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家阅读打卡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阅读打卡第1天《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阅读进度0/25
最近迷上了读名人传记,今天开始读《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共448页。

个人的成长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未读此书之前,我只知道爱因斯坦是个天才,但究竟是怎样的家庭环境、教育经历、性格特点、时代变迁促成了这位天才的诞生? 自己尚一无所知。

现在我就要翻开本书,走进爱因斯坦的世界,开启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

我在阅读打卡第2天《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阅读进度3/25
什么是兴趣?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一般说来,童年期的觉醒往往不会被记起。

但爱因斯坦四五岁时却有过一段刻苦铭心的体验,这一体验将改变他的一生,也将永载科学史册。

有一天他病卧在床,爸爸给了他一个罗盘。

他后来回忆说,那种神秘的力量使他激动得浑身颤抖。


“罗盘上的小磁针竟然听任一种看不见的场摆布,这使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爱因斯坦终生都致力于用场论来描述自然。

1905年,他写下了那篇关于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论文,它一上来谈的就是电磁场效应;而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也是描述引力场的方程;到了晚年,他仍然对场方程孜孜以求,试图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万有理论。

他认为:经典的场概念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大贡献。


什么是兴趣?兴趣就是那种可以让你激动得浑身颤抖的力量!
我在阅读打卡第3天《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阅读进度4/25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所面临的情况与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要更惨。

和女友米列娃的关系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众多求职信如石沉大海,为了生存去做家教。

在写给莱比锡大学化学教授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一封求职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一贫如洗,而且也只有这样一个职位才能使我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

这封信发出去之后石沉大海,未获回复。

两星期后,爱因斯坦又再次写信给他,借口说:我忘了当时是否附上了我的地址,您对我论文的评价对我至关重要。

然而,信发出后依然杳无音讯。

在写给莱比锡大学化学教授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一封求职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一贫如洗,而且也只有这样一个职位才能使我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

这封信发出去之后石沉大海,未获回复。

两星期后,爱因斯坦又再次写信给他,借口说:我忘了当时是否附上了我的地址,您对我论文的评价对我至关重要。

然而,信发出后依然杳无音讯。

我在阅读打卡第4天《互联网战略版》阅读进度100%
这本书于2015年5月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3年时间。

如果一本书是对未来进行预测,那么最好等几年之后再去看,这样作者的水平就一目了然了。

现在看来,作者的预测显然是准确的。

这本书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即无论你是否愿意,互联网都将对传统企业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在2015年,马云、雷军等互联网企业家是颠覆派的代表,而王健林、宗庆后等传统行业大佬则对互联网持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

无论是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约还是王健林与马云的一亿赌约都是这种新旧观点冲突的产物。

究竟谁赢谁输尚需时日,但企业家们都已经从怀疑变成了确信:没有人可以回避这个大势,拥抱者生,逃避者亡。

但传统企业转型又谈何容易?正如书中所言“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变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愿意发自内心地承认,可能正是那些让我们获得成功的优势,包括引以为豪的企业文化,无懈可击的商业模式、一路血战的兄弟团队,正在让我变成导致自身无法转型的阻碍因素。


“最终互联网会变成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资源,服务一切行业。

当再也没有人把互联网当回事儿的时候,这个变革就完成了。

看清这个过程,采取适当的行动,会决定你是转型的炮灰,还是弄潮儿。


前段时间科技部公布了164家独角兽名单,可惜的是,在这个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榜单上,河南企业无一家上榜。

这意味着什么?又会对这个一亿人口的大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会在未来五到十年会慢慢浮出水面。

我在阅读打卡第5天《李重光新编通俗基本乐理》阅读进度100%
学钢琴不仅要学技术,更要学乐理,不仅孩子要学,家长也得学,否则陪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今天陪孩子练a和声小调,孩子问我为什么听起来这么难听,为什么要升sol。

其实我在自己练琴的时候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并未深究,没想到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练完琴之后就把这本《李重光新编通俗基本乐理》翻出来,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有些地方依然看不懂,但大部分地方已经比起之前有了不小的进步。

比如a和声小调为什么要升sol,这是为了使小调的导音到主音能有和大调一样的倾向性,所以将自然小调的导音升高半音,所以和声小调不是自然调式,而是人工造成的。

而由于导音的升高,造成了下中音和导音形成了一个很不谐合的增二度音程,听起来自然也就很别扭了。

乐器越往后学,乐理、和声、视唱练耳就越重要,不急不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阅读打卡第6天《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阅读进度8/25
书读到第八章,心里生出一种对爱因斯坦第一任妻子米列娃和他们的女儿的深深同情。

本书的作者Walter Isaacson洞若观火:“爱因斯坦和女儿显然从未谋面。

根据现存的通信,爱因斯坦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候间一共就略略提及她一次,那是1903年9月,之后就再没有提过。

与此同时,她被留在了诺维萨德由米列娃的亲戚或朋友抚养,这样爱因斯坦就可以既保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打扰,又可以保全中产阶级的体面,从而可以风风光光地成为一个瑞士公务员。


爱因斯坦是一个天才,但显然称不上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对工作事业投入无限热情和精力的背后却是对妻子和孩子的极端冷漠。

读人物传记可以对名人有一个立体全面的了解,但却免不了要看到光鲜亮丽的反面,而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只有在这一正一反之间才能得出。

我在阅读打卡第7天《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阅读进度10/25
第十章的主题是“离婚”。

越往后看,对爱因斯坦的性格了解得就越全面。

他是一个简单的人,对处理人际关系并不擅长,也缺乏必要的耐心。

他说:即便与爱尔莎(他的第二任妻子)结婚,他也会独自住在自己的公寓,而不会住在一起。

因为他永远也无法放弃独自生活的状态,那种幸福简直无以言表。

历史上未婚的名人有很多,牛顿、达芬奇、康德、恩格斯、诺贝尔、尼采、叔本华等等,如果让爱因斯坦一早预见到生活上的诸多困扰,他会不会也像这些人一样终身不婚呢?
爱因斯坦在庆祝普朗克60岁生日会上这样说道: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这些人把和谐的世界及其构造当作他们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获得他在狭隘的个人经验里找不到的宁静和安定。

不过,与爱尔莎结婚以后,两个人倒是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互利共生关系。

爱尔莎活跃而能干,渴望服侍他、保护他。

她告诉爱因斯坦何时吃饭,何时出行,收拾他的手提箱。

在公共场合,她充当着这位被她称为“教授”的男人的保护伞。

而爱因斯坦,则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并努力将相对论拓展到能够理解整个宇宙。

这种关系让我想到杨振宁和翁帆夫妇,不过翁帆与爱尔莎相比显然属于内敛性格,她不会有意愿去帮杨振宁打理外部事务,但对于杨振宁这样一位外向型的科学家来说,静静的陪伴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在婚姻当中,性格其实无所谓好坏,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