强风带地区,可不用修正系数取1.1-1.2,
1、取第一平动周期值1.23S。
三、地震信息
1、”复杂高层“,考虑“偶然偏心”
2、“偶然偏心”和“向地震作用”同时选择,
3、“振型个数”取15,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
4、4层为书店,抗震活载组合系数取0.8,但不能分层定义,需综合处理。
5、中段与整体坐标斜交135度,在“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项内处理。
四、调整信息
1、地下一层嵌固,“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填4。
2、框支墙有洞口,不考虑框支梁刚度放大。
3、转换为竖向不规则,定义为薄弱层。
4、0.2Q调整分为两段。
五、设计信息
1、计算结果符合刚重比要求。
六、地下室信息
1、地下一层为嵌固层。
2、人防层数填2。
3、人防材料强度系数,程序考虑。
第八章结构计算结果合理性判断实例解析
第一节、结构扭转效应的判断
一、结构周期比的计算
结构周期比和位移比是判断结构扭转效应的两项重要指标
1、要点分析
《高规》]第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
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
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目前PKPM不能直接输出,需自行计算。
应注意:
1.1在二个平动一个扭转构成的三个方向因子中,当转因子大于
0.5,可视为该振型以扭转为主。
1.2振型图应是整体振动.
2、实例
振型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 扭转系数
1 0.3013S 25.47 0.94(0.76+0.18) 0.08
2 0.2812S 114.9
3 0.99(0.17+0.82) 0.01
3 0.2170S 5.83 0.08(0.07+9.91) 0.92
平动系数、扭转系数都大于0.90,查看振型图应是整体振动.
3、结果分析
第一、第二振型图是整体振动,第三振型图不是整体振动。
二、结构位移比的计算
1、要点分析
〈抗规〉3.4.3条规定:构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大于两端位移的1.5倍。
〈高规〉4.3.5条规定:构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A类不大于平均位移的1.5倍。
B类不大于平均位移的1.4倍。
2、实例:见8-5
第二节、结构竖向不规则的计算
一、刚度比的计算[10]
1、要点分析
1.1地震剪力和层间位移的比值:
〈抗规〉3.4.2及3.4.3条、〈高规〉4.4.2均规定: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上层的70%,或上三层平均刚度的80%。
1.2剪切刚度
1.2.1〈高规〉E 0.1条规定:底层为大空间上、下剪切刚度比可接近于1。
1.2.2〈抗规〉6.1.14条规定:嵌固层地下室其剪切刚度与上层比不宜小与2。
1.2.3剪弯刚度:<高规〉E 0.2条规定:底层为大空间上、下刚度比可接近于1。
非抗震设计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不应大于1.3。
1.2.4上海规定:将三种算法统一为采用剪切刚度计算。
2、实例:框支剪力墙结构,27层含2层地下室,6层为转换层。
3、结果分析:
3.1:8-1判断满足,8-2\8-3不满足.
3.3三种刚度计算结果不同.
二、结构楼层承载力的计算
1、要点分析
规范要求:
1.1〈抗规〉3.4.2条和〈高规〉5.1.14条规定: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80%,薄弱层的地震力
放大1.15。
1.2〈抗规〉3.4.2条规定: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小于上一层65%。
1.3〈高规〉4.4.3规定:A类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小于上一层65%。
B类层间受剪承载力不小于上一层75%。
2、实例:略
三、结构剪重比的计算
1、要点分析
〈高规〉表3.3.13及〈抗规〉表5.2.5规定了最小值。
表3.3.13、5.2.5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值
类别 7度 8度 9度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
小于3.5s的结构 0.016(0.024) 0.032(0.048) 0.064
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 0.012(0.018) 0.024(0.032) 0.040 注:1、基本周期介于3.5-5.0s的结构,可插入取值
2、7、8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
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2、实例
3、结果分析
四、结构有效质量系数不满足要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1、要点分析
不满足要求的原因是按总刚计算,可改侧刚计算。
2、实例
3、结果分析
4、方案调整
五、结构不规则的有方案调整
加强周边构件刚度,减弱中间构件刚度。
1、实例
2、结果分析
3、方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