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焦单6号的选育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潍玉6号是近年来在农业领域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玉米品种,它具有耐高温、耐旱、高产等优良特性,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其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对于夏玉米的种植以及粮食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其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育经过潍玉6号是经过多年的选育和研究,由潍坊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潍坊地区进行选育推广的。
在选育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大量的遗传育种工作,从当地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能力强的玉米品种中选取优良种质。
经过多代杂交和选择育种,最终培育出了潍玉6号这一耐高温高产的新品种。
在遗传育种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充分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强了对玉米品种的基因改良工作。
通过基因亲本的优异组合和杂交后代的筛选、选择,最终形成了潍玉6号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旱、耐高温的特点,是当地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高效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潍玉6号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长,对于酸性土壤的适应性较好。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的土壤进行种植。
2. 种植时间:潍玉6号适宜在5月上中旬进行播种,以保证玉米的生长期和成熟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避开高温天气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3. 施肥技术:在播种前,应充分施入腐熟有机肥和速效复合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玉米生长。
在玉米抽穗拔节期和灌浆期,还可以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以增加玉米产量和提高品质。
4. 灌溉管理:潍玉6号生长期适宜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在干旱天气下,及时进行地膜覆盖或人工灌溉,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水分供给。
5. 害虫防治: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免对潍玉6号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做好害虫防治措施。
6. 田间管理: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包括除草、中耕、松土等工作,保证玉米的生长环境良好。
大穗高产玉米杂交种——劲单6号
I良种介绍大穗高产玉米杂交种——劲单6号
劲单6号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大穗高产多抗型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玉20190028),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种植,表现出果穗长、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合重庆市山区农户种植。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晚熟杂交玉米,在区试3000株/亩密度下,出苗至成熟123〜144天,平均133天,比对照渝单8号长6天;第一叶鞘紫色,株型平展,株高315厘米,穗位高131厘米,叶色深绿色,
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紫色,颖片
紫绿色,花丝紫色;穗长23.2厘米,
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42.3粒;穗
形长筒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
马齿型,百粒重37.6克。
籽粒容重
715克/升,含粗蛋白10.89%、粗脂
肪4.31%、粗淀粉70.7%o两年人工
接种鉴定,该品种抗茎腐病,中抗
大斑病和穗腐病,感小斑病和纹
枯病。
2.产量表现。
两年区试平均
亩产630.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
增产11%,亩产变幅540.6〜698.9
千克,10个试验点次均增产;生
产试验平均亩产597.2千克,比
对照渝单8号增产5%,亩产变幅
506.6-716.8千克,6个试点均增产。
3.栽培技术要点。
3月下旬
至4月初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
3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
4.适宜区域。
该品种适宜重
庆市海拔800米以上区域种植。
400060重庆市南坪东路二巷
12号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张采波
农家科技。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金阳光6号的选育
代 的 自交 , 经筛选 鉴定 , 20 年选育 出稳定 的母本 于 03 自交 系 H1 1 3 。该 系全 株 叶 片数 1 8片 , 粒 黄 色 、 子 马齿 型 , 苗 叶鞘紫 色 , 株株 高 20m, 幼 成 2c 穗位 9 c 雄 穗分 6m,
枝 8l ~0个 , 丝紫 色 、 花 花药红 色 , 穗筒 型 , 行 1~4 果 穗 2 1 行 , 长 1. m, 穗 35 白轴 。 c
1 . 父本 自交 系 T 7 2 8 2的选 育及 特 性 以 昌 7 2与具 -
