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考试-桥梁隧道工程模拟试题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 30 题)
1.石料冻融试验后无明显损伤,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不大于
倍,表明石料抗冻性好
A. 4%
B. 3%
C. 2%
D. 1%
2.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中,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是取轴
心抗压强度 的弹性模量
3. 反映石料力学性质的主要指标之一为
4.锚具钢绞线的内缩量试验中,张拉端钢绞线内缩量应不大于
A. 1 mm
B . 1cm
C . 5mm D.5cm
5.支座转角试验中根据各种转角下,表示支座脱空的支座边缘最小变形值是
Ao^ min> 0
□.△ min >0
C.A min< O
D.A min <O
6.土工织物的工程特性检测中,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仪常用于测定
A . 1/2
B . 1/3
C . 2/3
D . 1/4
C ),强度不低于试验前的 0. 75
B )时对应
A .抗压强度
B .抗拉强度 c ,抗剪强度 D .孔隙比
A .抗压强度
B .压力
C.撕裂强度
D .厚度
7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需采用超声仪和回弹仪,
在结构混凝土的同一个测区分别测量
A .波幅和回弹值
B .波形和回弹值
C.声时值和碳化深度 D .声时值和回弹值
D )。

D ).
8.对于批量构件采用回弹法或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随机抽检数量一般应满足
D .不少于10件
1mm ,否则数据无效。

10.桥梁工程中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桥梁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时,当极限荷载值小于比例界限 荷载值 2
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
A . 0. 50 倍
B . 0.75 倍
C . 0.85 倍
11 .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时,测试信号显示有缺陷引起的二次反射波, 桩底反射
信号不明显,则应判定为 ( C )类桩。

A. I
B.n c.m D.w
1 3 .某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偏低, 管理部门希望通过加固手段提高其承载能力, 应委托相关单位进行
A . 2 类 B. 3类 C. 4类 D. 5类
A. 不少于构件总数的 30%且不少于 10 件 B .不少于构件总数的 40%
C.不少于构件总数的
40%且不少于 10 件
9.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时, 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应重复读取
A )次数据,且相差不能超过
A . 2
B . 3
C . 5
D . 6
A )。

D . 0.90 倍
12.下列不属于确定基桩承载力的试验方法是
C ).
A .静载荷试验
B.抗拔试验
C .声波透射法
D .水平静推试验
D )。

A .常规定期检查
B .结构定期检查
C.应急检查
D .专门检查
14.桥梁次要部件的技术状况评定标度最高类别为
C )。

1 5 .某桥梁设计时未考虑设置桥梁标志,管理部门运营期间也未设置标志,进行技术状况
A. 该桥承载能力不明确,应通过荷载试验进一步确认
B. 该桥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
C. 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D. 评定该桥技术状况为五类桥
20.某桥梁通过静载试验,裂缝、校验系数等指标正常,但获取检算系数
梁承载能力检算,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为
1.0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评定时,标志脱落、缺失评定指标的标度应为
D )。

A .不计,权重分配给其他结构
B .
C .2
D .3
16.桥梁荷载试验的组织准备阶段分为前期准备和
B )。

A .后期准备
B. 现场准备
C.加载准备
D .测试准备
17.利用连通管测试桥梁结构挠度,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C )。

A .利用“水平平面上的静止液体的压强相同”的原理制成 B. 适用大跨径桥梁静挠度测量 C. 可用于大跨径桥梁动挠度测量 D. 可进行多点测量
1 8.简支梁桥跨中截面静力加载试验,试验计算时须取用
)作为控制内力进行活载
效应计算,并使荷载效率满足要求。

A. 剪力
B.轴力 C .弯矩 D .压力
1 9.对某桥梁进行承载能力检测评定, 作用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为
1. 05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Z 2后,代替Z i ,重新进行桥
C )。

A.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为 1.0--1.2,该桥承载能力不明确
B.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大于1,该桥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
C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D •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大于1,应重新进行荷载试验确定
21 .隧道通风设计主要是为了 B )。

