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分层作业】22文言文二则(课时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巍:wēi,形容高大~然。~峨。
魏:wèi,朝代名。
油:yóu,如:油饼、油布、油彩、油画、油亮等;
轴:[zhóu]一般为金属圆杆,轮子和其他转动的机件绕着它或随着它转动车~。转~。
瀑:读作pù时指水从高山陡直地流下来,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如“瀑布”。读作bào时指水名,在中国河北省,也可指暴雨。
曝:[pù]晒一~十寒。[bào]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
9.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可知,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的原因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0.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锺期 一见知,山水千秋闻”的意思: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音结为知音,高山流水的意境得以千年传颂。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解析】7.本题考查对字的解释。
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再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本题考查对课外资料的积累。
结合22课的资料袋中的知识“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来回答。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选自《书戴嵩画牛》,搐:抽缩;股:大腿;乃:却;掉:摆动,摇;谬:错误。意思是:两牛相斗时,牛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这幅画上的牛打斗时,尾巴翘起来摇摆,肯定是错误的。
7.C 8.真正了解自己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9.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0.D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12.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描写体现(表达效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很符合他的身份。文中的牧童(品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处士笑而然之。”中处士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7.“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句话中“善”的意思是( )
A.擅长B.善良,慈善C.好D.熟悉
8.我们根据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9.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解答时,可选理解句子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选自《伯牙鼓琴》,破:摔破;绝:断;复:再;以为:认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意思: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比一比,再组词。
载( )巍( )油( )瀑( )
哉( )魏( )轴( )曝( )
3.下列带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A.尾搐入两股间(大腿)B.拊掌大笑:(拍手)
C.所宝以百数(所有的宝贝)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4.“善哉乎鼓琴”中的“善哉”的意思是()
A.好啊B.行啊C.真好啊D.太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诗句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
A.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B.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C.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意思是想要知道山中的事情,那就去问在这座山中打柴的人。比喻想要知道你不了解的领域的事情,那就去问行家。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理解。
A正确。“尾搐入两股间”出自《书戴嵩画牛》: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本句意思是斗牛时牛用力在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没有哪个斗牛尾巴还像平时一样拖着的,所以这副画画的不合情理。其中“股”是大腿的意思。
B正确。“ 拊掌大笑”出自《书戴嵩画牛》: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意思是有一个牧童观后拍手说:“这画画的是斗牛!斗牛相对时牛尾巴从来是夹紧的。所以“拊掌”是拍手的意思。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善,好;哉,语气 词,表示感叹。
5.B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名言警句和句子的理解。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戴嵩画牛》。意思是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14.作者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耕地的事应当要问农民,织布的是应当要问织工。古语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书面表达
《书戴嵩画牛》这则文言文,讲了牧童指出大画家错误的故事。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过类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本题主要考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载:zài,如:载歌载舞(又、有之意)、载客(承载之意)。zǎi:词语中“载”字有记录或年的意思时读zǎi。如:刊载(记录)、一年半载(年)。
哉:zāi,表示感叹的语气呜呼哀~!快~!
1.shǎoshānɡwèi
shǔwēish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 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少选(shǎo)汤汤乎(shānɡ)复为鼓琴者(wèi)
蜀中(shǔ)巍巍乎(wēi)所宝以百数(shǔ)
2.车载 巍峨加油瀑布善哉魏国车轴曝光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宝剑的锐利需要不断的磨炼,梅花飘香需要熬过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某样东西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得到的。
故选B。
6.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两牛相斗时,牛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这幅画上的牛打斗时,尾巴翘起来摇摆,肯定是错误的。
5.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相似的是哪一项?()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柴人。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将下面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1.《书戴嵩画牛》作者是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 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1.苏轼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12.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 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牧童的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情态善于观察、不迷信权威
4.A
【详解】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
出自《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C错误。“所宝以百数”此句出自《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意思是四川境内 有个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所以“所宝”是所珍藏的宝贝。不是“所有的宝贝”。
D正确。“处士笑而然之”出自《书戴嵩画牛》: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意思是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所以“然之”就是认为他(牧童)说的对的意思。
B.“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的意思:故人离开我,归于黄土,你我之间就像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啊。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有关。
C.“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意思是: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是一首送别诗,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无关。
13.牧童指出斗牛图中的谬误处士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也包含了对牧童的赞许14.说明牧童批评得对,他对生活经验十分熟悉,因此有专业的见解。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要善于观察,有不懂的要向专业人士请教。
【解析】1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主旨概括。
《书戴嵩画牛》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记叙一位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牛失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22 文言文二则 分层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少选(shǎoshào)汤汤乎(tānɡshānɡ)复为鼓琴者(wéiwèi)
蜀中(sǔshǔ)巍巍乎(wēiwèi)所宝以百数(shǔsh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巍:wēi,形容高大~然。~峨。