20 08年 、2 1 0 0年 2年抗 病 性 接种 鉴 定 , 品种 抗 性 表 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断退化 , 生产上迫切需要导人新的高产抗病基因 , 从而 克 服 不 断 变 化 的 玉 米 生产 逆 境 , 持 玉 米 持续 稳 定 地 保
增 产 。对 此 , 东 省 郯城 县 种 子 公 司 制 定 了 玉米 育 种 山 目标 : 播 生 育 期 9d 株 高 2 0m, 位 10m, 密 夏 8, 6c 穗 0c 耐
种 郑 单 9 8 产 5 以上 , 实性 好 , 顶 好 , 抗 旱 、 5增 % 结 封 较 耐 涝 , 锈病 等 多种病 害 。 抗
1 选 育过 程
11 母 本 自交 系 11 1的选 育 及 特 性 . -3 1 20 0 0年 公 司
2年 平 均 产 6 49g 比对 照郑 单 98增 产 62 , 参 8.k , 5 .% 居
现如下 : 高抗矮花叶病 , 抗茎腐病 , 中抗大斑病 , 轻感小 斑病 、 弯孢 霉 叶斑病 。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夏季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选育出耐高温高产的夏玉米新品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潍玉6号的选育过程以及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农业生产者参考。
潍玉6号是由潍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育种团队经过数年精心培育而成。
该品种选育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夏季高温条件下玉米生长受限的问题,以及提高夏季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育过程中,团队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抗高温试验,筛选出耐高温的优良种质资源。
随后,团队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结合自然界的优良资源,进行了精细的杂交和选择育种,最终选育出了潍玉6号这一耐高温高产的新品种。
潍玉6号的选育具有以下特点:该品种在耐高温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和生长速度。
潍玉6号在产量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籽粒灌浆率和产量稳定性。
该品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
潍玉6号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具有出色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新品种。
除了优秀的品种特性,潍玉6号的高效栽培技术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潍玉6号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一、合理选地。
潍玉6号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且要求土壤PH值在6.5-8.0之间,因此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整,选取适宜的土地进行种植。
二、合理施肥。
潍玉6号的肥料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对氮肥的需求较高。
在播种前后及分蘖初期,应适时施入足量的氮肥,配合磷、钾等其他营养元素,以保证植株的发育需要。
三、合理密植。
潍玉6号在密植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推荐种植密度为6.7万-7.5万株/亩,适当增加植株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减少杂草的生长。
四、合理水肥管理。
在潍玉6号的生长期内,要保证土壤的湿润程度,但要避免积水或干旱的情况发生。
也要合理施肥,避免出现过量或缺乏的情况。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的选育
中 图分 类 号 :5 3 3 S1. 3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2 2 8 (0 9 0 — 06 0 10 — 4 120 )3 0 3 — 3
S lcino g il n u eirQu lyCo nJn a 3 eet fHih Y ed a d S p ro ai r id n6 o t
山西农业科学 2 0 ,7 3 :6—3 09 3 ( S i cs o ra o n i r l rl c ne h A ct e
高产 、 优质玉米新 品种晋单 6 3号 的选 育
王建军, 张建宏, 冯莉赘 , 虎 张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 , 山西 隰县 0 10 4 30)
b lil r p d i o h S a i t nuntyed o 00 00kgh . e mutp eco e n S ut h nx h a i il f9 0 -1 0 /m wi 0
Ke r s C r ; i d n6 ; ee t n y wo d : o n Jn a 3 S lci o
亲缘 关系较 远 的国外 系 P 89 国 内系 4 8 7 59与 7 作 亲 本 ,采 用 高 ×高 组 合 类 型 配 制 成 单 交 种 ㈣ ・ 19 年 用该 杂交种 作母 本 、7 98 4 8作父本 进行 回交
一
1 选 育 目标
根据 山西 省 夏 玉米 直播 面积 不 断扩 大 的趋
晋单 6 3号 由山西省农 业 科学 院隰 县农业 试 验 站和小麦 研究所 联合 选育 而成 。 它是 利用 自选
系 P 8 P 7分别 作父 、母 本 杂交 育成 的 ,0 8 K , K1 2 0 年通 过 山西省农作 物 审定委员 会审 定 。
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秦单6号的选育研究
1 (""+ 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 " 并于 (""+ 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生产试验 " 同时在省内外
进行了多点示范 #
(
"#$
产量表现
观察试验
(""( 年在陕西泾阳县春 播 示 范 中 秦 单 & 号 单
产 !( #&*-" 78 9 :;(" 比对照农大 !", 增产 !(-2. # 在 安徽省泗阳县的引种试验中秦单 & 号单产 !" #""-"
玉 米 科 学 (""#<!+ (! )!#! "&+
文章编号 ! !""#$"%"&’(""#)"!$""#!$"!