A.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B.降低有害气体含量
C.增加氧气含量 D .降低隧道内温度
22.喷射混凝土施工时,一次喷射厚度值非常重要,初喷厚度宜控制在
A.40 〜60mm
B.40 ~50mm
C.30 〜50mm
D.50 〜70mm
23.量测衬砌混凝土厚度时具有简便、快速、设备轻便、干扰小、可重复测试等优点的方法是
A.冲击一回波法
B.超声发射法
C.激光断面仪法
D.直接量测法
24.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分级为S2、S4 S6、S8 S10、S12,若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试验中加压至1. 2MPa ,经8h 后第三个试件仍不渗水,则停止试验,试件的抗渗等级以(B )表示。

A.S6 B.S12 C.S8 D.S10
25.隧道辅助工程措施施工时应坚持 A )的施工原则。

A.强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
B.强支护、短进尺、强爆破、快封闭、勤量测
C.弱支护、短进尺、弱爆破、慢封闭、勤量测
D.弱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
26.下列力的测试项目中,(B )不属于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A.锚杆轴力
B.锚杆抗拔力
C.围岩压力
D.支护结构内力
27.下列超前地质预报法不属于物探法的是 D )。

A.弹性波反射法
B.地质雷达探测法
C红外探测法 D.低应变法
28.目前常用(A )测定施工隧道内的粉尘浓度。

A.滤膜测尘法
B.过滤测尘法
C薄膜测尘法 D.透析测尘法
29.隧道主风道的设计风速宜在 B )范围内取值。

A.12.0 ~ 24. 0m/s
B. 13.0 ~ 26. 0 m/s
C.14.0~28. 0 m/s
D.15.0~30. 0m/s
30.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相关规定,在进行桥梁工程质量检验(等级)
评定时,下述表述正确的是( C )o
A.分部工程中分项工程的合格率大于90%的,该分部工程合格
B.分项工程评分在70 分以上的,该分项工程合格
C分项工程评分在75 分以上的,该分项工程合格
D.分项工程评分在80 分以上的,该分项工程合格
、判断题(30 题)
1.在沿海地区,为合理利用资源,可直接用海水用于结构混凝土的袢制。

2.在常温条件下,对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钢材标准试样进行拉伸试验,通常取上屈服强度作为屈服
A.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为 1.0--1.2,该桥承载能力不明确
(X )
&采用超声平测法测定混凝土结构浅裂缝深度,
结果就是裂缝的深度值。

(X )
如发现某测距处首波反相, 则根据该测距计算的
强度特征值 X)
3 •混凝土立方试件置于压力机上受压时,在压力的作用下, 强度越小。

(X )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越小, 测得的抗压
4 •锚具静载试验过程中,若试验值满足效率系数 na 0. 95、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 锚具出现滑丝时,则该试验应重做。

( X ) sapu A 2

0%、
5.对于盆式橡胶支座竖向承载力试验, 每次、 每级竖向变形应取该次、该级加载时
传感器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V ) 4 个竖向位移
6.顶破强力试验的常用方法有 CBR 顶破试验和圆球顶破试验。

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球顶压,后者圆柱形顶压杆顶压;二者的夹具环直径不同。

前者用圆 (X ) 7.混凝土中氯离子测定试验,同一测区的不同取样孔,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塑料袋内。

9.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计算测区平均值时应从测区的
个最小值。

(X ) 1 6 个回弹值中剔除 1个最大值和 1
10.桥梁地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在荷载一沉降关系曲线中, 剪切阶段。

(X ) 土体压力与变形呈线性关系的阶段为
11.钻孔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有低应变反射波
法、 桩基工程质量普查中应用最广。

声波透射法和钻探取芯法。

其中钻芯法在
60%,
12.声测管以选用强度较高的金属管为宜,当桩径
大于 1200mm 时,应埋设四根管。

(X )
13.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术状况按标度 1 取值。

(X )
JTG7T H21-2011) ,当桥梁没有某部件时,该部件的

1 4 .若拱桥的系杆或吊杆出现严重锈蚀或断裂现象,则应直接判定该桥

15.中一小跨径桥梁静载试验的挠度检测,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具有比精密电子水准仪更高的精
度。

16.桥梁加载试验期间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常振动和持续异响,则应暂时停止试验,待查明原因且
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进行加载。

