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星级酒店如何夹缝求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边是品牌高星级酒店抢滩,一边是连锁经济型酒店扩张,处在夹缝中的传统低星级酒店正面临生存危机。

尤其是被业界誉为中低星级酒店翻身的“救命草”——政府定点酒店招标似乎也难扭转颓势。

低星级酒店真的“回天”乏力?有人预言,在未来3年内,最多不超过5年,类似上海等特大城市市区内传统的三星级以下酒店都将消失。

低星级酒店应该赶快改造成经济型酒店,“转型”才是出路。

专家认为,转型经济型酒店可能是种出路,但找准定位、细分市场可能是低星级酒店未来发展更现实、也最为可取的选择。

“两头热中间凉”
或许预言有点偏颇,但近年来低星级酒店遭遇尴尬却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品牌推广,低星级饭店及非星级饭店的主要客源是旅游团队,利润率极低,客房闲置现象严重。

早在去年,各地关于低星级酒店大面积亏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在2006年的北京旅游工作会上,有关方面就曾公布:北京饭店业三星级以下亏损面近46%。

记者最近从武汉统计部门获悉,今年前5月,几乎所有三星级宾馆的客房出租率出现大幅下降,部分三星级宾馆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不足30%。

作为旅游和酒店业都相对发达的上海,也遭遇了同样地困境。

据上海市旅游委的统计显示,从去年到今年,沪上二星级酒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一路走低。

今年一季度,沪上二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已跌至48.79%,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3.1个百分点。

与低星级酒店出租率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星级酒店价格一路飘红。

来自上海市旅游委的统计显示,去年全年五星级酒店的出租率持续上升,平均房价也上涨了3.3%,四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上涨了2.8%。

在春秋两季的商务会展高峰时,外资酒店的房价尤其高昂,标准间价格普遍都超过2000元,最贵的甚至达到2700多元。

据了解,武汉五星级酒店淡季入住率在50%左右,旺季普遍在80%以上。

不仅如此,高房费和高入住率也刺激高星级酒店的投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至少有58个
在建或拟建高星级酒店项目将在2008年至2010年间完工,加上之前几年新增高星级客房的接待能力,
到2010年上海高星级饭店将有接待近1000万人次入境过夜的能力。

目前世界知名酒店集团都已在上海
占据一席之地。

而在武汉,锦江国际大酒店即将开业、马克波罗酒店和新世界酒店也已进入营业前的最后准备,
加上今年4月开门迎客的光明万丽酒店,武汉年内将增加4家五星级酒店。

据武汉一业内人士介绍,此前,武汉共有五星级酒店6家,四星级酒店22家,高星级酒店数量排位已经名列国内城市前十强。

比高星级酒店更红火的是经济型连锁酒店。

24小时淋浴、空调、电视、免费宽带等硬件完备,但是房价却只有高星级酒店的20%甚至更低。

有关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至今,武汉的经济型酒店呈现强
劲扩张态势。

截至目前,武汉经济型酒店开业店数已超过90家,扩张幅度达到70%,位居全国省会之首。

作为我国住宿业风向标的上海自不用言。

今年“五一”黄金周,“锦江之星”在上海的预订量提
前一周逼近100%。

专家认为,我国国内旅游目前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而最适合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正是
经济型酒店。

“两头热中间凉”可谓是目前中国住宿业最好的写照。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一来,酒店
客源市场自然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海内外高端商务旅游客喜欢入住设施豪华的高星级酒店,一些自助旅游和普通公务客青睐价廉物美的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

而作为“中间”的低星级酒店无论在硬件设施、服务水准上,都无法和定位高端客户的四五星级宾馆抗衡,在成本控制、营销渠道和房价上又比不上经济型酒店,客源流失严重。

迫于竞争的压力,武汉很多低星级酒店已开始转型:部分低星级酒店正着手升级,向高星级酒店
靠拢,但这毕竟是少数,如东湖听涛景区的三星级酒店湖滨客舍正在招标,将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进行改
造;更多的则是向经济型酒店转型,像三星级猴王大酒店变成了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还有武汉本土的华坤经济型酒店,也是三星级酒店转型而成。

另据了解,由于目前公司旗下拥有的酒店中只有三星级和以下的客房收益增幅为-5%,而高星
级酒店的客房收益都在稳步上扬,所以锦江集团已经开始考虑为旗下的低星级酒店寻找新出路。