>?@ABC6 ?D ECFG5 /HF5BH5I
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秦单 ! 号的选育研究
吴广成 !何代元 !徐志顺 !黄克虎 !安红卫 !罗运超
’ 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 泾阳 *!+*"()
磷酸二铵 #.. ’( 4 *+,!拔节以前蹲苗促壮 ! 重施拔节 肥 " 陕西关中夏播应在 0 月 -. 日以前播种 "
’( 4 *+ "
,
5,9 适种范围 " 秦单 0 号适宜陕西及宁夏 # 内蒙
古 # 甘肃及山西等相似生态区春播 !在陕西关中及相 似生态区夏播也可 " 一般春播单产 $ ... : -. %..
高产多抗玉米新杂交种陇单6号选育
高产多抗玉米新杂交种陇单6号选育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李志明;王晓娟【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0(000)010【摘要】陇单6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3年以自育系LY2211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组配而成.2007年-2008年陇单6号参加甘肃省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有效积温≥2800℃地区种植.【总页数】3页(P127-129)【作者】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李志明;王晓娟【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相关文献】1.玉米新杂交种陇单8号选育 [J],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李志明2.高产多抗玉米新杂交种陇单5号的选育 [J], 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杨彦忠;李志明;王晓娟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济单94-2选育及推广应用 [J], 刘法新;潘海龙;岳竞之;张莉;刘小勤;张春荣;杜空军;李家富;4.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济单94-2选育及推广应用 [J], 刘法新;潘海龙;岳竞之;张莉;刘小勤;张春荣;杜空军;李家富5.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济单7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J], 刘法新;岳竞之;潘海龙;刘小勤;张莉;张春荣;杜空军;李家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
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及高效栽培技术一、选育经过1. 对耐高温性的关注潍玉6号的选育经过始于对耐高温性的关注。
高温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选育出一种对高温适应性较强的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育过程中,以潍坊地区为主要试验点,对不同材料进行筛选,以挑选出较为耐高温的亲本材料。
2. 优异的组合能力在选择亲本材料的过程中,潍玉6号选育团队充分考虑到了亲本材料的组合能力,力求挑选出优异的亲本组合,以增加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
3. 快速育种技术的应用在育种过程中,潍玉6号选育团队还应用了快速育种技术,以加快新品种的育成周期和提高育种效率。
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新品种的选育时间,也更好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
4. 严格的田间试验在确认新品种的选育效果之后,潍玉6号选育团队经过数年的严格田间试验,最终确定了这一新品种的耐高温高产特性,并通过专家评审和地方试种验证,最终将潍玉6号推向市场。
二、高效栽培技术潍玉6号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也得益于其高效栽培技术的支持。
以下将介绍潍玉6号的高效栽培技术。
1. 选择适宜的地块潍玉6号适宜在肥沃的土壤上种植,因此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应避免选择盐碱地和酸性土壤,优先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以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
2. 合理施肥在施肥上,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期特点,合理施入氮、磷、钾等主要元素。
在种植初期,可适量施入快速肥料,促进玉米的早期生长发育,后期则应适当增加氮肥量,以增加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 合理密植潍玉6号对密植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实际栽培中,还是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合理调整密植度,一般可控制在每亩8000-10000株左右,以确保每株玉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4. 异地轮作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土壤肥力的耗尽,建议在种植玉米的连续几年之后,进行合理的异地轮作,将耐高温高产夏玉米新品种潍玉6号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有利于土壤的更新和病虫害的控制。
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而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生产和发展,更是与我国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
为此,不断的改进和提高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已经成为了当前玉米育种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洛单6号是一种新型的中熟黄色饲料玉米品种,其具有生长势旺、耐叶斑病、胚芽率高、丰产稳产等特点。
而玉米的选育研究,则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为满足我国玉米品种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迎合当前国内外市场的形势变化而开展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探究其生长发育的特征和生产性能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问题,以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本研究还将对玉米育种领域的理论、实践、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总结,从而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 研究内容(1)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材料的选育和鉴定。