魏:wèi,朝代名。
油:yóu,如:油饼、油布、油彩、油画、油亮等;
轴:[zhóu]一般为金属圆杆,轮子和其他转动的机件绕着它或随着它转动车~。转~。
瀑:读作pù时指水从高山陡直地流下来,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如“瀑布”。读作bào时指水名,在中国河北省,也可指暴雨。
曝:[pù]晒一~十寒。[bào]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
9.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意思: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可知,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的原因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0.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锺期 一见知,山水千秋闻”的意思: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音结为知音,高山流水的意境得以千年传颂。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解析】7.本题考查对字的解释。
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再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本题考查对课外资料的积累。
结合22课的资料袋中的知识“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来回答。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选自《书戴嵩画牛》,搐:抽缩;股:大腿;乃:却;掉:摆动,摇;谬:错误。意思是:两牛相斗时,牛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这幅画上的牛打斗时,尾巴翘起来摇摆,肯定是错误的。
7.C 8.真正了解自己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9.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0.D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12.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描写体现(表达效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很符合他的身份。文中的牧童(品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处士笑而然之。”中处士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7.“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句话中“善”的意思是( )
A.擅长B.善良,慈善C.好D.熟悉
8.我们根据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9.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解答时,可选理解句子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再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选自《伯牙鼓琴》,破:摔破;绝:断;复:再;以为:认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意思: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比一比,再组词。
载( )巍( )油( )瀑( )
哉( )魏( )轴( )曝( )
3.下列带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A.尾搐入两股间(大腿)B.拊掌大笑:(拍手)
C.所宝以百数(所有的宝贝)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4.“善哉乎鼓琴”中的“善哉”的意思是()
A.好啊B.行啊C.真好啊D.太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诗句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
A.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B.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C.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意思是想要知道山中的事情,那就去问在这座山中打柴的人。比喻想要知道你不了解的领域的事情,那就去问行家。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理解。
A正确。“尾搐入两股间”出自《书戴嵩画牛》: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本句意思是斗牛时牛用力在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没有哪个斗牛尾巴还像平时一样拖着的,所以这副画画的不合情理。其中“股”是大腿的意思。
B正确。“ 拊掌大笑”出自《书戴嵩画牛》: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意思是有一个牧童观后拍手说:“这画画的是斗牛!斗牛相对时牛尾巴从来是夹紧的。所以“拊掌”是拍手的意思。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善,好;哉,语气 词,表示感叹。
5.B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名言警句和句子的理解。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戴嵩画牛》。意思是耕地应当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织布应当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14.作者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耕地的事应当要问农民,织布的是应当要问织工。古语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书面表达
《书戴嵩画牛》这则文言文,讲了牧童指出大画家错误的故事。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过类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本题主要考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载:zài,如:载歌载舞(又、有之意)、载客(承载之意)。zǎi:词语中“载”字有记录或年的意思时读zǎi。如:刊载(记录)、一年半载(年)。
哉:zāi,表示感叹的语气呜呼哀~!快~!
1.shǎoshānɡwèi
shǔwēishǔ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 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少选(shǎo)汤汤乎(shānɡ)复为鼓琴者(wèi)
蜀中(shǔ)巍巍乎(wēi)所宝以百数(shǔ)
2.车载 巍峨加油瀑布善哉魏国车轴曝光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宝剑的锐利需要不断的磨炼,梅花飘香需要熬过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某样东西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得到的。
故选B。
6.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两牛相斗时,牛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这幅画上的牛打斗时,尾巴翘起来摇摆,肯定是错误的。
5.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相似的是哪一项?()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柴人。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将下面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1.《书戴嵩画牛》作者是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 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1.苏轼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12.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 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牧童的天真无邪、无所顾忌的情态善于观察、不迷信权威
4.A
【详解】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
出自《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C错误。“所宝以百数”此句出自《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意思是四川境内 有个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所以“所宝”是所珍藏的宝贝。不是“所有的宝贝”。
D正确。“处士笑而然之”出自《书戴嵩画牛》: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意思是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所以“然之”就是认为他(牧童)说的对的意思。
B.“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的意思:故人离开我,归于黄土,你我之间就像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啊。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有关。
C.“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的意思是: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是一首送别诗,与伯牙和锺子期的传说无关。
13.牧童指出斗牛图中的谬误处士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也包含了对牧童的赞许14.说明牧童批评得对,他对生活经验十分熟悉,因此有专业的见解。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要善于观察,有不懂的要向专业人士请教。
【解析】1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主旨概括。
《书戴嵩画牛》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记叙一位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牛失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22 文言文二则 分层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少选(shǎoshào)汤汤乎(tānɡshānɡ)复为鼓琴者(wéiwèi)
蜀中(sǔshǔ)巍巍乎(wēiwèi)所宝以百数(shǔ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