对于部分盈利状况不佳的资产可能会转让,而对于那些地理位置佳、有历史底蕴的老牌低星级酒店,则可能会考虑通过创建一个新的连锁品牌来发挥其魅力。

当天机“蒙灰”
其实,来自于低星级酒店的也不全是不利消息。

去年末,财政部出台了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出差
和会议定点的管理办法》,就被业界誉为是低星级酒店翻身的难得契机。

但市场似乎也不买账。

国家财政部差旅新规带来的巨大商机,无疑让这些长期遭受京城高星级酒店挤压的中低档饭店、
招待所扬眉吐气。

根据《办法》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实行定点住宿、中央国家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实行定点办会。

之后,各地开始为中央国家机关招标定点饭店。

据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方面介绍,单北京地区招标总价值就可望达到上亿元。

招标的宾馆
饭店范围覆盖北京18个区县,饭店标准间价格分档为200元/间/夜以内的饭店82家,标准间200~300
元/间/夜的饭店及套间价格600元/间/夜以内的饭店262家。

一份饕餮大餐已摆到北京400多家一、二星
级饭店和4000余家非星级饭店面前,它们趋之若鹜。

由于高星级酒店的客源主要由旅行团队和商务人士构成,政府公务人员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客
户群,所以对此并不感冒;而对于经济型酒店,有兴趣,但“由于经济型酒店没有会议室,不在此次采购的适合范围内”。

有关专家分析,这次政府采购中,中低档酒店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北京近半数三星级以下酒店处于亏损状态。

这类酒店客源不稳定,消费能力较低。

尤其是一些区县的会议中心和招待所,原本靠政府会议生存,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在散客客源上受到经济型酒店的强力挤压,而在商务、
会展客源上,又明显受制于高档酒店。

这次政府定点酒店招标将是他们争取固定客源的绝好机会。

而中低档酒店也很可能依靠新增的政府客源,在高档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双重夹击下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今年元旦开始实施的《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又再次明确各单位召开会议尽量使用内部
的宾馆、招待所、会议室和车辆,内部宾馆不具备承接条件的,必须到定点饭店召开,不得租用高级宾馆、饭店召开会议。

凡此种种,似乎都赐给了低星级酒店“翻身”的“尚方宝剑”。

但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党政机关
都设有上下对口、人员庞大的专门接待部门(办、处),各级各部门都有内部宾馆(招待所),还有变相的各式星级“培训中心”等。

哪还轮得到“定点饭店”啊?
而且,这些宾馆或培训中心等享受诸多机关内部待遇优惠政策,大都垄断了公务会议的承办业务
和各种行政性公务来客的接待业务,基本上靠各种类型的会议养着,使社会上其他各类宾馆、酒店等服务行业处于实际不平等的竞争地位。

它们不抢客源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武汉一位获得“定点”资格的酒店老板非常郁闷地告诉记者,从4月份获得资格至今,它们还没
有接待过一批“公务”客人。

夹缝中突围
很多人认为,夹缝中的低星级酒店应该赶快加盟经济型酒店,转型才是出路。

这种说法虽然不错,但也不尽然。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低星级酒店都是国有企业,转型经济型酒店,一是理念上跟不上,再一个就
是费用也花不起。

上海一家曾经辉煌过的二星级酒店由于市场的压力好不容易决定加盟经济型酒店,但最后却因为钱的事告吹了。

据其负责人介绍,前后共有包括“锦江之星”在内的五六个经济型酒店品牌表达了合作兴趣,但都要其出资对酒店进行全面改造,1000万元左右的费用酒店根本无法承受。

而且装修期
间没有收入,100个员工的工资如何支付?也有经济型酒店品牌考虑买下这家酒店的物业,但是一听说有100个国有员工要安置,都不敢接盘。

更不用说目前的经济型酒店才刚刚起步,市场品牌都还良莠不齐。

专家认为,低星级酒店有条件加盟一些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固然最好,但假如不够条件,也千万不要去加盟一些伪品牌。

经济型酒店的成功秘诀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低星级酒店应吸取的经验,但也不能按照现有经济型酒店的模式盲目改造。

专家建议,低星级酒店不妨放弃星级标准的桎梏,认清自己酒店的优势,主攻某一细分市场。

假如三星级酒店位于商务区,就应该将酒店原有的商务设施保留改造,而将娱乐设施取消,改建成精致的经济型商务酒店;假如二星级酒店位于景点附近,不妨淡化商务功能,配套适合团队就餐的大型餐厅,改造成经济型旅游酒店;假如一星级酒店位于高速公路出口,那就不妨扩大停车场,做一家正宗的汽车旅馆。

细化目标客源,填补市场空白,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这才是中国低星级酒店的“重生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