(2)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3)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研究。
(4)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问题研究。
2. 技术路线(1)收集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相关材料和资料。
(2)通过园艺试验和野外试验对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进行研究,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3)通过实验室测试和质量控制,对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
(4)针对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四、研究预期成果(1)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的中熟黄色饲料玉米新品种选育体系。
(2)探究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3)提高我国玉米育种领域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研究计划和预算1. 研究计划(1)准备阶段:洛单6号玉米新品种材料的调取和整理,相关文献的查找和归纳,研究技术路线的确定。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招育6号制种技术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招育6号制种技术
王玉民;马成良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优良品种和高纯度种子不仅是作物夺取高产的基础,而且是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延长品种寿命的关键,也是确定品种分级定价的依据.本文叙述了优质玉米新品种--招育6号制种中的综合关键性的保纯及提高产量技术性措施.
【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王玉民;马成良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市种子公司,265400;山东省招远市种子公司,2654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招育6号制种技术 [J], 王玉民;马成良
2.玉米新品种万千969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J], 王国明
3.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郑韩9号的选育、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J], 刘华伟;郭进涛;李红莉;刘慧娟
4.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的亲本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 [J], 张立荣;郝铠;周积兵;赵开雄
5.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浚单0898选育及亲本特性和制种技术研究 [J], 鹿红卫; 郭冰; 李九勤; 李桂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金阳光6号的选育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金阳光6号的选育杜绍印 邵泽广 马秀娟 庄兆金 高建玲(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276100)郯城县所处的黄淮海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夏玉米集中产区。
该区玉米播种面积约为746.7万hm 2,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2.7%,总产量占全国的35.5%。
玉米生产的特点是: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过分集中,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经常发生春旱夏涝,而且常有风、雹等非生物灾害发生,对玉米生产极为不利;种植制度复杂,生物逆境较重,玉米病害特别严重,因此该产区对品种的抗病性要求特别严格。
目前黄淮海生态区推广的玉米杂交种60%以上为郑单958及其近缘品种,由于种质资源过于集中和不断退化,生产上迫切需要导入新的高产抗病基因,从而克服不断变化的玉米生产逆境,保持玉米持续稳定地增产。
对此,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制定了玉米育种目标:夏播生育期98d ,株高260cm ,穗位100cm ,耐密植达到4500~5000株/667m 2,比生产上采用的主要品种郑单958增产5%以上,结实性好,封顶好,较抗旱、耐涝,抗锈病等多种病害。
1 选育过程1.1 母本自交系H131的选育及特性 2000年公司课题组在山东和海南两地,以一年两季的育种速度,南北穿梭育种。
以478×Reid 系为基本材料经过连续7代的自交,经筛选鉴定,于2003年选育出稳定的母本自交系H131。
该系全株叶片数18片,子粒黄色、马齿型,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高220cm ,穗位96cm ,雄穗分枝8~10个,花丝紫色、花药红色,果穗筒型,穗行12~14行,穗长13.5cm ,白轴。
1.2 父本自交系T872的选育及特性 以昌7-2与具有热带抗逆种质的178自交系杂交,用昌7-2作轮回亲本与昌7-2/178回交,将回交后代单粒播种,开花授粉期间选择优良抗病单株进行混合花粉授粉,收获优良单株;将上一季收获的各单株子粒播种,授粉期间进行优良单株自交授粉,成熟期收获授粉单株;如此一季混合授粉,一季自交授粉,代代交替进行,直至2003年获得稳定优良自交系T872。
早熟抗倒抗病优质玉米新品种焦单6号高产栽培措施
早熟抗倒抗病优质玉米新品种焦单6号高产栽培措施谷素梅; 胡东明; 崔建强【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0(000)011【总页数】3页(P109-111)【关键词】玉米; 新品种; 焦单6号; 高产栽培技术【作者】谷素梅; 胡东明; 崔建强【作者单位】^p^p【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1焦单6号由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焦14为母本,以焦15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
其中,母本焦14是以(488×KX3566)F1为母本,以郑 58为父本杂交后经连续8代自交选择育成;父本焦15是以浚926为母本,以昌7-2为父本杂交后经连续6代自交选择育成。