( V ) 17.振动法素力测定试验中,需准确测定索自振频率值,同时还须确定自振频率的阶数。

(V )
18.桥梁承载能力检算评定的,在充分考虑了各分项检算系数的修正后,如荷载作用效应小于抗力 效应,则应判定其实际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

(V ) 19.静力荷载试验主要测点的校验系数越大,则检算系数 Z2 取值越小 。

(V) 20.某隧道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综合评分为 92 分,此隧道为优良 。

V) 21.激光断面仪不仅可应月于开挖断面质量的控制, 断面轮廓和厚度的检测 。

(V )
还可应用于初期支护 (喷射混凝土) 、 二次衬砌
22.判断喷射混凝土厚度合格有多项指标,其中每个断面上,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
且不小于 50mm 。

( X )
D 不大于 1200mm 时,应埋设三根管,当桩径
C: 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
D .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
2.测定规则形状的石料试件单轴抗压强度时,采用万能试验机,试件的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 (ABC )。

23.混凝土的厚度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强度及其耐久性 (V )
24.防水卷材不合格卷材不多于 2 卷,且卷材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判定为批合格。

(V) 25.注浆材料的渗透能力,对于悬浊液取决于黏度,溶液取决于颗粒大小 。

(X ) 26.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测点一般设置在距开挖工作面 初读数 。

( V ) 2m 范围内,开挖后 24h 内、下次爆破前测取 27.地质雷达在完整灰岩地段,预报距离宜在 30m 以内 。

(V ) 28.空气中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发生瓦斯爆炸。

(X ) 29.当用迎面法对隧道风速进行测定时,其具体操作为: 正前方伸直,然后按一定的线路使风表均匀移动。

(V 测风员面向风流站立,手持风表,手臂向 )
30.桥梁工程质量评定是按照先分部工程、再分项工程、 序,逐级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X )
再单位工程、再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这一顺
三、多项选择题( 20 题) 1.进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要用到的设备包括
ABCDE 。

)
A .压力试验机
B .搅拌机和振动台 C.试模
D .捣棒
E .钢垫板
A. 烘干状态
B. 天然状态
C. 饱和状态
D. 浸湿状态
4.下列有关土工织物顶破强度和刺破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 顶破强度是反映土工织物抗拉强度的指标
B .顶破强度是反映土工织物抗拉垂直织物平面的法向压力的能

C. 刺破强度是反映土工织物抵抗小面积集中负载的能力
D. 刺破强度时反映土工织物抵抗垂直织物平面的法向压力的能

5.下列关于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B. 取粉孔不允许与碳化深度测量孔合并使用
C. 钻孔取粉应分孔收集,即每个孔的粉末收集在一个袋中
D. 不同测区的测孔,但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袋中
E. 钻孔取粉应分层收集,同一测区、不同测孔,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袋中
7.地基承载力通常可 ( ACDE )来确定。

3.下列属于板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检测项目的有 ABDE )。

A .抗压弹性模量
B .抗剪弹性模量 C.尺寸 D.抗剪老化 E.转角
A .每一测区取粉的钻孔数量不少于
3个
A .由现场载荷试验或原位测试确定 B.由专家讨论确定
BC )。

AE ) 。

6.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时,影响声速的因素有 ABCD )。

A .横向尺寸效应
B .温度和湿度 C.粗集料品种、粒径和含量
D .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C: 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 D .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
E 在土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参照临近结构物地基容许承载力
A. 基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静载荷试验和桩的动力试验两大类
B. 基桩竖向受荷载作用的极限承载力大小取决于桩身自身的混凝土强度、桩周土的侧摩阻力和
端阻力大小
C. 对公路特大桥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大、中型桥,一般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桩的承载力
D. 基桩静载荷试验通常可分为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抗拔试验和水平静推试验三种:
E. 静载荷试验方法中,我国惯用的是循环加卸载法
A. 关键部位混凝土出现压碎或杆件失稳倾向;或桥面板出现严重塌陷
B. 结构出现明显的永久变形,变形大于规范值
C.
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分 D r 值为36分
D .桥墩(桥台或基础)不稳定,出现严重滑动、下沉、位移、倾斜
A. 通过测定振弦的振动频率来换算应变
B. 传感器由张丝、激励线圈等部件组成 C 基于电阻应变原理制成
D.广泛应用于桥梁应力(应变)的施工监测
8.对基桩承载力进行检测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BCD)。

