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认识负数(一)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不是负数。
海拔正8844.4米 海拔负155米
教后反思:
先指名读一读题中的数,在要求学生把这些数填入合适的圈里。
追问:“8”是正数还是负数?0呢?
2、做练习一第1题。
提问:你知道水沸腾的温度是多少吗?水结冰的温度呢?100是正数还是负数?0呢?追问:正数中有整数,也有小数或分数,负数也可能包括哪些数?
3、做练习一第2题。
学生各自填空后,追问:为什么青海湖的海拔高度用正数表示?为什么死海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
师:和南京比,哈尔滨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三亚、南京、哈尔滨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规定零下20摄氏度记作-20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20”读作正二十,在写的时候,只要在20前面加一个“+”——正号,“+20”也可以写成20。“-20”读作负二十,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20。(教师板书)
4、做练习一第3题。
学生各自按要求写一写、填一填。
5、做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先读一读表中的数,说说从统计表中可以知道什么,再在表下的空白温度计中涂一涂或画一画。
追问:在四个季度的平均温度中,那些比0摄氏度高?哪些比0摄氏度低?
六、本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回忆,可以让后进生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三亚的气温是+20℃,哈尔滨的气温是-20℃。
三、研学导异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例2”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提出要求:现在黑板上一共有5个数。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这些数分分类,可以怎么分?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叫做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我们以前学过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写正数时,它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
四、扩学展异
1、完成第2页的“练一练”
简单运用:能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简单问题。
复杂运用:
创见: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预学查异
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
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
二、初学适异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海拔正8844.4米和海拔-155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师:通过例1和例2的学习,我们知道,测量温度时,一般以0℃作标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测量海拔高度时,一般以海平面为标准,高于海平面的用海拔正多少米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海拔负多少米表示。
课 题
认识负数(一)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使学生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及归纳总结的方法。
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脑的良好习惯。
理解: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可以让学生尝试看一看可以如何记录,然后全班展示,在学生相互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用+和—表示既简洁,也能很方便理解其中的含义。
多把精力放在说数的意义上,尤其关注后进生对负数意义的理解,以及正负数的相反关系。
板书设计:认识负数
零上20摄氏度0摄氏度零下20摄氏度
+20℃0℃—20℃
正数0既不是正数,负数
1、课件播放例1中的三幅图。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三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那一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20摄氏度
师:三亚呢?和南京比,三亚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哈尔滨零下20摄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