2009年焦单6号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09012、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5174E),它是由河南瑞德福种业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发推广的早熟抗倒抗病优质玉米新品种,现将其在豫东种植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产量表现2006年省区域试验(4 000株/亩,2组),平均亩产502.6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2%;2007年续试(4 000 株/亩,3 组),平均亩产 613.3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6%。
2008年省生产试验 (4 000株/亩,2组),平均亩产 647.1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9%。
2 特征特性2.1 农艺性状夏播生育期96 d。
植株紧凑,茎秆粗壮,株高261 cm,穗位高104 cm;幼苗叶鞘紫色,第1叶尖端卵圆形,叶色浓绿,苗期生长势强,全株叶片19片左右;雄穗分枝中等,外颖绿色,花药绿色,花丝浅紫色;穗筒形,果穗长17.8 cm,穗粗 4.9 cm,穗行数 15.0行,行粒数36.5粒;黄粒,白轴,半马齿型,千粒重317.8 g,出籽率89.1%,属中早熟品种。
2.2 品质分析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粒粗蛋白质 9.56%,粗脂肪 4.59%,粗淀粉73.55%,赖氨酸0.299%,容重742 g/L。
高产稳产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贵单6号的选育
高产稳产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贵单6号的选育柏光晓【摘要】贵单6号是贵州大学农学院以P156为母本,外引自交系4011为父本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2003~2004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比对照兴黄单89-2增产显著,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抗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产量在7 800kg/hm2左右,适宜在贵州中上等肥力土壤的玉米生产区推广种植.【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06(025)009【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贵单6号;选育【作者】柏光晓【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玉米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
随着贵州建设畜牧业大省战略的实施,全省畜牧业得到大力发展,加之玉米加工转化途径的多样化开发利用,对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玉米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
贵州自然生态条件复杂,玉米生产条件差,生产投入少,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省玉米生产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根据我省的自然生态、玉米生产条件和水平、以及农民的种植方式、种植习惯等实际情况,我们把选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稳产型玉米新品种作为育种目标,以适应不同生态和耕作水平,实现大面积高产稳产,满足市场对玉米的需求。
2.1 亲本的选育及特性贵单6号母本P 156是以外引的美国杂交种93020×9195(外引系)作为选系基础材料,从杂交后代大群体中连续多代自交选择、淘汰,保留了较多的姊妹系,为了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风险和种子生产成本,组配了一些姊妹交种,其中P 15和 P 06两个姊妹系组配的姊妹交种P 156综合性状优良,结实性好,自身产量高,配合力高。
幼苗长势强,成株叶片较宽,株型平展,在贵阳春播生育期120 d,夏播110 d,株高220 cm左右,穗位高95 cm,雄花花药紫色,花丝红色,穗长16 cm左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硬粒型,金黄色,品质优良。
优质高产多抗大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濮单6号
优质高产多抗大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濮单6号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濮单6号由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引进开发,生产经营。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8。
【总页数】1页(P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J],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赵晓燕;陈华璋;王天宇
2.优质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苏玉15的选育 [J], 陈国清;陆虎华;薛林;黄小兰;石明亮;印志同
3.优质高产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濮单5号的选育 [J], 王晓莲;亓文俭;赵继文
4.优质高产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渝单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祁志云;杨华;邱正高;柯剑鸿
5.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渝单19的选育 [J], 邱正高;杨华;祁志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秦单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秦单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何代元;吴广成;黄克虎;安红卫;罗云超;徐志顺
【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
【年(卷),期】2004(024)005
【摘要】秦单6号是陕西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系永801作母本,永859作父本,于1999年组配成的半紧凑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品质好、抗多种病害、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春夏播均适宜及制种产量较高等优点.
