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天津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西瓜榨汁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A.Al2O3B.Fe2O3C.SiO2D.CaO
3.下列气体大量排放,会造成酸雨的是
A.O2B.N2C.SO2D.CO
4.分类法是化学上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与二氧化碳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A.液氧B.矿泉水C.氯酸钾D.过氧化氢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
C.固体药品取用D.测溶液pH
6.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蚁酸的酸性物质,为了缓解疼痛,此时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肥皂水(pH≈10)B.牛奶(pH≈6.7)C.酱油(pH≈4.5)D.苹果汁(pH≈3)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8.我国科学家研究揭示杨氏循环途径与铁元素代谢关系,为培育富铁营养强化作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的元素符号是
B .铁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 .铁原子核内有
D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选
项
事实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三、单选题
四、多选题
13.下列四组实验的结论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A .甲中冷碟底部出现黑色物质,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B.乙中两试管内高锰酸钾的溶解情况不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温度都有关
C.丙中鸡蛋上下沉浮且不断冒气泡,原因是蛋壳的
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随着CO2的生成和散失,鸡蛋不断上浮和下沉
D.丁中加入NaCl溶液后瘪气球变鼓,说明NaCl和CO2
发生反应,瓶内压强变小
五、单选题
A.A B.B C.C
D.D
六、多选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中,Na、Mg元素的质量比为23∶24
B.SO2和CO混合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
C.高温煅烧石灰石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比为40∶3,则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质量的25%
D.将10g碳和铜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仍为10 g,则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8g
七、填空题
①中,中
②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氢元素与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3)一种市售“自热米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图
八、实验题
九、填空题
十、流程题
十一、计算题
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2)计算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菌类为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西瓜榨汁过程中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化合价分别是+3、﹣2,根据化合价之和为0,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
故选A。
3.C
【详解】A、氧气不与水反应,不会造成酸雨,A错误;
B、氮气不与水反应,不会造成酸雨,B错误;
C、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进一步反应生成硫酸,会造成酸雨,C正确;
D、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会造成酸雨,D错误;
故选C。
【点睛】造成酸雨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形成硝酸型酸雨。
4.D
【分析】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详解】A、液氧只含有氧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矿泉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润湿,可能会影响pH值,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蚁酸显酸性,根据中和反应原理,为了减缓疼痛,应该涂抹碱性物质,碱性物质的pH都大于7,牛奶、酱油、苹果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所以应该涂抹肥皂水,故选A。
7.D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A不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B不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C不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D正确;故选D。
8.D
【详解】A、元素符号中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面的字母要小写,铁元素符号为:Fe,故A 选项错误;
B、根据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偏旁能判断元素的种类,铁为“钅”字旁,所以铁属于金属元素,故B选项错误;
C、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靠下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铁原子核内中子数=56-26=30,故C选项错误;
D、元素中周期表中汉字下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