9.当桥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评定该桥为
5类桥 ABCD )。

现象
10.斜拉桥下剜部件中属于主要部件的是
(ACD )。

A .斜拉索
B.桥面铺装
C .主塔
D.支座
E .栏杆、护栏
11.关于振弦式应变计,以下表述正确的包括
ABDE )。

16.隧道工程常用防排水系统是 (ABCD) 。

E 可测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应变)
12.桥梁静载试验当出现下述 ( ABDE )等情形时, 应暂时停止试验, 带查明原因且能保证安全时, 方
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加载。

A. 控制测点应力超过计算值
B. 控制测点变位(挠度)超过规范限值
C. 发现存在少量超宽裂缝
D. 试验荷载作用下,桥梁基础出现不稳定沉降变形
E. 试验加载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响和振动
13.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判定桥梁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
B. 荷载试验时,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受力裂缝超过规范限值,且未闭合
C. 检算的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为 1.25
D.
荷载试验主要测点的校验系数大于 1
E. 通过荷载试验确定检算系数乏,重新检算荷载效应与抗力效应的比值为
15.二次衬砌宜采用
AD )浇筑混凝土。

14.喷射混凝土的检验指标包括
ABC )。

A .空洞检测
B .喷射混凝土强度
C.喷射混凝土厚度
D .喷射混凝土施工粉尘量
A .全断面一次法
B .全断面多次法 C.先拱后墙法
D .先墙后拱法
BCD )。

A .荷载试验时,挠度测点的相对残余变形最大值达到
15%
1. 03
A.初支与二衬间设防水板
B.施工缝、沉降缝处设止水带
C.埋设环向透水管
D.埋设纵向透水管
A.:液黏度低、渗透力强、流动性好
B.可调节并准确控制浆液的凝固时间
C.浆液结石率咼,强度大
D.浆液无毒、无臭,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1 8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洞内外观察的目的是
A.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B.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C.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D.判断围岩位移情况
E分析围岩内部的松弛范围
A.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5m以上
D.隧道位于曲线上时,预报距离不宜太长
20. 检知管有哪几种
A.比长式检知管
B.比短式检知管
C.比色式检知管D.AT2 型检知管
17.一种理想的注浆材料,应满足的要求有ABCD )。

( ABC ) 。

19.地震波反射法的预报距离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BCD )。

B.在软弱破碎地层或岩溶发育区,一般每次预报距离100m 左右
C.在岩体完整的硬质岩地层每次预报距离宜为150m 内
E . ATI 型检知管
四、综合题( 5 题)
1.对某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质量检测,经初步检查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病害、混凝土内部有不密实区
及空洞、混凝土表面有 2 条裂缝,其中一条预估深度为 600mm ,另一条预估深度为 200mm 。

为得到详实的 病害数据,需进行相应的检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混凝土内部不密实区及空洞的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不密实区及空洞,可以使用平面测试或钻孔法 除采用超声法外,还可采用磁粉检测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
A. 100mm
B. 125 mm
C. 150mm
D. 200mm
A. 可采用混凝土电阻率测定仪测试该裂缝的深度
B. 采用钻孔对测法和平面对测法都可以 C 应采用钻孔对测法
D. 裂缝中不能有积水和其他杂物
(5)使用径向换能器测量前需采用“时一距”法测量声时初读数,两换能器置于清水中,当测距为
300mm 时读取声时t i =3.2弘测距为100mm 时读取声时t 2=1.2停则由仪器、换能器及线缆所产生的声时 初读数 t 0=
( C )。

A. 1. 2 u s
B. 2.0 u s
C. 0.2 u s
D. 0.1 us
AD )。

B .
C . 如采用超声法钻孔测试,只能使用轴向换能器
D . 加采用超声法平面测试,只能使用平面换能器
(2) 采用超声法检测,以下情况中,表明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的有
BCD )。