【总页数】3页(P255-257)
【作者】何代元;吴广成;黄克虎;安红卫;罗云超;徐志顺
【作者单位】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泾阳,713702;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泾阳,713702;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泾
阳,713702;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泾阳,713702;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泾阳,713702;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泾
阳,7137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032
【相关文献】
1.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通平19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高丽辉;包额尔敦嘎;冯晔;张建华;王东;王春雷;郑威;王丹;张超
2.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通平1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张建华;杨恒山;包额
尔敦嘎;高丽辉;王东;冯晔;王春雷;郑威;王丹
3.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秦单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J], 何代元;吴广成;黄克虎;安红卫;罗云超;徐志顺;
4.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四单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王绍萍;董亚琳;刘文国
5.高产稳产多抗玉米新品种绵单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王秀全;刘昌明;何丹;余先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杂交种洛单6号的选育
玉米杂交种洛单6号的选育
李建刚;韩卫红;马翔龙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0年我国玉米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1.7亿t,按目前的生产能力计算,供需相差
470万t。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通过施肥及其他措施提高玉米单产已十分有限。
因此,通过遗传改良创新。
选育超高产、优质专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
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现实的对策。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李建刚;韩卫红;马翔龙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洛阳,471022;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
研究院,洛阳,471022;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洛阳,471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玉米杂交种洛单668的选育与应用 [J], 李建刚;韩卫红;李小东;马翔龙;郭党;周新
2.玉米杂交种洛玉7号及其关键选育技术 [J], 雷晓兵;赵保献;梁晓伟;陈润玲;卫勇强;李林;赵合林
3.高产优质玉米新杂交种洛玉4号的选育 [J], 赵保献;雷晓兵;陈润玲;梁晓伟;李林;卫勇强
4.玉米杂交种洛单248的选育及制种技术研究 [J], 韩卫红;李建刚;马翔龙
5.玉米杂交种洛单248的选育及制种技术研究 [J], 韩卫红;李建刚;马翔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海拔冷凉区玉米新品种并单6号的选育
高海拔冷凉区玉米新品种并单6号的选育
段运平;刘守渠;王贵彩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 1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rn并单6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自选系H02-18作母本,H02-86作父本杂交,经2002年鉴定试验、2003年品比试验、2004-2005年山西省特早熟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逐级选育而成.并单6号属于特早熟玉米品种,需要≥10℃活动积温2000~2100℃.
【总页数】1页(P56)
【作者】段运平;刘守渠;王贵彩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春播早熟区玉米新品种晋单85号选育实践与体会 [J], 郭凤琴;殷建军;郭庆瑞;王瑞军;张小娟
2.高海拔特殊生态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4号的选育及应用 [J], 付业春;梁黔云;范厚明
3.高寒冷凉区栽培方式、密度与覆膜对玉米新品种并单16号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J], 段运平;刘守渠;古晓红;陈保国;郭峰;任小燕
4.河西高海拔冷凉区秋茬栽培娃娃菜品种及定植密度研究 [J], 马彦霞; 王晓巍; 张玉鑫; 蒯佳琳; 张俊峰; 雒克孝
5.西北高海拔冷凉区日光温室夏黑葡萄促早栽培与甘蓝间作栽植模式 [J], 王礼文;史万光;张世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多抗玉米单交种——红单六号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优质多抗玉米单交种——红单六号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李品汉
【期刊名称】《科学种养》
【年(卷),期】2015(0)11
【摘要】红单6号是云南省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杂交良种,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麻栗坡县农技部门于2007年引进该品种进行小面积多点试验、示范种植获得成功,示范面积12亩,平均亩产562千克,比大面积推广的兴黄单89—2增产10.5%。
【总页数】2页(P13-14)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丰产栽培技术;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面积推广;农业科学研究所;多抗;优质;示范种植
【作者】李品汉
【作者单位】麻栗坡县农科局经作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高产・多抗・优质玉米杂交种郧单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周刚;李永学;吴承国;唐余成;陈光勇;王致云;柯磊
2.深粒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正红6号玉米配套栽培技术 [J], 四川农大正红种业
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辽单30及其栽培技术 [J], 王德生
4.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辽单502及其栽培技术 [J], 王德生
5.优质高产多抗甜糯玉米新品种西星红糯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翟冬峰;刘为更;张远景;吕俊华;张学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选 育 过 程 和 方 法 .
