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股票、债券和保险》重难点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票、债券和保险》重难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股票、债券和保险》是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在了解了第一框储蓄相关知识基础上,本框进一步介绍股票、债券、保险三种投资理财方式。
通过对股票、债券和保险知识的比较,正确认识各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从而学会科学、合理的选择投资方式。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企业发展需要资金,这就涉及到企业融资问题,而融资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现代家庭一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投资理财行为,学生对此也有所耳闻目睹,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基础,也容易理解。
故采用课前家庭理财情况调查、课上学生合作探究、课后实践操作的方式来学习,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股票、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
理解各种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提出建设性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投资的意义,培养学生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股票、债券、保险三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难点:学会理性投资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
六、【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课,并进行家庭投资理财情况调查,初步了解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这几种投资方式。
七、【重难点突破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情景设计:小明的父母因单位改制而下岗,单位一次性补贴了10万元下岗费。
下岗后已经在一家私营企业找到工作的母亲建议用这些钱购买股票,开小卖部的父亲则建议购买国债,身体不适的爷爷则建议为全家购买人身保险。
小明的父母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
材料一:经过慎重考虑,小明的妈妈用3万元购买了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刚过10天,股票价格上涨,小明妈妈就赚了2021元,又过一段时间公司进行年度派息分红,进账500元,可半年后,该公司经营不善,股票一路下跌,小明妈妈的钱开始出现亏损。
(1)小明妈妈的2500元收入包括哪几部分?
(2)出现亏损后,小明妈妈能否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总结: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是一种所有权凭证。
(1)收益公司的利润);二是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公司的经营状况、供求关系、大众心理、银行利率等)。
(2)特点:高风险,高收益同在,流通性强。
对企业来说,发行股票是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对居民来说,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
流通性强——生命力所在(资金不能退出,只能转让)。
材料三:小明的爷爷年纪已大,爸爸便考虑为爷爷买一份保险。
(1)什么是商业保险?商业保险的类型分为几种?
(2)订立保险合同应遵循什么原则?
友情提示:基金——股票和债券的间接投资方式。
知识拓展:“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于我们的投资理财有何启示呢?此外在投资理财时,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投资宝典:四三二一投资方案:40% 储蓄,30% 债券,2021股票,10% 保险。
考虑因素:(1)注意投资的收益、风险及流通性。
(2)注意自己的经济实力,要量力而行。
(3)注意投资的多元化,谨记“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及“不要把鸡蛋放在太多个篮子里”两个原则。
(4)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投资要合法,做到利国利民。
(三)课后实践:
主题:制定一项家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
建议:(1)搜集当前各种投资渠道的相关资料,了解各种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2)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家长共同研究。
(3)根据虚拟的家庭收入编制投资方案。