A .超声仪零声时异常
B.接收首波能量衰减
C .接收频率降低
D .接收波形畸变
对预估深度为 200mm 的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深度进行了检测,先在完好混凝土区域测试超声波
的声速为 4000m/s ,之后将两换能器分别置于以裂缝为对称轴的两侧, 时,扣除零声时后的声时值为
80 us 则在此测距计算的裂缝深度约为
(3) 当换能器间的水平布置距离为 200mm
B )。

(4)为测试题述中预估深度为 600mm 的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深度, 可采用的方法有
CD )。

图2 2号桩现场实测波形图
2.对某桥梁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已知:
19.00m ,桩径为1.25m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25,灌注龄期大于20d; 2号桩设计长度为27.00m ,桩径为 1.20m ,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25,灌注龄期大于25d.桥位处的地质情况为多年冻土、 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号桩设计长度为
角砾土。

请根据以上内
-90 -
对2号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性时,锤击振源的选择应为
(AD )。

A .应选择质量大的锤或力棒 B. 应选择质量小的锤或力棒 C. 应选择材质硬的锤或力棒 D. 应选择材质软的锤或力棒 1号桩现场实测波形如下图 I 所示,则应判定为 (C )类桩。

A . I 类桩 B.n 类桩 C .川类桩 D.W 类桩 2号桩现场实测波形如下图 2所示,则应判定为 (C )类桩。

A . I 类桩 B.n 类桩
C .川类桩 D.W 类桩
对图1和图2混凝土灌注桩桩身缺陷的判定正确的为
(AB )。

A .图1表示桩身局部扩径 B. 图2表示桩身局部离析 C. 图1表示桩身局部缩径
D. 图2表示桩身局部断裂
Ui" N H 帀皿怎[•廉方力Hli HD 怙« jjF
(5)对于2号桩,当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难以确定桩身缺陷时,可采用
(BCD )进行验证。

冲.》:
SSSS 密陋星蠶輕
lOjt
缸3_50
ZJ«
1.3* ttJ 血71 I.M II II |).*|
17.H H II H U 9
■ 1 I
3.某跨径为20m 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动力(自振)特性测定试验,诚完成以下相关试验设计、 现
场操作和分析等工作。

(1)为测定该桥一、二阶竖向自振频率(理论计算值分别为 测振
传感器能满足要求
C.伺服式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为 0.2~ 50Hz
A .行车强迫振动激励
B. 跳车激励,但对车辆的附加质量影响应作修正处理
C. 环境随机振动激励
D. 共振法激励
试验时采用自由振动法进行激励,测得的自振信号包含一、二阶竖向自振频率成分,属复合振
动信号,则以下数据处理方法正确的有
A .可从实测时程信号中直接求取自振频率
B. 可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单一频率的自振信号后,再利用时域法求取自振频率 C 可利用频谱分析法识别自振频率
D .可利用共振曲线求取自振频率 (5) 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有 ( AD ) 。

A .实测一、二阶竖向自振频率为 5. 50Hz 和22. 50Hz ,可认为桥跨结构刚度大于计算刚度
B.实测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为
5.5Hz ,则桥跨结构刚度约为计算刚度的
1.1倍
A .超声回弹综合法
B .钻芯取样法
C .现场开挖
D .静载试验法
5.00Hz 和20. 50Hz )和阻尼,以下哪些
AC )。

A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其频率响应范围为
1.0~ 200Hz
B.磁电式传感器,其加速度档的频率响应范围为 0.2~ 10Hz D . 应变式动位移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为 0~10Hz
BC )。

(2) 只用一个测振传感器,要求同时测定该桥的一、二阶竖向自振频率和阻尼,则测点可布置在
A .跨中截面
B .洲截面
C. 5//16截面 D .支点处
(3) 可以采用的激励方法包括
( BCD ) 。

(4) BC )。

C.实测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为 4. 80HZ ,可认为桥跨结构刚度大于计算刚度 D .实测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为
15.01HZ ,该数据严重异常,须重新进行试验
4•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根据传播速度和反射脉冲
波走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结合背景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地质雷达探测法方面的问题。