Hale Waihona Puke 丰 富 。使 焦单 6号具 有 高产 稳 产 、 质好 、 病抗 倒 品 抗
性强、 适应 性 广等优 良特点 。 0 5年 参加河 南 省玉米 20
2 0 ~ 0 7年参 加河 南 省玉 米 区试试 19 9 8年冬 ,焦 作市 农林 科 学研 究 院在海 南 以郑 区试 预备 试 验 :0 6 2 0 5 .%;0 8年参 加 河 南省 5 8为母 本 , 4 8 X 5 6 F 为父 本 进行 杂 交 , 以( 8 xK 3 6 ) 经 验 ,比对 照郑 单 9 8增产 76 2 0 比对 照郑 单 9 8增 产 8 %。 品种 系 5 . 该 9 过 连续 四年 的南 繁北 育 。连 续 自交 8代 选 育 出一 系 玉米 生产 试验 ,
列 优 良二 环 系 。其 中 , 突 出 的是 1 9 株 型 接 近郑 谱见 图 。 最 2,
5, 8 但其 长 势 比郑 5 8强 , 果穗 比郑 5 8大 , 病 性 、 抗 抗
郑 5 x 4 8 K 5 6 8 (8 x X3 6 ) 昌 72 浚 96 —× 2
倒性 和配 合力 均优 于 郑 5 。从第 四代开 始每 代 均选 8
用 昌 7 2 L 9 0 、7 188 — 、X 8 18 — 、 0 5泰 ( T 及 丹 5 8等 黄 B ) 9
作 者 简介 : 柏 树 (94 )男 , 皇甫 16 一 , 高级 农 艺 师 , 要 从 事 玉 米 遗 主
传 育 种及 高产 栽 培 技 术 研 究 。
一
焦 1 4
1 品 种 来 源 及 选 育 经 过
11 选 育 目标 .
型 与 昌 7 2相 近 , 其 品 质 、 — 但 出籽 率 、 配合 力 以及 抗
— 根 据 当前 玉 米 生 产 的 实 际 情 况 , 立 了 “ 产 、 病 性等 明显 提 高 。更 为 重要 的是克 服 了 昌 7 2穗位 确 高
所 稳产 、 质、 病 、 倒” 优 抗 抗 的育 种 目标 。具体 要求 是 : 新 太 高 , 配杂交 种 易倒伏 的缺 点 。
选 出 的 品 种 籽 粒 产 量 比 对 照 郑 单 9 8增 产 1 %左 5 0
20 0 2年冬 , 海南 采 用 “ 良外 杂 选 亚 群X 在 改 黄早
豫 审 玉 2 0 0 2号 。该 品种 2 0 091 0 9年 3月 获得 农业部 育 出 新 的 二 环 系 3 1 4 ,从 第 四代 开 始 每 代 均 选 用
植 物新 品种 申请公 告 , 公告 号为 C A 0 14 。 N 0 57 E
B 3 2 6 郑 5 、 3 自 3 0等 骨 干 系作 为测 验 种测 7 、4 、 8 综 、 3 定 早期 配合力 , 筛选 出 3 1 8 后定 名 为焦 1 ) 4— ( 5 。其株
X
焦 1 5
焦 单 6号
图 焦 单 6号 系 谱
1 8 1 一
粮 作 0. 食 物2 02 11
2 产 量 表 现
2 1 本 单位 品 比试 验 .
