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一《静女》张恩赐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把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
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
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
背诵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
结合高考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传承文化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通过朗诵,理清线索,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领悟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难点:
1.
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把握。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诗经》,简介《诗经》
同学们,中国古诗中有无数的名句,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的洗礼而沉淀下来的,就好像美酒一样香醇。

其中也有不少爱情名句值得我们咀嚼,下面我来给大家读一读,大家听听感受一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子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同学们这些爱情名句出自于哪里吗?(学生回答)
(板书课题《诗经》)
请你们在回忆初中所学的基础上说说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学生各抒已知,教师总结归纳)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它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

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结合课件PPT了解诗经发展脉络与风雅颂的艺术手法)(二)整体感知,检查诵读。

1.
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注音去轻声朗读课文。

2.
播放背景音乐,老师跟着背景音乐朗读,范读课文。

3.
正音,纠正,归纳通假字。

4.
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读出四言诗节奏,基本上是每句两个节拍,个别词灵活处理。

5.
再听录音朗读,全班再读一次,男女各读一次(三)研读课文,领会诗意
1.
学生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标出疑问。

2.
学生质疑,教师或其他同学解答。

(板书疑难字词)姝

城隅

踟蹰








荑洵

3、字词疏通: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注解:其:形容词词头。

姝:美丽。

俟:等待,等候。

城隅:城边的角落。

城,城墙。

隅,角落。

俟我於城隅:于城隅俟我。

爱:隐藏,遮掩。

见:通“现”,出现。

踟蹰:同“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注解:娈:美好。

贻:赠送。

彤管:红色的管箫。

管,有人说是茅。

炜:鲜亮有光的样子。

说怿:喜爱。

说,通“悦”。

女:通“汝”,你。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解:归:通“馈”,赠送。

荑:初生的茂草。

洵:副词,的确、确实。

匪:通“非”,不是。

4、主题内容:
《静女》叙述了男子与静女一次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

为了表现男女的热恋,截取了约会中的三个精彩画面,展开细腻的描绘。

三个诗章,三个场景,可做如下概括:
第一章:男子赴约;第二章:赠送信物;第三章:采荑赠别。

(四)精华鉴赏:
1、双关修辞手法: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女(ru)美:表面上是指草美丽,这里真实的用意是指女子美丽。

双关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多种意思,即言在此而意在彼。

2、细节描写: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刻画人物形象:女孩——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男孩——急躁而诚挚,憨厚而痴情。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静女》,完成课后练习。

2、填写练习册上的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