(1)背景材料中,地质雷达在完整灰岩地段预报距离宜在( A . 20m B . 30m C. 40m D . 50m
A . jm
B . Sm C. 8m D . I 。

m
A .具有快速、无损、连续检测、实时显示等特点,但在掌子面有水的情况下不宜使用 B.地质雷达在完整灰岩地段预报距离宜在 20m 以内
C.
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在 Sm 以上
D .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根据传播速度和反射脉冲波走时进行
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5.
某隧道工程进行变形观测,
B )以内。

(2)地质雷达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在
(B )以上。

(3)关于地质雷达探测描述正确的是
(ACD )。

(4)地质雷达法预报应编制探测报告,内容包括( ABC )。

A .地质解译结果
B :测线布置图 C.探测时间剖面图 D .围岩分级 (5)地质雷达探测法具有 (ABCD )特点。

A .快速 B .无损
C.连续检测
D .实时显示
其拱顶下沉值的观测数据见下
试对该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回答下述问题:
A .开始一段时间位移增长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速并趋于稳定 B.开始一段时间位移增长速度很快,以后快速稳定 C. 围岩位移增长速度较慢,并逐渐趋于稳定 D. 开始一段时间位移增长速度很慢,以后快速稳定 (2) 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 A .对数函数
B.指数函数
C.双曲线函数
D :抛物线函数
(3) 根据监测数据和变形速率的监控等级要求,如果该隧道的预留变形量为
A. I
B.n
C.m
D.w
(4) 根据监测数据和变形速率的情况,该隧道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A .可适当减弱支护 B.可正常施工
C. 应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掘进
D. 应停止掘进,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5) 根据监测数据和变形速率的监控等级要求,隧道变形达到预定值的 次衬
砌。

A. 60% 〜70%
B.70% 〜80%
C.80% 〜90%
D.90% 〜100%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30 题) :
道的位移量测数据管理等级是 C )。

)函数较为合适。

10cm ,该隧
)。

C )时,可以施 作二
1 .( C) ;
2 .( B ) ; 3. ( A ) ; 4. ( C ) ; 5.D); 6. ( D); 7. ( D); 8 .( A);
9.(A );10.( A );11.(C );12.(C )13.(D );14.(C );15.(D ); 16.(B );17.( C );18.(C );19.(A );20.(C );21.(B );
B);25.( A);26.( B);27.( D);。

28.( A);29.( B); 30、C
二、判断题( 30 题) :
1 .(X ); 2.( X ) ; 3. (X ) ; 4.(X) ; 5.(V ); 6.(X); 7. (V)8.(X ); 9. (X) ; 10. (X ); 11.
( X ); 12 (X ); 13. (X ) 1 4. (V ) 15. (X ) 16.(V ) 17. (V ) 18. (V
) 19. ( V ) 20.
( V ) 21.( V); 22.(X ) ; 23.(V ); 24.(V) 25.(X ); 26.(V ); 27
(V );28.(X );
29. (V )30. (X )
三、多选题( 20 题):
1 .( ABCDE ;)
2. (ABC );
3.(ABDE );
4.( BC );
5.(AE );
6 .( ABCD ); 7. (ACDE );
8. (ABCD); 9 .( ABCD );
10.
(ACD ); 11. ( ABDE ); 12.(ABDE ) 13. ( BCD ); 14 .( ABC );
15 .( AD
);
16 . (ABCD) ; 17 .( ABCD ); 1
8 . ABC );
19 .( BCD ); 20.( A C )。

四、综合题( 5
题):
1. (1) AD
); (2)( BCD ); (3) ( B ); (4). CD )
; (5).
2. (1
) AD ); (2
) (3) .C ); (4).
AB );
(5).
( BCD )。

3. (1
)
AC
); (2) ( BC ); (3)
( BCD ) ; (4) BC ); (5) .( AD
) 。

22. (A);。

23 . (A);。

24.
4.(1) (B ); (2)( B ); (3)(ACD ); (4)( ABC ) ; (5)( ABCD )
5.(1) (A );(2) (C );(3)( C );(4)( B );
(5)(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