舭 舛龇 技 蠢
地 夏 播 种 植 .其 全 生 育 期 需 有 效 积 温 在 24 0C 5  ̄左
右 。播 种 前应 精 选 种 子 , 在 阳光 下 晾 晒 , 下 害虫 并 地
的杂 优 模 式 , 功 选 育 出焦 单 6号 强 优 组合 , 成 该 右 , 抗病 性 上 达到 明 显改 进 , 粒蛋 白质含 量 不低 四” 在 籽 于 1 %,粗脂 肪含 量不 低于 45 0 .%.淀粉含 量不 低 于 品 种含 有 我 国玉米 主 要 利用 的瑞 德 和 黄早 四两 大系 同时具 有 国外 种 质 的优 良基 因 , 传物 质 遗 7 %, 大 、 0 抗 小斑 病 、 枯 病 、 粉 病 、 枯病 、 花 叶 统 的血 缘 , 青 黑 纹 矮
选 育 而成 的优质 高产 多 抗玉 米新 品种 。2 0 0 9年 5月 1 ) 19 4 。 9 9年冬 , 海南 以 昌 7 2为母 本 , 在 — 以浚 9 6为 2 通 过 河南 省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 定 ,审 定 号 为 父 本进 行 杂交 , 过 3年 南 繁北 育 , 续 6代 自交选 经 连
摩亚 j j 地
211粮食 物 0. 02 作
高产 优 质 多抗 玉米 新 品种
焦单 6号 的选育
皇 甫柏树 王 晓 霞 翟爱 国 李晓艳 崔建 强 z 李建 中 s
( . 南省 焦作 市农林 科 学研 究院 焦作 4 4 0 2. 1河 5 0 0; 河南 省沈 丘县农 业局 沈 丘 4 6 0 ; 6 3 0
焦 单 6号 是焦 作 市农 林科 学 研 究 院作 物 研 究所 早 四类 、 湾 系列 , 大 红 骨类 等 骨 干系作 为 测 验种 苏 旅
利 用 自选 系 焦 1 4为母 本 . 自选 系 焦 1 5为父 本 杂交 进 行 早期 配 合 力测 定 ,筛选 出 1 9 4 ( 定 名 为焦 2— 后
保 20 0 3年在 焦 作 市农 林科 学 研 究 院进 行 的新 组 合 严 重 的地 块应 对 种 子 进 行药 剂 处 理 . 证一 播 全 苗 . 苗 苗 适 观测 比较试 验 中 , 品种 平 均产 量 94 75k m , 该 2 . #h 比 实现 苗齐 、 壮 、 匀 。 宜种 植 时 间为 5月 上旬 到 6 对 照郑单 9 8增 产 72 , 整个 试 验首 位 。 5 .% 居 月 中旬 , 宜 种植 密 度为 6 0 适 00 0株/ m , h 等行 或 宽窄
3. 河南 神舟种 业 有限公 司 郑州 4 0 0 ) 5 0 0
摘要 : 玉米新 品 种 焦单 6号 是 焦作 市农 林科 学研 究 院 以 自选 系焦 1 4为母本 , 自选 系焦 1 5为 父本杂
交 育成 的 紧凑 型 玉米新 品 种 , 据 玉 米品 比、 根 区试 、 生产 试验 、 品质 分析 和抗 病性 鉴 定结 果 , 品种 该 具有 高产稳 产 、 品质优 良、 生育期 适 中、 抗病 性好 、 活秆成 熟等特 点 。 关 键词 : 焦单 6号 ; 玉米 ; 品种 ; 育 ; 新 选 制种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