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瓶颈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卷 总第 122期 83
新闻采编
收稿日期:2021-1-5
作者简介:徐天虎(1963―),男,云南宣威人,主任记者,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研究。
在互联网时期,网络能够为民生新闻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这个过程中,短视频进入人们的视野抢占了一大批年轻的受众,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应当如何发展?以往,民生新闻采取的表现手法是贴近普通群众,关注大多数人的生活,而短视频带有娱乐至死的特点,以绝对的优势在市场上抢占了很多先机,这让民生新闻认识到了娱乐的重要性,要从娱乐这方面入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一、民生新闻创新的重要性
融媒体技术充分整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体模式,实现了电视、网络、智能移动终端的高度融合,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桎梏,为广播电视事业取得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高度重视融媒体技术的深入运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融媒体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新闻实践成果。
民生新闻相对于其他的新闻来说,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节目形式都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关注的是社会本质,是广播电视行业众多新闻类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融媒体背景下,人们能够从多个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需要充分利用融媒体的技术优势,针对民生新闻的多个薄弱环节做出改进,引入新的编辑方式,提高节目品质。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
(一)关注百姓生活
电视民生新闻和传统的新闻相比有一定的区别,从内容和题材上来看,并不只是报道一些带有显著特性的新闻,而是选择一些民生材料,关注的重点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新闻的主角也是普通人,所以内容很受老百姓的喜欢,报道形式也比较自然,是以平等的视角开展叙述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
而传统的新闻形式较为生硬,也不够亲切。
(二)捍卫百姓话语权
民生新闻一出现就给更多的普通人拓宽了发言的空间和
渠道,群众能够利用大众传播工具发声,沟通交流自己的观点也变得更加方便。
民生新闻实际上就是给社会大众搭建了一个能够平等交流的群言平台,人们能够平等地沟通交流,这些声音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塑造本土文化意识
民生新闻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新闻价值和特点,那就是接近性和本土化。
不同地方的电视民生新闻都有当地的地域特色,主要是针对本地区的新闻资源进行挖掘,激发受众的本土文化意识,增强本地价值认同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地区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又因为其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不同而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抢占了部分收视率。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优势
(一)新闻内容更加丰富,新闻素材更广泛
在互联网技术和多种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人们普遍使用手机等多种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和电脑成为人们生活、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利用手机就可以看到社会新闻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录制、制作、发布新闻信息,这给电视新闻记者的民生新闻素材获取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电视新闻记者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民生新闻内容,民生记者还能够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加强与受众的实时互动交流,在第一时间了解受众对新闻的评价,从而深层次地挖掘民生新闻价值。
(二)传播途径多元化发展
当前,自媒体平台、官方网站等不同媒体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民生新闻信息的多元化传播。
由于人们的工作越发繁忙,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观看新闻,人们受众会利用手机、互联网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在观看的同时也发表意见,或是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从而扩大社会关注度,这些都能够增加电视民生新闻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到民生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瓶颈的突破
◎徐天虎
(曲靖市广播电视台,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社会大众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发言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到了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
在传统新闻媒体中有一项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电视民生新闻,所以电视民生新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借助新媒体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强创新和改进,才能够在市场经中抢占优势。
关键词:民生新闻;瓶颈;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1)02-0083-02
84 传播力研究 2021年02期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四、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节目形式和内容严重同质化
就全国范围内来看,很多省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无论是栏目形式还是主持风格,都存在着彼此借鉴的情况,缺少特色,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
而且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对民本民生的解读并不全面,在内容选择上主要是围绕着本土做文章,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获得较多的新闻资源,各档新闻栏目所播出的新闻事件、内容也大同小异。
由于对于新闻策划工作的不重视,所以无法找到比较独特的选题,也无法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内容就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如节目形式比较单一,缺少创新性,无法给受众新鲜感,无法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二)新闻庸俗化,手段娱乐化
民生新闻庸俗化、手段娱乐化,已经成为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界一个不争的普遍现象。
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喧嚣,让传统的电视人变得急功近利,为了扩大受众范围,抢夺更多的市场,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一些新闻媒体过分注重轰动效应,甚至仿照部分网络媒体的做法,在荧幕上引入一些不堪入目的内容,或是为了增加内容的娱乐性选择一些不合理的方式来消费新闻,虽然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获得比较多的关注度,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损耗媒体的公信力,长此以往,在社会上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三)片面、孤立、肤浅地反映生活,缺乏深度对于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做出分析后能够发现,其中很多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
虽然这些内容也来自普通百姓的生活,但存在片面性,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群众的生活,更不能揭示社会的本质,这些琐碎的新闻内容只会让人们关注事件的本身,既缺少代表性,也缺少深度,会降低整个栏目的格调。
有些时候,大量的琐碎内容会把有价值的信息淹没,甚至对观众产生误导。
五、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创新与转型的举措
(一)以内容为王,增强内容的深度与趣味性
《华盛顿邮报》资深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说过:“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和精
彩一点。
”这也表明,电视民生新闻内容一定要有趣味性,尤其是当前的媒体竞争较为激烈,受众在选择节目内容的过
程中,主要关注的是节目内容节目形式是否能够满足收视需求,如果从内容这方面就缺少趣味性,不够精彩,那么受众就没有选择的欲望,也没有观看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民生新闻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内容组合理念,既要关注平民百姓的家长里短,又要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地增加节目的深度,在社会上做好舆论引导。
所以,在电视民
生新闻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认识到内容的重要性,要注重制
作高质量的节目,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
(二)以受众为中心,尊重受众的收视习惯
在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要想做好创新转型,就要坚持以受众为主,加强对受众的目标定位和分析,了解当前受众的信息需求,把握受众的收视习惯,以此作为调整转型的主要方向,这样才能够在创新的同时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够提高节目的服务性,拉近节目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电视民生新闻和其他新闻相比所独有的优势。
(三)以新媒体为传播载体,拓展播出渠道
电视民生新闻在创新节目形式、丰富内容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尽可能拓宽传播渠道,才能够从多个层面吸引受众。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新媒体的受众群体较为庞大,大多数都是中青年人,他们能够利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选择观看自己比较喜欢的节目,所以电视民生新闻不仅仅要在电视台播出,还要从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出,考虑到不同新媒体平台的播出特点,加强整合与编辑,这样才能够在拓宽播出渠道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收视率。
(四)提高电视民生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视民生新闻要想做好创新转型,需要优秀新闻从业人员的支持,所以应当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如果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达不到要求,就会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让他们有更多的工作热情,还应当增加培训或学习的机会,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此外,应当加强创新意识,让新闻从业人员勇于挑战、勇于创新,以打造精品为目的,做好工作转型,只有这样电视民生新闻才能够拥有更多创新的活力,才能够满足新时期受众的需求。
六、结语
针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做出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技术方法较为落后,新闻缺少深度等,这些都会降低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也无法满足新时期受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民生新闻节目必须要做好创新转型工作,基于当前的现实情况,把握融媒体技术的发展特性和应用规律,从内容形式上做出调整,加强节目的互动性,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突出品牌特点,这样才能够推动民生新闻做出转型升级,才能够推动现代广播电视行
业的持续发展。
[1]陈雪红.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坚守——基于《直播海南》的实践探索[J].视听,2018(12):34-35.
[2]董丽娟.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方向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3):221+175.
[3]曾晶.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创新研究[J ].新闻传播,2017(04):71-72.
[4]张龙.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语态与定位探析——兼评辽宁广播电视台《新北方》栏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